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傍晚時分,路過一口不是很深的井。卻看到井底有一個年輕小夥子,他面容平靜,也不呼救。我詢問他為何掉入,為何不出來。我發覺這是自己的水中倒影。而倒影之後伸出的手,把我拉入了井中。」
卡夫卡的文章《掉到井裡的人》,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而掉入井中之後的「我」,身處狹窄的環境,內心卻非常平靜。看著天空飛過的飛鳥,自己只想睡一覺,等待明天。
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有很多感想。這樣令人深思的文章,在任何時候,都是能夠給人以深思和啟迪的。更是讓我想到那句話「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那個井底的另一個我,正如同這深淵一般。當我們身處在其中,大約會因為環境,心境會有所不同。井底的人,內心是麻木失望的。打破僵局,爬出井底的人,只有你自己。
01 好奇心害死貓
卡夫卡的文章中,井底的「我」對於是否是因為不小心掉入井底?這樣的問題。回答是:「不,人只要看見一口井,就想往裡面看——這就是原因。」
這大概就是人們的好奇心。假設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一群人聚在一塊,你的目光不自覺的就會被吸引過去。有時候我們在集市上買菜,往往會選擇顧客多的那一家。
好奇心是難以控制的。因為有了好奇心,科技不斷進步,社會逐步發展。但是很多時候,好奇心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面對多元化的世界,由好奇心發展為獵奇心理。
俄羅斯的節目中,一個12歲的小男孩,平時品學兼優。因為好奇心,某天晚上到廁所碰了兒童不能觸碰的清潔用品。大腦休克,當場死亡。因此,我們要正確地面對好奇心。
02 你是否也曾掉入井裡?
看似簡短的文章,最初讓我想到的就是那隻坐井觀天的青蛙。那隻青蛙一直以為天就是那麼大。當它真正有一天跳出井口,才發現,這世界遠遠比狹小的井裡大得多。
正如諺語所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人難免會有好奇心,也難免有鑽牛角尖的時候。你當下所面對的最大的難題,就正如這口井,你解決不了,把自己困住了。
停留在井裡,自己不想辦法出來。這正如陷入難題,得不到解決,等待身邊人來幫助你。或許別人會拉你一次,解救了你。但不可能每次你遇到問題,都要等待別人來搭救你。
「井口太小。」「井太偏僻沒有人來。」不要把眼前的問題歸結為「井」的原因。你要學會自救。總有問題是需要你自己解決的。
03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文章中的主人公「我」,因為偶然看到了井,看到井裡的人。交流之後,卻發現困在井裡的其實是自己。凝視井裡交流,不過是在和自己的黑黑的影子交談。
我們身處在這個世界之後,就無法成為一個旁觀者。看到現在的校園霸凌的事件,我學生時代,我曾經經歷這樣的事情。班上的男生會覺得我們長得難看,給我們起外號叫「恐龍戰隊」。
他們樂此不疲地開玩笑。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外號。這簡直就是我們幾個女生的噩夢。最後有個女孩轉班了。我們只能選擇無視,擺正態度學習。
或許他們覺得很有趣。惡意的嘲笑和語言攻擊,真的有趣嗎?他們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有孩子,別人這麼對待他們的孩子。到那時,他們又會是怎樣的心態呢?
04 活出自我,堅守本心
你要學會自救。這裡的自救,是指在陷入困境時,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困難,拯救自己。正如你小時候第一次學會吃法那樣,身邊不會永遠有人拿勺子餵你。
不要活出自我。或許身邊的環境,導致目前面臨困難。你會迷茫會困惑。但千萬不要一直處在低迷的情緒中,你要活出自我,就從改變面對困難的態度開始。
堅守自己的本心。心想事成的事情存在嗎?有的。但是或許很少很少。我們在自己目標的道路上,會出現很多小波折,也可能會出現一口又一口帶著誘惑的陷阱。
別害怕,不要膽怯,迎難而上吧。當你突破眼前的困境之時,便會覺得又成長了不少。距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堅持住,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