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驗屍1000餘具 法醫阿超的箱子裡為何總有一把湯勺

2021-01-13 環京津新聞網

說起法醫,很多人會想到刑偵片裡的畫面: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幾名身著白大褂的法醫拎著箱子走進荒郊野嶺,對一具不明身份的屍體進行勘查。是自殺還是他殺?兇手是誰……

法醫神秘的勘查箱裡有哪些法寶?據說,勺子除了舀湯還是法醫的好幫手。生活中,法醫還破解了小區裡的流浪貓死亡案。2021年1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潘鬥超法醫工作室,了解法醫的故事。

20年間,他共檢驗屍體1000餘具

潘鬥超是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的民警,身材瘦削。原以為長期接觸不能發聲的屍體,人會變得沉默寡言,沒想到他格外幽默健談。

在公安一線崗位上的20年間,他共檢驗屍體1000餘具,出具各類人體損傷鑑定達2000多份,直接認定破案500餘起,用無數鐵證澄清事實、還原案情,偵破了80多起重特大案件。

「法醫對細節非常重視。舉個例子,一名受害人死亡後,經檢驗身上只有大腿內側的一道傷,是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現場有一攤血。但是經過法醫仔細勘察,現場還有其他零散的血滴,這血滴是受害人的嗎?通過血滴的走向、分布,我們判斷出這是犯罪嫌疑人受傷留下的,而不是受害者的血。因為主動脈破裂的出血量非常大,受害人大腿受傷後瞬間倒地,就無法行動了。」潘鬥超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後來經過DNA的檢測,證實細小的血滴確實是嫌疑人的血液。

潘鬥超表示,面對一個案件時,不僅是法醫,所有刑偵警察就像是在解一道複雜的數學題。解題的方程式有很多,每個警種有不同方式。現在警種大融合,面對案件時大家共同去破,所以破案速度越來越快。

箱子裡都有啥?勺子居然有這用場

法醫的小箱子裡都有什麼法寶?潘鬥超打開勘查箱向記者介紹道:「箱子裡的工具都是根據法醫平時工作需要挑選出來的,有的可能是其他專業的用具,甚至是生活中的用具。比如這個箱子裡的,大多數是外科醫生會使用的工具,有止血鉗、剪刀等,還有一些是生活中就會用到的。」

說到這裡,潘鬥超拿起箱子裡的一把長柄勺子:「猜猜這把勺子是什麼用處?」猜了半天,也沒人說出正確答案,潘鬥超揭曉謎底:「勺子在平時可能是盛湯用的,但在我們這裡用處可不一樣。在法醫檢驗屍體時,如果死者是因為大失血死亡,那腹腔內可能有大量血液。這把勺子容量為30毫升,如果一共在腹腔內舀出10勺,那麼死者的出血量就是300毫升左右。」 「因為腹腔內有很多臟器,用長柄勺子可以在不破壞臟器的情況下取出血液並測量出血量,這個勺子的巧妙用處也體現了業界前輩的智慧。」潘鬥超補充道。

潘鬥超又拿起一個撬棍樣式的工具告訴記者:「這是開顱工具,因為腦組織比較容易被破壞,所以一般在用鋸子鋸到一定深度後,就要更加小心地操作,要用這個小工具順著骨縫把顱骨撬開。」

是不是每次解剖都需要打開顱骨?潘鬥超說:「是的,我們解剖是要嚴格遵循國家頒發的標準,每次解剖都要將三腔打開,也就是死者的胸腔、腹腔和顱腔。顱腔要打開的話,就要先打開顱骨。」

潘鬥超拿起一個溫度計進行解密:「這是測量屍溫用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屍體都是冰冷的,沒什麼溫度,其實在實踐中,屍體溫度是必須測量的。測量出屍體內部的溫度後,再結合環境溫度,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死者的死亡時間。」

法醫工作對他的生活有影響嗎?

2017年4月,棲霞區一處河塘中出現了一具浮屍,已經發黑髮臭。潘鬥超的同事李承承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到現場,由於屍體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已經高度腐敗,顏面膨大,眼球外突,屍體膨大呈現「巨人觀」。村民們都不敢靠近,李承承一人將屍體拖上了岸。

這樣常人無法忍受的工作環境,對於法醫來說是常態。潘鬥超說:「我的職業比較特殊,面對的挑戰比較大,工作環境也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但是我覺得對我生活影響不大。可能對我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影響很大。比如,我喜歡刨根問底、執著,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喜歡邏輯推理,透過表象尋找事實。」

潘鬥超表示,單純從法醫角度來看,社會大環境越來越安定,惡性案件越來越少,傳統法醫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少。「現在小型案件較多,我們需要考慮法醫職業的發展方向,如果沒有殺人等惡性事件的發生,法醫如何發揮專業特長。2020年江蘇警方破獲命案積案兩百多起,大多數是過去的案件,一方面體現出現在命案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無論時間過去多久,警方都責無旁貸找出事實真相給死者交代。他說:「我們法醫、刑警的初心不改。」

還原現場

流浪貓大白之死

潘鬥超家所在的小區裡曾有一隻可愛的流浪貓,因為全身雪白,孩子們都叫它「大白」。一天,大白消失了,喜歡它的孩子們慌了,甚至還有孩子說在河邊看到疑似大白的屍體。孩子們不敢靠近貓的屍體,同時也心存僥倖,猜測大白可能是出去找「女朋友」了,這隻死去的貓一定不是大白。可是大白到底去哪兒了?

潘鬥超12歲的兒子央求他去現場看看。潘鬥超通過小貓屍體眉心的雜毛,判斷這就是大白。屍體周圍有散落的毛,身上損傷不多。「我判斷,大白是跟其他貓打架爭奪領地,被打傷後掉落水中,爬起來後沒有體力,饑寒交迫,在岸邊凍死了。」

「這個思維就是判斷非正常死亡的過程。首先要確定死者是誰,他的身份;然後判斷他是什麼時候死的,怎麼死的。通過大白的屍僵現象和角膜情況,判斷出它大概的死亡時間為一天左右。再問小朋友們在河邊玩的時候有沒有看見大白,進行走訪調查,確定死亡時間大概為24小時。同時,根據散落的毛,判斷出它有打鬥行為。」潘鬥超說。

兒子的理想

做一名醫生

由於工作繁忙,潘鬥超沒有太多時間去看影視作品。不過他喜歡看科幻小說,是「三體迷」,也愛看諾蘭的電影如《盜夢空間》等。燒腦的作品他都很喜歡。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大火的電視劇《法醫秦明》,主角原型秦明是潘鬥超的學弟。潘鬥超說,上學時,秦明就是一個文藝青年,自己也抽空看了《法醫秦明》的書和電視劇。

在父親的薰陶下,兒子小潘對父親非常崇拜,他在作文《我的偶像》中就寫了潘鬥超。小潘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潘鬥超告訴記者:「兒子的這個理想一方面是因為看到醫護工作者抗擊疫情,另一方面和我也有關係,我本身就是學醫的,後來成了警察。」

潘鬥超說自己平日裡對政法新聞很感興趣,比如去年杭州的殺妻拋屍案。「在破案之前,我就關注了相關新聞,兒子當時也和我討論過很多次。憑著作為刑警的直覺,我的判斷和最後通報的新聞事實一致。」

來源: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法醫阿超」解密死亡密碼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說起熱播網劇《法醫秦明》,不少網友如數家珍。12月9日上午,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來到南京棲霞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請刑警大隊教導員、主檢法醫師潘鬥超做了一場直播。潘鬥超是法醫秦明的同門師兄,從業15年,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法醫阿超」。在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潘鬥超給大家展示了神秘的法醫工作,並揭開命案背後的故事。
  • 女法醫6年解剖109例屍體 忍受屍臭蛆蟲精確驗屍
    女法醫讓屍體「開口說話」六年解剖109例屍體   六年解剖109例屍體,莫傳瑩榮獲省勞模和市勞模稱號  新快報訊(記者 吳璇 通訊員 丘秉春)她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臉上總是掛著甜甜的笑,說起話來讓人感覺格外親切。
  • 阿超
    父親是國家職工——鐵路局架橋處工人,身材魁梧,力大無比,整日裡與鋼筋水泥打交道,又傳言他會氣功,刀槍不入,故而在村裡算是個風雲人物,全國各地去架橋修路。阿超大概十六七歲也子承父業進了鐵道部做架橋工人。和我聊天多數記憶仍定格在深圳風光的歲月裡,偶爾會發出讓我毛骨悚然的笑聲:「永叔,深圳人真洋氣,深圳話你會說嗎?」我說:「不大會」。他突然冒一句「丟雷老母個超嗨。。。」說完一陣哈哈大笑。我差點嚇尿。我當然知道他不是故意罵我,他可能就記住了這一句廣東話。我給他點支煙,他坐一下就走了。
  • 他是讓我羨慕的——阿超
    甚至我第一次見阿超時都不太敢正眼看他,幾乎製片幫我扛起了和阿超交流的任務,我只是坐在一邊聽和記筆記。後來相處久了,託那個紀錄片的福,我和阿超也越來越熟悉。去年四月份認識阿超一直到12月30之前,漫長的八個月裡,我小小的羨慕過他兩次。
  • 胖編怪談:當法醫撞上靈異事件,細思極恐!
    眾所周知,法醫,他們的工作永遠離不開死亡與屍體,也因此總讓民眾感到神秘又恐怖,但驗屍、解剖工作到底有多恐怖?楊日松(1927年11月23日-2011年11月23日),出生於臺灣苗慄助公館鄉,客家人,2011年11月23日逝世於臺北國泰醫院,享壽84歲。為臺灣著名法醫,經手過許多重大案件,被譽為「臺灣福爾摩斯」、「法醫神探」、「人間判官」,常被人與同樣出身於臺灣的知名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相比較。在法醫公職生涯47年期間,相驗屍體超過兩萬具,退休後猶以顧問傳承經驗,參與重大刑案相驗達半世紀。
  • (散文)劉冰:豆腐阿超
    於是便對阿超多了一份敬畏和羨慕。阿超有一張闊嘴巴,喜歡美食,大概應了那句「嘴大吃四方」的俚言俗語?除了美食,阿超還愛唱戲。阿超又開始拉弦了,阿超唱得真好呢!這是七十年代的冬夜,那時我才十歲左右,阿超也才十七八的樣子。據說阿超患過小兒麻痺症,他只能拖著一條腿走路,有些前仰後合的樣子,但嘴巴很能講,於是被薦當上了電線廠的推銷員,遊走四方;而且的確因為愛看雜書而比別人見多識廣,那些人都願意在阿超面前承認自己的無知,都很願意聽他聊天,他給相對封閉的小街,帶來了美食、藝術和更多的新鮮事。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陳詩羽是誰演的 餘心恬個人資料介紹
    90後小花餘心恬擔任女一號,飾演有「小羽毛」之稱的法醫助理陳詩羽一角。   劇中她是個新手女法醫,是秦明的助理。最開始成為秦明助理的時候抱著懷疑的態度,在見識到秦明的厲害之後慢慢的改變其態度,虛心學習,斷案分析能力直線飆升,成為秦明不可或缺的助手,和林濤、秦明組成了鐵三角。
  • 《骨語》曝光劇照 張齡心挑梁中國首席女法醫
    2017-10-12 20:12:43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 819醫師節 致敬警營中的法醫們!
    就在那一年,他光榮進入到公安隊伍,成為了一名法醫。在18年的法醫生涯裡,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參與了多少案件的偵破,也數不清自己出具過多少份傷情鑑定。不過可以確認的是,這數以萬計案事件裡,他出具的檢驗結論無一錯漏,憑藉出色的專業素養成功識破了多起偽裝成疾病的刑事案件。
  • 美法醫承認曾盜取死者屍體器官組織訓練狗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雅虎新聞網1月18日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州46歲的前女法醫崔西·英格蘭(Traci England),被指控曾盜取人類屍體一段脊柱來訓練狗,目前她已承認罪行。刑事訴訟表明,2011年9月5日,在另一名法醫驗屍完畢後,崔西悄悄拿走了死者屍體的一段脊柱。她聲稱當時想用那塊骨頭來訓練她的尋屍犬。
  • 問吧精選|法醫,讓死者和生者在各自空間裡明白地活著
    我帶出的學生幾乎「佔領」了中國各省市公安局,網紅「法醫秦明」也曾在央視拜我為師。我主編的《法醫毒理學》更是所有法醫學生必須學的國家規劃專業教材。作為屍語者,最大的要求就是準確。但有時,要做到「準確」可沒那麼容易。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說,這幾十年來,我基本沒犯過什麼錯誤。
  • 《法證先鋒IV》現「人皮手套」採指紋 法醫鼻祖其實是大宋提刑官
    本文編輯劇透社:伊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TVB熱播劇《法證先鋒IV》周五播出的劇情就講到他們在海岸邊發現了一具浮屍,Dr.而法醫的鼻祖正是我國宋代提點刑獄司,宋慈。10多年前一部名叫《大宋提刑官》的電視連續劇,收視率一度超越《新聞聯播》,而宋慈就是這部劇的主人公。宋慈規範了屍檢報告的制度,並以自身長年累月的驗屍經驗為基礎,結合諸多傳世的屍傷檢驗典籍,於1247年集成了《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著。
  • 法醫發掘真相的日常:人皮手套、蟲卵鑑定、細菌屍爆
    宋慈規範了屍檢報告的制度,並以自身長年累月的驗屍經驗為基礎,結合諸多傳世的屍傷檢驗典籍,於1247年集成了《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著。到了16世紀,歐洲相關機構開始安排專人收集有關死亡原因與方式的信息;與此同時,暴力犯罪對人體內臟的影響、疾病導致的身體結構變化等系統研究也陸續展開;20世紀初,法醫學被列入刑事調查領域。
  • 法醫秦明:公安廳的「段子手」 對得起死者就OK
    1998年,高考填寫志願時,他在提前批一欄填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重點大學一欄填了安徽大學法律系,第三個是皖南醫學院的普通本科,最後中專一欄也填上警校。最後,秦明考入皖南醫學院,他在高考志願欄裡填的是法醫專業。全班共40人,除他之外,其餘全部來自「服從分配」。
  • 海上飄來浮箱,裡面居然裝著一具無頭女屍,女頭究竟何人,為何招來殺...
    2013年6月30日,天氣晴好。為避免夏天的烈日,漁民們往往清晨出海打漁。上午6點多,朝陽已經斜斜地鋪在海面上,波光鱗鱗。兩名漁民打漁至鹿嶼島附近,發現距離岸邊不遠處有漂浮著一個大箱子,一浮一沉。兩名漁民揉揉眼睛,確定那是一個大號的行李箱。他們興奮地駕船過去,打撈旅行箱。
  • 美國警察說謊,獨立法醫鑑定證明黑人男子是被活活壓死,不是因為...
    法醫麥可·巴登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弗洛伊德的死亡沒有任何潛在的醫學健康原因。他說,弗洛伊德在送他去醫院的救護車上對心肺復甦術或心臟休克沒有反應。獨立驗屍得出結論,死亡方式就是他殺。據律師本·克倫普說,麥可·巴登醫生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屍體解剖和法醫服務主任阿萊西亞·威爾遜)醫生進行了檢查。
  • 法醫楊發英:用工匠精神抽絲剝繭破譯「死亡密碼」
    新華網 彭博 攝新華網重慶1月11日電(陳雨)幹練時尚,英姿颯爽,踩著高跟鞋衝進現場,穿著風衣般的白大褂淡定地在化驗室操作「高精尖」儀器,這是影視劇中「科技範兒」十足的女法醫。「現實中,法醫工作完全不一樣。」楊發英說。今年42歲的楊發英是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大隊大隊長,主檢法醫師。
  • 《法醫秦明》熱播 「巨人觀」劉子赫獲青睞
    劉子赫  搜狐娛樂訊 近日,搜狐視頻和博集天卷聯合出品的懸疑刑偵網絡劇《法醫秦明同時運用大量的屍體,骸骨,人皮及各種重口味鏡頭,力求還原真實的法醫驗屍現場。自十月十三日上線以來,反響巨大。在該劇熱播的同時,第三集「巨人觀」的男主角「郭立富」也引起了網友的注意,其嫻熟的表演方式被大家所認可,在網絡上大獲好評。據了解,「郭立富」的扮演者劉子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青年演員,杭州人。參演過《新水滸傳》《武媚娘傳奇》《一家人》《畫皮之真愛無悔》等諸多熱播劇。
  • 法醫對案發現場的屍體進行勘察和解剖時,他們會不會害怕?
    一般常人如果看到裸露的人體器官或者肢體,早就會嚇的屁股尿流的,但是你看醫院裡那些外科還是內科的大夫,在做器官移植手術或者其他手術時,面對器官甚至是開膛破肚,你看過他們慌張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這樣,誰還敢去找這個醫生去做手術?無非是因為職業原因,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記市公安局女法醫金吉
    金吉,女,1981年出生,舟山人。2005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法醫學本科,2006年進入溫嶺市公安局工作。現為市公安局惟一的DNA技術鑑定員。  參加工作7年來,金吉主辦或參與案件事件處置1000多次,人體損傷程度鑑定2000多例,屍體檢驗達800多具,工作量達整個法醫室的四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