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醫讓屍體「開口說話」六年解剖109例屍體
六年解剖109例屍體,莫傳瑩榮獲省勞模和市勞模稱號
新快報訊(記者 吳璇 通訊員 丘秉春)她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臉上總是掛著甜甜的笑,說起話來讓人感覺格外親切。然而,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可人女孩卻整天與屍體打交道,還能讓屍體「開口說話」。她,就是黃埔區公安分局29歲的女法醫莫傳瑩。莫傳瑩從事法醫工作6年,已解剖了109例屍體。
近日,莫傳瑩獲得了省勞模和市勞模的稱號。首次見腐屍扭頭就跑
莫傳瑩說,她1999年從中山醫科大學法醫學系畢業時,同班女同學幾乎都轉行了,但她毅然選擇了這份既刺激又有挑戰性的職業。「但法醫工作又髒又臭,對於女性而言,更要克服羞澀、恐懼等心理。」她說,第一次「出現場」就深深地體會到了。
2000年盛夏的一個大熱天,莫傳瑩接到第一單任務———一間出租屋5樓發現一具腐屍,需法醫對屍體先進行屍表檢驗,確定死亡性質。
當她趕到現場時,在3樓的樓梯處就聞到陣陣惡臭,有個男偵查員被燻得嘔了一地。她戴上防毒面具,和幾個技術員來到5樓,看見死者躺在床上,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屍體腐敗的液體滲到被子裡。她緊張地走上前去,逐層打開被子,惡臭不斷傳來,終於看見死者———突眼、露舌,頸部被鐵線繞了幾圈,整個都腐爛了,更讓她發毛的是,死者身上還爬滿了肥嘟嘟的小蟲子。
她手一軟,鉗子、剪子掉在地上,然後扭頭就跑,好在幾分鐘後,老法醫也趕到了。在老法醫的鼓勵下,她又回到屋裡忍著惡臭對屍體進行現場解剖。
「那天的解剖一直從下午2時持續到晚上7時。」莫傳瑩回憶說,最終精確地推斷出死亡的時間和原因,並在現場找到有力證據,協助警方抓獲了案犯。
能讓屍體「說話」的人
「從那以後,我慢慢學著忍受屍臭和蛆蟲的噁心,甚至還會把小蛆蟲抓來量長度,用來精確推斷死亡時間。」她說,她從此不敢吃和蟲或蛹有關的任何食品。在一次次現場勘查的鍛鍊中,她逐漸摸索到一種獨特的語言———屍體語言。「屍體會說話,會留下信息。」她說,對一名法醫來說,屍體是最重要的證據,記載了受害人要告訴他們的一切,法醫的責任就是要讓每一具屍體「開口說話」。
「丈夫等我六小時回家」
因為太髒、太累,目前從事屍檢的女法醫寥寥無幾,像她這樣要「出現場」的女法醫廣州只有兩位。「看著那些慘烈的現場,我有時也有點害怕,但當時只是一心工作,沒時間害怕,而是晚上回家後,想起來有點後怕。」莫傳瑩說。
莫傳瑩說,她最欣慰的是家人對自己的事業非常支持。她的丈夫也是警察,而且兩人均出自「警察世家」。「有時三更半夜出現場,丈夫不放心我一人回家,就會送我去,接我回家。有次我凌晨兩點出現場,丈夫開車送我去,我工作了六個小時出來後,發現他還在車裡等我,讓我覺得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