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這一年|臺灣政局呈現「綠大藍小白萎縮」態勢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2020年,島內政局處於「二合一」選舉後的盤整期,民進黨「一黨獨大」態勢得以進一步鞏固,各政治勢力雖圍繞「中天關門」、「萊豬進口」等議題進行了激烈爭鬥,但總體而言未對民進黨執政造成重大殺傷。同時,各政黨內部也紛爭不斷,部分政治勢力發展出現瓶頸。2020年,臺灣政治格局整體呈現「綠大藍小白萎縮」的態勢。

一、民進黨「一黨獨大」態勢進一步鞏固

2020年,民進黨不僅維繫了島內的執政權,掌控了臺灣立法機構的多數,而且通過人事任命將權力的觸角進一步伸向島內的監察、考試及輿論管理機構。同時,通過進一步追殺韓國瑜,使地方執政版圖也進一步做大。

第一,民進黨再次奪得「二合一」選舉大勝。2020年1月11日,臺灣島內舉行所謂的「二合一」選舉,民進黨再次取得大勝。不僅贏得了地區領導人選舉,而且在立法部門選舉中也獲得半數以上的席次。蔡英文不僅實現連任,而且騙取了57.13%、817萬張選票,成為臺灣選舉史上的最高票。在民意機構選舉中,民進黨再次實現過半席次,在113席民意代表中取得61席,較上次下滑7席。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獲得552萬張選票,國民黨在「立法院」僅有38席代表,較上次僅成長3席。此外,新組建的民眾黨獲得5席民意代表,「時代力量黨」獲得3席,親民黨、新黨和「臺聯黨」等均未獲得席次。「二合一」選舉後,民進党進一步鞏固了島內的「一黨獨大」地位,牢牢掌控著島內的行政權和立法權。1月,蘇貞昌「內閣」雖象徵性地提出辭呈,但隨後被蔡英文挽留繼續執政。

 

第二,民進黨全面掌控島內政治權力和資源。除了掌控行政權和立法權外,民進黨當局還進一步將權力的黑手伸向相對中立的臺灣監察、考試、傳播通訊等機構。2020年7月10日,民進黨利用島內「監察院」、「考試院」和「通訊傳播委員會」等機構負責人屆滿之機,通過人事任命的方式,利用在臺灣民意機構的多數席次,強行任命黃榮村為「考試院長」,陳耀祥為傳播通訊委員會主委,9位「考試委員」和3名「傳播通訊委員會委員」也同時通過任命。7月17日,民進黨再次利用在立法部門的席位優勢,使陳菊的「監察院長」任命得以通過,此外26名「監察委員」提名也同時獲準。不論是考試部門、監察部門還是通訊傳播部門的人事任命,都得到了臺灣在野政治勢力和民眾的強烈反彈,被稱為「史上最黑任命」。民進黨的人事任命取得立竿見影效果,如陳耀祥在上任後3個月內便啟動對中天電視臺的調查,並最終「不予換照」,使監督民進黨執政的輿論平臺被迫關閉。

 

第三,韓國瑜被罷免進一步重創國民黨。韓國瑜被國民黨徵召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程中,島內「臺獨」勢力給其帶上了所謂的「落跑市長」帽子。在臺灣「總統」選舉後,民進黨便正是啟動了對韓國瑜的罷免案,4月17日,島內相關機構正式核准「罷韓案」啟動。6月6日,「罷韓案」進行投票。由於韓國瑜陣營發動「不投票運動」,最終高雄市投票率為42.14%、投票人數為96萬人,其中同意票93.9萬票,不同意票2.5萬票。由於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達高雄市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根據島內相關規定,罷免成功。6月12日,韓國瑜被迫去職。8月15日,進行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推出的李眉榛不敵回鍋參選的陳其邁,國民黨失去南部大本營。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失利,隨後也被罷免高雄市長,不僅對其個人政治生涯造成重大打擊,而且使國民黨在南部的經營遭受重挫。

 

二、各政治勢力間較量好戲連臺

第一,圍繞陳菊出任「監察院長」的爭鬥。2020年臺灣地區「二合一」選舉後,原立法部門負責人蘇嘉全讓位於遊錫堃,蔡英文讓蘇嘉全出任其辦公室主任,原辦公室主任陳菊則被內定為臺灣監察部門負責人。根據臺灣相關法律規定,監察部門是臺灣地區最高監察機關,對公務人員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並能接受人民投訴,必須是由無黨籍人士出任。眾所周知,陳菊是民進黨的創黨元老,不符合監察部門的基本要求。同時,陳菊在擔任高雄市市長12年內,其市府團隊遭到監察部門調查58案,糾正案30案、彈劾案3案,因此其公正性更加受到質疑。為此,國民黨和民眾黨等強烈反彈,甚至佔領臺灣立法部門,但最終不敵民進黨的人數優勢,陳菊最終在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黨」的護航下驚險過關。此次政爭是國民黨敗選後首次較大規模的抗爭活動,在重新凝聚國民黨支持者有一定作用。

第二,圍繞中天電視臺被關事件的博弈。由於中天新聞臺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傾向支持韓國瑜,因此被民進黨當局視為眼中釘肉中刺。2020年12月12日,中天新聞臺執照到期需要更換。已經由蔡英文提名的親民進黨人士組成的通訊傳播委員會,在經過所謂的聽證會等程序後,以政治籌庸為最大考量,決定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目前,島內實行所謂的西式制度,新聞自由被視為不可觸碰的底線,因此臺當局的決定在島內掀起了巨大的爭議。不僅國民黨等傳統藍營人士表示強烈抗議,認為民進黨當局打壓鉗制新聞自由,妄圖形塑綠色恐怖,甚至連陳水扁等深綠人士也表示認同,公開發言表示反對。中天新聞臺被關,使島內藍營政治勢力失去了一個發聲的平臺,也是島內減少了一個監督民進黨亂作為的渠道。

 

第三,圍繞「萊豬」進口議題的較量。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一種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30個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臺灣,結束臺灣對美國含有瘦肉精豬肉長達14年的進口限制。由於這涉及到島內民眾的食品安全,引起了島內民眾的強烈恐慌。臺灣ETtoday新聞雲在12月的調查顯示,75.5%民眾擔心未來食用到含有瘦肉精美豬的相關肉品,其中包括「非常擔心」56.8%以及「有點擔心」18.7%。國民黨等在野政治勢力在強大民意推動下,與民進黨當局展開了反覆較量。9月,國民黨主導發起了所謂的「反美豬公投」,希望通過島內民眾投票的方式拒絕含有瘦肉精的豬肉進口。國民黨在臺灣立法部門多次抵制蘇貞昌上臺進行報告和質詢,並發起了所謂的「豬內臟大戰」。

 

三、主要政黨內部紛爭不斷

第一,民進黨內部派系紛爭再次浮上檯面。臺灣「二合一」選舉後,蔡英文對行政部門進行了部分人事調整。5月,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並任命林錫耀為秘書長。蔡英文還任命蘇嘉全為辦公室主任,顧立雄為安全部門負責人,李大維轉任海基會董事長。與此同時,民進黨內權利結構也發生一定變化。7月19日民進黨十九屆「全代會」上,選出了30位中執委和10名中常委。中常委中,新潮流系佔3席,「正國會」和「英系」各2席,「海派」、「蘇系」和「綠色友誼連線」各1席。會上,康裕成出任民進黨中評委主席。此外,民進黨爆發了一系列醜聞和弊案,如蘇嘉全因侄子涉貪腐案辭職,蔡英文競選發言人的「叛國說」,蔡英文發言人丁允恭因桃色醜聞辭職,蘇貞昌發言人因牛肉麵事件下臺等。

 

第二,國民黨改革面臨重重阻礙。國民黨敗選後,黨主席吳敦義辭職負責,並決定於3月7日舉行黨主席補選。最終,在投票率為35.85%的情況下,被視為中生代的江啟臣擊敗郝龍斌,成為國民黨主席。同日,新一屆國民黨中常委出爐,在32席中常委中有16席為新任,汰換率達到50%。江啟臣隨後宣布對國民党進行改造,並宣布李乾龍為秘書長,左正東為大陸事務部主任。9月,國民黨召開第20屆第4次「全代會」,提出所謂的「願景臺灣2030計劃」,通過「財務穩健、組織改革、青年參與、兩岸論述」等改革方向。由於江啟臣在兩岸關係、對美態度等議題上的政策變化,引發國民黨內有關人士的不滿。

 

第三,民眾黨等政治勢力發展困局凸顯。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在民進黨當局的追殺下,開啟了所謂的「掉粉模式」。2020年8月,臺灣《TVBS》民調顯示,柯文哲的聲望由61%(2018年年11月)下滑為32%。2020年9月,臺灣《天下》雜誌的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中,柯文哲更是敬陪末座,滿意度僅為49.9%。「時代力量黨」黨主席徐永明因為涉嫌貪汙被起訴。此後的三個多月內,「時代力量黨」已經換了三任黨主席。

 

展望2021年,民進黨當局施政的弱點將更加暴露,也將引發島內民眾的高度不滿。同時,由於2022年臺灣地區將舉行「九合一」選舉,各股政治勢力將再次展開激烈爭奪。未來一年的島內政局,仍是「亂」字打頭。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舉辦
    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中國臺灣網 符海川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29日北京訊(記者 李柏濤 李傑 符海川)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理事和專家學者共40餘人薈萃一堂,就一年來島內政局與臺海形勢進行了深入研討。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在研討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在開幕式上致辭。
  • 全國臺研會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 (兩岸關係)全國臺研會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29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指出,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去中國化」動作,刻意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
  • 2020臺灣美術展在臺北舉辦
    華夏經緯網6月28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20臺灣美術展日前在臺北舉辦,臺灣美術協會舉辦的「臺灣美術獎」得獎作品也在此展中共襄盛舉。張國二,《晨間》,油畫,116.5 x 91cm。譬如潘蓬彬的《與抽象的距離》就呈現半具像半抽象的風格,用色豐富豔麗,宛如端著調色盤的魔術師,肆意的揮灑帶有生命力與光芒的色彩,尤其在多顏色的組合下竟無違和感,反而充滿歡樂與喜悅的情境。潘蓬彬,《與抽象的距離》,油畫,100 x 100cm。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1-01-08 13:46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這一年①】為什麼說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臺灣資本被...
    從去年「5·20」蔡英文當局上臺算起,已有一年光景。這一年臺灣島內發生哪些變化、兩岸關係是否有所轉寰、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又能否走出泥沼?上觀新聞推出系列文章「臺灣這一年」。 本文為第一篇,邀請上海交大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林岡教授,討論這一年臺灣「內政」以及蔡英文一年的執政「成績」。
  • 寵物貓狗比孩童還要多,這就是臺灣
    較前一年減少6.32%。有趣的是,若將臺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人口數和全臺寵物貓犬數總數一對比下來,臺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在少子化浪潮下,每年以4%速度下降,截至2017年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總人口是309.19萬;反觀依據臺灣「農委會」全臺貓犬只數卻逐年上升至2017 年的251萬隻。
  • 大陸學術界提「智統臺灣」說法 國臺辦回應
    海外網1月13日電1月13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提問,最近大陸學術界有「智統臺灣」的說法,請問發言人有何看法? 朱鳳蓮表示,最近大陸學術界有舉辦很多涉臺的研討活動,其中有一個是2020年12月29日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關係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 蔡英文轉身緊抱拜登大腿,認定美國與大陸競爭態勢不變?
    在美國多家媒體宣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2020美國大選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日火速在社交媒體上對拜登表示了祝賀。不過蔡英文此舉,卻被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說成了「致電」,藉此大力宣揚所謂的「臺美關係非常好」,遭到了島內網友們的譏諷。時隔一天,蘇貞昌出面道歉,稱是自己講不夠清楚。
  • 「中研院」下調2020年臺灣GDP增速預測值
    中新社臺北7月15日電 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15日將臺灣2020年GDP增速預測值由去年年底提出的2.58%下調至1.15%,低於臺當局「主計總處」5月28日公布的預測值(1.67%)。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中研院」經濟所當天舉行「2020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記者會,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臺灣境外需求急速降溫,民間消費疲軟,經濟受到巨大衝擊;但在臺當局紓困措施及科技產業支撐的帶動下,下半年經濟有望回溫,預估今年GDP增速為1.15%。
  • 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2020年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來說都是比較難忘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直都在,嚴重影響了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疫情造成很多國家經濟嚴重萎縮,臺灣地區也未能倖免,經濟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但是臺當局為了吹噓自己的「成績」,把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歸功於民進黨當局的領導。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1年,臺灣經濟基本上會延續好轉與平穩增長態勢,但仍面臨島內民生議題凸顯、全球疫情管控以及中美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共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發展仍面臨諸多困境。 據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2月4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740家企業超過11491億元新臺幣投資,預估創造96441個本土就業機會,預計2020年將促成約3749億元新臺幣投資到位,可為GDP貢獻1.7個百分點。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臺商回流在內的民間資本形成部分,自2019年貢獻經濟增長的1.96%之後,2020年第二季開始已經呈現降溫,未來將回歸常態。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郭臺銘的動向觀察根據臺灣地區「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的規定,9月17日是登記以連署方式申請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的最後期限,郭臺銘辦公室於16日晚間11點發布決定不參與2020年連署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重要聲明,改變整個選戰格局與藍綠實力對抗。中秋節前後,郭、柯(臺北市長柯文哲)、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三方互動頻繁,關係曖昧不明。
  •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2014-08-21 22:0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惠州8月21日電 題: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作者 宋秀傑 李春鳳  8月17日至20日,臺灣中華工筆畫學會榮譽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畫系講師、教授,臺灣畫院副院長張克齊從臺灣專程到廣東惠州,參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惠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名家採風活動
  • 2020年 臺灣還能贏大陸什麼?
    北京人一年有好幾個月必須忍受沙塵暴及塵霾的侵襲,市民每天必須帶著口罩圍著頭巾出門,抬頭就能看到藍天白雲成了一項難得的奢侈。      臺灣人看在眼裡有點幸災樂禍。但是誰也沒想到自己家後院著火,一樣被國際環保組織同列全球國家及地區倒數,可謂是難兄難弟、五十步笑一百步。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2020校友會中國臺灣最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第一
    中國臺灣地區哪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高校躋身2020世界一流大學(8★)、世界高水平大學(7★、6★)和中國一流大學(5★)行列?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編制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發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各地區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省屬大學排名等榜單。
  • 「2020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舉辦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廣州8月28日電(記者洪澤華)「2020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28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舉辦。本次展會是今年廣州市涉臺領域的第一個大型展會,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展位近400個,參展臺資企業達200家。
  • 2020大選後的臺灣走向
    聯合早報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112-1020529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s://www.cec.gov.tw/pc/zh_TW/P1/n00000000000000000.html何達薷,劉相平.大國競爭戰略下川普政府對臺政策及美臺關係走勢[J].臺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