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帆醫療BA9藥物塗層球囊啟動ISR臨床試驗,藥球市場將重新洗牌

2021-01-09 網易

2020-12-25 16:06:56 來源: 醫脈通

舉報

  12月16日,藍帆醫療旗下吉威醫療正式啟動了優美莫司(Biolimus)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即DCB-BA9產品的上市前臨床試驗,臨床研究中心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舉行,本次臨床試驗將會以陳韻岱教授所在的301醫院為牽頭單位,20家分中心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研究,試驗的目的為對比優美莫司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與紫杉醇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月,首例患者入組。

  

  臨床研究中心啟動儀式,中間講解者為陳韻岱教授

  柏盛國際首創專利藥物BA9,攻克莫司類藥球治療課題

  藥物塗層球囊(DCB)是將抗內膜增生的藥物以基質塗層等方式攜帶於球囊表面,當球囊擴張時,其攜帶的藥物釋放到病變部血管壁上,從而抑制內膜增生。因球囊充盈會堵塞血管,為了不造成心肌損失等併發症,需要在60秒之內完成藥球治療,這也是當下普遍選擇吸收速率快,藥物保留時間長的紫杉醇作為塗層藥物首選的原因。然而紫杉醇細胞毒性的作用機制,以及在安全性和抗再狹窄上效果不佳,臨床上需要一款更加優秀的塗層藥物來替代。已在冠脈支架領域替代紫杉醇的西羅莫司(雷帕黴素)本該成為替代者,但由於西羅莫司存在親脂性較低、藥物組織吸收較慢,保留時間短,穩定性差等問題,成為阻礙其在藥球領域替代紫杉醇的最大課題。

  藍帆醫療旗下柏盛國際的專利藥物BA9完美解決了這些課題,BA9比其他莫司類藥物具有更高的脂溶性,高效大約10倍;此外柏盛國際通過專利工藝,將BA9晶體化,實現了提高藥物穩定性,及保留時間延長的效果;其還從載體聚合物入手,增強了藥物吸收的能力。最後藉助全新的藥物塗層技術,保證塗層的均勻性和完整性,讓BA9藥物的吸收事半功倍。這些特性讓BA9在藥球領域,成為了莫司類藥球的「扛把子」。

  

  BA9脂溶性為西羅莫司的10倍

  啟動國內ISR臨床研究,上市指日可待

  在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上的公示顯示,此次試驗的目的是「與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相比,評價優美莫司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據藍帆醫療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試驗由陳韻岱教授領銜,並有諸多亮點,比如產品獨有長度可以一次性解決瀰漫病變;OCT亞組設計,可以更直觀了解到支架內再狹窄形成原因,及術前、術後即刻、9個月時新生內膜情況;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基於2019年FDA三次發出紫杉醇的長期安全性可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預警,試驗研究設計了長達3年的長期隨訪,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設立莫司類藥物和紫杉醇3年隨訪來驗證兩種藥物的長期安全性的試驗,開創了藥球臨床研究之先河。首例患者已於12月正式進組,標誌著藍帆醫療旗下DCB-BA9正式進入了國內上市前的臨床試驗階段。

  

  吉威醫療DCB-BA9的臨床試驗項目,編號為2020BAL0609

  早在2019年,DCB-BA9就開展了關於小血管病變(SVD)的臨床試驗,試驗的目的為比較優美莫司(Biolimus) 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與普通球囊擴張導管在治療冠狀動脈小血管病變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試驗由北部戰區總醫院的韓雅玲院士主持,周玉傑教授、傅國勝授聯合研究,10家醫院參與試驗。據悉,試驗近期將會舉辦中期研究者會,規劃下一步工作。該項試驗共有206例患者,最後一例患者於2020年4月末進組,所以預計最快2021年年中產品會以適用於SVD提交至NMPA。

  國內首款莫司類藥球上市,藥球市場重新洗牌

  自2009年,德國貝朗醫療發布第一款DCB至今,國際已經有十餘種DCB產品,而國內DCB市場則由貝朗醫療、樂普醫療、申淇醫療、遠大醫藥等企業佔據,但市面上DCB的塗層藥物均為紫杉醇,吉威醫療的DCB-BA9如若上市,將會成為國內市場上首款莫司類藥球。

  據「第二十二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公布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PCI手術數量為91.5萬例,2009-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 16.7%,呈加速增長的勢頭。我們可以粗略推算藥物塗層球囊市場空間,目前DCB主要適用於IRS,SVD,及CBL(分叉病變)三種適應症,在PCI手術中,IRS佔比為5-10%,SVD佔比20%左右,CBL佔比15-20%,按照當前市場DCB均價2.5萬/條測算,2020年國內藥球市場空間超過100億元。然而目前國內市場的DCB產品基本以治療IRS為主,20億元的SVD細分領域僅有遠大醫藥一款DCB產品,但是依然使用紫杉醇藥物塗層。我們可以預測,吉威醫療的DCB-BA9在完成了SVD和IRS的雙重臨床試驗並且上市之日,就是藥球市場重新洗牌之時。

  此外,近年來心臟介入領域提出了「介入無植入」的創新理念,心臟支架領域也推出了BRS(生物可吸收支架),但是存在諸多問題。雅培在2017年宣布將銷售近10年的BRS產品全面退市,與其在臨床研究上發現BRS支架血栓等事件發生率增加有關,所以BRS的未來前景如何,還有待考量。然而DCB的治療特性則正好契合這一理念。在解決了莫司類藥物塗層球囊的阿喀琉斯之踵後,DCB-BA9有望成為「介入無植入」創新理念的代表性治療方案之一。

  未來該產品一旦在國內上市,藉助藍帆醫療在國內強大的銷售網絡,此款藥球將會成為數十萬相關適應症患者的福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功能障礙性動靜脈瘻療效顯著
    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功能障礙性動靜脈瘻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3 21:41:52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Robert A. Lookstein團隊研究了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功能障礙性透析動靜脈瘻的療效。
  • 樂普醫療深度解析
    樂普醫療 NeoVas 支架首次人體試驗(N=30 例)於 2014 年 6 月至 9 月完成;隨機對照試驗(N=560 例)於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完成入組,2016 年 12 月完成一年期臨床隨 訪,研究結果在 2017 年 3 月的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 (CIT2017)發布,兩年期、三年期臨床隨訪研究結果分別在 CIT2018、CIT2019 發布;
  • 醫療器械細分行業研究——心血管支架產業基本情況
    在上面的背景下,1986年,法國醫生Jacques Puel和Ulrich Sigwart首先將冠脈支架植入手術應用於臨床,成了目前PCI治療的主要方法。   但自2016年之後因臨床結果中多項指標(包括主要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支架內血栓發生率)劣於自身藥物洗脫支架,先後收到歐盟、澳洲、美國監管機構發出的限制使用範圍、無強制性警示函等限制措施,並於2017年9月由雅培宣布停止在所有國家的銷售。
  • 樂普醫療深度解析:布局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不斷創新發展
    ……重磅產品藥物球囊即將上市,助力公司逐鹿百億市場 藥物塗層球囊(DCB)是傳統球囊和藥物洗脫技術的組合:藥物塗層球囊由抗內皮增生藥物(如紫杉醇、雷帕黴素)、藥物載體和球囊組成。與 DES 相比,藥物塗層球囊具有多種優勢: 藥物釋放均勻:DCB 擴張時,球囊壁與血管壁貼附緊密,抗增殖藥物的釋放區域較 具有網格的支架更均勻,接觸面積更大,有效避免藥物非靶部位釋放;同時藥物球 囊的載體分子具有親間隔的作用,能夠避免藥物被血液瞬間帶走,可以有效延長藥
  •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Vol.154】
    公司點評: 思派健康科技成立於2014年,公司從患者和醫生的核心需求出發,已經構建起中國領先的臨床試驗管理組織和中國服務領先的特藥管理網絡,並進一步打通患者、醫療機構、藥企、保險支付,真正構建醫藥健保的服務閉環,由此形成三大核心業務板塊,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聯合健康」。
  • 天麥生物啟動創新藥「口服胰島素膠囊」中國臨床試驗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3月27日,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麥生物)與以色列歐拉姆醫藥公司(簡稱:Oramed醫藥公司)共同宣布:胰島素領域創新藥——口服胰島素膠囊(ORMD-0801)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即將展開中國地區臨床試驗,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將主持該藥上市前的臨床試驗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來源標題: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據上海市科委公號消息,6月5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簡稱「JS016」)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
  • 樂普醫療:2019年年報經營概要
    創新: 1)可降解支架獲批、藥物球囊和切割球囊報產,引領行業走向介入無植入時代;2)充分利用公司支架球囊設計和精密製造平臺技術,不斷創新研發,發展可降解和藥物球囊的外周產品,將公司從冠脈介入擴展到外周介入;3)發展結構型心臟病產品,左心耳封堵器報產、可降解封堵器臨床、 TAVR3.0 和二尖瓣系統的即將臨床,使公司從冠脈走向結構型心臟病;4)發展高血壓治療器械,腎動脈消融導管進入臨床,為中國基數最龐大的高血壓患者群提供服務
  • 精神分裂症創新藥,於近期開展臨床試驗
    眾所周知,目前列入重點監控目錄的藥品,市場規模都非常巨大。根據米內網資料庫顯示,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目錄的20個品種,2018年在中國公立醫院的銷售額合計高達652.8億元,其中有5個品種市場規模超過50億元。/投融資關注/一年內預達一億盈利!
  • 無藥可治的老年痴呆,迎來藥物的2期試驗?
    無藥可治的老年痴呆,迎來藥物的2期試驗?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而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近1.52億。與此同時,全世界每年診斷出1000萬新發痴呆症病例,這意味著,每3秒鐘就會新增一個病例,這使社會和家庭的醫療負擔顯著增加。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作為第一家獲批可降解支架的廠家,樂普依託其強大的銷售網絡,我們預計可降解支架經過各省掛網、招標、入院等工作後,會持續放量增長,也期待真實世界中長期臨床隨訪的結果。作為國內除貝朗、垠藝、凱德諾、申淇拿證後即將2020年拿證的第三個國產球囊,藥物球囊也會大幅增加收入,同時對衝藥物支架的集採影響。
  • 醫藥企業周報|吉利德在華啟動新冠肺炎臨床試驗;默沙東計劃分拆為...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全球製藥、醫療設備企業動態吉利德科學吉利德瑞德西韋在武漢啟動臨床試驗。2月1日,吉利德發表聲明,吉利德正與全球的衛生機構密切合作,提供在研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用於試驗性治療,以支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暴發。
  • 24天116項臨床試驗 關於新冠肺炎國內醫療機構都有哪些嘗試
    此後,多個省市陸續啟動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響應。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ChiCTR)官方網站記載,自1月23日至2月15日,全國有116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共涉及湖北省內外的超過50家醫療機構。這些臨床試驗涉及的藥物或療法,既有西藥,也有中藥。
  • 未知君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推進微生態藥物臨床試驗 - 雷鋒網
    資金將主要用於團隊2021年臨床試驗的開展,藥物管線的研發,以及對現有技術平臺的持續研發和深化拓展。本輪融資由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成立於2017年的未知君是中國首批專注於腸道微生態治療的AI製藥公司之一,旨在通過糞菌移植、配方菌等微生物治療方式,實現腸道及其他系統性疾病的緩解或治療。
  • 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8月28日,華東醫藥發布2020年中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6.61億元,同比下降8.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31億元,同比增長8.45%。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武漢建立「新冠恢復期血漿儲備庫...
    檢查包括在上海進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備案的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回顧性檢查和過程性檢查;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的備案後檢查;並將對抽查的臨床試驗項目發布通告。檢查結果被判定為存在真實性問題的,依據法規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 卡南吉公司啟動靶向新藥CM082聯合用藥抗腫瘤臨床IIB期試驗
    梁從新博士是輝瑞公司旗下的著名VEGFR/PDGFR靶向抗腫瘤藥舒尼替尼的最主要發明人之一,他在總結十幾年研發舒尼替尼的經驗基礎上設計了CM082,目標是保留舒尼替尼治療腫瘤的藥效,但大幅度降低其毒副作用。 卡南吉公司於2013年4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啟動了CM082單藥抗腫瘤臨床試驗,由著名腫瘤專家王金萬教授和楊林教授擔任主要研究人,取得了很好的結果。
  • 通化東寶利拉魯肽及注射液獲臨床試驗批件,用於治療糖尿病
    新京報快訊(記者劉虹麟)10月11日,通化東寶發布公告稱,其申報的利拉魯肽、利拉魯肽注射液藥品註冊申請,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利拉魯肽是一種人胰高糖素樣肽-1(GLP-1)類似物,用於治療糖尿病。
  • 國內眼科藥物市場新舊勢力,誰主沉浮?
    該項目還在海南省博鰲超級醫院開展真實世界研究,將為3期臨床試驗數據提供支持及補充。另一個臨床後期項目是從綠葉製藥引進的阿柏西普生物類似藥。後面的產品線就出現一個斷檔,不過可以繼續通過現有臨床前項目快速推進,以及項目引進儘快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