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的「大爆發」生物是漸漸進化,還是爆發式的「瘋狂」進化?

2021-01-20 騰訊網

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說,生物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漸漸地進化的,可是他說錯了。地球上大多數的生物都不是漸漸地進化的,而是在某個時期爆發式地完成了進化。

把時間倒回32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第一次出現了用雙足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倒回到6500萬年前,繁榮了2億年的恐龍滅絕了;而寒武紀則比這兩個時代還要早大約5億年,當時生命世界裡發生了「寒武紀大爆發」事件,超乎我們想像的各種奇妙生物,在不到1000萬年時間裡相繼出現,佔據了海洋。

中國澄江有最真實的「爆發」記錄

世界上有兩個地方保存了最完好的寒武紀時代的化石記錄:一個是加拿大西海岸的洛基山脈,那兒的寒武紀化石出現在布爾吉斯頁巖中;另一個是我國的雲南省澂江縣。布爾吉斯頁巖的化石是寒武紀中期形成的,那時大爆發事件已經過去;而澄江的化石群則形成於寒武紀剛開始的那段時間,真實地記錄了各種生物從無到有的過程。

澄江位於雲南省首府昆明以南50多公裡,是個典型的田園牧歌地帶,以前並沒有被古生物學家所關注。然而1984年侯先光博士在澄江帽天山一帶發現的化石,卻讓全世界的科學家大吃一驚,也使澄江成了研究寒武紀大爆發的熱點地區。侯先光的團隊至今仍對澄江的化石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雖然離最初的發現已經過了將近30年,但是科學價值極高的化石依然層出不窮,澄江也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候補名單。

侯先光在澄江發現的第一塊化石,就是長尾納羅蟲(Naraoia)。這種生物體長不過6釐米,卻有著非常先進的身體結構,它的身體中央有黑色的形似梯子的條紋,從「梯子」向身體的兩側生出許多的腳來。像今天海洋中的蝦子和螃蟹一樣,它的整個身體被幾丁質外骨骼包裹著。在寒武紀之前,生物的種類很少,也沒有長腳、帶殼的生物,可是進入寒武紀之後,各種進化的生物種類突然登場了。

侯先光是在1984年7月1日的野外考察中發現長尾納羅蟲的。回憶當時的情景,他說,由於興奮過度,他拿著化石的手竟顫抖不停,無法控制。在接下來的若干年裡,侯先光和其他研究人員又在帽天山發現了200多種化石,它們都是寒武紀大爆發的傑作。

像澄江帽天山那樣,寒武紀早期的地層能跨越如此長的時期連續沉積,實屬罕見,它為我們提供了解讀寒武紀大爆發全過程的得天獨厚的機會。在帽天山,人們還找到了寒武紀以前(科學家稱其「前寒武」)和寒武紀這兩個相鄰時代地層的明確界線。侯先光說,從這個界線往上,即寒武紀的地層中,至今發現了長尾納羅蟲、三葉蟲等等多種多樣的化石,它們都是突然出現的,是寒武紀大爆發的證據;可是在界線以下,即前寒武的地層中,卻沒有找到任何具有複雜身體結構的化石。

侯先光說,根據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生物是逐漸進化的,那麼在前寒武晚期的地層中應該能找到進化的中間形態的化石,可是事實證明這樣的中間類型並不存在。寒武紀時代的化石是以大爆發的形式突然出現的,這說明當時生物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進化。

在前寒武時代,大多數生物的身體都是扁平的,沒有眼睛,沒有附肢,也沒有外殼。德國有位著名古生物學家,名叫阿道夫 賽拉赫(Adolf Seilacher),他在上世紀80年代就發現前寒武的各種生物化石有一些共同特點:身體扁平,由許多個房室相連而成,整個身體就像一張氣墊;沒有攝食器官、消化器官和循環器官,是通過表皮擴散來吸收營養、排出廢物的。它們與寒武紀時代出現的那些新型生物有著天壤之別。

「吃」和「被吃」是進化的動力

為什麼進入寒武紀之後,生物發生了跨越式進化呢?原來,海洋中肉食動物出現了,它們專門獵殺那些毫無抵抗能力的動物。動物中的弱勢群體不願成為刀俎下的魚肉,紛紛進化出了保護性的外殼。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肉食動物進化出了更加強勁的牙齒,能把獵物的堅硬外殼咬得粉碎。

5億多年前,澄江是一片淺海。住在海底的古萊得利基蟲用36隻腳在海底靈巧地行走,並用兩隻月牙形眼鏡警戒地注視著四周。

中華微網蟲屬於弱勢群體,它的食物是海底的泥巴。這種可憐的蟲子與世無爭,它身上的一塊塊「盾牌」是唯一的禦敵裝備。

有的動物打洞潛入泥沙中。古蛭蟲(Palaeoscolex)隱藏在沙子中,窺視往來過客,伺機向獵物發起攻擊。

楔形古蟲結對在海中遊泳。奇怪的是,它們的嘴巴永遠合不上,遊泳的時候也就這麼一直張著嘴。

寒武紀海洋的霸主,非奇蝦莫屬。奇蝦獨來獨往,掃視周圍,尋找可吞食之物。奇蝦遊泳的姿勢很優美,你根本看不出它是兇殘的獵食動物。

在澄江,人們還發現了無脊椎動物的糞化石。從其中的一塊糞化石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高肌蟲(Kunmingella)殼體。高肌蟲是一種微小的海洋動物,體長只有5毫米左右。從糞中發現大量的高肌蟲,進一步證實了當時生物之間存在著「吃」和「被吃」的關係。

寒武紀是各種生物爆發般出現的時代,也是生物間弱肉強食的關係形成的時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居然成了生物色彩進化的動力。帕克博士發現的那些擁有光柵結構的彩色生物,就是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中產生的。

相關焦點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達爾文進化論受到衝擊
    中國雲南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爾吉斯生物群和凱裡生物群構成世界三大頁巖型生物群,為寒武紀的地質歷史時期的生命大爆發提供證據。依照傳統和經典的生物學理論,即達爾文生物進化認為,生物進化經歷了從水生到陸地、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漫長的演變過程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尤其是第三階,門類數量呈跳躍式增長,新出現了14個動物門,主要是兩側對稱的後生動物,同時現代具礦化骨骼的生物門類全部產生。澄江動物群研究表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地球歷史時期成種作用和生物分異最強烈、高級分類階元誕生最頻繁、最集中、功能形態懸殊度最顯著、生物結構造型可塑性最強的一次特大型生物演化輻射事件,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最壯觀的輻射事件。這一系列早期生命化石群的發現,揭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由序幕、次幕和主幕組成的。
  • 地球生命史上的懸案: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生命物種為何爆發般出現
    這段時期在生物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就叫「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寒武紀大約開始於5.7億年前,但在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多萬年的時間內,地層中突然出現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基本就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裡,包括現生動物幾乎所有類群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但在更為古老的地層中卻沒有找到這些動物的祖先化石,在生物考古學上,這些突然出現的種類繁多的生物化石,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那時,科學界還沒有發現寒武紀之前的化石,因而科學家們對這一生物重大進化現象困惑不已。達爾文甚至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作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 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祖先一定來自前寒武紀動物,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地質記 錄的不完全或是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造成的。
  • 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對生命起源和發展的一種假說,自從發表後就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不斷被推翻。現如今英國《自然》雜誌聲明: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英國《自然》雜誌中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一種五億多年前的奇異化石。
  • 寒武紀大爆發後,章魚疑似來自外星,科學家給出證據
    國外多名科學家發表權威論文,指出外星生命參與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據了解,2018年國際著名期刊《生物物理學與分子生物學進展》發表了一篇關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作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33位科學家,由此可見這篇論文的權威之高。論文指出,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和之後的古生物化石,發現這是現代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 「寒武紀大爆發」的謎底,離我們越來越近
    近日,13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首雲南澄江,共同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交流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再次引發關注。寒武紀大爆發曾被認為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人類為何要關注那些古老的生物?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這次與會的專家。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章魚憑空出現後,被科學家質疑不是地球產物!
    人類的進化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所有人都在討論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是誰孕育了第1個人類?生命大爆發今年的特殊情況大家基本在家中度過,在家中大家會選擇看一些吃播等等,這些稱吃播的桌子上最容易見到的莫過於章魚,甚至有人覺得章魚特別美味,如果當你深入了解章魚的話,或許你不會這麼認為了,它們的智商和大腦,甚至和人類相差無幾,科學界內科學家們認為章魚極有可能不是地球產物。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稱這種5.5億年前的生物的出現,有助於研究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石炭紀―二迭紀(3.5億年-2.5億年前 ):兩棲動物時代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2.5億年前-7000萬年前
  • 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地球也是在經過30億年的發展,直到5.4億年前寒武紀時期,地球生命從單細胞原核生命進化到多細胞真核生命,出現了藻類等生命,大氣漸漸有了大量的氧氣。5.4億年前,那時候已經是寒武紀時期了,不過這個時期出現了一項至今未能解決的生物界「懸案」,短短數百萬年至兩千萬年的時間內,在海洋中出現了大量的生命,絕大多數的無脊椎動物突然出現在了海洋中,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其中的代表生物就是稱霸地球3億年的三葉蟲。
  • 古生物學「懸案」寒武紀大爆發 揭示寒武紀之秘的新寶藏
    古生物學「懸案」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在距今5.4億年的早寒武世,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出現了一次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生物創新事件。在不到地球生命發展史1%的時間裡迅速創生出了90%以上的動物門類。
  • IPFS VS HTTP:由海上陸的寒武紀進化大爆發
    IPFS本身因其優秀的網絡傳輸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已有極大可能顛覆甚至替代HTTP;HTTP是如今網際網路的基礎,締造了無數獨角獸公司,承載了全人類文明進化的方向,而IPFS或將在HTTP基礎上進行的全新升級和進化,這無異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隨後無數生物由海登上陸地。那是新的財富格局,那是新的信息交互時代。
  •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說起人類最熟悉的無脊椎動物,蚯蚓一定榜上有名,作為現生環節動物之一,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蚯蚓已經算得上是相對高級的無脊椎動物了,根據科學家們此前通過化石的分析研究,認為蚯蚓的祖先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有關,而伴隨著日前在雲南東部發現的遠古生物化石
  • 為什麼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章魚是寒武紀時期降臨地球的外星生物?
    最後章魚的基因組也是非常複雜的,它擁有33000個蛋白質編碼基因,而作為對比,人類只有20000個基因組,基因影響了生物的生長進化遺傳,基因越複雜就代表了生物體更複雜,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2、各種逆天技能首先,章魚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具備真正擬態能力的生物,比變色龍還要強大。在章魚表面,廣泛分布著特殊的色素細胞,包含黃紅棕黑四種顏色。
  • 生物大探索——寒武紀
    (圖文/垚哥說動物)寒武紀,是一個特別的地質年代,距今約5.5億—4.8億年,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與著名的侏羅紀、白堊紀、冰河世紀相比,寒武紀不常為人所知,但它卻是生命的開端,被喻為生命大爆發的起點,是生物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在寒武紀中,生命首次出現並大量繁衍。
  • 寒武紀「五眼怪」化石登上《自然》!五億多年前的「麒麟蝦」填補進化關鍵空白
    這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又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演化歷史,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大量複雜動物都起源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
    當我站在懸崖的頂端時,雙腳所踩的位置恰好是地球生命史上非常關鍵的一個節點:寒武紀與寒武紀的地質界線。這條界線可以追溯到5.41億年前。界線之下的巖層中化石稀少,只有軟軀體生物模糊的印痕和零星的動物殼體化石。但在界限之上,任意敲開一塊巖石,裡面都充滿了動殼體化石。從這裡往上一些,人們熟悉的三葉蟲的化石也開始出現。這一系列變化記錄的是在演化史上極為重要,但我們卻知之甚少的事件之一:寒武紀大爆發。
  • 中國科學家發現5.18億年前寒武紀「生物寶庫」
    圖為:張興亮教授講解化石結構山上到河邊 發現古生物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念,在這段不到地球歷史百分之一的時間裡,誕生了絕大多數生物門類,曾令達爾文也感到困惑。自1909年以來,科學界相繼發現加拿大布爾吉斯生物群、中國雲南澄江生物群等頁巖型生物群,為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提供了科學依據。
  • 人類養猴子的行為,會不會加快猴子的進化步伐?
    人工飼養無法直接改變猴子的基因,反而會使它們生存在更溫和的環境中,缺少外部環境的刺激猴子的進化反而會減緩。人養猴子大概只會讓猴子變成寵物。進化不是看是不是由人飼養,而是生物種群自身的隨機突變過程,產生可遺傳的變異,通過繁殖遺傳給後代,加上自然選擇的作用,使某種基因在種群中擴散。
  • 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再也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
    就好比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物種的進化道路是值得思考的,重複性的進化好像不符合世間法,雖然看是物種間沒有語言交流,智慧的生命已經寫滿了明天的繼續,進化是整個生物系統的事,是明確彼此關係的量化。如消滅四害,四害也會迅速進化。以至於跨物種的理念交流一直在繼續。進化的成功當然也屬於整個地球社會了。三葉蟲有化石,恐龍也有化石,可是這些都是地球的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