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2021-01-09 中國軍網

作為北極地區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擁有廣袤的陸地和漫長的海岸線。同時,俄也是最早向北極派出科考隊的國家,早在彼得大帝時期,沙俄海軍航海家維塔斯·白令曾於1728年穿越北極圈,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俄從未停止過對北極的探索。

冷地熱土,北極之地引人垂涎

北極地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價值。早在二戰期間,盟軍首次開闢了北極航線,通過該航線向蘇聯運送戰略物資,其對蘇聯的反法西斯戰爭功不可沒。冷戰時期,北極又成為美蘇兩大陣營對抗的前沿。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因此一度成為全球彈道飛彈部署最密集的區域。同時,北冰洋厚厚的冰蓋為潛艇的活動提供了天然屏障。雙方各型潛艇在浮冰下也是針鋒相對、來往如梭。

冷戰後,俄羅斯大規模收縮軍事力量,使北極地區美俄的緊張對峙逐漸降溫。進入新世紀以來,北極地區一度被世人所遺忘。但隨著北極冰川的融化和海底資源的不斷發現,其戰略地位愈顯重要,北極地區正由國際政治的邊緣地帶走向地緣政治的中心。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雪融化加速,北極在地緣戰略、自然資源、航運及科研方面的價值日益凸顯,北極「寒地」逐漸變為大國博弈的「熱土」。

經濟方面,北極地區冰層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據估計,這一地區的原油儲備和天然氣儲備分別佔全球未開發儲量的15%和30%。而目前全球能源緊缺、北極冰層變薄,正成為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勘探與開發的有力推手。此外,隨著冰川地融化,北極航道的開通也成為可能。這意味著北極航道將成為連通北美東部和亞洲之間的最短線路,同時也將是跨越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海上捷徑,甚至還可能成為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的替代航線。北極資源的開發及北極航道的開通,將給環北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世界航運體系帶來深刻變革,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也將產生巨大影響。

政治方面,目前關於北極地區如何開採利用,周邊國家各有盤算,國際上尚未達成有效共識,缺乏相關國際法,並且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際協調機制。隨著北極地區戰略價值的日益凸顯,北極地區諸國已按捺不住,相繼宣布對鄰近北極地區擁有主權,並將北極納入本國的國家戰略規劃之中。對於俄羅斯來說,由於目前俄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隨著烏克蘭問題的久拖不決而降至冰點,北約及美國在政治經濟領域又不斷對俄施壓制裁,因此,北極地區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政經突破口。

軍事方面,北極地區作為戰略制高點,既俯視著歐洲、亞洲、北美洲,又連通著大西洋、太平洋。因此,北極地區的軍事航道、飛彈彈道、通信信道具有極大的軍事價值。正是出於這一考慮,俄美等國紛紛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俄羅斯於2014年12月專門成立北極聯合戰略司令部,負責統一管理北極地區所有的軍事力量,被外界稱為「第五軍區」。此外,俄羅斯還採取了一系列配套舉措強化其在北極的軍事力量,如恢復了蘇聯時期在新西伯利亞島的軍事基地和北極的其他哨所,部署「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及防空武器,不斷在北極地區組織大型軍事演習等。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不斷在北極「刷」軍事存在,軍事演習頻度和規模不斷提升,多次聯合極地諸國進行對抗演習。北極地區的軍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主動作為,大國雄心暗藏其中

近年來,俄羅斯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戰略擠壓。在東歐,北約歐盟雙重東擴,多國部隊對俄重兵壓境,持續部署反導系統,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對俄羅斯步步緊逼;在中東,美國恩威並施使俄羅斯盟友所剩無幾,美國總統川普又以所謂的化武襲擊為由下令襲擊敘利亞政府軍機場,欲與俄羅斯爭奪地區主導權的目的表露無遺;在東北亞,美國聯手日韓,對朝鮮不斷施壓製造事端,藉此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介入力度,推動「薩德」入韓,也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地緣安全環境不斷惡化,烏克蘭危機後美歐持續對俄進行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

在多重擠壓之下,北極熊主動出擊,種種舉措之下,暗藏謀求復興大國的雄心。

「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雄心。在重重困境之下,俄羅斯選擇轉身一擊,充分發揮其作為北極國家的優勢,利用長久以來經略北極積累下的軍事、技術經驗,進一步加大對北極的投入和開發,化解軍事、政治、經濟上面臨的潛在危機。

「三葉草」軍事基地建設在亞歷山德拉島,該島隸屬於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一向被視為北極門戶,是開啟北極之旅唯一的登陸點。而北極被視為近年來新興戰略資源爭奪區域,存在著大量領土主權爭議、界限盲區等問題。而俄羅斯率先在搶佔國際法律制高點上打出重拳,提前規劃布局,產生了初步完善的北極法律體系,使其在北極規則制定權中佔據了主動地位。

首先是交通上的便利。隨著全球變暖、冰雪消融,北冰洋的冰層厚度開始逐漸變薄。現在西北航道每年大約有5個月的適航期。據專家預計,到21世紀中葉北冰洋將被海洋完全覆蓋。北冰洋航線將成為是連接亞洲、歐洲與美洲大陸和大西洋、太平洋的最短路。這條「最短路徑」,會給俄羅斯探索海洋、戰略部署提供更多選擇方案。近年來,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對北極的戰略考量,並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北極戰略計劃」。包括以能源探索、開發、利用為主的北極能源戰略;建立「環北極經濟圈」和「冰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戰略;以開拓北極航道、以利用和控制為主的海上通道戰略;建立「北極軍區」和維護北極安全的軍事戰略。這套戰略體系的規劃和塑造,展現俄羅斯政府沿著清晰而明確的戰略總目標。

其次是經濟上的突破。自2013年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持續面臨「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軍事打壓、輿論唱衰」等多重壓力。俄羅斯本為重大能源輸出國,石油和天然氣在俄羅斯經濟成分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因遭受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了經濟衰退的現象。而北極之下儲備的豐厚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為俄羅斯大國復興注入了新的「血液」。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為當下俄政府亟待解決的首要難題。隨著北極冰雪的消融,經過環北極邊境地區的油氣管道失去阻礙,通往亞洲、歐洲和美洲的最短通道有望開闢,北極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將能加速開發,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通過北極資源的開發和挖掘,俄羅斯不僅能緩解飽受經濟制裁的燃眉之急,也為俄羅斯國家復興提供了長遠的戰略資源保障。

角力北極,冷土地上演「多國殺」

隨著北極熱土不斷出現在世人視線,北極周邊國家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和挪威相繼宣布了對北極地區的主權要求,展開了對於北極事務的參與權、管理權、主導權和話語權的爭奪,誰控制了北極就意味著誰佔據了「北方制高點」。為爭奪北極地區資源,各國「軟硬兼施」各顯神通。

北極寒地「熱點」不斷。早在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就正式宣布對北極地區擁有主權。2008年,美國和加拿大還籤署了擱置領土爭議、建立聯盟共同應對北極挑戰的協議。2014年,丹麥申請北極點的正式主權要求,其主張的領土面積相當於20個丹麥的國土面積。此外,一些亞洲國家(諸如印度、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也紛紛開始編制自己的北極計劃。各國對於北極「虎視眈眈」,甚至不惜「劍拔弩張」。

目前北極地區軍事化持續加劇,對各國而言北極都是一個新的「軍事制高點」。俄羅斯不斷加強北極地區軍事力量建設,並屢屢開展海基遠程飛彈試驗;美國也不甘示弱,聯合加拿大及歐洲國家在北極地區進行多次軍事演習;英國也藉機向北極地區派遣攻擊型潛艇進行常備巡邏,強化地區存在。由於蘊含豐富的能源,具備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北極地區成為各國緊盯的「聚寶盆」。

北極是俄國家安全的重要方向,未來有可能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首要因素。北極戰略在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大戰略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無政府狀態下,北極正成為爭端的新發源地。雖然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航道開發領先美國與西方國家數十年,但北極重要的戰略價值與豐厚資源必然不會使美國與西方輕易放棄。冷地熱土,在此定將展開大國博弈。

相關焦點

  • 俄媒:2025年俄一個中隊隱形轟炸機將部署北極
    12月8日,俄國防部副部長布爾加科夫透露:俄軍將於年底前在北極建立和設置近440個軍事基礎設施,其中有6處重要軍事基地將成為俄羅斯在北極保持軍事優勢的「支柱」。軍事專家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已成為各國必奪的戰略資源,俄羅斯已決心在北極部署多兵種軍事力量。
  • 美國加強在北極軍事部署,專家:北極將持續成為美俄博弈熱土
    未來美俄雙方在北極地區的較量還將如何演變?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滕建群為您深入解析。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則看中北極地區的航道和資源價值,因此近年來不斷在這一地區增加軍事部署和行動。軍事觀察員滕建群認為,各國在北極地區進行博弈,是基於各自活動區域、經濟利益和安全方面的綜合考量,最終以軍事部署的形式表現出來。滕建群:軍事只是一個表現形式,對北極的爭奪更多地表現在地盤的瓜分上。按照相關條約,北極是全人類的公共財產,不能歸哪一個國家。
  • 俄羅斯年內將在北極建成兩處軍事設施
    原標題:俄羅斯年內將在北極建成兩處軍事設施   據新華社莫斯科11月7日電 (記者魏良磊)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7日說,俄羅斯今年內將在北極地區建成兩處綜合性軍事設施,這將有助於必要時在這一戰略方向快速部署軍隊。
  • 爭奪控制權 北極「寒地」成美俄博弈「熱土」
    俄海軍將首次在北極圈內舉行大規模軍演美國舉行大規模軍演,俄羅斯也不甘示弱。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海軍太平洋艦隊今年將首次在北極圈內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重點演練海軍陸戰隊員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登陸、數公裡急行軍和構築基礎設施等課目。此外,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俄軍北極防空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即將建成,用於防止北約部隊借用北極對俄境內目標發動奇襲。
  • 「紅藍軍」式軍事演習!高緯度演練是必修課?俄艦將在極圈軍演
    作者:安妮審稿:星願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的競爭升級,北極地區可能成為俄方的主要演習基地。據報導,俄太平洋艦隊將在極圈進行今年首次軍事演習,俄海軍陸戰旅將扮演「紅藍軍」的角色,進行登陸與反登陸演練。先前,俄空降兵特種部隊和北方艦隊3個旅的官兵也曾在北極地區舉行空降訓練。
  • 美國大亂之時,美海軍部部長:北極巡邏時將緊盯中俄
    【南方+1月7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海軍部部長肯尼斯·布雷思韋特表示,美國海軍將在俄羅斯的北極海岸附近開始定期巡邏,以「阻止莫斯科在極北地區的攻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早前發推特稱,中國想成為一個「近北極國家」是幻想,如果北極地區要發展,必須首先關注俄中兩國的威脅。
  • 美媒:應對「中俄野心」,美海軍將前往俄北極地區巡邏,但破冰船還要...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防務雜誌《突破防禦》1月5日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思韋特表示,美國海軍將在俄羅斯的北極海岸附近開始定期巡邏,以「阻止莫斯科在極北地區的攻勢。」 布雷思韋特指出,在未來幾年中,美國將不得不在北極「採取更加堅定的行動」,旨在該地區對抗俄羅斯以及中國的「野心」。
  • 駐防北極俄軍部隊將配備雪橇犬
    來源:參考消息網俄媒稱,駐防北極的俄軍部隊將裝備一批雪橇犬。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1月13日報導稱,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當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北極旅組建一支新的西伯利亞雪橇犬(別稱「哈士奇」——本網注)分隊時,俄軍將很快迎來一些新兵。報導介紹,沙俄軍隊早在1840年就開始使用軍犬,當時的記錄顯示沙俄軍隊在高加索地區作戰期間使用了犬類。自那以來,軍犬一直持續存在於俄羅斯軍隊中。
  • 俄太平洋艦隊將在極圈軍演
    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海軍太平洋艦隊今年將首次在極圈內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重點演練海軍陸戰隊員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登陸、數公裡急行軍和構築基礎設施等課目。 太平洋艦隊的防區主要包括俄東北部地區及毗鄰海域,俄北極地區和北方海航道的一部分也包括在內,因此,在高緯度地區作戰演訓是其必修課目之一。
  • 俄羅斯新銳飛彈部署北極新地島:當地曾爆炸一顆5000萬噸的氫彈
    ,這個地區可以說是荒無人煙,然而近年來北極正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爭奪的焦點,美國和俄羅斯爭相在北極提升自己的軍事力量部署。這一次部署在北極,證明俄羅斯和美國最新的軍事對抗前沿已經轉移到了北極戰場。美國人自己已經毫不掩飾,他們將把北極作為與俄羅斯對抗的最前沿,美軍的各大軍種都已經在北極加強軍事存在,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在2018年成為30年來首次在北極部署的美軍航母。同時美國空軍和陸軍也在向北極阿拉斯加區域增派各種裝備和部隊,愛國者防空系統、能攜帶戰斧飛彈的核潛艇以及先進的4代機都被部署在美國的北極方向。
  • 俄軍擬增購這款「北極終結者」
    參考消息網9月5日報導俄媒稱,俄軍擬採購更多可用於北極地區的新型直升機。據《俄羅斯報》網站9月4日發布的題為《零下50攝氏度下的「終結者」》的文章稱,俄國防部很快或將充實自己的北極航空裝備庫。俄軍事領導層正討論採購更多專為極寒環境研製的米-8AMTSh-VA直升機。
  • 俄羅斯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浮冰漂流站
    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科研所新聞秘書謝爾蓋·巴利亞斯尼科夫21日表示,俄羅斯「北極-35」號浮冰漂流站將從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  據俄新網報導,巴利亞斯尼科夫表示,這座浮冰漂流站將在東西伯利亞海以北的冰帶地區從事考察工作。
  • 俄擬在北冰洋建永久軍事基地
    原標題:俄擬在北冰洋建永久軍事基地  新華社莫斯科9月6日電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中心6日發布通告說,俄羅斯計劃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亞群島為北方艦隊建設永久性軍事基地,以實現俄羅斯對新西伯利亞群島的常規化巡邏。
  • 俄羅斯吶喊:不能放過這裡——北極領土!
    當然即使如此,人類雖然在北極定居的時間較晚但是依舊曾定居過!北極地區軍事地理分析一北極地區許多地方氣溫可能在短時間內驟降或者上升,夏季亦有雪暴等情況出現,整體溼度大。加之氣候嚴寒。因此駐軍均需要特殊訓練和特種裝備,常規武器並不適宜這一地區的作戰,同時人員也需要適應環境,對於目前世界範圍內大多數輪流服役這一情況很難徵服北極。
  • 開放北極航線的好處
    民用客機利用北極航線飛行,往來北美與亞洲的定期航班,已經由過去理論研究及試驗,向實用性階段前進。最近,俄羅斯民航總局和加拿大民航導航公司,公布了一項「北極航線飛行的技術和經濟效益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裡面詳細從多個方面分析、論證其技術可行性和巨大的經濟價值評估。
  • 凍土融化 俄北極地區發現保存完好猛獁象遺骸
    這一驚人的考古發現恰逢西伯利亞和俄北極地區遭遇歷史性炎熱夏季,這裡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上周在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佩切瓦拉瓦託湖岸邊發現這副骨架,包括猛獁象部分頭骨、下顎骨、幾根肋骨和一塊部分軟組織仍然完好的腳骨碎片。考古學家發現了其他幾塊大型骨頭和碎片,目前正努力尋找可能仍埋藏地下的更多剩餘骨架。
  • 凍土融化 俄北極地區發現保存完好猛獁象遺骸
    這一驚人的考古發現恰逢西伯利亞和俄北極地區遭遇歷史性炎熱夏季,這裡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上周在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佩切瓦拉瓦託湖岸邊發現這副骨架,包括猛獁象部分頭骨、下顎骨、幾根肋骨和一塊部分軟組織仍然完好的腳骨碎片。考古學家發現了其他幾塊大型骨頭和碎片,目前正努力尋找可能仍埋藏地下的更多剩餘骨架。
  • 俄羅斯真的拼了:飛彈可抗零下70度極寒 誓死捍衛北極利益
    北極方向來襲的飛彈對俄威脅很大由於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俄羅斯面臨的戰略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來自北極方向的戰略壓力,近年來正在快速上升,作為美國潛射彈道飛彈、陸基彈道飛彈打擊俄羅斯本土的最短路線的必經之地,北極地區正成為俄羅斯防空反導武器的部署重地。
  • 《斯瓦爾巴密碼:段煦北極博物筆記》將角力中國圖書年度大獎
    極地博物學者、博物學文化傳播機構NHCC首席科學顧問段煦先生歷經七年科考、兩年寫作打磨出的北極博物「寶典」《斯瓦爾巴密碼:段煦北極博物筆記》,作為全球唯一一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地方博物學的中文圖書,憑藉其源於大量第一手資料的精心講述,獲「2018中國好書」提名!
  • 走近第一座北極科考站:北極科考與南極有何不同—新聞—科學網
    黃河站的建立,為我國在北極地區開創了一個永久性的觀測研究平臺,為解開日地相互作用、北極氣候環境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等眾多課題提供了一個窗口。 親歷者說 講述人:楊惠根,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黃河站站長 北極科考與南極有何不同? 北極和南極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