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咱們十大神獸有哪些?你肯定現想到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接下來讓咱們看看有哪些神獸他們又是怎麼排名的。
第十:螣蛇
螣蛇又稱騰蛇,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為「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爾雅·釋魚》中亦有提及「螣」即「螣蛇」,東晉郭璞為其作注,指螣蛇為「龍類也,能興雲霧而遊其中」。「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意思是螣蛇沒有腳,卻比擁有多種技能的鼴鼠更加能飛騰。這和書中提倡的一心一意做事,不謀而合。
第九:夔牛
夔龍又稱且角龍。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像有角、手,人面之形。
第八:畢方
畢方的名字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畢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災之兆。畢方的外形像丹頂鶴,但面孔是人,只有一隻腳,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 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後來,畢方被稱為火神的侍寵。
第七:白澤
白澤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崑崙山上著名的神獸。它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常與麒麟或鳳凰等,視同為德行高的統治者治世的象徵。是可使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傳說黃帝巡狩,至海濱而得白澤(又名「獨角獸」)神獸。此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故帝令圖寫之,以示天下,後用以為章服圖案。唐開元有白澤旗,是天子出行儀所用;明有白澤補,為貴戚之服飾。
第六:重明鳥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闢除猛獸妖物等災害。在中國民間新年風俗中,貼畫雞於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
第五: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是建馬的後代,其祖先為應龍。中國古代用其象徵祥瑞,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它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其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故被稱為瑞獸。
第四:鳳凰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具有極高地位,是禮記四靈之一。「鳳」為雄性,「凰」為雌性,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後也開始稱鳳,鳳凰的形象逐漸被整體「雌」化。其圖徽常用來象徵興國祥瑞,在《山海經》《大荒西經》《證類本草》等都有記載。
第三:應龍
應龍是中國古代傳說生物,涿鹿之戰中曾助軒轅黃帝,與蚩尤作戰,殺蚩尤於兇犁之谷;亦曾助禹治洪,以龍尾劃地成河以引導洪水入海。外型被描述為帶翼的龍;同時也被認為是掌管雨水的神祇。《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第二:犼
犼是明清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少量傳說證實,它的出現早於大部分神獸、兇獸乃至瑞獸,最早只是一種似犬的野獸,直到明清時期才成型的怪物。
第一:鯤
鯤是指傳說中北方的大海裡的一條大魚。鯤的體積,不知大到幾千裡;可變化為飛鳥、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鵬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有一本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叫做《齊諧》。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裡遠,然後拍擊大翼,憑藉旋風直上高空。它是乘著六月的大風而飛去的。
大家對神獸排名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