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嶼區多舉措整治城區黑臭水體:清淤疏浚 生態補水

2021-01-12 閩南網

  連日來,秀嶼區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對笏石頂社河進行清淤疏浚(如圖),整治黑臭水體,清理淤泥、垃圾、漂浮物約1.72萬立方米。

笏石頂社河進行清淤疏浚

  為了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秀嶼區著重從清淤疏浚、沿河排汙口截汙、生態補水三個方面開展治理,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據介紹,頂社河屬於鎮級河道,源於笏石鎮後鄭山,經秀山村、北埔村、頂社村後匯入土海,主河道長2.86公裡,上遊寬度3米至5米,下遊寬度10米至15米,匯水面積約2.2平方公裡。由於該河地處秀嶼老城區,居民比較集中。從陽光幼兒園至建行段,頂社河上有個涵洞,長約500米、高2.2米,蓋板上建有居民樓。因源頭無水,旱季枯水期河道流動性差,上遊地區存在不少豆製品作坊,製作過程中產生廢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再加上雨汙合流,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長年累月淤積,造成了黑臭水體。

  在清淤疏浚的同時,秀嶼區加大資金投入,在笏石農貿市場與下遊交匯處,設置了一段1000多米的截汙牆,將水體周邊的生活汙水收集到管道,進入市政汙水管網,同時在上遊建了一個汙水收集池,收集豆製品廠產生的廢水及生活汙水。

  秀嶼區住建局局長林團代介紹,河流自淨能力的恢復關鍵靠生態補水,引水入河才能做到標本兼治。該區從上遊、中遊引入水源,讓水體流動起來,做到流水不腐。實施東圳乾渠生態補水工程,今年從東圳水渠向頂社河補水34萬噸,實現「北水南調」。同時,採取「東水西調」,利用笏石溪吳黃水閘控制上遊蓄水,然後新設抽水泵站,將笏石溪中遊的水源補充到頂社河橋頭。

  此外,秀嶼區還對頂社河進行植綠護坡、生態修復,在下遊河岸兩側種植蘆葦、翠蘆莉、香蒲、蟛蜞菊、遍地黃金等地被,長達500多米,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努力實現水清岸綠。

  (劉金通蔡楠文/圖)

原標題:清淤疏浚 生態補水 植綠護坡  秀嶼區多舉措整治城區黑臭水體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柴家溝岸邊又見納涼人——記者實地探訪其黑臭水體整治後的變化
    近年來,附近居民都希望對柴家溝進行徹底整治。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5年,柴家溝綜合治理改造項目啟動,2019年10月完工。說起柴家溝黑臭水體整治前後的變遷,附近居民木正強感觸很深:「我在這裡住了20多年了,以前水質又黑又臭,垃圾雜物多得很。現在好了,不僅水清岸綠了,水面還比以前寬了一倍,周圍的群眾都很滿意。」
  • 莆田秀嶼區:源頭上管控 網格化治水
    2018年06月07日 15:28:18 來源:福建日報 整治後的土海溼地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記者 王毅 攝  近日,莆田市秀嶼區委書記鄭加清、區長蔡晃先後帶隊,深入城區調研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黑臭水體整治專項督查有關情況的函
    督查過程中,通過查閱你市提供的相關資料,核實你市制定總體整治計劃、黑臭水體整治方案、信息公開、核實舉報、建立長效機制等工作情況。通過公眾調查、水質監測、現場核查(核查控源截汙、清淤疏浚、垃圾清理、生態修復和其他黑臭水體整治措施的落實情況)等方式,對你市上報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整治的31個黑臭水體的整治成效予以評估。
  • 東埔河整治成效如何?群眾說了算!民間河長來調查……
    黑臭水體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重大戰役之一。市區東埔河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程自2019年6月由市直交由源城區政府實施後,源城區採取了「截汙治汙、清淤疏浚,生態補水、長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治理力度。
  • 濰坊城區5條河流整治通過驗收,張面河等不再是臭水溝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組織專家對濰坊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經督查結果反饋5條水體全部通過督查驗收這意味著中心城區的黑臭水體基本被「消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張面河整治後河道張面河膠濟鐵路至健康東街河段,曾是中心城區「著名」的黑臭水體,總長度達到6.7公裡。自2016年7月起,我市啟動了對這段張面河的改造工程,採用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技術實施綜合整治,避免汙水直排入河,並修建了沿河道路、照明、綠化、健身、公廁等配套設施。如今,這段張面河已經成為了城區的城市景觀河。
  • 黑臭水變清水!德城區6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大略網
    來源:通訊員 解啟軒  日期:2020-11-30 10:18:38    11月2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組織3名專家,對德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長制久清效果進行專家評審。
  • 莆田秀嶼區笏石鎮持續攻堅 打造「美麗笏石」升級版
    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黨委書記林志洪對汙染防治工作有著清晰而明確的認識方向。據了解,自三大攻堅戰開展以來,笏石鎮幹群積極響應市、區號召,找準癥結,自我加壓,創新舉措,分類施策,圍繞「共建美好環境,共享美好生活」理念,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攻堅,打造「美麗笏石」升級版。
  • 科學規劃系統治理,技術團隊全過程指導臨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顯效...
    享受優良的生態環境,無疑是人民群眾最迫切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而城市黑臭水體則成了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突出的環境汙染。為此,《建議》明確提出治理城鄉生活環境,推進城鎮汙水管網全覆蓋,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山東省臨沂市地處淮河流域魯蘇交界,是一座依水而建、臨水而興的城市,境內有大小河流1800餘條,城區「九河繞城」。
  • 德陽城區新增N個新公園!光看圖就美翻了,位置就在...
    穿城堰改造後其實早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由德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已經完成了中心城區黑臭水體識別與調查、列出黑臭水體清單,確定了勝利堰和穿城堰、丁家堰、幹河子為我市需要整治四條黑臭水體,總長29.52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1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強化監督工作。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
  • 「再見了」,黑臭水體!
    為提高居民生活環境,建設湖濱新興生態旅遊城市,近年來,洪澤區投入約13億元,對建成區9條城市河道進行黑臭水體整治。經過不懈努力,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好願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變化吧。
  • 湖南長沙後湖將啟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種水草養魚蝦淨化水質
    然而,後湖因周邊廢水排放,變成了一湖黑臭水體。日前,湘江新區住建環保局公布《長沙市後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報告書》)擬受理情況公示,後湖景區將啟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 範中傑調研城區汙水管網建設、羚山湧整治及碧道建設情況
    3月30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到端州區調研城區汙水管網、羚山湧整治及碧道建設情況,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面加強城市水環境治理,努力把肇慶建設成為彰顯中國特色
  • 治理見成效,黑臭河湧變身濱水「騎樓街」
    近年來,廣州市番禺區全面整治轄內黑臭河湧,全區有50條黑臭河湧被納入整治範圍,大石街大山東湧是其中比較複雜、治理難度較大的黑臭河湧。記者5月23日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番禺區大石街按照「控源、截汙、清淤、調水、管理」的治水思路,進行了截汙、清淤、拆違、洗河、保潔、修復等一系列系統整治工作。
  • 菏澤洙水河「大清洗」預計11月下旬完成清淤工作
    ,預計在11月下旬完成清淤,屆時,將大大改善洙水河面貌。項目技術員介紹現場「該項目為洙水河內源治理清淤工程,因施工條件限制,我們現在正在使用分段圍堰的方式,將河道內的河水排出,然後進行清淤。」在施工現場,中交天航局菏澤項目部洙水河內源治理清淤工程技術員任一鳴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介紹,該工程主要是清淤和改善治理河道內的黑臭水體。據介紹,市水務局根據前期勘察工作,洙水河黑臭水體存在汙水隨意排放、周圍生活垃圾、建築垃圾亂堆亂放的問題,部分河流水位較低河流無流動性、水體透明度較低並散發惡臭味,黑臭水體會嚴重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給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 暗涵整治—看深圳如何攻堅高密度超大城市治水痛點!
    就仍是積累大量汙染的「黑臭」通道成為藏汙納垢的隱蔽區嚴重影響城市「裡子」形象下雨時大量汙染被衝進河道河流長制久清無法得到保障且一旦地下暗涵發生滲漏破裂或垮塌易導致上部建築發生沉降傾斜甚至坍塌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整治難度大針對暗涵最有效的整治方式就是將其「打開」讓河流重現生機但多因素疊加深圳市暗涵治理難度極大可以說是水汙染治理最難啃的「硬骨頭」
  • 廣州:黑臭水體逐年減少 又見魚蝦跳白鷺飛
    廣州是一座依水而建、伴水而生、因水而美的城市,廣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優化水環境、確保水安全工作。 2017年-2019年,廣州黑臭水體連續3年減少;2020年1-7月,廣州市未新增黑臭水體,147條納入住建部監管平臺、列入整治計劃的黑臭水體已消除黑臭。
  • 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港河、南港河 黑臭水體整治銷號情況公示
    按照嶽陽市政府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部署,我區2018年開始實質啟動北港河、南港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當年,我區範圍內的北港河、南港河沿河截汙管網實現全覆蓋,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羅家坡二期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 邯鄲叢臺區:老舊小區改造注入海綿基因  助力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是群眾家門口的民生工程,我市建成區內共有7段黑臭水體,總長度30.3公裡,為科學有效治理,我市從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和能力建設7個方面著手,確定了44項治理示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