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8月28日,華東醫藥發布2020年中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6.61億元,同比下降8.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31億元,同比增長8.45%。醫藥工業板塊同樣實現逆勢雙增長,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0.84億元,同比增長6.69%;淨利潤13.78億元,同比增長5.00%。

華東醫藥在中報中表示,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對公司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影響較為明顯,但到目前已逐漸趨於相對穩定。對於國家集採中存在的失標風險,華東醫藥稱將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

無獨有偶的是,在1月份的國家集採中,拜耳通過超低報價拿下了阿卡波糖的集採競標。但拜耳二季報指出,由於帶量採購的實施,其阿卡波糖銷售額出現了急劇下降,二季度僅為400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則為1.55億歐元。而從2020年上半年來看,阿卡波糖銷售額為1.56億歐元,同比下降54.4%。

對於後續應對之策,拜耳並沒有過多提及,但8月26日拜耳官方宣布,正式啟動「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拜耳計劃投入超過4億元人民幣,將目前主要生產拜唐蘋(阿卡波糖原研藥)、拜新同、拜阿司匹林等過專利保護期的原研藥的北京工廠產能提升約40%。業內猜測此舉為拜唐蘋產能放量做準備。

華東醫藥扳回一局?

阿卡波糖作為一種口服降血糖藥,在腸道內可以競爭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抑制澱粉類分解為葡萄糖,進而減少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從而緩解餐後高血糖,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於阿卡波糖主要通過抑制澱粉酶來減少葡萄糖的吸收,更加適合以米飯、麵食等碳水化合物為主食的亞洲人群,因此在中國的銷售情況遠好於歐美市場。阿卡波糖產品在全球範圍內主要銷售市場為中國市場,並且是國內糖尿病臨床用藥指南一線降糖藥物,已被納入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和2018版國家基藥目錄。

阿卡波糖片原研藥企拜耳,華東醫藥杭州中美華東製藥的阿卡波糖片為國內首仿,也是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除了這兩家外,還有一家四川綠葉。在中國的阿卡波糖市場主要集中在這三家企業。

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數據顯示:2018年阿卡波糖製劑產品中國國內市場終端銷售規模約84億元。2018年中國阿卡波糖產品市場份額中,拜耳佔59.43%,中美華東31.56%,四川綠葉9.01%。

2020年1月,第二輪集採招標中,阿卡波糖產品集中採購實際擬中選企業為2家,首年約定採購量為19.14億片,除了華東醫藥的子公司中美華東,同時參與競標的兩家企業為拜耳和綠葉製藥,三家報價分別是13.96元、9.6元和5.42元,規格都是50mg/30片。其中,拜耳為阿卡波糖的原研藥廠商,其報價折算單片價格為0.1807元,比規定的最高有效申報價0.8353元還低了近80%。

華東醫藥出局消息傳出,股價應聲跌停。阿卡波糖片是華東醫藥銷售收入最大的化藥製劑產品,2018年年報顯示,華東醫藥核心產品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8個產品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銷售規模上億元以上的大產品有7個,包括兩個重磅級產品百令膠囊(人工發酵冬蟲夏草菌粉)和卡博平(阿卡波糖片)。

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華東醫藥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受到衝擊。

為緩解集採市場衝擊,華東醫藥在開拓集採以後的市場,認為阿卡波糖片包括基層和社區市場、民營醫院、OTC市場等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將利用營銷團隊優勢,大力拓展基層、院外和零售市場。

8月13日,華東醫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阿卡波糖咀嚼片目前已在全國市場正常銷售,銷量在逐月提升中。

在剛發布的中報中,華東醫藥也表示,將力爭阿卡波糖產品全年銷量不低於去年水平。

與此同時,華東醫藥目前已在糖尿病領域實現全階段布局,有豐富的產品矩陣來應對帶量採購等政策帶來的機遇與風險。例如公司糖尿病重點潛力品種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及心血管領域重點潛力品種吲哚布芬片銷售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均實現翻番。在8月20日舉行第三批集採中,華東醫藥阿那曲唑片(1mg)、多潘立酮片(10mg)雙雙中標,有利於兩款產品銷售快速放量,對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阿卡波糖市場卡位戰

實際上,華東醫藥也意識到,隨著醫藥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家集中採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國內醫藥企業面臨的政策性降價壓力將長期存在,同類產品競爭廠家增多,存在失標風險,這也是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不利因素。

對此,華東醫藥提出應對措施,將以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為主導,以國際化的標準提高產品的技術質量優勢,同時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工藝技術提升,強化成本競爭優勢,做好營銷渠道下沉的工作,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

事實上,集採外的市場越來越成為落標企業爭奪的戰場。

原研廠家阿斯利康不論在「4+7」試點城市還是聯盟地區的擴圍帶量採購中都落選,在錯失全國大部分公立醫院市場後選擇零售市場。中康CMH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鈣在藥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4.1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拜耳的阿卡波糖報價0.181元/片,以全球最低價中標,這個低價沒有給拜耳帶來增量,反而開始「反噬」。

拜耳二季報指出,由於帶量採購的實施,其阿卡波糖銷售額出現了急劇下降,二季度僅為400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則為1.55億歐元。而從2020年上半年來看,Glucobay銷售額為1.56億歐元,同比下降54.4%。阿卡波糖銷量的增加並不能抵消其價格大幅下降帶來的損失。

後續拜耳如何應戰?華東醫藥、阿斯利康的集採外市場尤其是院外市場布局可能不同。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表明,阿卡波糖存在工藝和產能壁壘,其獲批難度大,產能受限於原料藥。

市場反饋的信息是,作為原研藥的拜耳阿卡波糖因為療效較好、價格又很低,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倒賣藥品」的情況,很多醫院根本開不到,網上卻能高價買到藥;同時,電商上也經常出現斷貨的情況。

8月26日,拜耳正式啟動「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業內有猜測,這其中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提升拜耳阿卡波糖產能,最終使其以量來提升總銷售額。

但能否贏得這場戰爭,仍待市場給出答案。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集採中,最大的優勢是需要製劑原料藥一體化,這樣才能最大的節省成本。

如科倫藥業在製劑原料藥一體化方面有較大優勢,在帶量採購中已經有所體現。其中,百洛特作為科倫藥業第一個也是同領域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採購中標後,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多家醫院。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採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科倫藥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第一輪集採擴圍,8省中標,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凸顯,對整體銷售增長促進明顯。全年銷售收入32,926萬元,同比增58.28%。

產能壁壘方面,阿卡波糖原料藥為發酵生產,據了解,目前國內有原料藥批號及產能的僅有麗珠新北江、華東醫藥、海正和河北華榮製藥,其中麗珠新北江主要供給公司製劑使用,已籤署多年協議,華東醫藥則擁有國內很大規模的阿卡波糖原料藥產能。

受疫情影響,原料藥的價格大漲,同時德國疫情也很嚴重,拜耳阿卡波糖經常斷貨的問題如何解決?拜耳的牌往哪個方向出,仍需靜觀市場。

同時,在此背景下,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能否藉此與低價的拜耳阿卡波糖縮小市場份額差距,還是被拜耳拉開距離,這也待市場給出答案。

(作者:朱萍 編輯:李清宇)

相關焦點

  • 阿卡波糖「出局」集採 華東醫藥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兒?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重磅產品阿卡波糖「出局」藥品集採後,華東醫藥正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 華東醫藥(000963.SZ):百令膠囊和阿卡波糖咀嚼片醫保談判成功
    格隆匯12月29日丨華東醫藥(000963.SZ)公布,2020年12月28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通知,並公布了相關參與醫保降價談判及準入產品的支付價格標準。
  • 外資藥企的「集採無用論」:入圍就死,出局得生?
    拜耳和輝瑞在這一周相繼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中涉及中國市場帶量採購政策的內容很有意思,也代表了參與集採企業的共同狀態。拜耳在半年報中表示,糖尿病藥物拜唐蘋(通用名阿卡波糖)全球銷售額下降了73.8%,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市場實施了帶量採購政策,拜唐蘋銷量的增長無法抵消藥品的大幅降價。
  • 醫改眾生相:恆瑞、正大天晴更大更強 信立泰失色VS華東醫藥覺醒
    再看看華東醫藥,其核心產品為阿卡波糖,該藥品是糖尿病口服藥,原研藥企為拜耳,國產競品企業還有四川綠葉、北京福元。2018年中國阿卡波糖市場份額為:拜耳66.19%、華東醫藥29.91%、四川綠葉3.9%。相比國內對手,華東醫藥競爭優勢明顯。
  • 阿卡波糖片出局藥品集採後 華東醫藥糖尿病領域再添新品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華東醫藥糖尿病領域再添新品,其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華東)產品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獲批。截至目前,華東醫藥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累計直接投入的研發費用約為2400萬元。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原研廠家為默沙東,2007年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2012年在中國獲批,默沙東旗下該產品2019年的全球銷售額為20.41億美元。國內市場中,除原研企業外,華東醫藥成為繼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後第二家取得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藥品註冊證書的企業。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不過,輝瑞三季度的表現證明:隨著藥品集採進入常態化,未來醫藥市場上,跨國藥企進口原研藥的收入將徹底攤薄。縱觀目前醫藥市場的表現,今後仿製藥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原研藥的優勢也早已不復存在。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市場不再是大批進口原研藥的「利潤奶牛」,今後將被同質價優的仿製藥瓜分市場,利潤將會被攤薄。
  • 華東醫藥、健帆生物的投資邏輯,還有哪些好公司值得關注?
    上面四家公司其中有三家都是我寫過的,華東醫藥第一次寫是在今年的三月份,當時受到集採事件(阿卡波糖意外失標)的影響,當時市場反應過度,股價跌到了最低16元左右(精確復權後),並且市值在300億元左右徘徊了很久,所以我就連續寫了幾篇文章說華東醫藥被低估了,市場反應過度了。
  • 藥品集採將對醫藥行業將帶來怎樣的...
    但第三批集採55個品種藥品擬中標,擬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高達95%,如此大的降幅是否會對醫藥公司帶來格局的改變?從投資決策來看,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來源:雪球用戶E藥經理人、貧民窟的大富翁01放棄集採市場外資大量撤退在第三批國家集採中,由於品種數量創新高,此次涉及的原研藥企也不在少數。
  • 第二批藥品集採,哪些上市公司報喜?
    &nbsp&nbsp&nbsp&nbsp17日第二批藥品集採共涉及33個品種,除碳酸氫鈉口服常釋劑型流標之外,其他32個品種全部有企業中標,其中上市藥企不少,中標與否直接關係到相關公司今後的發展和股價表現。
  • 2020醫藥關鍵詞,一個比一個扎心|關鍵詞|關聯詞|網際網路|醫藥|集採|...
    在疫情和政策的雙重夾擊下,醫藥人可謂步步維艱。筆者整理了2020年最扎心的6個關鍵詞,看看您是不是都對上號了......關聯詞:新一輪帶量採購、首輪器械耗材集採、注射液一致性評價集採即藥品集中採購,又稱帶量採購(VBP)。集齊原研加過一致性評價的三家,大抵就獲得了召喚集採神龍的資格。流露出的集採報價談判視頻,大多可做談判學的經典示範視頻。
  • 中國移動SPN招標結果公示,承載網格局重新洗牌
    格局洗牌:華為穩居第一,烽火上升至第二根據中國移動公示情況,按照設備端數測算,本次集採華為、烽火、中興的中標份額依次為56%、31%、13%,本次格局洗牌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華為、中興、烽火是中國移動4G時代的PTN設備供應商,華為佔主導地位,約55%以上份額,中興約30%份額,烽火約15%份額,本次份額排名變化是在意料之外。
  • 醫藥人才流動方向正在逆轉,50歲大佬重新「下海弄潮」
    醫藥人才流動的方向正在逆轉。10月15日,原賽諾菲全球研究部總裁劉勇軍正式出任信達生物集團總裁。劉勇軍博士作為免疫學、腫瘤學以及轉化醫學領域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在生物醫藥行業深耕30餘年,在國際著名科研機構和全球頂尖的製藥企業研發部都有任職經歷。
  • 藍帆醫療BA9藥物塗層球囊啟動ISR臨床試驗,藥球市場將重新洗牌
    國內首款莫司類藥球上市,藥球市場重新洗牌  自2009年,德國貝朗醫療發布第一款DCB至今,國際已經有十餘種DCB產品,而國內DCB市場則由貝朗醫療、樂普醫療、申淇醫療、遠大醫藥等企業佔據,但市面上DCB的塗層藥物均為紫杉醇,吉威醫療的DCB-BA9如若上市,將會成為國內市場上首款莫司類藥球。
  • 新品研發遲緩、市場份額遭搶食通化東寶或面臨集採危機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對時代財經表示,通化東寶三代胰島素雖然上市,但早已錯過了市場先機。「在技術上已被競爭對手遠遠超越,隨著傳統生產成本優勢帶來的利潤被集採消滅,通化東寶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歷經兩年多,通化東寶(600867.SH)新一代胰島素終於有了進展。
  • 集採「黑名單」評價細則公布:信用綁定刺激藥企神經,緊缺救命藥或...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帶量採購興起後,公立醫院藥劑部門逐漸「失寵」,各省集採機構成為藥企追捧對象,背後是有待規範的萬億省級集採市場。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官網公布《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2020版)》(以下簡稱《操作規範》)與《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以下簡稱《裁量基準》)。明確對藥企產品價格或營銷行為設定統一信用等級評定,並與藥品集採進行聯動掛鈎,旨在嚴打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規範中國醫藥市場省級採購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