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研發遲緩、市場份額遭搶食通化東寶或面臨集採危機

2020-12-03 東方財富快訊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對時代財經表示,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雖然上市,但早已錯過了市場先機。「在技術上已被競爭對手遠遠超越,隨著傳統生產成本優勢帶來的利潤被集採消滅,通化東寶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歷經兩年多,通化東寶(600867.SH)新一代胰島素終於有了進展。

11月23日,通化東寶發布公告稱,公司申請的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收到註冊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

作為新一代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和美國禮來公司的產品上市。

主營二代胰島素的通化東寶近來鮮有胰島素新品上市,僅在2019年底上市了兩款三代胰島素產品。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11月2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三代胰島素雖然上市,但早已錯過了市場先機。「多年來,通化東寶在技術上已被競爭對手遠遠超越,隨著傳統生產成本優勢帶來的利潤被集採消滅,通化東寶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截至11月24日午間收盤,通化東寶股價報14元/股,跌3.11%,總市值284.76億元。

四代胰島素新品進入臨床

據通化東寶2020年半年報,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屬於第四代胰島素。

通化東寶方面表示,與第三代餐時胰島素類似物製劑相比,通過皮下注射給藥的賴脯胰島素吸收速度更快,從而使胰島素更快起效,同時降低與內源性胰島素延遲分泌和/或外源性胰島素延遲吸收疊加所致的潛在餐後晚期低血糖風險。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同類藥品僅有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的Fiasp和美國禮來公司的Liumjev。

Fiasp 2017年開始陸續在歐盟、美國等市場獲批上市,Liumjev 2020年在歐盟和日本獲批上市,目前均未在中國上市。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藥行業分析師11月2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通化東寶的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是在當前主流的第三代餐時胰島素類似物製劑(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基礎上改良而成,對早期降糖效應更強,副作用更小,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

「通化東寶這款新型胰島素尚處於臨床初期,後續臨床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久時間,即使順利上市也不排除被其他新一代產品打敗的可能。」上述分析師指出。

事實上,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並非通化東寶自主研發,從購買專利到臨床獲批已經花費兩年多。

2018年4月,通化東寶與法國Adocia公司籤訂了《超速效型胰島素合作和許可協議》,Adocia公司將BioChaperone的專利平臺技術、專利權有償許可給通化東寶,通化東寶利用該等專利平臺技術,獲得許可產品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在大中華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獨家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

通化東寶在今年7月完成了申請臨床試驗所需的全部藥學和非臨床研究,8月25日提交臨床試驗申請並獲批臨床試驗。

對於超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臨床試驗進展效率以及上市預期等問題,通化東寶董秘辦負責人11月23日對時代財經表示,「推進藥物臨床程序複雜,當前難以預判,相關後續進展會通過公告宣布。」

2020年半年報顯示,目前通化東寶還有8個在研項目。其中,進展最快且市場最為關注的是第三代門冬30胰島素,但該項研究已經歷時5年。

通化東寶在互動平臺上透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已於2020年6月完成全部病例的入組,計劃2020年12 月完成全部病例的出組。

針對門冬30胰島素進展緩慢的原因,通化東寶董秘辦負責人表示,「藥物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多期臨床和各種資格審批,公司也是按照嚴格的規章制度在走。」

虎口難搶食

目前,二代胰島素仍是通化東寶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據2020年半年報,通化東寶營業收入14.75億元,其中重組人胰島素注射劑產品實現收入1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3%,營收佔比78.71%。

不過,在全球市場,三代胰島素已經逐漸替代了二代胰島素,我國上市銷售的第三代胰島素主要包括賴脯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和谷賴胰島素注射液。

從通化東寶的產品結構來看,除二代胰島素甘舒霖外,還有2019 年底獲批上市的的三代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長舒霖。據2020年半年報,由於三代甘精胰島素今年2月初才正式銷售,營業收入僅4051萬元,營收佔比僅3%,並沒有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更多助力。

在龔濤看來,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雖然得以上市,但早已錯過了市場先機。

三代甘精胰島素原研藥企為跨國藥企賽諾菲,2004年在中國上市。本土藥企甘李藥業、珠海聯邦製藥的相關產品分別於2005年和2017年獲批上市。

目前三代胰島素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據智研諮詢統計,2019年中國甘精胰島素總銷售額約61.43億。醫藥庫樣本醫院數據進一步顯示,在2019年國內甘精市場中,賽諾菲佔比70.5%,甘李藥業佔比28.5%,珠海聯邦佔比1%。

上述醫藥分析師認為,由於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落後甘李藥業和相關外企,想要在各路豪強口中搶食,通過傳統銷售渠道短期內實現放量已十分困難。不過,該分析師提到,醫保帶量採購或許是一個放量契機。

龔濤也認為,如果通化東寶能夠在集採中搶佔一席之地,或許還會迎來訂單(不一定是利潤)潮。

但也有投資者擔憂,帶量採購可能會伴隨胰島素價格大幅下降,勢必會影響通化東寶業績,為增長前景蒙上陰影。

通化東寶董秘辦負責人對時代財經表示,「根據此前公司參與的二代胰島素帶量採購來看,價格只是微調,並沒有產生較大價格差,但後續帶量採購的情況還需看政策走向。」

今年1月初,武漢市率先試水胰島素帶量採購,以170.57萬支的總採購量,與諾和諾德、甘李藥業、通化東寶等9家企業進行議價談判。根據採購結果,胰島素類產品價格最高降幅43%。

彼時通化東寶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本身二代胰島素量就不是很大,因為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主要還是三代胰島素,而且二代胰島素賣得又很便宜,總體來說經過測算,這種集採對東寶的收入和利潤是增加的,不會對業績產生更大的影響。」

復興東陽光等或成攪局者

不過隨著帶量採購常態化,在多次試點之後,帶量採購已經到了「靈魂」砍價的程度。

今年11月初,在國家組織的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帶量採購中,冠脈支架平均降價93%,均價從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引發業界震動。

一月中旬,降糖藥阿卡波糖片在參與集採時,原研藥公司德國拜耳以降幅超90%的「自殺式」報價也讓人大跌眼鏡。

從拜耳半年報數據來看,公司業績遭到了「反噬」。儘管阿卡波糖片的銷量有所上升,但並不能抵消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該藥物全球銷售額僅為4000萬歐元,同比大幅下滑74.2%;整個上半年累計銷售額1.56億歐元,同比下滑54.4%,成為報告期內銷售降幅最大的一個產品。

而反觀胰島素市場,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胰島素類產品近250億元。若胰島素在集採中降價50%,意味著市場將縮水至120億元左右。

當前,通化東寶80%以上的營收來自胰島素產品,由於營收較為單一,且過於依賴胰島素產品,通化東寶在未來爭搶市場份額上將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胰島素賽道也逐漸擁擠。

除諾和諾德、賽諾菲等外企龍頭以及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國內胰島素藥企,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東陽光藥、復星醫藥及樂普醫療等數十家藥企均有多款胰島素產品在研。

其中,復星醫藥在三代胰島素重組賴脯胰島素、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重組甘精胰島素以及二代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的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55億元,目前均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此外,東陽光藥、樂普醫療也均有第三代胰島素產品進入三期臨床。

上述醫藥分析師預計,2021年樂普醫療、復星醫藥、東陽光胰島素產品或將大規模生產上市。「根據以往藥品集採經驗,由於胰島素並不是這些企業的營收支柱,有可能會大幅降價中標集採市場,從而實現胰島素快速放量。」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相關焦點

  • 250億市場,這20個藥賣得最好
    其中,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的申報受理號最多,有5個,涉及浙江海正藥業、通化東寶藥業、珠海聯邦製藥三家企業。 上半年品牌TOP20出爐!甘李藥業、通化東寶……搶食250億市場 近年中國城市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胰島素及其類似藥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 飛科電器陷發展困境:剃鬚刀品類下滑 新品研發遲緩
    而從縱向來看,飛科電器電動剃鬚刀的市場佔比也呈現下滑趨勢。半年報顯示,根據中怡康統計數據,「FLYCO飛科」品牌電動剃鬚刀2019年上半年線上和線下零售量市場份額分別為48%和39%,線上較去年同期下降4.8%,線下微增1.3%。將目光再往前移到2017年,當年年報顯示「FLYCO飛科」品牌電動剃鬚刀線上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54.7%,線下也有39.2%。
  • 市場|降價95%?這才是雙十一冠軍!冠脈支架集採價格冰點
    截至2019年,我國冠脈支架市場年銷售量165萬個,銷售額約1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7%,按此推算,2024年冠脈支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70億元,但隨著省級、國家集採的逐步落地,冠脈支架降價90%以上,預計這一紅海領域未來的市場規模將在10-20億元左右,廠家產品利潤率不足10%。
  • 核心產品集採中丟標,危機重重之下信立泰如何破局?
    各地帶量採購和按病種收費等政策相繼出臺並陸續執行,終端市場降價趨勢明顯,信立泰2019年核心產品泰嘉大幅受挫。公司核心產品泰嘉在2019年9月第二次集採中丟標,而且公司研發平臺能力較弱,加上管理能力出現信任危機,市場、投資人對公司未來預期下降,使得公司股價大幅下滑。未來還有可能面臨量價齊跌,危機之下,信立泰如何扭轉命運?能否再疫情的風口抓住原料藥發展的命脈?
  • 逃離集採 器械龍頭拓荒寵物大市場
    這次集採還有兩個迷惑之處1沒有鼓勵創新唯最低價是取構建一個慘烈的囚徒困境高中低檔不做分組全部都趕進一個場子裡面自相殘殺由此造成國產器械差異化創新化路徑危機在提倡創新驅動自主可控的當前難以理解2加速階層分化以前高端的火鷹支架納入醫保現在醫保只滿足700元最基本需求你想儘量避免後遺症請自費
  • 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華東醫藥在中報中表示,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對公司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影響較為明顯,但到目前已逐漸趨於相對穩定。對於國家集採中存在的失標風險,華東醫藥稱將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無獨有偶的是,在1月份的國家集採中,拜耳通過超低報價拿下了阿卡波糖的集採競標。
  • 獨家產品調入醫保 集採擴面攬下2億!豪森又一注射劑新品來了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收入約45.99億元,同比增長21.9%;研發開支5.58億元,同比增長53.8%,佔公司收入比例達到12.1%;溢利約12.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4.3%。截至發稿日中午12時,翰森製藥市值達1476億港元。2019上半年,豪森藥業成功接下了新版國家醫保目錄、集採擴面帶來的政策紅利,下半年又將有哪些新爆點?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普強的業績增長在當時引發藥品集採「中標死、出局生」的行業討論,並直接導致了今年8月,第三批藥品集採上海開標時,輝瑞、默沙東、諾華、阿斯利康、禮來等多家跨國藥企的26個原研藥品種並未選擇降價,主動放棄集採市場。
  • 甘李藥業: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 優勢在於先發、產品...
    公司佔國內份額多少?公司的優勢在哪裡!公司回答表示,目前國內主要在售的胰島素的主要的生產廠家包括諾和諾德、賽諾菲、甘李、禮來、聯邦製藥、通化東寶(600867)等,公司佔據國內胰島素16%的市場份額,公司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公司的先發優勢、產品質量優異和品牌認可度和國際化戰略上。
  • 阿卡波糖片出局藥品集採後 華東醫藥糖尿病領域再添新品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華東醫藥糖尿病領域再添新品,其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華東)產品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獲批。截至目前,華東醫藥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累計直接投入的研發費用約為2400萬元。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原研廠家為默沙東,2007年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2012年在中國獲批,默沙東旗下該產品2019年的全球銷售額為20.41億美元。國內市場中,除原研企業外,華東醫藥成為繼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後第二家取得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藥品註冊證書的企業。
  • 百億高血壓市場,Top10藥品公布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抗高血壓化藥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TOP10產品合佔市場份額超六成,榜首首超20億元;外資品牌「稱王」,TOP10品牌僅2個為國產;目前在審的以新分類報產的抗高血壓藥有108個(以藥品名+企業名計),聯合用藥受到廣泛關注,且多個暫未有仿製藥獲批,正大天晴、石藥等國內企業紛紛布局。
  • 石藥集團2020前3季度業績出爐 集採創新兩翼齊飛
    筆者認為本期增長是醫保與集採的銷量推動,中期增長是首仿獲批及產品陸續納入集採,遠期增長則看創新藥研發及國際化。醫保與集採推動本期業績在石藥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總收入中,成藥收入佔比達到81.8%,居於絕對主導地位。在國內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集團迅速通過學術推廣、醫院開拓、市場下沉、臨床應用拓展、專業銷售隊伍擴大等措施,使主要品種保持強勁增長,市場布局更趨完善。
  • 哈囉出行上線打車功能:搶食滴滴市場份額 螞蟻金服是大股東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雷帝網 樂天10 月 12 日報導哈囉出行今日凌晨上線了打車服務,這也意味著繼美團打車之後,又一企業涉足到打車領域,今年風波不斷的滴滴市場份額面臨搶食。
  • 翰森製藥(03692.HK):高效研發驅動,率先實現創新轉型,給予「買入...
    (2)公司學術推廣和銷售能力強大,多個仿製藥品種直面外資競爭,市場份額做到行業第一。(3)新品種密集上市,有效緩解集採擔憂,公司近年多個首仿和創新品種上市,仿製藥和創新藥管線儲備豐富,業績有望持續保持穩健增長。高效研發與專業銷售並舉,率先實現創新轉型。仿製藥時代,公司是國內率先布局高端首仿的藥企之一,奧氮平、培美曲塞二鈉、吉西他濱等品種年銷售額超10億元,快速積累起行業優勢。
  • 2020醫藥關鍵詞,一個比一個扎心|關鍵詞|關聯詞|網際網路|醫藥|集採|...
    關聯詞:新一輪帶量採購、首輪器械耗材集採、注射液一致性評價集採即藥品集中採購,又稱帶量採購(VBP)。集齊原研加過一致性評價的三家,大抵就獲得了召喚集採神龍的資格。流露出的集採報價談判視頻,大多可做談判學的經典示範視頻。無論如何掙扎,都避不開銷售團隊裁撤、企業營收減少這一事實。隨著注射液、器械耗材也逐步納入集採,未來集採基本常態化。
  • 中國生物製藥:重磅新品快速放量,多元化渠道布局有序展開
    第一上海證券12月3日發布對中國生物製藥的研報,摘要如下:疫情疊加集採負面影響,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公司2020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6.2%至181.26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8.0%至18.51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1.7%%
  • 合生元益生菌新品發布,市場再迎「變革者」
    近幾年來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步增強,益生菌類產品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功能性益生菌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也更為活躍,同時也給益生菌產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和門檻。消費者更關注益生菌實效功能、產品質量和品牌的同時,「百家爭鳴」時代已然到來。
  • 33個MNC集採品種降價 AZ、默沙東、輝瑞等涉及品種最多!
    11月20日,寧夏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了該地區第三批國家集採未中選藥品的梯度降價結果,33個品種的原研產品選擇降價,降幅最高的近38%。進入11月,第三批國家集採結果正在各地紛紛落地執行,其中,未中選產品的命運頗受關注。尤其是原研產品在三批集採現場紛紛亮出高價後,他們是否放棄了院內市場?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開標,哪些上市藥企是贏家?
    本次集採共涉及56個品種,對應191家藥企,其中既有老牌醫藥集團公司揚子江集團、齊魯製藥等,也包括巨頭恆瑞醫藥(600276.SH)、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上海醫藥(601607.SH)、石藥集團(01093.HK)等。有了前兩輪集採的「洗禮」,資本市場對此反應比較平淡,市場已經對競標結果大致有了預期。
  • 藥聞速遞 | 第三批集採最新消息!560億市場巨震
    1、 第三批集採最新消息!560億市場巨震 14個品種搶手 6月24日,上海國採辦召開會議,針對國採第三批集採徵求部分企業意見。據悉,第三批國家集採品種目錄大擴容,56個通用名藥品(涉及64個品種,86個品規)擬納入,降價及替代效應洶湧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