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存在很多珍稀的物種,但卻在一天天的減少,其中很多都是受到了吃貨的牽連。如有「海中熊貓」之稱的全球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據國際海洋保護組織宣稱,3月12日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海灣巡邏的時候再次發現一具遭刺網致死、高度腐爛小頭鼠海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這種可愛的小海豚僅剩下9隻了!
世界上最小的海豚
小頭鼠海豚,也叫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加灣鼠海豚,是稀有的鼠海豚屬,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品種,為加州灣北部的特有種。體長約1.5米、重約50公斤。因眼睛周圍和嘴巴旁有一圈黑色,看起來就像隨時隨地睜大眼在微笑,又被稱為「海中熊貓」。
在今年3月初,國際小頭鼠海豚恢復委員會(CIRVA)發表報告表示,這種海豚的數量只剩下10頭,預計在2022年完全滅絕。
從已有的數據可以看到,小頭鼠海豚的數量是直線下降的。1997年的600隻,2012年時還有200隻,2014年時數量便低於100隻,2015年為約60隻,2016年11月為30隻,2018年3月則僅剩12隻。到了2019年3月,只剩9隻了......
無辜躺槍的小頭鼠海豚
最為可悲的是,小頭鼠海豚的滅絕是被少數吃貨的追求導致無辜躺槍的。原本被盯上的是另外一種瀕危的魚類——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totoaba)。
石首魚的魚鰾曬乾後被稱為花膠,是一種上等海味,被認為具有顯著補腎、滋補療效,其魚鰾在黑市上每斤的售價高達5.1萬美元。當地漁民大量使用流刺網非法捕撈,不幸的是,小頭鼠海豚和石首魚生活在同個水域,用來捕捉石首魚的刺網的大小剛好能困住小頭鼠海豚,而小頭鼠海豚一旦被困住,就會在刺網中掙扎,最後力竭溺死。
早在2017年,國際小頭鼠海豚恢復委員會曾開展一個保護計劃,將幾隻小頭鼠海豚放在加利福尼亞灣一塊可安全繁殖的避難所裡,但計劃僅僅開展幾天,小頭鼠海豚就表現出強烈的應激反應,並導致一隻小頭鼠海豚死亡,隨後宣布計劃失敗。
參與項目、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Barbara Taylor:「除非能夠抑制非法捕撈,否則小頭鼠海豚將難逃滅絕的厄運。」
隨後在2017年底,我國配合美國、墨西哥進行打擊非法石首魚交易協議,不過還是收效甚微,依然存在石首魚魚鰾走私的行為。雖說存在墨西哥打擊力度不夠強的因素,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最主要的根源還是來自那些花巨資購買石首魚的人,希望可以嘴下留情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