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5月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在此期間,黔西南州各市縣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向群眾普及有關知識。
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應對地震災害
遭遇地震時,人們如果在室內,應先躲避後逃生。躲避時,要躲在堅固的牆角、桌旁等處;在搖晃停止時可出門逃生,切忌乘坐電梯。在室外,人們可以就近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注意山崩、地裂。在公共場所,人們不要亂擠亂擁,避免發生踩踏事故,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電線桿、廣告牌等。
在地震後,如果身體被重物壓住,應儘量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塵土,保持呼吸暢通。不要大喊大叫,儘可能尋找食物和水,儘量保存體力,等待救援。聽到附近有人聲時,可用石塊等敲擊響物,發出聲響,傳遞求救信號。
應對火災
遇到火災時,人們應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進行報警,說明火情的具體位置。人們要迅速找到毛巾、衣服等打溼,並用其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氣體,避免燙傷、燒傷。觀察火源的位置,濃煙飄動的方向,朝反方向逃生,不要貪戀財物。快速逃生,選擇最安全的路線,迅速逃離火場,彎腰降低身體高度。逃生困難時可等待救援,用溼布捂住口鼻,逃到靠窗的房間,關門時要用被子等塞住門縫。必要時,可結繩從窗口逃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種火災不能用水撲滅。遇到電器火災,首先要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或幹沙土進行撲救。遇油鍋著火,應迅速將切好的冷菜沿鍋邊倒入鍋內,或是用鍋蓋或大塊溼布蓋住著火的油鍋。遇汽油著火,用泡沫、二氧化碳和乾粉滅火器等工具進行撲救。遇油漆著火,用泡沫、乾粉或沙土進行撲救。
應對洪水災害
汛期將至,洪澇災害可能隨時會發生。遭遇洪水時,人們要冷靜觀察水勢和地勢,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樓房轉移。如果洪水來勢猛,附近又沒有高地或樓房,可抓住有浮力的木板、木盆、木椅等物品。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頂,因為這些房屋浸水後容易倒塌。如果需要在急速的洪流中行走,步子要穩,最好拿根木棍不斷探查前方及左右的路面情況,以免掉進坑洞中。
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積極與救援部門聯繫,報告自己所在的準確位置和險情,等待救援。即使被困者會遊泳,也應儘量避免下水,以防遇到暗流或漩渦。
應對暴雨災害
在暴雨期間,人們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儘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築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住在危舊房屋或低洼地勢住宅的人員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駕車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儘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雨天,汽車在低洼處熄火後,駕乘人員千萬不要在車內等候救援,應下車併到高處等待救援。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譚支樂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