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黑臭水體!

2020-12-01 洪澤發布

  為提高居民生活環境,建設湖濱新興生態旅遊城市,近年來,洪澤區投入約13億元,對建成區9條城市河道進行黑臭水體整治。經過不懈努力,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好願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變化吧。

請欣賞整治後景象

—三圩鬥渠整治前後—

—三邱溝整治前後—

—迎賓大道邊溝整治前後—

—北和平溝整治前後—

—洪新河整治前後—

—三圩溝整治前後—

—潯河整治前後—

—硯臨溝整治前後—

—硯臨河整治前後—

▼潯河、硯臨河示範河道打造▼

來源:住建局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黑臭水體整治專項督查有關情況的函
    、北太平河、山大路邊溝、農科院東溝、農科院西溝10個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老護城河、大澗溝、小清河3個黑臭水體未消除黑臭。  3.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完成情況  你市上報黑臭水體31個,新發現黑臭水體0個,黑臭水體總數為31個。專項督查期間,經核實已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的水體28個,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完成比例90.3%。
  • 黑臭水變清水!德城區6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大略網
    來源:通訊員 解啟軒  日期:2020-11-30 10:18:38    11月2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組織3名專家,對德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長制久清效果進行專家評審。
  • 廣東清遠黑臭水體假裝治理 水務局局長等6人栽了
    新華社廣州6月15日電(記者周穎)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近日在廣東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曝光了清遠市黑臭水體治理存在「假裝治汙」「表面治汙」情況。記者了解到,目前6名相關責任人已被當地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
  • 秀嶼區多舉措整治城區黑臭水體:清淤疏浚 生態補水
    連日來,秀嶼區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對笏石頂社河進行清淤疏浚(如圖),整治黑臭水體,清理淤泥、垃圾、漂浮物約1.72萬立方米。笏石頂社河進行清淤疏浚  為了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秀嶼區著重從清淤疏浚、沿河排汙口截汙、生態補水三個方面開展治理,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柴家溝岸邊又見納涼人——記者實地探訪其黑臭水體整治後的變化
    柴家溝,這個兩年前還讓人掩鼻而過的臭水溝,隨著黑臭水體整治的完成,如今已經成了附近居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整治後的柴家溝柴家溝恢復了水清岸綠7月4日傍晚時分,記者站在柴家溝人民路橋。說起柴家溝黑臭水體整治前後的變遷,附近居民木正強感觸很深:「我在這裡住了20多年了,以前水質又黑又臭,垃圾雜物多得很。現在好了,不僅水清岸綠了,水面還比以前寬了一倍,周圍的群眾都很滿意。」在柴家溝附近曙光路上開飯店的石友成,對柴家溝的整治更是讚不絕口。「以前夏天溝邊根本不能站人,臭氣大得很,生意也不好。治理之後環境好了,客人也多了起來。」石友成高興地說。
  • 邯鄲叢臺區:老舊小區改造注入海綿基因  助力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是群眾家門口的民生工程,我市建成區內共有7段黑臭水體,總長度30.3公裡,為科學有效治理,我市從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和能力建設7個方面著手,確定了44項治理示範項目。
  • 科學規劃系統治理,技術團隊全過程指導臨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顯效...
    臨沂市委、市政府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立足解決民生優先領域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尤其是治理黑臭水體,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裡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廣州:黑臭水體逐年減少 又見魚蝦跳白鷺飛
    2017年-2019年,廣州黑臭水體連續3年減少;2020年1-7月,廣州市未新增黑臭水體,147條納入住建部監管平臺、列入整治計劃的黑臭水體已消除黑臭。一條條昔日黑臭的河湧,又見魚蝦歡騰、又現白鷺翻飛,水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日益增強。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青島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環保大事匯:黑臭水體、第三方治理、月球環保……
    日前,生態環境部會同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以打基礎為重點,建立規章制度,完成排查,啟動試點示範。   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加快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到2035年,基本消除我國農村黑臭水體。
  • 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港河、南港河 黑臭水體整治銷號情況公示
    按照嶽陽市政府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部署,我區2018年開始實質啟動北港河、南港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當年,我區範圍內的北港河、南港河沿河截汙管網實現全覆蓋,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羅家坡二期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 龍蝦塘老綠水黑臭水怎麼辦?
    龍蝦塘老綠水黑臭水怎麼辦?一看這就是水體環境沒有做好,個人認為可能和水質老化,水質過肥有關。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會出現水透明度低於20cm,蝦塘底層水溶氧極低,水中浮遊植物藍藻過多,導致水質老化所致。
  • 追蹤: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華山湖黑臭水源頭在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兩處排放黑臭水體排汙口的事情,其中一處仍在排水。報導刊發以後,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歷城分局、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等多部門開展聯合調查,並進行了水樣採集分析。
  • 臭水溝治理,不能簡單「以填代治」
    ■ 社論簡單地「一填了之」,顯然背離了「只為消滅黑臭,而非消滅水體」的黑臭水體整治要求。今年5月底的黑臭水體整治督查中,髒臭的小河溝還「健在」;近日,巡查組專家要根據全國黑臭水體在冊名單檢查整治情況時卻發現,小溝「消失」了,經當地人介紹和巡查組定位才知道是被用土填埋了……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石家莊裕華區800米長、不足7米寬的南位排水溝的「河轉路」,令京津冀巡查組「左右為難」。
  • 龍華「巴掌大的黑臭」也不放過 觀瀾河幹流基本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深圳商報2020年01月21日訊 決戰2019,決勝「不黑不臭」。2019年,龍華區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收穫滿意成績單:全面完成水汙染治理國考、省考、市考,全年累計完成水汙染治理投資71億元,同比增長52%;觀瀾河企坪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全年水質均值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為建區以來最好水平;全區24條支流實現旱季全面消黑,完成1155個小區正本清源改造,在全面完成區考核的108條小微黑臭治理的基礎上,自加壓力,實際完成131條小微黑臭水體治理。
  • 濰坊城區5條河流整治通過驗收,張面河等不再是臭水溝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組織專家對濰坊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經督查結果反饋5條水體全部通過督查驗收這意味著中心城區的黑臭水體基本被「消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條「看起來黑,聞起來臭」的黑臭水體。張面河整治前河道附近時代麗景苑小區居民劉靜說,以前,和虞河、白浪河等河流相比,這段張面河顯得有些尷尬,經常斷流,河內長滿了荒草,兩岸扔著垃圾,像是一座垃圾場。經過幾年的改造,這裡徹底告別髒亂差,成了周圍居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 治理見成效,黑臭河湧變身濱水「騎樓街」
    近年來,廣州市番禺區全面整治轄內黑臭河湧,全區有50條黑臭河湧被納入整治範圍,大石街大山東湧是其中比較複雜、治理難度較大的黑臭河湧。記者5月23日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番禺區大石街按照「控源、截汙、清淤、調水、管理」的治水思路,進行了截汙、清淤、拆違、洗河、保潔、修復等一系列系統整治工作。
  • 衡陽:西湖公園水體治理11月底全面竣工 放水入湖約需一個月
    昨日下午,在西湖公園黑臭水體治理現場,記者看見湖邊新建的生態駁岸栽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寬闊的湖底也被水草覆蓋。 施工方透露,西湖公園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將於11月底全面竣工,因「西湖」面積達7.7萬平方米,湖水平均深度達1.5米,放水入湖約需耗時一個月,12月底,一個水質清澈透亮的「西湖」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 水體發黑水溝發臭 海口白水塘排洪溝被居民吐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王康景 實習生 孟躍)「我們小區門口附近的這條排水溝髒臭,近期,在椰海大道海口景山學校附近一新建小區購房的陳先生反映稱,小區附近的一條長長的排水溝裡水體發黑髮臭,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困擾。
  • 青苔死亡後水質惡化,又黑又臭?快用老師傅的法子,效果好無殘留
    然後每天同時進排水,保持水體對流,如此堅持最少一周-10天。 2.換水的同時,可每三天改底一次,每兩天使用有機酸解毒一次。哪怕藥效流失,錢打水漂,也一定不能心疼。蝦苗的死活更重要。 3.青苔藥的殘留時間與青苔腐爛產生的毒素殘留期可能會很久,蝦苗浮頭現象壓下去以後,每七天改底解毒一次,堅持兩到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