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不止一個

2021-01-16 宇宙解碼

    距今約5.3億年前,一場地球生物進化史上最為壯觀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驟然」上演,幾乎所有門類現生動物的祖先分子在很短的時間裡湧現了出來,其複雜而多樣的生命形態與之前漫長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原始生命體截然不同。


達爾文的困惑


——謎題的產生


    其實,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這一奇特而重大的生物進化事件就引起了達爾文的高度關注。


    那時,科學界還沒有發現寒武紀之前的化石,因而科學家們對這一生物重大進化現象困惑不已。達爾文甚至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作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 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祖先一定來自前寒武紀動物,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地質記 錄的不完全或是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造成的。


    自那以來,科學家不斷探索,尋找化石,孜孜以求地研究,以期解開國際學術界所列的「十大科學難題」之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之謎。


三葉蟲一統天下?

——NO!


    1909 年7月,美國史密森自然博物館館長維爾考特(WALCOTT)在加拿大布爾吉斯山發現了6萬多塊5.1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的化石,顛覆了之 前「寒武紀乃是三葉蟲一統天下」的認識,展現了寒武紀絢麗多彩的生命現象,進一步放大了寒武紀生物與前寒武紀生物數量和種類上的巨大反差。



布爾吉斯頁巖生物群


    1946 年,澳大利亞地質學家斯帕林格(SPRIGG)在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山前寒武紀晚期(5.65億年前-5.42億年前)的砂巖中發現了一些大型多細胞生物留 下來的印痕化石,其形態與現代水母、海鰓、蠕蟲和節肢動物有些相像,但他們沒有口、肛門和消化道等器官的分化,這首次從化石上印證了前寒武紀存在著多細胞 生物。然而,除了極少數類型外,埃迪卡拉生物群幾乎與現代動物毫無相關。


    這兩個著名生物化石群是上世紀上半葉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科學的發現,被視為研究早期生命最經典的化石群。



埃迪卡拉生物群

解謎的關鍵

發現於雲南的澄江動物群


    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一系列重大發現在中國出現,使我國迅速成為了世界研究早期生命的熱點。


    首先,在雲南昆明晉寧地區梅樹村寒武紀最早期地層中發現了梅樹村動物群,這是地球生命史上首次具有真正骨骼的動物群。


    八十年代初,在貴州甕安發現了六億年前的胚胎化石,將動物溯源推前了一大步。


    更令人激動的是1984年,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中國雲南昆明附近首先發現了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化石寶庫——澄江動物群。


    澄江動物群的發現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和現代生物多樣性起源之謎提供了關鍵證據。三十多年來的研究表明,澄江動物化石群是舉世罕見、保存完善、對研究地球 早期生命演化起重要作用的動物化石寶庫,其中不僅有大量的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等原口動物化石,更有棘皮動物、半索動物和脊 索動物這些後口動物化石,這其中很多是鮮為人知的珍稀動物及形形色色的難以歸入已知動物門類的化石。


    因此,以澄江動物群為代表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動地再現了距今5.3億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實面貌,將包括脊索動物在內的現生動物門類的最早化石記錄追溯到了寒武紀早期。



雲南澄江動物群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其最顯著的標誌是「突然」湧現了大量的動物門類。


    前寒武紀埃迪卡拉世晚期僅出現少數動物門類,如矽質海綿動物門,刺絲胞動物和櫛水母動物等基礎動物門類。此階段動物造型以輻射對稱、二極或單極為主。但是,在寒武系前三個階段,即好運階、第二階和第三階大約二千萬年內,動物門類的數量快速增長,新門類不斷地出現。


    尤其是第三階,門類數量呈跳躍式增長,新出現了14 個動物門,主要是兩側對稱的後生動物,同時現代具礦化骨骼的生物門類全部產生。


    截至寒武系第三階,共有20個現生動物門類相繼出現,如矽質海綿動物、鈣質海綿動物、刺細胞動物、櫛水母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帚蟲動物、星蟲動物、環 節動物、毛額動物、鎧甲動物、曵鰓動物、有爪動物、節肢動物、腸鰓動物、羽鰓動物、棘皮動物、頭索動物、尾索動物和脊椎動物,另有許多已滅絕的動物門類。



動物世界的曙光


    澄江動物群研究表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地球歷史時期成種作用和生物分異最強烈、高級分類階元誕生最頻繁、最集中、功能形態懸殊度最顯著、生物結構造型可塑性最強的一次特大型生物演化輻射事件,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最壯觀的輻射事件。


    這一系列早期生命化石群的發現,揭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由序幕、次幕和主幕組成的。


    序幕可以追溯到六億年前甕安生物群和稍後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它們主要構建了基礎動物,迎來了動物世界的黎明。


    次幕則是梅樹村生物群,形成了原口動物的框架,從此開始了骨骼生物大發展的時代。


    而澄江動物群毫無疑義代表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主幕,因為在不到地球生命史千分之一的時間內,建立起由基礎動物、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組成的完整生命之樹,引發了之後五億年來生生不息的生物進化浪潮,直至當今地球生物圈的形成。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原因是什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是今天地球生命科學的一大懸案,吸引了古生物學家、生物學家、生態學家、物理學家等許多學科的科學家持續不斷地探究。


    前寒武紀化石資料表明,真核藻類至少在距今12億年前就出現了有性生殖現象。有性生殖的發生在整個生物界的進化過程中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它加速了遺傳變異性,大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


    其次,寒武紀之初,地球大氣的氧水平達到一定的臨界點,不僅使後生動物得到了用於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而且使動物的機能和器官得以充分發育,出現了口器、眼睛、觸手、脊索等。同時臭氧在大氣中吸收大量有害的紫外線,使得後生動物免於有害輻射的損傷。


    再如,寒武紀大爆發的關鍵是動物「收割者」的出現和進化,即食用原核細胞(藍藻)的原始動物的出現和進化。「收割者」為生產者有更豐富的多樣性製造了空間,而這種生產者多樣性的增加導致了更特異的「收割者」的進化。


    這一時期,營養級金字塔按兩個方向迅速發展:較低層次的生產者增加了許多新物種,豐富了物種多樣性。在頂端又增加了新的「收割者」,豐富了營養級的多樣性。從而使得整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最終導致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動物形態藍圖設計師

——Hox基因


    此外,幾乎所有動物的門類在這較短的時間內進化出來,可能與Hox基因的調控有直接的關係。


    Hox 基因是一種「同源異形」基因,是動物形態藍圖的設計師,在發育過程中控制身體各部分形成的位置。如果Hox基因發生突變,會使動物某一部位的器官變成其他 部位的器官,這就叫做「同源異形」。比如,讓某個「同源異形」基因發生突變,能使果蠅的身體到處長眼睛,或者在該長眼睛的地方長出翅膀,在該長觸角的地方 長出了腳。


    Hox基因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和絕大部分無脊椎動物中都存在,調控的機理也相似。這表明它可能是最古老的基因之一,在最早的動物祖先中就已存在。


    Hox基因的突變,在胚胎早期引起的變化不大,但隨著組織、器官的分化定型,突變的影響逐步被放大,導致身體結構發生重大的改變,使身體結構變得多姿多彩。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自那以來,科學家不斷探索,尋找化石,孜孜以求地研究,以期解開國際學術界所列的「十大科學難題」之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之謎。澄江動物群存在於距今5.3億年前,比著名的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動物群早一千多萬年,它是充分展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窗口,被譽為 「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並在2003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2年7月1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澄江動物群的發現為解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和現代生物多樣性起源之謎提供了關鍵證據。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達爾文進化論受到衝擊
    在距今約5.3億年前一個被稱為寒武紀的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出現了突然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不約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現。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等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動物在地球上來了個「集體亮相」,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存在的繁榮景象。
  • 隨一隻「奇蝦」探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有點科幻色彩的是,我生活在5.3億年前的寒武紀。你們知道侏羅紀吧,知道恐龍吧,我比它們早得多。  小晚輩恐龍曾統治過地球,很有名。  而我則是寒武紀海洋霸主,更自豪的是,我是令你們人類驚訝不已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中最大的動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約5.3億年前,寒武紀的地球陸地荒蕪,而海洋發生了一場震撼人心的事件。
  • 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但是只要有水存在,就有機會形成生命,有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在密閉環境下模擬出地球的原始大氣、水等,然後通過電擊模擬大氣中的閃電,通過長期模擬,發生生成黑色的物質,經過分析,裡面出現了原核細胞。所以正常情況下一個星球只要有液態水存在,就有很大機率出現生命。
  • 地球生命史上的懸案: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生命物種為何爆發般出現
    說起生物大爆炸,對生物學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並不清楚,其實在生命史上經歷過一段謎一般的時期,這一段時期中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突然就繁盛起來,十分突然而又沒有來由,很多物種突然就那麼出現了,至今不知道這些生物種類的來自於哪裡,一直到現在這個謎題都是一個懸案。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章魚憑空出現後,被科學家質疑不是地球產物!
    人類的進化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所有人都在討論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是誰孕育了第1個人類?生命大爆發今年的特殊情況大家基本在家中度過,在家中大家會選擇看一些吃播等等,這些稱吃播的桌子上最容易見到的莫過於章魚,甚至有人覺得章魚特別美味,如果當你深入了解章魚的話,或許你不會這麼認為了,它們的智商和大腦,甚至和人類相差無幾,科學界內科學家們認為章魚極有可能不是地球產物。
  • 大量複雜動物都起源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
    當我站在懸崖的頂端時,雙腳所踩的位置恰好是地球生命史上非常關鍵的一個節點:寒武紀與寒武紀的地質界線。這條界線可以追溯到5.41億年前。界線之下的巖層中化石稀少,只有軟軀體生物模糊的印痕和零星的動物殼體化石。但在界限之上,任意敲開一塊巖石,裡面都充滿了動殼體化石。從這裡往上一些,人們熟悉的三葉蟲的化石也開始出現。這一系列變化記錄的是在演化史上極為重要,但我們卻知之甚少的事件之一:寒武紀大爆發。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稱這種5.5億年前的生物的出現,有助於研究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什麼?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石炭紀―二迭紀(3.5億年-2.5億年前 ):兩棲動物時代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2.5億年前-7000萬年前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寒武紀大爆發後,章魚疑似來自外星,科學家給出證據
    國外多名科學家發表權威論文,指出外星生命參與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據了解,2018年國際著名期刊《生物物理學與分子生物學進展》發表了一篇關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作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33位科學家,由此可見這篇論文的權威之高。論文指出,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和之後的古生物化石,發現這是現代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 再現寒武紀大爆發奇蹟,澄江化石地博物館,看5.3億年前海洋生物
    撫仙湖不遠處還有一座擁有5.3億年歷史的天帽山,就是在這麼一個地方,誕生了一個規模超過6個香港迪士尼,8個海洋公園的旅遊度假綜合體,是集澄江化石博物館、動物大世界、海洋大世界、溼地公園、度假小鎮、高端酒店群、半山度假區於一體的雲南省十大文化旅遊項目之一——雲南寒武紀小鎮歡樂大世界。
  • 寒武紀的「大爆發」生物是漸漸進化,還是爆發式的「瘋狂」進化?
    把時間倒回32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第一次出現了用雙足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倒回到6500萬年前,繁榮了2億年的恐龍滅絕了;而寒武紀則比這兩個時代還要早大約5億年,當時生命世界裡發生了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 陳泰敏:咱們這個標本非常特別,叫作昆明魚,它是我們的鎮館之寶,是人類的遠祖,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它是(5.18億年前)最早的脊椎動物,同時在它的身上已經演化出第一個頭腦,第一個脊椎,第一個心臟,所以它為我們今天人類的基礎器官的構造奠定了基礎。
  • 「寒武紀大爆發」的謎底,離我們越來越近
    澄江生物群生態復原圖澄江生物群發現的微網蟲化石三葉蟲化石生命究竟怎樣起源的?原始的脊椎動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人類一直在探索。近日,13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首雲南澄江,共同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交流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再次引發關注。
  •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
    雲南發現遠古新物種根據《中國科學報》的報導,在我國雲南東部,科研人員在寒武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遠古生物化石,它距今大約有5.14億年的歷史,和蚯蚓一樣,都屬於環節動物門,它的頭部看起來好像是一把鐵鍬,頭部長著兩根觸角,它的出現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 古生物學「懸案」寒武紀大爆發 揭示寒武紀之秘的新寶藏
    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人首次公布了他們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的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清江生物群」。《科學》雜誌在給媒體的簡介中說「揭示寒武紀之秘的新寶藏出土了。」英國《自然》雜誌在報導中稱:「清江生物群打開了觀察壯觀寒武紀的又一個窗口,各種新的生物類群前所未見。」
  • 遊記:前寒武紀!
    洪荒海洋;從前寒武紀海洋開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拉開帷幕。前寒武紀:地球誕生~約,前古生代。疊層石見證地球第一次出現氧氣、原核生物等。天津薊縣的疊層石:最早低等原核生物藍細菌,光合作用吸附碎屑留礦物質層,每年一毫米沉積而成。每年1毫米累積的疊層石。厲害。
  • 生物大探索——寒武紀
    (圖文/垚哥說動物)寒武紀,是一個特別的地質年代,距今約5.5億—4.8億年,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與著名的侏羅紀、白堊紀、冰河世紀相比,寒武紀不常為人所知,但它卻是生命的開端,被喻為生命大爆發的起點,是生物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在寒武紀中,生命首次出現並大量繁衍。
  • IPFS VS HTTP:由海上陸的寒武紀進化大爆發
    IPFS本身因其優秀的網絡傳輸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已有極大可能顛覆甚至替代HTTP;HTTP是如今網際網路的基礎,締造了無數獨角獸公司,承載了全人類文明進化的方向,而IPFS或將在HTTP基礎上進行的全新升級和進化,這無異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隨後無數生物由海登上陸地。那是新的財富格局,那是新的信息交互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