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徐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陸港新城...

2021-01-08 新華報業網

  近年來,江蘇徐州把建設淮海國際陸港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機遇、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和牽引全局發展的重大戰略,舉全市之力推進落實,一個以鐵路貨場片區、億噸大港片區為「雙核」帶動產業發展,加速構建「一心、雙核、多組團」的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徐州中歐班列整裝待發

  徐州中歐班列:呼嘯馳騁 奔赴亞歐

  2020年11月28日,伴隨著清脆的汽笛聲,滿載貨物的徐州—德國漢堡班列,緩緩駛出徐州鐵路貨運中心銅山貨場,這是第600列徐州中歐班列正式啟航,也首次打通了徐州到歐洲經濟中心的陸路通道,標誌著徐州中歐班列從此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5年12月22日,第一列徐州中歐班列駛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這是徐州班列啟動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刻。作為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徐州中歐班列的開通架起了徐州至歐洲的「連通走廊」,打開了徐州對外貿易的「國際通道」。之後的五年,「徐州號」中歐班列陸續開行「徐州—莫斯科」「徐州—杜伊斯堡」等多條線路,一列列班列呼嘯而去,奔赴中亞與歐洲,為徐州產品「走出去」、異域產品「走進來」建立起了強有力的物流「直通車」。

  「徐州號」馳騁的五年,是徐州市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五年。而隨著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的組建成立,以中歐班列提質增效為重要抓手,淮海國際陸港的建設正在全力加速,一條連接亞歐大陸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全面貫通。

  2020年以來,徐州中歐班列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逆勢開行近300列,吞吐量2.4萬標箱,同比增長56%的佳績。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居全國前列,有力帶動了徐州市工程機械、建材、電子設備等貨物對歐亞地區的出口和木材、棉紗等貨物的進口,為穩外資、穩外貿,促進徐州地區全域深度開放、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徐州港順堤河作業區

  徐州港:通江達海 貫通南北

  作為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徐州港是我國「南煤北運」的重要中轉樞紐。

  步入徐州港順堤河作業區,遠遠看去,一排排貨櫃龍門吊高高聳立,一艘艘貨物運輸船舶整齊停放。這裡是淮海國際陸港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杭運河規模最大的港口。在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的道路上,徐州港正在加快融入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中。

  加速布局鐵水聯運,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是淮海國際港務區著力推動的一件大事。2020年12月25日,徐州港疏港鐵路正式開通,標誌著徐州港一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京杭運河第一港」,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江蘇徐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曹震說:「2021年,我們將按照以港聚產、以產促港、以港興城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港口二期工程和臨港物流園區建設,加快構建淮海國際陸港多式聯運物流體系,發揮徐州港通江達海、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節點作用和集聚能力,將徐州港打造成為國家級現代化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區。」

  在不久的未來,藉助國家及區域戰略多重疊加的機遇,圍繞頂層規劃設計、港產城融合發展、江海河聯運體系構建、綠色生態環境建設、智慧港口打造等路徑進行突破,徐州港必將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服務「雙循環」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中,為構建徐州出海新通道,促進海河聯動新局面再添動力。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走向全國 融入世界

  建設徐州淮海國際陸港,打造東西雙向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是省委、省政府著眼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擴大東西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省委、省政府促進內外資源交匯融合、強化區域聯動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動徐州市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徐州市積極搶抓重大機遇,瞄準國際規則和全域開放體系,加快完善多式聯運、物流樞紐、開放平臺、貿易服務等功能,加快建設「全功能、現代化、國際化」內陸型中轉樞紐港,奮力打造江蘇向西開放門戶,為國家和省重大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為加速推進淮海國際陸港建設,2020年7月,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設立港務區黨工委、管委會,代管「一鎮三街道」110平方公裡,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空間與管理主體。

  「我們堅持『邊組建、邊劃轉、邊規劃、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全面推進各項工作,開發建設呈現良好開局和強勁發展勢頭。」淮海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玉柱說,淮海國際港務區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內陸型國內中轉樞紐港、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全面加快中歐班列健康運行、全面建設宜居宜業現代化陸港新城,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貢獻陸港力量。未來,隨著各項工作的深入推動,一座現代化、國際化陸港新城必將崛起於淮海大地,走向全國,融入世界!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長三角年度關鍵詞:融!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我們關注這片敢闖敢試的「試驗田」,亮出的「破題之鑰」——統一產業準入目錄,企業遷移業務一天辦妥,跨界水體聯保共治,「水鄉客廳」方案全球徵集……在示範區迎來揭牌一周年「高光」時刻,「長三角」版推出深度報導《長三角「樣板間」一體化「試驗田」》,從制度創新、民生共享、規劃引領三個角度,全景化展示長三角一體化「樣板間」探索出的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
  • 攜手打造「黃金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我們關注這片敢闖敢試的「試驗田」,亮出的「破題之鑰」——  統一產業準入目錄,企業遷移業務一天辦妥,跨界水體聯保共治,「水鄉客廳」方案全球徵集……在示範區迎來揭牌一周年「高光」時刻,「長三角」版推出深度報導《長三角「樣板間」 一體化「試驗田」》,從制度創新、民生共享、規劃引領三個角度,全景化展示長三角一體化「樣板間」探索出的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
  • 睢寧市陸港小鎮新盤即將入市 價格待定
    騰訊房產訊 睢寧市陸港小鎮,新盤即將入市,項目位於徐州市雙溝鎮鎮政府東隔壁(雙溪公園對面),佔地面積為54000平方米,綠地·陸港小鎮,城市展廳&精品樣板房即將璀璨綻放。價格待定。樓盤簡介:經過14年的探索和實踐,綠地將多年來的感觸和經驗匯聚,於睢寧連接市區的橋頭堡—徐州空港經濟開發區,以及賈汪新區第一站,斥恢弘巨資打造綠地·陸港小鎮、綠地·運河小鎮雙特色小鎮,以絕佳的區位優勢,國際性的前瞻視野,一流的建築品質
  • 膠濟線上矗立起「陸港新城」
    藍村鎮位於山東青島即墨區西部,地處青島通往濟南、煙臺的咽喉,瀕臨膠東、流亭兩個空港,膠濟鐵路、藍煙鐵路在此交會,青銀、青新、烏威高速貫穿鎮域。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藍村鎮深入挖掘綜合交通區位優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規劃建設青島國際陸港。  一個產業集聚、配套完整、宜業宜居、融合發展的「陸港新城」快速崛起。
  • 青島陸港新城崛起即墨西部
    青島陸港新城崛起即墨西部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08 星期三     公路港、鐵路港、海港、空港「四港聯動」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體系正在全面形成,產業集群、配套完善、宜遊宜居、產城融合發展的「陸港新城」已具雛形
  • 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陸港新城建設 黃喜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11月19日上午,市長黃喜忠召集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及臨空經濟區、南昌縣等單位有關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南昌空港新城、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推進情況匯報,梳理有關建設思路,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主動作為,聚焦重點,破解難點,把建設南昌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作為「彰顯省會擔當」的具體行動,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文斌出席。
  • 蘇北共圓高鐵夢,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連雲港、鹽城至上海最快分別3小時54分、2小時7分可達,有力促進江蘇東部沿海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中國鐵路)鹽通高鐵作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脈絡。鹽通高鐵北起鹽城市,向南經大豐區、東臺市、海安市、如皋市,終至南通市,線路全長158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
  • 加速推進重大項目 南湖區積極融入長三角「朋友圈」
    南湖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推進,進一步完善了區域路網結構,也將兩地緊密聯繫起來,促進產業合作和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南湖交通在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先行官作用,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長三角地區是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如今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一體化新局面正在形成。如何搶抓戰略機遇?如何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 文化賦能,青島這個鎮打響陸港新城新名片
    打響陸港新城文化品牌近年來,藍村鎮始終堅持文化惠民樂民的需求為導向,以建設陸港新城為契機,將「活力陸港、魅力藍村」這一文化品牌深深厚植於城市人文,著力提升轄區群眾文化與新城文化品牌影響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內外兼修夯築陸港新城。通過藉助媒體平臺的宣傳力度和影響力,「活力陸港、魅力藍村」的品牌浸潤到百姓心田,成為藍村鎮文化惠民工程的特色招牌。
  • 百年小站逐夢「陸港新城」
    一個多世紀後,每天下午,滿載出口商品的貨櫃班列都會從位於藍村鎮的青島國際陸港站臺出發,駛往青島前灣港碼頭。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
  • 第十五屆中國傳媒年會探討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媒體擔當
    人民日報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在致辭中說,8月20日,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剛剛在合肥召開,在此背景下,媒體同仁就此進行研討,充分體現主流媒體的高度敏銳和責任感,彰顯媒體擔當。長三角一體化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4,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 德清:杭德城際鐵路被納入長三角交通一體化規劃
    >導語 近日,經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近日,經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其中,杭州至德清鐵路城際鐵路在列!  長三角交通一體化規劃的編制目的在於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導長三角地區的交通運輸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
  • 2020年徐州要全面爆發,徐州人身價即將暴漲!
    屆時徐州地鐵將邁入線網時代!全球經濟競爭力200強,中國39城上榜淮海國際陸港託舉「世界的徐州」描述未來的遠景,讓人滿懷期待徐州力爭2020年底,完成鐵路貨運中心核心區一期項目公路港、國際商貿區、綜合倉儲設施及功能平臺建設,初步具備陸港功能
  • 原來,「長三角一體化」古代就...
    進入21世紀,滁州融入長三角、南京的腳步日益加快:2002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03年提出「融入長三角」;2005年實施「東向發展」戰略;2012年提出「加快建設皖蘇經濟帶;2013年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童心向黨歌,唱響中國夢 南通通州為孩子...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童心向黨歌,唱響中國夢 南通通州為孩子補足「文化之鐵、精神之鈣」 2019-11-06 15:12:26 來源: 南通網   上月,第九屆「童聲裡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會在江蘇南通市通州區舉行。
  • 騰訊與天安智聯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長三角智慧交通一體化生態圈
    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蘇州召開,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發展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在此次大會中被重點提及。特別是在智慧交通論壇中,騰訊與江蘇天安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安智聯」)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長三角地區共同探索智慧交通發展新模式,圍繞車聯網智能先導區建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長三角地區開放、共享、可持續的智慧交通產業生態。
  • ...關於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 座談會在上海交大舉行
    他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今天,研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規劃與未來趨勢,就是要準確把握、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探討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經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理論支撐。
  • 2021崑山春晚助推長三角一體化 闖出發展新天地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活躍、創新能力強的城市群之一,長江三角洲區域指引中國經濟新發展理念,已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以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城市群。崑山作為臨滬「首站」,長三角一體化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挑戰。崑山想要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就必須高能級地連接到全球生產分工和價值網絡中去。
  • 長三角一體化經濟發展論壇·南京峰會6月2日在南京板橋新城舉行
    6月2日,南京市雨花臺區板橋新城召開「遠見世界的南京——長三角一體化經濟發展論壇南京峰會」。此次論壇特邀經濟學家樊綱解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南京在新時代的發展機遇,為南京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活力。大咖雲集 共襄盛舉本次峰會由南京市板橋新城管委會主辦、宋都股份協辦,現場匯聚了各行業精英圈層人士。峰會現場,樊綱就當前國際城市化與城市群發展,解讀中國「城鎮化」戰略的轉型,如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話題。
  • 主動融入長三角築好科技孵化巢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針織面料開發銷售、運動服裝生產銷售的企業,八達運動服飾目前在金華、柬埔寨和美國都有產業基地。在婺城,像八達運動服飾一樣,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將「最強大腦」落地滬杭等創新資源集聚地,加速對接科創資源,搶佔發展先機,探索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推進兩地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