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8月28日,華東醫藥發布2020年中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6.61億元,同比下降8.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31億元,同比增長8.45%。醫藥工業板塊同樣實現逆勢雙增長,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0.84億元,同比增長6.69%;淨利潤13.78億元,同比增長5.00%。
華東醫藥在中報中表示,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對公司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影響較為明顯,但到目前已逐漸趨於相對穩定。對於國家集採中存在的失標風險,華東醫藥稱將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
無獨有偶的是,在1月份的國家集採中,拜耳通過超低報價拿下了阿卡波糖的集採競標。但拜耳二季報指出,由於帶量採購的實施,其阿卡波糖銷售額出現了急劇下降,二季度僅為400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則為1.55億歐元。而從2020年上半年來看,阿卡波糖銷售額為1.56億歐元,同比下降54.4%。
對於後續應對之策,拜耳並沒有過多提及,但8月26日拜耳官方宣布,正式啟動「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拜耳計劃投入超過4億元人民幣,將目前主要生產拜唐蘋(阿卡波糖原研藥)、拜新同、拜阿司匹林等過專利保護期的原研藥的北京工廠產能提升約40%。業內猜測此舉為拜唐蘋產能放量做準備。
華東醫藥扳回一局?
阿卡波糖作為一種口服降血糖藥,在腸道內可以競爭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抑制澱粉類分解為葡萄糖,進而減少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從而緩解餐後高血糖,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於阿卡波糖主要通過抑制澱粉酶來減少葡萄糖的吸收,更加適合以米飯、麵食等碳水化合物為主食的亞洲人群,因此在中國的銷售情況遠好於歐美市場。阿卡波糖產品在全球範圍內主要銷售市場為中國市場,並且是國內糖尿病臨床用藥指南一線降糖藥物,已被納入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和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
阿卡波糖片原研藥企拜耳,華東醫藥杭州中美華東製藥的阿卡波糖片為國內首仿,也是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除了這兩家外,還有一家四川綠葉。在中國的阿卡波糖市場主要集中在這三家企業。
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數據顯示:2018年阿卡波糖製劑產品中國國內市場終端銷售規模約84億元。2018年中國阿卡波糖產品市場份額中,拜耳佔59.43%,中美華東31.56%,四川綠葉9.01%。
2020年1月,第二輪集採招標中,阿卡波糖產品集中採購實際擬中選企業為2家,首年約定採購量為19.14億片,除了華東醫藥的子公司中美華東,同時參與競標的兩家企業為拜耳和綠葉製藥,三家報價分別是13.96元、9.6元和5.42元,規格都是50mg/30片。其中,拜耳為阿卡波糖的原研藥廠商,其報價折算單片價格為0.1807元,比規定的最高有效申報價0.8353元還低了近80%。
華東醫藥出局消息傳出,股價應聲跌停。阿卡波糖片是華東醫藥銷售收入最大的化藥製劑產品,2018年年報顯示,華東醫藥核心產品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8個產品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銷售規模上億元以上的大產品有7個,包括兩個重磅級產品百令膠囊(人工發酵冬蟲夏草菌粉)和卡博平(阿卡波糖片)。
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華東醫藥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受到衝擊。
為緩解集採市場衝擊,華東醫藥在開拓集採以後的市場,認為阿卡波糖片包括基層和社區市場、民營醫院、OTC市場等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將利用營銷團隊優勢,大力拓展基層、院外和零售市場。
8月13日,華東醫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阿卡波糖咀嚼片目前已在全國市場正常銷售,銷量在逐月提升中。
在剛發布的中報中,華東醫藥也表示,將力爭阿卡波糖產品全年銷量不低於去年水平。
與此同時,華東醫藥目前已在糖尿病領域實現全階段布局,有豐富的產品矩陣來應對帶量採購等政策帶來的機遇與風險。例如公司糖尿病重點潛力品種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及心血管領域重點潛力品種吲哚布芬片銷售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均實現翻番。在8月20日舉行第三批集採中,華東醫藥阿那曲唑片(1mg)、多潘立酮片(10mg)雙雙中標,有利於兩款產品銷售快速放量,對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阿卡波糖市場卡位戰
實際上,華東醫藥也意識到,隨著醫藥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家集中採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國內醫藥企業面臨的政策性降價壓力將長期存在,同類產品競爭廠家增多,存在失標風險,這也是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不利因素。
對此,華東醫藥提出應對措施,將以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為主導,以國際化的標準提高產品的技術質量優勢,同時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工藝技術提升,強化成本競爭優勢,做好營銷渠道下沉的工作,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
事實上,集採外的市場越來越成為落標企業爭奪的戰場。
原研廠家阿斯利康不論在「4+7」試點城市還是聯盟地區的擴圍帶量採購中都落選,在錯失全國大部分公立醫院市場後選擇零售市場。中康CMH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鈣在藥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4.1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拜耳的阿卡波糖報價0.181元/片,以全球最低價中標,這個低價沒有給拜耳帶來增量,反而開始「反噬」。
拜耳二季報指出,由於帶量採購的實施,其阿卡波糖銷售額出現了急劇下降,二季度僅為400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則為1.55億歐元。而從2020年上半年來看,Glucobay銷售額為1.56億歐元,同比下降54.4%。阿卡波糖銷量的增加並不能抵消其價格大幅下降帶來的損失。
後續拜耳如何應戰?華東醫藥、阿斯利康的集採外市場尤其是院外市場布局可能不同。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表明,阿卡波糖存在工藝和產能壁壘,其獲批難度大,產能受限於原料藥。
市場反饋的信息是,作為原研藥的拜耳阿卡波糖因為療效較好、價格又很低,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倒賣藥品」的情況,很多醫院根本開不到,網上卻能高價買到藥;同時,電商上也經常出現斷貨的情況。
8月26日,拜耳正式啟動「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業內有猜測,這其中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提升拜耳阿卡波糖產能,最終使其以量來提升總銷售額。
但能否贏得這場戰爭,仍待市場給出答案。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集採中,最大的優勢是需要製劑原料藥一體化,這樣才能最大的節省成本。
如科倫藥業在製劑原料藥一體化方面有較大優勢,在帶量採購中已經有所體現。其中,百洛特作為科倫藥業第一個也是同領域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採購中標後,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多家醫院。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採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科倫藥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第一輪集採擴圍,8省中標,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凸顯,對整體銷售增長促進明顯。全年銷售收入32,926萬元,同比增58.28%。
產能壁壘方面,阿卡波糖原料藥為發酵生產,據了解,目前國內有原料藥批號及產能的僅有麗珠新北江、華東醫藥、海正和河北華榮製藥,其中麗珠新北江主要供給公司製劑使用,已籤署多年協議,華東醫藥則擁有國內很大規模的阿卡波糖原料藥產能。
受疫情影響,原料藥的價格大漲,同時德國疫情也很嚴重,拜耳阿卡波糖經常斷貨的問題如何解決?拜耳的牌往哪個方向出,仍需靜觀市場。
同時,在此背景下,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能否藉此與低價的拜耳阿卡波糖縮小市場份額差距,還是被拜耳拉開距離,這也待市場給出答案。
(作者:朱萍 編輯: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