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張乃千
一場因抱怨「雞蛋太貴」的遊行示威,最終演變成美國與伊朗的「安理會之戰」。因近期部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經濟與民生因素,伊朗境內多個城市此前相繼爆發遊行示威,並一度演變成暴力衝突。然而,就在遊行示威活動明顯減弱之際,美國突然聲援伊朗反政府遊行示威者並宣布制裁伊朗,還強勢推動了事關伊朗局勢的安理會緊急會議,妄圖藉此造勢對伊朗政府形成壓力。面對美國關注伊朗「人權」,想讓伊朗國內動蕩、遏制伊朗地區影響力的種種行為,德黑蘭會收下「鱷魚的眼淚」嗎?
在伊朗向聯合國提交的抗議信中,就明確控訴美國政府干涉該國內政。本來,伊朗國內的示威者有權抗議,但美國就無權幹涉。伊朗自2017年12月28日爆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起因是近日因禽流感捕殺家禽而造成的雞蛋、雞肉等物價上漲,即便是此後抗議內容擴散到反腐敗、反對政府介入地區事務等,但示威民眾首要關切的還是民生問題。近年來,伊朗國內經濟存在較大壓力,失業率居高不下,生活難見起色的中下層貧困人口進而成為遊行示威的主角。雖然此次抗議活動還與伊朗國內政治鬥爭有關,但演變成的暴力衝突也令煽動民眾抗議的伊朗保守派始料未及。這也難怪目前伊朗政界人士都堅決反對遊行示威期間的暴力行為,伊朗各地還出現了大規模的支持最高領袖和譴責暴力的集會。
就在一場大火即將熄滅之時,美國卻趕忙跳出來為它加點「乾柴」。此前,美國政府就明確對伊朗抗議者的示威活動給予了稱讚,還發表聲明稱伊朗的反政府示威犧牲者「將不會被遺忘」。隨後,美國總統川普連發6條推特表示將幫助伊朗抗議者對抗「專制政府」,美國政府還宣布制裁5個伊朗經濟實體,以顯示其對伊朗抗議者的「大力支持」。為藉機造勢對伊朗政府形成壓力,美國還強勢推動了事關伊朗局勢的安理會緊急會議,不僅對所謂的「伊朗人權問題」大加責難,還呼籲聯合國對伊朗局勢做出反應。
儘管伊朗此次爆發的遊行示威較為零散,但在素以管控嚴格聞名的伊朗,此次在多地爆發大規模集會並演變為反政府遊行和暴力衝突,背後的幹預力量不容忽視。回想起發生在突尼西亞、埃及和利比亞的「阿拉伯之春」,此次遊行示威的「劇本」也似曾相識。伊朗的伊斯蘭政權誕生於上個世紀70代的冷戰末期,一直被美國視為主要敵人之一。美國也從未放棄通過「顏色革命」來顛覆伊朗政權的險惡用心。尤其是此次爆發遊行示威活動後,美國等西方世界第一時間拿著放大鏡來誇張觀察,無限誇大遊行示威的規模和推翻現政權的政治口號。此外,在推特、Instagram和Telegram等社交網站上也一度充斥著號召伊朗民眾上街遊行的信息,一些來自西方的消息源甚至鼓勵民眾流血犧牲,還專門教授了製作炸彈、燃燒彈的具體方法。對此,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講話表示「敵對勢力」正為打擊伊朗而煽動騷亂。伊朗政府也明確表示,許多伊朗民眾是受了旨在「煽動伊朗騷亂」的「反革命分子」的「引誘」,西方世界妄圖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對伊朗發動「代理人戰爭」。
美國「不嫌事大」的舉動同樣遭到了多數國家和聯合國的反對。俄羅斯副外長裡亞布科夫就明確表示,伊朗國內事務與安理會的職能沒有任何關係,美國是在濫用安理會職權來幹涉他國內政。在安理會緊急會議的「口水戰」結束後,連聯合國都在新聞稿中表示,很多國家認為「這不是討論伊朗示威問題的正確途徑」。
縱觀伊朗此次因抱怨「雞蛋太貴」而引發的遊行示威活動,雖為「內憂」,但也絕對離不開「外患」。近年來,中東地緣博弈呈現加劇趨勢,伊朗政府介入地區事務,確實影響到了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的解決,進而牽扯到了伊朗的國力。尤其是伊核協議達成後,美國依舊利用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權封鎖伊朗,造成伊朗經濟和民生問題遲遲得不到改善。同時,伊朗的局勢走向也成為美俄地緣博弈的焦點。後「伊斯蘭國」時代美俄在中東的「鬥法」勢必轉入中東其他熱點問題,「騰出手」來的俄羅斯也將加大政治投入與美國進行激烈博弈,伊朗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自然會被裹挾其中。川普政府上臺後,以其特立獨行的執政風格,大幅度調整歐巴馬政府時期中東政策。在伊朗問題上,美國拉攏中東協國組建反伊聯盟,尤其突出遏制伊朗戰略。尤其是本月美國新版中東政策即將出臺,川普或將在中東政策上選擇一條「美國優先」、「利益至上」的戰略新思路。此次川普利用伊朗國內遊行示威活動將伊核協議問題捆綁拋出,足可見即便是「煽風點火」不成功,2018年美伊之間的地緣博弈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