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商譽減值爆雷之後,上市公司債務違約或成為又一重要「雷區」。最近,曾「以肉償債」引發市場關注的
雛鷹農牧(002477),在化解債務危機的進程中並沒有讓投資者看到太多積極的方向。但是「肉償」債務背後,暴露可雛鷹農牧
資金流動性危機。2018年三季度末,雛鷹農牧尚有超60億元負債,加上明年3筆中長期債券將到集中兌付期,近百億巨額債務的壓力壓在這家養豬企業身上。而2019年上市公司整體債務水平對經營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分析認為,為了規避債務違約的風險,投資者應該迴避債券評級低、資金鍊吃緊的公司。
雛鷹農牧「爆雷」 債務違約已現端倪
據統計,有27家公司發行的64隻低評級、高危債違約風險較高,涉及金額440億元。27家公司包括10家上市公司,除永泰能源、康得新之外,還有銀億股份 (000981.SZ)、華業資本(600240.SH)、北訊集團(002359.SZ)、雛鷹農牧(002477.SZ)、宏圖高科 (600122.SH)、ST中安(600654.SH)、*ST柳化(600423.SH)和印紀傳媒 (002143.SZ)。此10家上市公司發行的低評級高危債共計21隻,涉及資金約170億元。
曾「以肉償債」引發市場關注的雛鷹農牧,在化解債務危機的進程中並沒有讓投資者看到太多積極的方向。據聯合資信最新的公告顯示,近日召開的持有人會議未達到會議生效條件,未能形成有效決議。
進入2019年,債市「驚雷」將白馬股康得新炸的外焦裡嫩後,投資者紛紛擔心債務違約風險會壓垮更多公司。據統計顯示,在10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垃圾債券中,雛鷹農牧涉及資金23億元。如若加上其他即將到期債務,雛鷹農牧在2019年的債務壓力恐比2018年更為沉重。
更為迫在眉睫的,除已經違約的5億元短期債、18雛鷹農牧SCP002債券10億元外,公司此前發行的14雛鷹債、16雛鷹債01和16雛鷹債02,合計20.38億元,分別將在2019年3月9日、5月6日和6月26日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雛鷹農牧在去年前三季度便已虧損8.7億元,而近日4名高管同時提交辭職報告。公司董事長更是在近期向申萬宏源、中信建投質押4.82億股,用於個人融資。而從雛鷹農牧三季度期末存貨價值16.1億元來看,還遠遠不夠。
此前聯合評級稱,考慮到雛鷹農牧目前部分土地和房產被司法凍結、資金鍊緊張局面進一步加劇、短期償債壓力很大、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以及未來公司面臨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不利因素,綜上,聯合評級下調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評級展望為「負面」。
1.9萬億債券將進入回售期
據統計,2018年共165隻債券發生違約,違約金額達1506.84億元,其中發行主體為民企的債券違約126隻,違約金額達1136.19億元,佔2018年全年債券違約規模的75%。大規模債券違約不僅給市場遺留下債券處置難題,也使得市場對民企更為「謹慎」。
而2019年上市公司整體債務水平對經營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2019年全部非金融類信用債總到期量將超過6萬億,相比2018年5.34萬億元的總到期量增加10%~15%左右。從付息金額來看,2019年內信用債實際付息金額相比2017年、2018年還會更高,另外還有約1.9萬億債券將進入回售期。
光大證券債券分析師張旭、劉琛指出,2018年以來金融嚴監管疊加政府債務嚴監管,對企業的經營和融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分企業大量融資,負債擴張較為激進,然而該模式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無法複製。債務到期時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資金周轉困難,2018年債券集中違約的現象較為嚴重。
規避低評級債券、資金鍊吃緊公司
上市公司發債到期不能兌付本息,就構成違約,這裡面第一種情況就是公司運行出問題,導致現金流短缺。第二種是公司繼續發債,以新還舊,比如進入2019年以來,保利、世茂股份(600823)、華夏幸福(600340)等多家房企公布大額融資,業內人士說,近期房企融資力度加大,大多是用於「借新債還舊債」。
但也有的上市公司帳面上有錢,到期的債務卻不願還,比如曾經的白馬股康得新(002450),手握150億現金,卻讓15億債券違約,如果屬實的話,這屬於惡意逃廢債,行為十分惡劣。
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指出,2018年以來的金融嚴監管疊加政府債務嚴監管對企業的經營和融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前期政策寬鬆條件下部分企業大量融資,負債擴張較為激進,然而該模式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無法複製。
研究人士告訴記者,今年的債券融資形勢可能會比2018年稍微好一些,但是前期存在瑕疵的主體,今年面臨的風險依舊會比較大,並且市場依然不會認可,這就意味著債券主體之間的分化會加大。「如果一家公司前期發生違約,並且一直沒有兌付的話,後面到期的債券基本可以確定百分之百違約,這些公司今年的形勢也不會太樂觀。」
但有危也有機,債市違約是違約重整市場裡最大的機會,出現負面信息的資產容易出現錯誤定價,在市場出現定價錯誤時準確買入,就是『特殊機會』投資基金的投資邏輯。這波違約潮將為中國新興的『特殊機會』基金帶來一輪空前的機遇。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