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望懷孕的閨蜜小夏時,因為她懶得來回上下樓,所以拜託我幫她取個快遞,我一進門,她看到快遞,比看到我還高興。我看著她興衝衝地拆快遞,好奇她買了什麼東西。
打開一看是一本大大的檯曆,她接著拿著筆,在上面翻找起來,接著鄭重其事地對一個日子做了標記。不用說,那是醫生給她計算出的預產期,閒著無聊,她一邊翻著日曆一邊和我說話。
突然小夏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對我說:「醫生給算出來的預產期好像算錯了。」醫生算錯了預產期?這可是大事,因為小夏懷孕之初我就知道,對她的信息了如指掌,我也連忙拿筆算了起來。
我算了一通之後,結果和醫生給的日期都是一樣的呀,我心裡有了數,問小夏是怎麼算的。小夏理直氣壯地說:「自古以來不都是懷胎十月嗎?你看按照我的時間,這醫生整整給我算少了將近一個月。」
說罷還愁眉苦臉地和我分析:「你說醫生這麼給我算,是不是看出來我要早產啊?」聽了她的話我再也控制不住了,雖然平時我們都說懷胎十月,但寶寶並不會真的在媽媽肚子裡待上整整10個月。
懷胎十月才是足月?預產期應該這麼算
正常情況下,醫生計算產婦的預產期,是從產婦自述的最後一次經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以孕周為單位進行衡量,把預產期定在孕40周的那一天。
雖然平時我們常說四個星期約等於一個月,這麼算來確實是十個月,但畢竟每個月時間不同,難免有誤差,我們通常不看月份,而是看孕周,畢竟小生命的孕育周期不是300天,而是280天。
儘管預產期定在40周,但是很少有孕婦能真的在預產期當天準時「發動」,畢竟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同,媽媽體質也不同,當胎兒覺得自己到了發育成熟的時機,可以來到這個世界了,才會出現臨產徵兆。
凡是在孕38周~42周分娩的,都算是足月妊娠,但是自然分娩的寶寶,最好還是在孕40周左右出生比較健康。
孕37周初到孕38周末,屬於早期足月妊娠,雖然此時的寶寶也達到了分娩的條件,但是相對來講器官發育程度會稍微欠缺一點。不論是體重還是肺部功能,通常都比不上40周出生的孩子。
雖然寶寶發育成熟度會隨孕周增加而增加,但也不是在肚子裡待得越久越好。
到了42周以後寶寶還沒有要出生的表現,則屬於過期妊娠,此時宮內環境會越來越不適合胎兒生存,寶寶發生意外的機率會隨孕周延長而增加。
判斷新生兒健康情況,除了出生時間還要觀察多個方面
出生時間與新生兒的發育情況息息相關,但出生時間只是判斷寶寶是否健康的指標的其中一個,想知道新生兒發育狀況,具體還要看出生後的具體表現。
從外觀來看,健康的新生兒膚色紅潤,體表或有胎脂覆蓋,但總體胎毛較少。
從寶寶出生表現來看,寶寶呼吸輕快無阻力,哭聲洪亮且連續,四肢有力,則是肺部發育良好的表現。
從寶寶出生後的日常行為來看,對光源較為敏感,會偶爾出現打噴嚏、輕微咳嗽等現象,寶媽不必緊張,這是寶寶在適應外部環境空氣中複雜的成分。
剛出生的寶寶不會立即感到飢餓,但在媽媽嘗試進行哺乳時會有覓乳反應,並主動吮吸。
從寶寶體能指標來看,體長約50釐米,體重範圍在5~8斤,頭圍在34釐米左右,就屬於正常範圍。
如果想得到較為準確的預產期,平時有備孕打算的女性一定要養成記錄自己經期周期的好習慣,這樣也能早些覺察到小生命的到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