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人熱愛畫畫,畫畫不僅可以記錄我們作為的美好事物,還可以通過畫畫表達我們的心情。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很多的孩子從受到正規機構培訓,學習一些基礎的畫畫技能。在當今社會,畫畫學習十分火熱,父母也建議孩子多學習一門技藝。但是畫畫不僅需要經濟條件的支撐和家庭的幫助,這就導致了許多真正熱愛畫畫卻沒有經濟條件的人,無法繼續做自己喜愛的事情。但是現在有一位農民,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了28年。
01熊慶華是農民,也是畫家
熊慶華出生在農民家庭,從小經濟條件並不好出生在落後偏遠的農村。在那裡人們每天最重要的便是耕種莊稼,農民們為了生活忙碌奔波,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情,也沒有足夠的金錢去做。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辛苦勞動來養活自己和他們的家人。
熊慶華就出生在這樣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從小便跟著父親開始了種地。由於村子裡面教育條件落後,家裡面經濟也不充裕,而且當時農村家庭的孩子普遍偏多,這些原因導致了很多的孩子沒有上學的機會。
他沒有上學便開始種地,不但學不到文化知識也得不到專業的畫畫培訓。但是他從小面對畫畫有濃厚的興趣,他在休息時便會思考怎麼去畫畫。由於他從小便與大自然為伍,這就導致了他喜歡特別喜歡畫一些花花草草與自然景物。
沒有條件他便只能自己去琢磨畫畫的方法。由於村裡條件有限,他沒有專業的畫畫工具,甚至連作畫最基本筆和紙都沒有。但是他不氣餒,沒有指紙就在土地上畫,沒有筆他就用樹枝當筆來畫。於是就是在這樣一個貌似不可能學會畫畫的環境中生長起來。同時他的父母和親朋好友也不理解他的做法,感覺他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02 痴迷畫畫,自學28年,終震驚世界
熊慶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在農村土生土長,卻沒有被莊稼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他熱愛畫畫,作畫就是他人生的意義。他沒有老師就自己去琢磨,從小開始思考怎麼畫莊稼,剛開始的時候他畫出來的莊稼像一堆雜草,根本看不出來層次感,也畫不出來具體的細節。
當時家裡面的人要求他放棄,覺得他沒有畫畫的天賦。但是他沒有放棄一遍一遍地去畫,同樣的事物他有時候會畫上千遍。手裡的樹枝由於在地上摩擦的次數太多,一次次地斷掉,他便又去尋找新的樹枝,繼續作畫。他熱愛和畫各種事物,莊稼,房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他都愛畫。
他自學畫畫長達28年,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農民所以他的畫在村裡面都不被人認可,也有很多嘲笑他的人。在他追求自己夢想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人的鄙視與嘲笑。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他一步步的努力,終於在一次難得的機會上,他的畫被一位專家認可了,人們也開始認可這位農民畫家。通過自己不斷地鑽研他的畫越畫越好,而他的名氣也逐漸越來越大。開始有人邀請他去作畫,而他也抓住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並且剛剛開始時候每次的酬勞也都被他換成了自己平時作畫所需要的各種工具原料。
從別人對他的嘲笑與不認可到被更多的人所知道,這些轉變源自於他日復一日的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畫畫的技能。對很多人來說,他像是一夜成名一樣,其實是他通過28年的努力換來了如今的成就。而他的畫也在各種大型展覽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專家認可他的畫,將他稱為「中國的畢卡索」。
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不僅有著環境條件對他的阻礙,而且他周圍的親人與朋友對他的不理解。由於他將自己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作畫上面,在家人和朋友眼中,他的這種行為是不務正業的,作為一個農民他應該努力去掙錢養家。然而,擁有夢想的他不會被這些所打敗。最終他獲得了成功。
三、人生最怕的就是對一件事情死磕到底
熊慶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對夢想的堅持和日復一日的努力。他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任何一個人去學習。
有專家統計過,如果有人願意用十年的時間去鑽研一門專業,他註定會成為一名大師。沒有什麼知識是我們學不會的,我們的失敗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懶惰和藉口。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有夢想,卻不願意花費自己的時間去實現它。
一個人如果願意對一件事情死磕到底那麼結果將是十分可怕的。他將取得我們常人難以達到的成就。我們任何人都有著潛力,但是我們不願意去開發它,不願意去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名不同尋常的人。所有人的成績都是來自不易的,任何人的成功都絕非偶然。一個人如果要取得成功他必須經歷一些常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熊慶華經歷便是最好的例子。他經受著難以想像想像的挫折與困難。在農村長大的他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對夢想的堅持還被周圍其他人所嘲笑與否定,在自己最迷茫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他堅持了下來,堅持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成為一位大師被我們所有人所敬佩。
我們任何人都應該去學習熊慶華的這種精神,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自我的努力和對夢想的堅持,一個擁有夢想的人一個敢於將夢想付諸實踐的人不會害怕遇到困難,困難是我們成功路上的墊腳石,要懂得去戰勝困難,戰勝挫折。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我們的世界。
大家有什麼觀點可以評論區裡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