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的殷切關懷下,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地區經歷了從縣到區的變化。曾經的銅山交通不便、有縣無城,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個城鄉統籌發展的強引擎、一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容量空間、一座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詩意棲居家園。
補好短板 更新城區
銅山城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由於受當時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及經濟能力所限,整體框架鬆散逼仄,道路狹窄,建築式樣老套,色彩單一,人氣不旺,雖經多年發展也脫不掉「小」「土」「雜」「亂」的形象。
為改變這一情況,銅山區委區政府本著「利民之事,絲髮必行」的原則、「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的態度,專門邀請專業城市規劃設計部門繪製銅山新藍圖。按照100平方公裡城市建成區標準,推動城鄉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布局與市區全面對接、全面貫通。深入實施一批重點道路拓展工程:「四路兩河一湖一線」綜合開發,推進大學路南延,北京路南延,黃河路貫通及西延,軌道交通1、2、3號線和復興路南延,彭祖大道南延,海棠路東西貫通等。加速建設主城區外延道路,真正拉開城區建設主軸。不斷完善提升功能設施,堅持成片開發、混合開發、融合開發,統籌布局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和環保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城區周邊鎮積極融入主城區,推進農村人口市民化。創新實施「六公六建」城鄉補短板工程,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上學、就醫、上廁所等方面難題。
升級園林 改善生態
園林綠化兼具生態、景觀、經濟、文化等多種功能,是宜居城市的顯著標誌、建設繁榮舒適的現代化城市的必備條件。銅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積極進行城鄉建設的同時,注重園林綠化的提檔升級。近年來,全區的綠化覆蓋率不斷攀升,截至2019年上半年綠化覆蓋率已達45.9%。銅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積極建設了佛手山公園、圭山公園兩個開放性公園,供居民出行遊玩、休閒健身。其中佛手山公園分為廣場公園和山體公園,栽種了100多棵日本早櫻。公園注重山林的生態修復和林相改造,體現了總體布局的生態性、植物配置的多樣性、廣場鋪裝的舒適性、因路設計的便民性和山林的靈動性,打造集生態遊憩、休閒娛樂、體育健身、植物觀賞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休閒山體公園。佛手山等公園的建成,進一步實現了銅山區「三山三河」提檔升級、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體現了「讓森林融入城市,讓市民走進森林」理念,同時也優化了市民的生活環境,使銅山真正成為了適合棲居的詩意家園。
今天,從空中俯瞰銅山城區,楚河、玉泉河迤邐東流,鳳凰山、龍腰山、無名山等星羅棋布,綠色蔥蘢;嬌山湖似一枚楓葉在群山環抱中晶瑩剔透;大學路、北京路南北橫臥,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萬達廣場主樓如桅杆高擎,樓身似綠葉滋長;珠江路、黃河路東西貫穿,花木繁蔭,如綠波蕩漾……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山水交融,廊網相織,銅山猶如一幅多彩畫卷在徐州南部鋪展。
徐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既是南國門戶,又是北國鎖鑰,「打造徐州南部主城、第一商業副中心」「淮海經濟核心區」成為銅山新目標,而銅山的快速發展也將會為徐州提供更加強力的支撐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