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築牢安全屏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央視網消息: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提昇平安中國建設科學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全國政法機關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不斷創新舉措夯實根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平安中國的含金量與日俱增。

  這是今天(1月9日)上午,浙江省諸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一起交通事故糾紛調解現場。原本針尖對麥芒的紛爭,經過調解員耐心、專業的工作,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防範化解各類矛盾風險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關鍵一環。2020年,各地政法機關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人民法院推進訴源治理,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合力;檢察機關「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有效回應公眾關切;全國320多萬人民調解員一年調解矛盾糾紛近千萬起;多部門聚力織密「平安網」,築牢了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江西南昌某小區的一幕,一名企圖盜竊的男子剛剛翻越圍牆護欄,5分鐘後就被當場抓獲。原來,轄區派出所在小區圍牆以及居民樓都安裝了智能報警系統,一觸即發。

  打造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升級版,網格化、智能化防控鍛造出守護平安的「撒手鐧」。從深入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到強力打擊「套路貸」等金融犯罪,從嚴懲各類嚴重暴力犯罪,到重擊食品、藥品、環境等民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回應民眾最關注的難題、解決民眾最迫切的痛點。2020年1至11月,全國八類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9.3%,人民群眾2020年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達到98.4%。

  2020年,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決勝。三年來,全國共依法打掉涉黑組織3584個,涉黑涉惡犯罪集團11119個。掃黑除惡成為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十三五」成就巡禮】深化改革促央企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十三五」時期,不斷深化的國資國企改革力促中央企業結構更優、運行更穩,央企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這兩天,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的智控中心正式投運。寶武旗下28個高爐全部在線,實現了「千裡之外,一鍵煉鋼」的全流程智慧煉鋼工藝。寶武集團重組馬鋼以來,協同效應成效明顯。

  寶武的重組讓這個世界最大鋼鐵集團量質齊升,整合也成為「十三五」時期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詞。五年來,中央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106家調整至目前的97家。結構優化的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明顯,過剩產能和低效無效資產退出加快。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業2041戶「殭屍」特困企業處置基本完成,分別化解煤炭、鋼鐵過剩產能1.14億噸和1644萬噸。五年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持續加強和改進董事會建設,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平臺作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正是不斷深化的改革,讓中央企業運行更穩。「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勞動生產率年均分別增長5.6%、8.9%、7.8%,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央企業達48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接近69萬億,比「十二五」末增長45%。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央視網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今年,貨幣政策將如何發力,又如何平衡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之間的關係?來看本臺記者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的專訪。

  2021年人民銀行將如何實施好貨幣政策?易綱表示,今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我國宏觀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新的一年,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二者將如何平衡?易綱說,要從宏觀和微觀上同時發力。

  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易綱說,服務好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是今年和未來一段時期金融領域的重點工作,要發揮出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

  寒潮基本結束 冷空氣影響仍將持續

  央視網消息:目前,寒潮天氣的影響已經基本結束,但是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然偏低。未來三天,中東部氣溫將小幅回升,但是較常年同期仍然偏低,下周還將有冷空氣影響我國。

  寒潮天氣造成海水溫度下降,我國渤海、黃海海域海冰迅速發展。據最新衛星遙感監測顯示,海冰總面積達24115平方公裡。

  海冰對海上運輸、港口作業、海水養殖、海島居民出行生活都帶來不同程度影響,相關部門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應對海冰。

  寒冷的冬天,各地積極採取措施保障居民生產生活。在甘肅,供熱部門全力以赴保障供暖,確保「氣溫下降,室溫不降」。在天津,當地水務部門工作人員及時對裸露在外的管道重新加裝保溫棉,同時組織搶修隊伍隨時待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動車段——北京動車段,22位「打暖員」每天晚上冒著嚴寒負責「溫暖」列車,以免列車的水系統受低溫封凍。

  冷空氣的南下,對南方的農作物生產也產生了影響。在江西吉安、贛州等地,當地技術人員下到大棚蔬菜基地,指導防寒抗凍工作。在廣西全州、廣東雲浮,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做好農作物保暖。在貴州鳳岡,農技人員在現場給大家講解設施農業的防寒技術。

  國內聯播快訊

  央視網消息

  我國最大天然氣儲氣庫送氣量達2800萬方峰值

  近期,大範圍降溫造成國內天然氣需求量不斷增加。我國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這幾天每天的送氣量都達到2800萬方峰值,保障西氣東輸管網沿線各省區用氣需求。

  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齊家大峴隧洞貫通

  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全線最長隧洞——齊家大峴隧洞昨天(1月8日)貫通,隧洞全長5912米。它的貫通為工程全面建成通水打下堅實基礎。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建成後,將有14.54萬人直接受益,受益灌溉面積45.51萬畝。

  川渝營業執照實現異地互發立等可取

  重慶、四川兩地目前全面實現營業執照的異地「互辦互發、立等可取」。申請人提交申請材料審核通過後,可以在川渝兩地任意一處註冊登記窗口領取營業執照,進一步拓展了兩地「跨省通辦」區域協同的深度和廣度。

  「2021中國經濟趨勢年會」舉行

  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的「2021中國經濟趨勢年會」今天(1月9日)在北京舉辦,參會嘉賓聚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題,對2021年中國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做出展望和分析。

(文章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1月14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2020年外貿32.16萬億元再創新高動力強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國推出一系列穩外貿的「組合拳」,
  • 1月7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月7日全天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
  • 1月17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今天(1月17日)來看本臺記者對福建省委書記尹力的專訪。  新年伊始,履新剛1個多月的福建省委書記尹力馬不停蹄地在各地市調研座談。尹力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今年,福建將重點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完善高技術企業成長的加速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 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寶曉峰
    新聞聯播新主播寶曉峰【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據北京日報消息,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優秀青年社會實踐考察團的活動。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點讚臨沂!
    1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頭條播出《永葆初心 牢記使命 奮進偉大時代——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對我市莒南縣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 昨天,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德清!
    昨天,   央視
  •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她為什麼「最美」?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她為什麼「最美」? 2021年1月1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大學生/最美高校輔導員》發布儀式在央視科教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 央視《新聞聯播》| 黑龍江:「綠色屏障」的「綠色轉型」
    央視《新聞聯播》| 黑龍江:「綠色屏障」的「綠色轉型」 2021-01-18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佛山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今晚佛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以下是央視新聞聯播報導視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來源:央視新聞聯播編輯:梁焯賢猜你想看:1.5℃,還沒入冬?佛山出現10年來最低溫!下一波冷空氣已安排上了…留在佛山過大年,小姐姐帶你探最美茶花季重溫那些戰疫瞬間,看過依然淚流滿面喜報!佛山新聞網一口氣拿了11個獎!
  • 1月5日《內蒙古新聞聯播》頭條:佝僂的腰直起來了
    1月5日《內蒙古新聞聯播》頭條:佝僂的腰直起來了 2021-01-08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米冰瀑」迷住央視鏡頭,鏡泊湖又上新聞聯播了
    14日晚,這個壯觀景象亮相央視《新聞聯播》,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目光。當天晚上,在央視《新聞聯播》聯播快訊時間段,鏡泊湖百米冰瀑勝景出現在畫面裡,十幾秒的航拍鏡頭,鏡泊湖那壯觀景象被展現的淋漓盡致,每一幀都讓觀眾感到震撼。市民張女士在看完節目後,第一時間轉發了朋友圈:「美麗的牡丹江,美麗的鏡泊湖,願我的家鄉越來越好!」百米冰瀑勝景是如何形成的呢?
  • 《新聞聯播》發展史:離不開信息技術和政策的幫助
    北京復興門外的廣播大樓 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向北京觀眾進行彩色電視試播,此後, 隨著國際通訊衛星和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電子新聞採集)設備的使用及微波技術的發展,《新聞聯播》於1978年1月1日起在北京電視臺開播。 《新聞聯播》的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5月1日的北京電視臺《全國電視新聞聯播》。
  • 今年以來深圳「霸屏」《新聞聯播》
    12月27日晚,央視《新聞聯播》系列報導「我們的2020」將鏡頭對準了前海深港合作區,這是深圳今年第101次登上《新聞聯播》。2020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1周年,央視《新聞聯播》以全年103條、累計超111分鐘的罕見力度,全面解碼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先行示範探新路的實幹作為和亮眼成績。
  • 【黑龍江綏化市累計確診92例】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1月14日...
    文 / 冷靜2021-01-14 20:48:44來源:FX168 【黑龍江綏化市累計確診92例】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1月14日),黑龍江省綏化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 《新聞聯播》4位新主播是什麼來頭?潘濤年齡最大,嚴於信最年輕
    《新聞聯播》9月份的時候一共上新4位主播,分別是:潘濤、寶曉峰、嚴於信、鄭麗。看到這些名單,會讓網友感到怪怪的,到底有到多奇怪呢?首先是年齡上的差異,最大是潘濤出生於1971年,最小是嚴於信出生於1987年,看到這裡大家都會想像,潘濤年齡那麼大,嚴於信年齡那麼小能夠坐在《新聞聯播》上做主播嗎?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第一位潘濤,說起潘濤既熟悉又陌生。他連續四年主持被譽為「央視小聯播」央視十點的《晚間新聞》節目。
  • 【香港疫情最新消息】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4日消息,香港的瑪嘉烈醫院...
    文 / TIER2021-01-04 13:45:52來源:FX168 【香港疫情最新消息】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4日消息,香港的瑪嘉烈醫院表示,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離世。截至目前,香港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達151人。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1980年7月7日開始播放,每天由氣象臺負責書寫預報內容和人工手繪預報圖(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結束後播出,所以也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在30多個年頭中,中央臺天氣預報視頻節目領航式地開啟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先河,包括全國人最熟悉的中央臺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也至今未曾改過。
  • 央視《新聞聯播》單條+新華每日電訊頭版!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紛紛...
    央視《新聞聯播》   《新華每日電訊》、中國之聲等   中央、省級媒體,   紛紛點讚德清。   央視《新聞聯播》   昨晚,   央視《新聞聯播》單條點讚,   德清「微改革」讓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
  • 央媒年終再次聚焦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講述...
    央媒年終再次聚焦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講述武漢戰疫故事2020-12-23 09:06:16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李玉瑩 瀏覽次數:6 次12月2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我們的2020》,首期將鏡頭聚焦武漢,6分鐘的視頻,圍繞71歲的治癒患者秦志江
  • 凱倫股份台州舊城改造工程登陸央視《新聞聯播》啦
    1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點讚浙江台州舊城改造工程,展示了老城區百姓生活環境如何得到不斷的改善。視頻中,綠城樂居代建的台州椒江橋東項目作為樣板出鏡,而這一項目,正是凱倫股份在「舊改」徵程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台州的老城區,老舊危房多、安全隱患大,老城居民渴望搬遷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