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女,1981年出生,舟山人。2005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法醫學本科,2006年進入溫嶺市公安局工作。現為市公安局惟一的DNA技術鑑定員。
參加工作7年來,金吉主辦或參與案件事件處置1000多次,人體損傷程度鑑定2000多例,屍體檢驗達800多具,工作量達整個法醫室的四分之一以上。2012年至今,金吉共進行法醫DNA檢驗案件1528起、4665多份檢材,直接認定嫌疑人281名。
2008年、2010年,她被評為溫嶺市優秀公務員;2011年,當上溫嶺市勞動模範。2012年,被評為台州市「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
金吉正在申請換寢室。在市公安局裡的寢室,她已經住了7年,她想換到外面的寢室去。
因為申請理由不夠充分,申請書改了很多次。為什麼要換?她說,想換個環境。
金吉一天的通話記錄一般有二三十條,絕大多數集中在上班時間,是公事。
下班後的,只有兩三條。 「還真有點少,這是個問題。」
這位1981年出生的女法醫,至今單身。她最美好的7年青春都獻給了法醫工作。
市公安局惟一的DNA技術鑑定員
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每個工作日,金吉都待在DNA室裡。
「世界就這麼點大。」窗外,是一個紅黃色調的操場。這個操場,金吉看了很多遍。
她所做的工作,是將犯罪現場採集到的生命片段,完成DNA提取。這期間,有個漫長的過程。她是市公安局惟一的DNA技術鑑定員,承擔了全市所有案件的DNA檢驗鑑定工作。
在DNA室內,金吉不停地和各種試管打交道,頻繁地換著手套。DNA室成立於2010年下半年,當時只有金吉一人。
從案發現場到DNA室的轉變,金吉有點不習慣。她惟一的消遣方式,就是用手機播放音樂。「我的工作很枯燥,就像小和尚念經,念著念著,心就靜下來了。」金吉說。
每次實驗,都要花幾小時的時間。剛開始,金吉沒算好時間,經常錯過飯點。
實驗室外,金吉的辦公電腦有兩臺,她要將實驗數據輸入到電腦中。
金吉打開一個文件,這裡就是她今年以來的工作成果:對準的DNA共有120多個。
今年4月26日,城西街道一餐飲店四箱葡萄酒和電線被盜。警方提取了現場飲料瓶的基因片段,經過基因提取,鎖定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很快,兩人被抓獲歸案。
2012年至今,金吉共進行法醫DNA檢驗案件1528起、4665多份檢材,直接認定嫌疑人281名。
跑現場時,檢查屍體讓死人「說話」
「巾幗不讓鬚眉」,這是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刑偵大隊長陳津健對金吉的評價。
2006年,金吉進入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工作,成為一名法醫。半年後,金吉就開始獨立出警跑現場了。她的工作是,檢查屍體讓死人「說話」。
陳津健說,金吉的論證思路很清晰,她辦事大家都很放心。女法醫比男法醫更細緻、更耐心,更容易和群眾打交道。特別是未成年人強姦案,女法醫更容易和受害人交流。
金吉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法醫學,是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刑事科學技術室主任陳軍輝的師妹。
「金吉的方向感很差。」陳軍輝說,她第一天到公安局報到後,第二天竟然找不到公安局了;幾個同事一起到萬壽路買衣服,她找不到回來的路了。
但在工作方面,陳軍輝對金吉卻讚不絕口。那時四個法醫輪班倒,一個法醫值班一周。值班時要24小時開機,嚴寒酷暑,夜半三更,遇到案件隨時要趕赴現場。最忙的時候,金吉和同事一天檢驗了10具屍體,解剖了6具。
這對體力是一大考驗。金吉只有遇到生理期時,才會找人代班。所以隊裡的人都知道金吉的「特殊日子」。
「以前破案對物證的依賴比較多,金吉作為女性的細心和敏感性對破案很有幫助。」陳軍輝說。
參加工作7年來,金吉主辦或參與案件事件處置1000多次,人體損傷程度鑑定2000多例,屍體檢驗達800多具,工作量達整個法醫室的四分之一以上。
生活圈越來越小,「養貓養花養自己」
金吉說,她住在公安局裡,半夜遇到出警,比起其他住在家裡的法醫,多了個洗臉時間。
「能抹把臉就很不錯了。」出警前,根本沒時間化妝,金吉也不會化妝。
素麵朝天,不穿裙子,這就是金吉的樸素形象。可她畢竟是女孩子啊,也愛美。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做美甲,把指甲做得花花綠綠的。
「跑現場做屍檢時,多麼不合適啊。」金吉說,做美甲又不能不做顏色,後來朋友相邀時,她就不去了。
她工作之外的朋友不多。陳軍輝說,以前金吉還經常和朋友出去玩,現在幾乎不出去了,生活圈越來越小了。
金吉自嘲,她已經提前過上老年人的生活。每天吃完晚飯,去錦屏公園散散步,十點多就睡了,第二天六七點起床。
金吉的宿舍裡,養了幾盆花。上半年,出警室裡有隻野貓生了,金吉領了一隻來養。她將自己的生活歸納為:養貓養花養自己。
打羽毛球也是她的業餘消遣。金吉自稱打得一般,但同事們說她打得很不錯,謙虛了。
市公安局裡有三個未出嫁的大齡女青年,金吉是其中最小的。目前,最大的已經嫁人了。要是第二個也嫁人了,金吉的壓力就更大了。
同事們都張羅著幫她介紹對象,但都沒成功。陳軍輝說,以前金吉跑現場,很多人有忌諱。
金吉說,人家願意和她見面,肯定是不介意她的工作。沒成功,肯定是緣分沒到。同事們則解釋,金吉為人直爽,第一次發現合不來,就不來往了。
「我不會改行,我喜歡法醫這份工作」
事情忙,金吉不好意思請假。一有假期,她就往家裡跑,父母在哪她去哪。
金吉老家舟山,父母在天津做生意,姐姐也嫁在天津。
對於法醫這個職業,父母沒有反對。「我爸說,這是個技術活,餓不了自己。」
當初,香港電視劇《鑑證實錄》熱播,金吉看了電視後,女法醫「聶寶言」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此,她決定報法醫專業。金吉說,他們學校法醫專業男女比較以前是4:1,受這部電視劇影響,她這一屆比例變成了1:1。
在學校裡,金吉已經解剖過屍體;畢業後在蕭山實習,跑過現場。對於屍體,金吉已經沒有畏懼,第一次獨立出警,擔心的也是專業的事情。
「電視劇裡的聶寶言太小資了,裡面的犯罪現場太乾淨了,破案線索太容易找了。」金吉說,比起現實情況,她感覺自己被忽悠了。
同班的女同學,很多都已經改行了,做保險、老師和醫生的都有。金吉稱,她不會改行,她喜歡法醫這份工作。
「其實,我的工作很普通,大熱天裡,環衛工人比我辛苦多了。」金吉說。
記者給金吉拍照時,金吉說她拍的照片有一個特點:脖子特別前傾,不好看。這是她的職業病,因為做檢驗工作時要低頭。
因此,她站了起來,用手做了個「V」字。
金吉的鑑證實錄
●2007年9月,城西發生殺人焚屍案,死者被燒焦,同事們都認為不太可能確認被害人的身份。金吉反覆檢驗焚燒毀損的屍體,發現死者尺骨、橈骨有陳舊性骨折,初步判斷時間為半年內的損傷。結合專業的判斷,劃定了死者大概年齡,併到多家醫院查閱影象學檔案,在一萬多張片中,篩選了一百多張進行比對。在發現屍體後12小時,警方終於確認了死者身份。這個案例後來被同行認為是人類學知識在案件偵破中發揮作用的經典案例,是對金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執著的敬業精神最好的褒獎。
●2009年5月24日,在澤國發生一起殺人案件,案犯朱某潛逃,公安人員到朱家時,朱父稱已經很久沒見到兒子了。當警察問及其子原先居住房在哪時,朱父指了指對面大門緊閉的房子說:「就在那邊,門口還滿是灰塵呢。」金吉到門口透過玻璃看了看,淡淡的菸草味讓她警覺。她立即要求開門進入,一樓房間地面上,發現一枚菸蒂和新鮮的菸灰,金吉判斷案犯應該就在家中。果然不出所料,公安人員順利地在朱某家裡將其抓獲。
●2008年5月1日,有人報案,稱跟別人同居的女兒失蹤了,其男友則稱:吵架,她打包走了。按常規,警察對該女與男友租住的房子進行檢查。勘驗很順利完畢,離開出租屋時,金吉說:我還得再來看看,一個女人既然選擇了再不回來,怎麼會落下貼身物品呢?當夜,金吉配備了相應的試劑,在現場地面一點點地噴灑,終於在床角的地面看到了螢光,那是血跡,且是經過清洗後留下的血跡。經過進一步確定,是人血!DNA檢驗結果很快出來了,血跡正是來自於那位失蹤的女性。警方很快鎖定她男友是犯罪嫌疑人,金吉的直覺和細心,讓這個案件順利偵破。
記者手記
如果你願意,其實,你也能成為「金吉」
金吉一直強調,她是個普通人,她很平凡。在她眼中,像黃繼光、邱少雲這樣的,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是的,金吉很平凡,但她的平凡裡有一種純淨的執著和真誠。我們身邊,有著很多這樣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可能不那麼轟轟烈烈,但他們用真誠、敬業、執著、堅持等品質,詮釋著真善美。
「真正跑現場的女法醫很少。」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刑事科學技術室主任陳軍輝說。不化妝、不美甲,不穿裙子高跟鞋,同事們介紹的對象因為她的工作落荒而逃……不可否認,跑現場的法醫工作影響了金吉的生活。「我不會改行,我喜歡法醫這份工作。」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現在仍能無怨無悔地在這個崗位,這份從內心散發出來的平靜,讓人心生敬意。幹一行、愛一行,不怕苦、不動搖,這是金吉的敬業精神。
守在DNA實驗室,每天和試管打交道,必須要受得住那份枯燥和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心工作,這需要多麼豁達的心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很多人抱怨工作的枯燥和艱辛,而真正阻擋他們成材的,是缺少一份隨遇而安的安靜,以及一顆肯鑽研肯犧牲肯奉獻的心。如果你願意,其實,你也能成為「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