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4月15日,美國民眾抗議「金錢政治」的示威靜坐活動進入第五天。圖為美國民眾在抗議現場手持標語示威。
本報記者 張朋輝攝
為了讓公眾知道「美國腐敗的選舉體制和虛偽的選舉法」,自4月11日開始,來自美國33個州的抗議者在美國國會大廈廣場前靜坐示威。他們高喊「結束金錢政治、保證選舉公正」「將金錢趕出政治」「把國會還給人民」「結束金錢腐敗,保證自由公正的選舉」 等口號,要求國會立即採取行動推行變革,根除系統腐敗,摒棄金錢政治。截至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國會大廈廣場前的持續抗議共造成900餘人次被捕,打破國會大廈廣場逮捕人次最多的紀錄。
「在這種環境裡,一切都被大公司控制,甚至政府也是,最無力的就是民眾」
每天都有眾多抗議者因「非法示威、集會、妨礙司法」被逮捕。據介紹,此次抗議活動得到上百個民間組織支持,超過4000人在組織者網站註冊,甘冒被捕的風險表達「奪回屬於自己的民主的決心」。
一名抗議者踩著高蹺,穿著美國國旗做成的衣服,上面印滿了美國大公司的商標。他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就生活在這種環境裡,一切都被大公司控制,甚至政府也是,最無力的就是擁有選票的民眾。」
打著貼滿了自製「美元」標語的安德烈婭·雷,隨手撕下一張「百萬面額」的綠色紙張送給記者,戲謔地說:「或許你也能競選議員。」
來自芝加哥的音樂家克裡斯琴撰文稱:「民主意味著,在大街乞討的社會最底層的乞丐同住在豪華別墅的富翁都有相同的一票。如果金錢說了算,他們之間就談不上平等……無論是當初籤署時,還是現在,《獨立宣言》的平等精神從未實現。」他認為,這場抗爭「不是有關民主黨與共和黨,而是關乎民主的定義和美國的精神」。
示威者在其網站上聲明:「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爭取投票權運動,到最近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到『黑人性命攸關』運動,美國人民展示了強大的力量。這些非暴力運動迅速改變了政治氣候,為之前看來不可能的改革拉開了序幕。」國會大廈前的抗議讓美國媒體慨嘆,「民主之春」正降臨華盛頓。不過,也有媒體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佔領華爾街」的翻版。媒體人、「替代媒體電視臺」創始人克里斯多福·格林對抗議者的目標能否達成持悲觀態度。他說:「多數美國人知道,美國民主的問題是系統性的,美國的選舉被操縱了。美國人民當然有理由憤怒,因為政治被金錢主導,這也是美國當前出現寡頭政治和民粹主義的根源之一。金錢不會從選舉中消失。仔細審視今年的大選,你會發現,金錢仍是主導力量。」
「這裡的一切都需要改變,但我看不到哪位政治人物有這個雄心,或許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帶來改變」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和雪梨大學政府與國際關係學院共同完成的「選舉公正項目」在比較各國選舉是否滿足國際選舉公正性標準時認為,美國擁有老牌民主國家最糟糕的選舉,特別是在選舉籌款和選民登記方面。據民間組織「代表我們」提供的數據,過去5年中,全美200家最熱衷於政治活動的公司共花費58億美元影響美國政策制定,獲得總計4.4萬億美元的經濟回報。
大選之年往往也是「金錢政治」高度活躍之年。在這些抗議者看來,華盛頓日益沉溺於「金錢政治」,而大公司和大富豪操控政治,損害了民眾平等參與政治的權利。2016年,美國將舉行總統選舉和國會換屆選舉。有分析估計,今年總統選舉費用預計將突破50億美元,輕鬆打破2012年創下的20億美元紀錄,成為美國史上「最貴選舉」。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日前在分析金錢與政治之間關係時,不無嘲諷地表示,人們普遍意識到政治中的金錢問題,就連民主黨的桑德斯和共和黨的川普也都贊同這一點。桑德斯整個競選過程都在抱怨富人捐款者及企業捐款者造成的腐敗影響,川普則揭露了整個遊戲,稱自己曾向政治人物送錢,巴結他們。而這兩個人競選中的成績表明了民眾對金錢在政治中所扮演角色的厭惡。
美國時政作家溫德爾·波特認為,「民主之春」被認為是民主黨左翼領導的抗議行動,其實共和黨右翼也加入進來,因為大家都共同關心我們的民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次參加靜坐示威的一些民眾是桑德斯的支持者,佩戴著支持他的標識,不過他們明確表示,包括桑德斯在內的所有候選人做的都遠遠不夠。從巴爾的摩趕來參加抗議的廚師鮑勃說:「一切都需要改變,但我看不到哪位政治人物有這個雄心,或許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帶來改變。」
「我們的政治和民主已經千瘡百孔,美國媒體居然不來報導,還需要外媒傳遞這些消息,真是恥辱!」
《今日美國報》坦率評論道:「抗議者仍然得不到他們所希望的那種輿論關注。」喚起輿論關注、推動選舉制度改革,這是抗議者最大的目標,不過自始至終,抗議者始終沒有喚起美國媒體的「激情」。
據「攔截者」網站統計,11日的示威靜坐造成400多人被捕,美國媒體一致保持沉默,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沒有報導,微軟全國有線電視廣播公司和福克斯電視臺的報導時間分別只有12秒和17秒。不僅在報導時間上,在內容上兩家媒體都稱抗議者關注「選舉權利議題」,而沒有提到「反對系統性政治腐敗」「反對金錢政治」這兩個口號。與此相對照,在2015年5月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發生反穆斯林示威時,CNN做了長時間現場直播。在此次抗議現場,示威者不時喊出「CNN在哪裡?」
一名叫威廉士的抗議者對本報記者說,媒體不報導是因為大媒體集團同「當權者」有緊密聯繫,比如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和寬帶網絡運營商康卡斯特是重要的利益集團,是兩黨的重要捐贈者,同時也是微軟全國有線電視廣播公司的母公司。而據媒體分析機構坎塔爾副主席伊莉莎白·維爾納測算,今年大選各位候選人花在電視廣告的支出將達到44億美元。
來自肯塔基的阿米爾·布雷卡告訴本報記者:「我兩次投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爾的票,我現在丟了工作,他什麼都沒有做,他領導的參議院也什麼都沒有做,甚至不討論批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只要國會不徹底改革,這個國家的未來都是一樣。」
談到美國媒體的缺位,北卡羅來納州的彼得頗為無奈:「我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到國會大廈前抗議就是要喚起民眾的注意,我們的政治和民主已經千瘡百孔,美國媒體居然不來報導,還需要外國媒體向美國民眾傳遞這些消息,真是恥辱!」
正在執勤的警察阿達科瓦告訴他身邊的抗議者:「快回家吧,你們在這裡抗議沒有用的,你覺得國會裡面的人能聽到你的聲音嗎?」威廉士義憤填膺:「必須要改變華盛頓的政治。我們相信自己的力量。」
(本報華盛頓4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