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奇女子鄭毓秀:從一介殺手,到我國首位法學博士,華麗的轉型

2021-01-09 王氏說歷史

清末民初,隨著諸多西方思想觀念的注入,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國逐漸生根發芽,中國傳統婦女的地位也由此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很多覺醒的婦女開始為了自己的權利而與傳統思想抗爭,鄭毓秀就是這一時期眾多婦女中的傑出代表。

鄭毓秀1891年生於廣東省的一個官宦人家,父親曾任清朝戶部侍郎。我們都知道官宦人家很重視傳統教育。同樣因為這個原因,鄭毓秀從小就接觸了傳統的觀念。

從小,鄭毓秀的母親就經常教她讀書,可是鄭毓秀很反叛,對母親口中的「三從四德」不聞不問,把它丟在了腦後。對媽媽要求的「包腳」也很反感,只要家人一要求,鄭毓秀早就逃了。

當鄭毓秀13歲的時候,她的祖母為她安排了一個親事,結婚對象是當時的兩廣總督之子。這種親事,在年長的人眼裡是很登對的,畢竟都是官宦人家。但鄭毓秀卻對家人的自作主張很是不滿,甚至寫信給自己的「未婚夫」,要求立即解除婚約。

這一舉動震驚了當時的所有人,沒人會想到鄭毓秀竟然這麼大膽。私訂婚約後,鄭毓秀迫於輿論和家人壓力,選擇離家出走。

1907年,鄭毓秀和他的妹妹去了日本,在日本留學。鄭毓秀是在日本開始接觸同盟會的,當時她非常認同孫中山先生的反清革命思想。鄭毓秀在朋友廖仲愷的介紹下,成功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其次,當時的革命黨人,由於資源有限,只能以局部武裝起義為主,輔以政府要員暗殺的方式與清政府進行鬥爭。鄭毓秀是同盟會的精英人物,也曾多次參加這些暗殺行動。值得注意的是,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時所用的炸彈,正是鄭毓秀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層層審查送到汪精衛手中的。

隨後,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任總理。因此,同盟會為了反抗,將袁世凱作為刺殺的主要目標。刺殺袁世凱的這項任務,就交給了鄭毓秀的手中。為能順利刺殺袁世凱,鄭毓秀等人做了充分的準備,甚至計劃把炸藥該怎麼扔都扔了。然而,在1913年的萬事俱備之際,鄭毓秀突然接到同盟會的緊急命令,要她放棄刺殺袁世凱的行徑。

鄭毓秀想了很久,問了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真正阻礙南北議和的是良弼領導的宗社黨,而不是袁世凱。由於這一通知的突然,只有鄭毓秀得到了通知,而其他的人卻已經在實施暗殺計劃。無可奈何,鄭毓秀只好親自趕往現場,想攔住她的隊友。

因計劃改變,暗殺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參與暗殺的十多人均被逮捕。到目前為止,鄭毓秀已經來不及了,連自己也險些被人抓住,還是鄭毓秀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巧妙地躲開追捕。

暗殺行動失敗後,同盟會繼續將矛頭對準善庇。暗殺良弼的行動中,由於鄭毓秀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所以暗殺成功了。鄭毓秀在良弼死後,刺殺袁世凱,最後激怒了他。一九一四年,袁世凱下令暗殺鄭毓秀。無法控制,面對袁世凱的刺殺,鄭毓秀只能選擇離開中國。

就要走了,鄭毓秀突然發現:一個人只有熱忱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同樣,鄭毓秀選擇去法國,鄭毓秀到法國索邦大學就讀(巴黎大學前身)。出人意料的是,鄭毓秀不但聰明,而且天資也不凡。1917年,她在該大學獲得碩士學位,7年後,她又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

鄭毓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法學女博士的人。在學習結束回國後,鄭毓秀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也是中國第一家女律師事務所。那時,儘管說中國婦女的地位在提高,但律師這一職業卻一直被禁止。由於當時的法律明文規定婦女不能成為律師。沒有辦法,鄭毓秀最後只能選擇在法國的租界法庭工作。

到了庭園的那幾年,鄭毓秀接下了幾個大案,比如當時名聲大振的梅蘭芳孟小冬離婚案,就是鄭毓秀出面調解的。之後,隨著案子的增加,鄭毓秀的名聲越來越大。此後,鄭毓秀於192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建設委員會委員,南京國民政府立法院民法典起草委員會委員。

後來到1942年,由於鄭毓秀的丈夫魏道明接替胡適擔任駐美大使,鄭毓秀也成為大使夫人,協助夫君進行外交工作。5年後,魏道明改任臺灣省主席,鄭毓秀隨夫前往臺北。從此,鄭毓秀便漸漸淡出政壇,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縱觀鄭毓秀的一生,從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殺人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博士,最後又進入政界,也算是一個傳奇。

相關焦點

  • 鄭毓秀:中國首位女博士、中國首位女性律師和首位女性法院院長
    青年時代的鄭毓秀 一、誰說女子不如男 鄭毓秀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思想家、革命家和女權運動的倡導者 《上海畫報》主頁人物----鄭毓秀 也正因此事,鄭毓秀徹底與家裡人鬧翻,之後她決定離家出走,到外面獨自一人去闖蕩。
  • 中山大學法學院給予7名法學博士、2名法學碩士、44名法律碩士退學...
    聯 系 人:洪老師(法學碩士、博士)  佘老師(法律碩士)  電子郵箱:hongshx@mail.sysu.edu.cn(法學碩士、博士)  shezm@mail.sysu.edu.cn(法律碩士)  辦公地址:廣州市海珠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法學院  附:《超期研究生擬作退學處理告知書》  中山大學法學院
  • 2022年法學博士招生人數會激增嗎?28所推薦新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當我們了解完這些信息之後,我們暫時假設所有院校都通過審核,獲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那麼我國的法學博士會出現激增嗎?我們在進行正式的計算之前就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不會,預計新審批院校2022年單所院校平均招收6名法學博士。即即便這28所院校都獲批,那麼招生的法學博士生也就168來人。更何況當前這28所院校2021年的博士招生人數就有60多人。
  • 民國時期第一法律家——王寵惠
    在民國時期眾多的法律家之中,王寵惠被譽為「民國第一法律家」,這一評價大體上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衡量:他是在中國近代法學教育體系中第一位獲得法學學位的人,並在美國一流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又是第一個出任國際法院法官的中國人
  • 《民國奇探》裡白幼寧,讓我想起那些毀劇毀三觀的女主
    最近在刷《民國奇探》,高效的破案速度,扣人心弦的劇情,又貪又慫的「三土」,身手敏捷的喬四,一切是那麼和諧,多適合追的一部劇呀!可是一看到劇的所謂的女主——白幼寧,我心瞬間被一百條蜈蚣爬過。彈幕都無法平復我的氣憤,幸好有種東西叫快進。
  • 六年考獲三法學學位 中國農村姑娘成加國法學權威
    根據一位校友所撰的一篇訪問稿「投向遠方的標槍」文中所述,李金豔不但學習方面很有成績,體育運動方面也很有天賦,她在中學時就被選入體育運動隊,曾經創下北京外貿學院女子標槍和鐵餅兩項的紀錄。  60 年代大陸農村的教育環境相對較差,英文教學的師資和設備更是不足,李金豔到高中時對英文還是知之甚少。她後來英文學得這麼好,倒是一個奇遇。
  • 民國時廣告中多變的女性身體符號:圓臉、皓齒、多姿
    一、民國時期多變的女性身體符號  縱觀我國古代傳統女性衣著扮相,與今時今日的開放、暴露、隨心所欲儼然是一番天差地別。從謹慎探索到後來風氣盛行,民國廣告中女子的畫風亦是經過一番發展與探索的。一如彼時社會女性觀念所呈現的對立狀況,廣告中的女子也是分為兩類。  其一身著傳統服裝,雖然看起來依舊大方美麗,但是繁瑣厚重的服裝卻將女性的體態美完全遮掩,不肯外洩一絲一毫。恰如彼時那些依然處於舊社會觀念當中無法思想解放的女性,認為「失了規矩便是傷風敗俗。」
  • CSSCI | 三種法學C刊的最新目錄及稿約
    【專題研究】論債權讓與中債務人的抵銷權/楊瑞賀德國代償請求權的基本思想/時軍燕新合同類型入典的標準與限度/昝強龍單方法律行為的適用類型與適用原則/黎珞空域使用權用益物權屬性研究/張黎大數據時代侵權法功能定位的歷史轉型
  • 民國五位大總統的詩作,很少見!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袁世凱三首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河山毓秀,江漢鍾靈。經文緯武,取義存亡。出師未捷,聯軍變生。降此鞠兇,奪我元勳。神州抱痛,楚水無聲。
  • 我國有幾所有名的女子大學?這幾所值得報考,尤其是女生非常適合
    現如今女子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女子早就能撐起半邊天,而我們的大學有的直接就叫做女子大學,真正是為了女子而建。1905年,華北協和女子大學開始招收女生,標誌著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開始真正誕生了。後來又陸續建立了華西女子大學和金陵女子大學。在現階段,尤其是下面這三所女子學院非常值得女子報考,在我國比較出名。
  • 史上口碑最好的4部古裝韓劇,《夜行書生》墊底,第1講述的奇女子
    史上口碑最好的4部古裝韓劇,《夜行書生》墊底,第1講述的奇女子!第4、《夜行書生》墊底,李準基、李侑菲、沈昌珉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女主人公在女扮男裝獨自流浪時,與真正身份是吸血鬼的神秘書生相識並捲入到善惡兩派吸血鬼戰爭的故事。
  • 「轉型為綱 項目為王 改革為要 創新為上——走近鄭太高鐵」分享...
    「鄭太高鐵長治段站房設計各具特色。武鄉站形體緊扣『高峰,脊梁』設計理念;襄垣東站以『生態襄垣,產業新生』為設計理念;長治東站以『天下屋脊、長治久安』為設計主題;長治南站設計理念來源於當地民居,以『聖王故居,天下之中』為主題。」大西公司太焦指揮部高級工程師趙志國介紹道。
  • 《民國奇探》到底給胡一天和張雲龍準備了多少衣服和冷知識?
    是的,連我都意外自己的善變,已經忘了上個月還在追韓國歐巴,這個月就已經在看民國帥哥了。大概是這陣子有點劇荒,衝著胡一天和張雲龍的顏值打開了《民國奇探》,心裡想著當一個下飯BGM就好,反正主要也看臉。結果呢?我以為自己看的是帥哥,最後發現其實這是民國版+時裝版+搞笑版的走近科學,據說光是戲服就準備了3000套,每一集還能被彈幕進行知識小科普。
  • 《民國奇探》陳欣予化身麻辣初戀 搭檔胡一天繹虐心愛情
    近日,由愛奇藝出品,嗨樂影視、麥特文化、九州夢工廠聯合出品,張偉克執導,胡一天、張雲龍、肖燕主演,陳欣予傾情出演的民國探案劇《民國奇探》正在熱播,該劇主要講述紈絝公子路垚、巡捕房探長喬楚生以及女記者白幼寧攜手破案、共同維繫社會安定的傳奇故事。
  • 「民國奇女」小鳳仙,人到中年嫁給鍋爐工,她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那麼與蔡鍔演繹曠世情緣的「民國奇女」小鳳仙的晚年結局怎麼樣呢?小鳳仙出生於1900年,她本是浙江錢塘人,父親是一個沒落的八旗子弟。小鳳仙出生的年代正值清朝末期,清朝面臨分崩離析,八旗子弟失去生活來源,幼年的小鳳仙也因此成長在一個坎坷的環境之中。不久後,小鳳仙的親生父親去世,她的母親帶著小鳳仙自立門戶。沒多久後,小鳳仙的母親也因病去世,之後小鳳仙被一位姓張的奶媽收留。
  • 謝羅便臣在甬獲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20多年救助超400頭黑熊
    原標題:謝羅便臣在甬獲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20多年救助超400頭黑熊   她創立亞洲動物基金,從事淘汰活熊取膽工作  20多年救助了超過400頭黑熊  謝羅便臣昨在寧波被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 一篇民國「奇文」,至今無人超越,全文96字讀音字字相同
    由於地域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在我國的部分地區還保留著一部分使用繁體漢字的習慣。但是在我們的民國時期,在那個時候拼音的概念還沒有被大眾所接受,人們使用拼音的機會也並不多。於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老師就決定要想出一辦法,讓人們意識到拼音的重要性。 其實在當時人們看來,拼音不管是讀音還是形態上,都跟英語有著很大相似之處。
  • 民國復旦校花嚴幼韻2次嫁人,100多歲還堅持化妝,穿高跟鞋和旗袍
    當時,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全國大學生只有三萬多人,其中女生的佔比非常少。但嚴家三姐妹先後都考入了大學,實屬難得。所以在大學裡,女生格外引人關注。嚴幼韻每天乘坐轎車去上學,每天穿的是父親店裡最時髦的服裝,加上她本來就長得漂亮。一時間,嚴幼韻成了復旦男生所關注的對象,被評為校花。念大學期間,嚴幼韻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到美國留學的法學博士楊光泩。
  • 「束胸」還是「天乳」 民國女子上半身的掙扎
    宋代時,「訶子」改進成「抹胸」,這一名稱一直使用到民國。不知從何時開始,大概是明朝吧,女子被要求束胸。用布帛層層纏繞並束緊女性胸部,人為改變身體外形。這一想像也出現在歐洲,不同的是歐洲女性的上半身被塑成倒錐形,而中國女性是扁圓的桶形。進入民國,西方「新思想對中國的影響無孔不入,女性的內衣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