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力最強的動物:數量太多,連吃草的馴鹿都忍不住踩死兩隻吃掉

2020-12-05 大貓來了

旅鼠屬於齧齒目倉鼠科動物,共有4屬,生活在北極地區,以各種植物為食,長得胖嘟嘟的,十分乖萌。它們的毛色為淺灰色或褐色,有的旅鼠到冬天時候還會變成保護色白色。旅鼠最驚人的地方在於它們超強的繁殖能力,它們被稱為地球上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

旅鼠的孕期只有20天,一年可以生8胎,一胎可生下12仔!這樣算下來,一隻旅鼠一年就可以產下約96仔。你可能覺得這樣的繁殖能力比起那些一次產下數千個卵的魚等其他物種並不是很多,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旅鼠的性成熟時間。

一個旅鼠幼崽生下之後,只需20多天即可發育成熟並可以生育。這樣,子又生孫,孫又生子,一年下來,一對旅鼠將擁有多少後代呢?有人曾這樣計算過:假設一對旅鼠一年產7胎,每胎12隻,其中雌雄比例為1比1,那麼一年下來,理論上旅鼠的數量將達到164萬隻之多!就算是因為疾病、氣候、天敵等因素死掉三分之二,也還有50萬隻之多。

這樣的數字會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你看過旅鼠大遷徙的場景後就會更清楚它們驚人的繁殖能力了!當旅鼠的數量急劇增加,食物和領地將會嚴重匱乏,這時候,旅鼠將開始大遷徙。

旅鼠的大遷徙是自然界最壯觀的動物遷徙之一。常常數百萬隻旅鼠組成一個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有食物的地方進軍。大軍所到之處,植被被吃得精光。它們甚至會前赴後繼地跳入大海,集體溺死。旅鼠自殺是生物界一大謎題,有人認為這是種族延續的一種方式。

在北極,旅鼠有4大天敵:北極狐、白鼬、雪鴞、長尾賊鷗。天敵的數量會隨著旅鼠數量的波動而波動。例如,旅鼠少的時候,北極狐數量也會減少;旅鼠多的時候,北極狐的數量也會增多。

旅鼠成了很多北極動物的美味,雪鴞一家一天都可以吃掉近100隻旅鼠,甚至有時只吃草的馴鹿看到遍地的旅鼠,也會忍不住用蹄子踩死兩隻,然後吃掉,改善一下生活。(歡迎關注自然格子,未經授權,禁止抄襲)

相關焦點

  • 地表最能生的動物,因為繁殖力太強,所以要定期死一批
    今天咱們要介紹一種動物,如題所述,它繁殖力特別強,而事實上它不但強,完全就是「地表最能生」。該物種名叫旅鼠,目前世界上已知所有動物中繁殖力最強的存在。估計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看見這個名字都大概能想像這是一個什麼物種。首先肯定是鼠類,跟家裡潛伏老鼠和田野裡出沒的田鼠和最近網上很火的竹鼠肯定長得差不多。的確,旅鼠跟這些「鼠輩」的長相差不多,大家只是在體型、毛色上有差別而已。因為基本分布在北極地區,所以又叫「北極旅鼠」。
  • 豬為什麼不怕毒蛇,甚至還能踩死蛇,最後還能吃掉?
    豬為什麼不怕毒蛇,甚至還能踩死蛇,最後還能吃掉?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當中存在著很多的有毒生物,而這些有毒生物的毒素對於很多生物來說都是非常致命的,而即便是強壯,如獅子在被眼鏡王蛇咬到一口也會在短時間內一命嗚呼,你聽我說可謂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毒蛇,而在自然界當中也存在著很多比眼鏡王蛇更加可怕的毒蛇,雖然非常之小,也不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卻是很少有動物敢去招惹的存在,不過大自然的規律往往都是相生相剋的,比如說毒蛇就存在著很多的剋星,蛇獴就是這樣的一種生物
  • 《地球脈動》加拿大馴鹿為找到草原而遷徙,但馴鹿的數量急劇下降
    在加拿大北部荒野上,馴鹿為了找到新的草原,都會上演一幕馴鹿大遷徙,成為了加拿大極地苔原地區最壯觀的動物遷徙。 據統計,在1986年全世界的野生馴鹿有390萬頭,分布於北美、西伯利亞南部、歐亞大陸等,但歐亞大陸的馴鹿大多數都是被馴養出來的。
  • 世界上最強防禦陣型,其實是馴鹿發明的,即使是維京人也束手無策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防禦陣型並不是人發明的,而是馴鹿發明的,所以大家也將這個陣法稱為「馴鹿旋風」。馴鹿是一種十分抗寒的動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是聖誕老人的坐騎,能夠帶著聖誕老人前往世界各地,而現實中的馴鹿其實也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過主要是很不在北美和格陵蘭島等附近寒冷的地方,除此之外中國的大興安嶺東北部也有它們的身影出現,所以說馴鹿真的是個能力超群的小動物呢!
  • 北極圈馴鹿太多惹麻煩?
    在位於北極圈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生活的馴鹿數量據估測超過70萬頭。  涅涅茨人生活在俄羅斯北部北極圈地區,他們以飼養馴鹿為生,馴鹿養殖數量達到50萬頭。蘇聯時期,政府曾強迫遊牧民族涅涅茨人結束遊牧生活。  從北極圈到凍土地帶
  • 世界最殘忍的動物園,連老虎都餓成皮包骨,看完忍不住:人心醜惡
    現在很多動物被關在動物園裡,供遊客觀賞,不僅可以長見識,對於它們來說也是一種保護,畢竟外面獵殺動物的人太多了,在動物園可以吃好喝好,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動物園都是好的。世界上有一個動物園被稱為是最殘忍的動物園,就連老虎都被餓成皮包骨
  • 獅子老虎很難數量暴增,戰鬥力越強繁殖力卻越弱?
    戰鬥力強和繁殖力強的動物有不同繁殖策略,基本上戰鬥力強不可能有強繁殖力,如果獅子老虎那樣的物種泛濫,生態系統會崩潰,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使這種情況無法發生。生存競爭促成了生物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魚蟲,魚蟲吃泥巴」的食物鏈,限於自然界光能和化能自養生物可以固定都能量有限,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傳播的時候又會不斷地衰減,每升一個層級能量就只剩下上一層級的15%左右,能夠供養的物種數量越來越少,所以自然界的動物依據能量傳遞,種類和數量呈金字塔式排列,排在最上邊的是實力強大的物種
  • 聖誕老人的馴鹿,鼻子為什麼這樣紅?
    而且,馴鹿眼睛裡用來反光的「照膜」,到了冬天也會從金黃色變成深藍色——可能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視力[5]。真正的馴鹿,英國叫Reindeer,美國叫Caribou,但聖誕老人的馴鹿一般都還是用Reindeer。注意是馴鹿,不是麋鹿也不是別的什麼鹿。圖片來源:www.mnh.si.edu
  • 北美馴鹿一支種群瀕臨滅絕,然而加拿大的保護舉措卻引發爭議
    一個月之後,卑詩省的生物學家們計劃將這隻雌鹿與另外兩隻同樣來自瀕危種群的北美馴鹿一起放歸野外,加入加拿大本地數量更多也更為穩定的北美馴鹿種群。然而,這一試圖保護瀕危北美馴鹿種群的舉措現在卻充滿了爭議。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於三隻外來的北美馴鹿是否能如生物學家所希望的那樣順利融入加拿大的本地種群。
  • 平安夜,紅鼻子馴鹿在拉雪橇,真正的馴鹿卻在……
    此時此刻,世界各地都洋溢在聖誕的喜悅之中,不知道多少孩童在期待著平安夜的驚喜,期待著聖誕老人駕著馴鹿拉的雪橇,順著煙囪降臨,將聖誕禮物塞到襪子裡。我們偏愛紅鼻子的馴鹿魯道夫,怪鼻子像燈塔一樣穿透迷霧,指引著聖誕老人找到煙囪,挽救了聖誕節。而實際上,在苦寒的北方極地,馴鹿們則在衝破著生存的迷霧,尋找存活的方向。
  • 蟑螂包圍青島居民樓 德國小蠊踩死仍無盡繁殖
    家住城陽流亭街道的王先生最近幾天都忙著滅蟑螂,最近一周來蟑螂突然大量繁殖,樓上居民擔心蟑螂遲早會「攻陷」他們的家。據專家介紹,島城共有四種蟑螂,其中數德國小蠊最為普遍,在滿足了潮溼、溫暖、食物充足和縫隙性結構四個條件後,蟑螂就會不請自來且難以滅絕。專家表示,德國小蠊的雌蟲隨身攜帶卵鞘,即使被踩死拍死,卵鞘中的大量受精卵仍會發育成幼蟲,所以德國小蠊可以說是最標準的「小強」。
  • 是不是吃草的動物,都比吃肉的動物繁殖率高?為什麼?
    為什麼食肉動物繁殖率都很低,食草動物繁殖率這麼高?豬是雜食性動物,牛是食草動物,北極狐是食肉動物。簡單來說,某種動物到底是什麼食性,我們主要是根據它的食物類型來進行劃分,比如,上面已經對其繁殖進行簡要說明的這兩種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其次,從兩種不同食性動物的存在數量來說,食草動物的確比食肉動物的群體數量更龐大。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吃草動物的繁殖率都比食肉動物的繁殖率更高。
  • 作為食肉動物的貓咪為什麼要吃草呢?別想太多,這只是天性……
    貓咪是純粹的肉食動物,為什麼會對吃草這麼情有獨鍾呢?這種情況在貓咪中普遍嗎?會是異食癖嗎?貓咪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癖好,而吃草這種行為卻是很多專家研究多年也百思不得其解的,特別是它們吃完草後通常擱不了幾分鐘就又吐出來。好在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漫長探索,終於有人幫我們揭開了貓咪吃草的神秘面紗。
  • 牛和鹿都可以吃肉,為什麼老虎獅子吃草卻要餓死?
    在大家的印象中,草食動物都是吃草的,比如牛或者羊和兔子,更準確的說草食動物應該是植食性動物,吃草,或者吃植物嫩葉,木質等都是植食性的,那圓滾滾,可愛的大熊貓就是吃竹子。但大熊貓也吃葷,從理論上植食性動物都可以吃葷,但肉食性動物卻不能吃草,要不然肯定消化不良,時間長了肯定得掛!
  • 血泊中求生的北美馴鹿,曾經每年被獵殺二十萬隻
    因為一來它們非常的耐寒,可以在冰天雪地中活動自如;二來這種馴鹿的體格又矮又壯,穩定性和耐力都非常地強。根據分布區域的不同,北美馴鹿又有兩種叫法:生活在北方凍土地帶和針葉林地帶的北美馴鹿被稱為北方馴鹿,而生活在加拿大森林中的馴鹿被稱為森林馴鹿。但實際上它們的長相也並沒有多大區別,不同區域的馴鹿也完全能夠適應別的區域馴鹿的環境。所以只是叫法不同,並沒有劃為兩個亞種。
  • 貓咪可以吃草嗎,它吃草的原因是什麼
    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行為,這些行為對人類來說常常是奇怪的。貓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是吃草。如果你是一隻貓的主人,那麼你可能在很多場合都見過他們這樣做。它甚至可能會讓你擔心它會傷害他們,你可能會懷疑這種行為是否正常。關於貓吃草,你需要知道的就這些。貓為什麼吃草?
  • 馴鹿穿越挪威瑞典邊界引發兩國激烈衝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0日報導,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稱,瑞典境內成群馴鹿穿越挪威和瑞典之間的國境線,並在挪威境內牧場吃草引起挪威農業部不滿,造成兩國激烈的衝突。他正著手開展限制穿越國境線動物數量的工作。「目前的問題是挪威境內牧場上來自瑞典的馴鹿數目仍在增長,我們必須控制馴鹿的活動,因為挪威的牧草地資源並不充足。」 約恩•耶奧格•達勒(Jon Georg Dale)解釋道。
  • 《跑跑卡丁車手遊》馴鹿雪橇如何獲取 聖誕車馴鹿雪橇介紹
    馴鹿雪橇獲得攻略 ... 在手遊《跑跑卡丁車》中,在聖誕期間上線了一款主題賽車——聖誕車馴鹿雪橇,那麼這輛車怎麼樣呢?又要怎樣才能獲得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相關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世界上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一年7到8胎,一胎可產12仔!
    有這樣一種動物,它雖然長得小,但是它給社會「貢獻」可一點都不少,什麼「貢獻的」,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讓我們一起看吧!請輸入圖片描這種動物就是旅鼠。之所以叫旅鼠,就是因為這種動物會因季節的變化而進行遷徙。春天時會由冬天時的乾燥地區移往夏天的潮溼地區,其數量約三~四年達到族群顛峰,在巔峰那年的夏末或秋季時會由高密度的地區遷往低密度的地區。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小動物能在一天內遷徙10英裡。對一些弱者來說,這種遷徙的速度太快,而一旦落後就會死亡。
  • 你的聖誕禮物收不到了 全球變暖致馴鹿數量銳減一半
    不過近日有研究發現,幫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情況危殆。資料圖:馴鹿雪地爬犁拉走投遞包裹。  報導稱,一份有關北極地區氣候變化影響的報告顯示,最近20年,北極地區野生馴鹿數量從將近500萬隻跌至大約210萬隻。  據悉,這份報告是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Research Union)會議上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