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死都在樹上,懶到極點的樹懶,只有做這件事最積極:交配繁殖

2020-10-23 地理那些事

世界上最懶的動物是什麼?

說起世界最懶的動物,很多人會想到澳大利亞國寶級的動物考拉,因為這傢伙和大熊貓一樣,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不怎麼愛玩,沒事整天就會抱著樹睡覺,一天差不多要睡19個小時。但今天筆者要講的樹懶這種動物,恐怕就要顛覆很多人的認知。

相信很多人對樹懶的了解都是源自一部叫做《瘋狂動物城》的3D動畫片,作為動物城哺乳動物車管所(DMV)的一名公務員,一隻名為「閃電」的樹懶在說話時吐個字巴不得休息五分鐘,就連笑起來或者收取文件的動作也像是放了慢鏡頭一樣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由於可愛的形象和慢吞吞的辦事風格,「閃電」樹懶立馬圈粉無數,很多人直接將它辦公處理文件和交談時的動畫做成表情包,甚至還有人將其表情和動作直接cosplay,以便開party的時候各種搞怪。

瞧瞧樹懶這種呆萌憨的形象卻取名「閃電」,也是沒誰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現實生活中,樹懶的確是夠「懶」的,它們會「懶」到什麼程度呢?下面先列舉幾條大家先見識一下。

  1. 樹懶動作極其遲緩,它雖有腳但卻不能用於走路,而是要靠前肢拖動身體才能前行,因此要移動2公裡的距離需要整整1個月的時間,算下來一個小時才能行走不到3米,比全速疾爬的蝸牛(約8.5米/小時)還要慢得多。
  2. 樹懶幼崽不小心從樹上掉下後,樹懶麻麻和樹懶粑粑都「懶」得下樹營救。
  3. 平均徹底消化1片棕櫚葉,可能要花用上1個月的時間。
  4. 在美洲虎和蟒蛇等天敵面前,樹瀨也會從容地打哈欠。
  5.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苔蘚、綠藻)的野生動物,還能「養蛾子」——樹懶蛾。

實際上樹懶無論是二趾樹懶還是三趾樹懶都慢得令人極其發狂,而且它們除了下樹拉屎之外,其餘時間都像葫蘆一樣倒掛在藤上度過,其中就包括生和死!

為什麼叫樹懶

樹懶是棲息在中美洲至南美洲熱帶雨林裡的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共有2科2屬6種(包括:侏三趾樹懶、鬃毛三趾樹懶、白喉三趾樹懶、褐喉三趾樹懶、霍氏樹懶、二趾樹懶),因動作遲緩,且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而被稱之為樹懶。

儘管6種樹懶「長相」差別不大,但還是存在較大(多)的差異,例如以前臂趾數劃分的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有的三趾樹懶的前臂上只有二趾。由於二趾樹懶與三趾樹懶在結構上的區別較大,有學者將二者置於不同的科,而樹懶科只保留三趾樹懶。

樹懶體長一般在50~80釐米(不含7釐米左右的尾長),體重在4~8公斤之間,除拉屎外終年棲居樹上,以樹葉(尤其是棕櫚葉)、果實為食,其視覺和聽覺不是很發達,但嗅覺非常靈敏,天敵主要為猛禽(尤其是美洲角雕)和蟒蛇。

樹懶為什麼「懶」?

關於樹懶為什麼這麼懶,這個問題很難直接給出答案,但我們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分析樹懶的活動規律和生理特徵來倒推找答案。

上文中講到樹懶寶寶不小心從樹上掉落,它的父母卻可以「狠心」不予營救,這主要是樹懶行走的速度比龜速還龜速,還沒等到反應過來,且不說小樹懶會不會被摔死,地面上的其它動物早已將其吃掉,指望0.2米/秒的速度能幹啥?況且樹懶不是憋到萬不得已下樹拉屎,怎麼可能會如此大費周折呢?

而且從生理角度來看,儘管樹懶生活在溼熱的熱帶雨林中,但由於它的動作奇慢無比,整天幾乎不怎麼運動,故而能量消耗極低,只需要吃少量的樹葉或果實就能生存。並且樹懶主要以棕櫚葉為食,由於這種樹葉營養比較低,所提供的能量有限,而更糟糕的是,棕櫚葉難消化,對樹懶而言,平均徹底消化1片棕櫚葉,通過胃腸道裡的纖維素酶分解成葡萄糖大約要花上1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樹懶好不容易轉化的一點能量基本上都用在了消化過程中。

正是由於樹懶的能量消耗特別低,並且大部分能量在消化過程中就已經耗盡,故而很難維持恆定的體溫,因此作為哺乳動物的樹懶,即便是體溫波動超過10度也不會危及生命,幾乎可以與蛇、青蛙這類變溫動物媲美了。

此外,樹懶的消化也是慢得出奇,以至於它要通過最大限度的減少能量消耗來平衡消化所獲得的能量的正常供應。並且由於樹懶消化過於緩慢,因此它們的胃裡通常都裝了約佔體重三分之一的食物,並且大約7天左右才拉一次臭臭,而它們的倒掛習性卻沒有造成內臟被擠壓影響生命,科學家解刨發現樹懶的身體結構已完全適應倒掛的需要,因為它們已經進化到內臟都「貼」在肋骨和臀骨上了。

樹懶吃喝都在樹上,唯獨要下樹拉臭臭?

樹懶行動遲緩,下樹拉臭臭無異於冒著生命危險,會遭到蟒蛇、美洲豹等天敵的攻擊,但卻在排便這件事情上非常的重視且顯得儀式感滿滿。

據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樹懶之所以不是「空投」,而是「不畏艱險」執意下樹排便是竟然是為了養一種被命名為「樹懶蛾」的蛾子,而這種蛾子被認為只生活在樹懶的身上,需要藉助樹懶的糞便產卵孵化。

而樹懶蛾依附在對樹懶身上對樹懶也有利,樹懶蛾死亡並被微生物的分解後能夠產生綠藻、苔蘚生長所需的氮、磷離子等營養物質,使得樹懶身上為其提供保護性作用的的苔蘚和綠藻顏色更「逼真」,從而為其提供更接近大自然的保護色。

懶得出奇,樹懶為什麼沒被滅絕?

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講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樹懶之所以能夠在殘酷的自然中繁衍棲息,有著其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以下3點。

  1. 終年棲居樹上,且熱帶雨林內樹枝密集,使得樹懶能躲過蟒蛇、美洲豹等天敵的攻擊。
  2. 苔蘚和綠藻等綠色植物長滿了樹懶全身,這樣的自然外衣為其提供保護色,能夠幫助樹懶更好地隱蔽在叢林中,大型猛禽之一的美洲角雕難以發覺。
  3. 與非洲人眼中的蜜獾「平頭哥」差不多,樹懶的肉質不太好,按照南美洲熱帶雨林部落土著人所言,樹懶肉既腥臭又很柴,而且沒什麼影響,吃了頂多有飽腹感,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打它的主意。

樹懶最積極做的事:交配繁衍

儘管樹懶真的「懶」得令人抓狂,但是在交配這件事情上絕不含糊,這也是種群能夠得以正常繁衍的關鍵所在。

除了個別種類的樹懶是在春季繁殖(發情),其餘全年均可繁殖,到了發情期的時候雌性樹懶會主動向雄性樹懶靠近並發出叫聲,而雄性樹懶則會爽快應約共赴巫山雲雨剪西窗燭。

比較有意思的是,「隔壁老王」在樹懶界也是通版,因此到了發情期雄性樹懶會不惜耗費能量用時一兩個月跑到幾千米外去雲雨,可見樹懶為了那一下也真是夠拼的。不過可惜的是,樹懶的交配時間平均只有5秒,求雄性樹懶的心理陰影面積。

樹懶的妊娠期為4至6個月,且每窩產1個幼崽,一般吃奶2個月就能自己吃樹葉了,不過先是舔舐樹懶媽媽咀嚼好的葉子碎片,並且通過學習和繼承雌性樹懶對某種樹葉偏愛以此獲得專門消化這種樹葉的特有腸道微生物。

總之:樹懶之所以「懶」卻仍然能在複雜的熱帶雨林中得以存活,大概就是將這種「懶散」發揮到了極致吧!不是有句話叫做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科學視野,不同見解;關注點讚,腰纏萬貫,歡迎點評分享!

相關焦點

  • 生樹上、死樹上,懶到極點的樹懶,只有一件事是積極的:交配
    ,都慢到令人髮指,它們一輩子可以呆在樹上,但除了一件事,就是拉屎!而且幾乎有50%的意外都是在拉屎途拉倒一半時發生的,為什麼這種懶到極點的樹懶卻那麼愛衛生,還要下地刨坑拉屎?樹懶的消耗很低,口水慢慢腐蝕樹葉也就夠了。樹懶體長約 60至80 cm,體重約 3.6至7.7千克,這種行動極其遲緩,懶到極點的動物總共有兩科六種,分別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中,儘管長得差不多,但差異還是挺大的,比如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但也就是二趾樹懶的前臂上只有二趾。
  • 只在交配時積極,懶到可以囤積1/3體重的便便,樹懶是咋做到的
    導語:只在交配時積極,懶到可以囤積1/3體重的便便,樹懶是咋做到的?,據了解,如果沒有必要的需求樹懶可以一輩子呆在樹上,這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的活動力也是超級慢的,據了解它的反應速度僅僅是人類的25%,也就是你現在所做的事情用四分之一的速度去完成它就是樹懶的日常,那麼這麼懶的樹懶就沒有快的事情嗎?
  • 樹懶到底有多懶?除了上廁所,一生只有一件事是積極的
    要說行動最慢的動物,我們常常會想到蝸牛或者烏龜,但是如果以同等體型來衡量的話,哺乳動物中的樹懶要比它們慢得多。這種動物到底有多懶?,共有2科2屬6種,體重在4到7公斤之間,動作都很慢,其形狀略似猴,雖然有腳卻不能走路,其一生的主要姿勢就是用爪倒掛在樹枝上,通常數小時都不會移動,特別是白天,一般都是掛在樹上睡大覺,到了晚上才會活動,就是移動起來也是極其緩慢,故稱之為樹懶。
  • 拉屎,大概是樹懶這輩子做的最冒險的一件事
    樹懶,大概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一天24小時掛在樹上,吃吃樹葉,睡睡覺,無所事事,行動緩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樹懶其實每周都會下樹冒一次險。冒險是為了啥?為了拉屎。不要笑,對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下樹拉屎,可能是它們一生中做的,最冒險的事了...其他住在樹上的動物,一般拉屎沒那麼講究,屎意來了,直接坐在樹上空投。
  • 拉屎,大概是樹懶這輩子做的最冒險的一件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樹懶其實每周都會下樹冒一次險。冒險是為了啥?為了拉屎。不要笑,對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下樹拉屎,可能是它們一生中做的,最冒險的事了...平時,野外樹懶的皮毛上長有一層藻類,遠遠看去是綠色,如果它們在樹上不下來,就很容易融入背景,捕食者很難發現它們,而且掛在樹上,地面上的捕食者也夠不到。但如果它們下樹,那危險係數就高了。這移動速度,捕食者要抓,簡直是分分鐘的事。
  • 樹懶動作那麼慢,交配時間怎麼快到只有5秒?
    最右邊,穿綠衣服的就是閃電。閃電的原型呢,就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樹懶了。這種動物可謂是名副其實,無論是哪種樹懶動作都慢得不得了(沒錯,樹懶有好很多種,主要分為二趾樹懶、三趾樹懶)。樹懶主要以葉子為食,食性稍雜一些的還會時不時抓點昆蟲,摘點兒果子來吃,總的來說,樹懶的進食方針就一個——好吃和好吃。第一個好吃是指的是容易吃到,畢竟樹懶的視力和聽力都相當差,可以說是又瞎又聾了。覓食的時候只能通過嗅覺和觸覺,找尋食物的難度不止一點點高。第二個好吃當然指的就是美味又營養豐富了。
  • 樹懶動作那麼慢,交配時間怎麼快到只有5秒?
    樹懶主要以葉子為食,食性稍雜一些的還會時不時抓點昆蟲,摘點兒果子來吃,總的來說,樹懶的進食方針就一個——好吃和好吃。第一個好吃是指的是容易吃到,畢竟樹懶的視力和聽力都相當差,可以說是又瞎又聾了。覓食的時候只能通過嗅覺和觸覺,找尋食物的難度不止一點點高。第二個好吃當然指的就是美味又營養豐富了。
  • 樹懶為什麼那麼懶?
    (第4段)大地懶有很多種,個頭小點的能爬樹上摘果子摘樹葉吃,個頭大的爬不了樹,就在地上找吃的。但是,大約在一萬年前,大個頭的地懶就逐漸滅絕了,存活下來的都是個頭比較小的,而這些哥們全部都躲到樹上去了,所以才沒滅絕,這就是樹懶。今天咱們就聊聊這位仁兄。
  • 孩子掉了都懶得撿,為了「交配」卻能跑幾公裡——樹懶
    距今3000多萬年,樹懶就已活躍在這片大地上,作為擁有如此悠久歷史的生物,必定有其生存法寶,俗話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樹懶的懶說是它的缺點但也使它能以極低的消耗生存下來,但它懶惰的程度也是令人髮指!樹懶有多懶?首先樹懶要是不小心把孩子弄掉了,不僅毫無愧疚之心,它連撿都懶得撿。
  • 懶也是一種活法,樹懶的身存哲學
    對於樹懶而言,一生做過最危險的事情大概就是拉屎了,它們大部分時候都掛在樹上,唯有在拉屎的時候才會下樹,它們對「高空拋物」有著本能的厭惡,每一次拉屎都會從樹上緩緩的爬下來,來到固定的坑位,文明出恭,從黑夜拉到天明。這樣一種持之以恆的文明行為,卻被人誤解成懶,樹懶實在是冤枉啊。
  • 超過50%的樹懶,屎拉到一半意外身亡
    一旦脫離了樹的保護,樹懶就成了地面狩獵者的活靶子。所以在樹懶慵懶的一生中,大費周章的到地面上來拉屎,就是它們做過的最冒險的事了。除了拉屎,樹懶幾乎不會離開大樹。 其中二趾樹懶的祖先是巨爪地懶科(Megalonyx),此科成員的體型有灰熊那麼大。而三趾樹懶的祖先則是大地懶(Megatherium),體型與大象相似。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來,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存在著生殖隔離,無法混種繁殖。
  • 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因為拉屎而死掉
    那就是——為什麼咱們明明這麼懶,卻連拉個屎都得爬下樹? 直接從「空投」,不是更符合樹懶的氣質嗎? 大多數的樹棲動物,比如說猴子、考拉等都選擇從樹上直接排便,它們才不會管高空砸「物」可能會傷到其他小動物。
  • 向死而生,這些動物一生只做交配這件事
    如果這看起來是一種奇怪的策略,那麼考慮一下這樣一個事實:一次性生殖生物通常會產生更多的後代。當然,它們之後會死去,但是因為它們不考慮交配季結束之後的生存問題,理論上它們可以把所有能量和資源都投入到尋找伴侶中。這是有回報風險的(至少在一個專業層面上是如此)。有不少昆蟲採取這種策略,但也有少數脊椎動物,甚至哺乳動物使用這個策略。
  • 樹懶究竟有多慢?
    它就是生活在中美洲南部熱帶雨林裡的褐喉樹懶(Bradypus variegatus),而且和電影裡一樣,它們是真的很…慢…很…慢…相信,很多人都好奇,這種懶到極致的動物是怎樣在演化的歷程中倖存下來的?圖片來源於:紀錄片 Meet The Sloths 譯名:樹懶的快樂生活樹懶雖然懶到了極致,卻在排便這件事情上十分重視!非要冒著被捕食的生命危險,從樹上花半天時間爬到樹腳下拉屎。
  • 有超過50%的樹懶,死在了拉粑粑的途中
    樹懶,是真的懶,懶得吃,懶得做,懶得去玩耍。慢也是真的慢,如果說烏龜是動物界第二慢,那麼第一非樹懶莫屬了。如果說樹懶什麼最快,那可能是它們的交配時間吧。每周一次,樹懶都會慢吞吞的從茂密的樹冠上爬下來,到地上拉粑粑。為什麼這麼懶,而且行動這麼緩慢的樹懶要冒著巨大的危險來到地面拉粑粑?
  • 用生命拉粑粑的樹懶,這是它們一生中做過的最冒險的事了
    ,大費周章的到地面上拉粑粑,是它們做過的最冒險的事情了。樹懶死亡事件中,有超過一半的都是發生在它們上廁所的時候。連孩子都顧不上,就為下樹上個廁所,真是讓人匪夷所思。樹懶大部分的時間都棲息在樹上,因此,樹葉就成了它們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但是如果以樹葉為食,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樹葉不僅能量少,而且非常難消化。所以大部分的哺乳動物是不會選擇這樣的一種飲食方式。
  • 有腳不愛走路的樹懶,不顧生命危險,也要下樹排洩,還在同一個坑
    樹懶倒掛在樹上,就跟別的動物在地上行走一樣,是家常便飯。當它掛在樹上時,它又長又彎的爪子起到關鍵作用,提供了牢固的抓地力。哪怕是睡覺時,都能保持抓握的狀態。樹懶會在樹上倒掛著睡覺,倒掛著吃東西,倒掛的技能還可以幫助它夠到樹枝上最鮮嫩的樹葉呢。
  • 世界最像龍的生物竟是全球第一懶,12.5年繁殖一次,10年一動不動
    由於它長期生活光線微弱洞穴裡,起不到多大作用的眼睛開始一步步退化,退化到皮膚真皮內去了,看上去它就像沒有眼睛一樣。說來也怪,洞螈生下來的時候眼睛正常,有一雙明顯的眼睛,發育成熟後眼睛反而萎縮了,只保持著對光的敏感性,這也是盲螈別名的由來。
  • 樹懶連交配都不積極,這個物種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世界上有兩種樹懶: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它們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它們能夠慢到什麼程度呢?有時雌性樹懶一年都不能生育一個後代!而且,雌性樹懶一次只照顧一個孩子,並且在孩子獨立之前不會再次交配。以二趾樹懶為例,它們的出生間隔至少為15個月。
  • 樹懶最冒險的事,究竟是什麼?
    樹懶大概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一天24小時掛在樹上吃吃樹葉睡睡覺無所事事行動緩慢樹懶是哺乳動物的一種森林裡生活在樹上的動物不是飛得好跑得快就是跳得高然而樹懶是這類快節奏運動的絕緣體大家是不是都以為烏龜是世界上跑得最慢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