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每年的5月12日
不僅是護士節
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的
防災減災日!
今年是全國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
全國防災減災日
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
自2009年起
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
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更加重視防災減災
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
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
雨後天晴的彩虹
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
傘的弧形形象
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
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
兩人相握之手
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
共同構成一個「眾」字
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
共同防災減災
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
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知道了這些以後
小編想問問你
當火災來了、地震來了
洪水來了……
怎麼辦?
往下看↓↓↓
【火場逃生】
一、平時要了解自己學習或居住地的建築物結構及逃生路徑,當身處陌生環境,如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樓梯方位等,以便在關鍵時候能儘快逃離火場。
二、突遇火災時,不要盲目地隨從人流,避免相互擁擠。逃生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室外空曠地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窗臺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
三、在火場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可採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離,以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也可以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溼毛巾、溼棉被、溼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後,再衝出去。
【地震逃生】
一、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二、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三、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洪水逃生】
一、如果洪水來勢兇猛,已來不及撤離時,可爬上屋頂、牆頭或附近的大樹上,等候救援。但土牆、幹打壘住房或泥縫磚牆住房,經水一泡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只能用做暫時的避難場所,因此,還應想別的辦法逃生。
二、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熱量食品,如巧克力、餅乾等,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避難時,應攜帶好必備的衣物以禦寒,特別要帶上必需的飲用水,千萬不要喝洪水,以免傳染上疾病。
三、洪水過後,不要徒步過水流很快、水深已過膝蓋的小溪。此外,洪水過後,還應按照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服用預防藥物,搞好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衛生,以預防感染病及防止蚊蠅滋生。
當然只有這些還不夠
還要學一點傷員急救方法
↓↓↓
1. 人工呼吸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如下:
(1)病人取仰臥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潔。
(3)使患者頭部儘量後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4)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入,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覆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2. 胸外心臟按壓法
此方法適用於因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循環驟停,包括心搏驟停、心室纖顫及心搏極弱。胸壁開放性損傷、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及已明確心、肺、腦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無法逆轉者,不可進行。操作方法如下:
(1)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的正中線上或劍突上2.5—125px處。
(2)按壓方法:①搶救者一手掌根部緊貼於胸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
②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中點垂直於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體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
③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下壓與向上放鬆時間相等;按壓至最低點處,應有一明顯的停頓,不能衝擊式的猛壓或跳躍式按壓;放鬆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部按壓部位,但應儘量放鬆,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④按壓為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與放鬆時間比例以1:1為恰當。與呼吸的比例同上述。
⑤按壓深度成人至少125px,5—13歲者75px,嬰、幼兒50px。
(3)在胸外按壓的同時要進行人工呼吸,更不要為了觀察脈搏和心率而頻頻中斷心肺復甦,按壓停歇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秒,以免幹擾復甦成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單人復甦方式應為30:2。
怎麼樣?
上述內容你都學會了嗎?
光保存還是不夠的
一定要親自練習一下
平時還要積極參加防災減災演練
只有這樣才能在災難來臨時臨危不懼
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素材來源:網絡
原標題:《【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天,你必須要牢記的安全知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