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這是個很危險的詞。
我尤其不願意把這個詞用在我的朋友身上,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心眼很小,感覺我好像有了一種酸澀的氣質。而我希望自己是瀟灑的是自由的是不羈的。
另一方面,羨慕這種情緒再往心術不正上偏一點就會變成嫉妒。
嫉妒是我最討厭的一種情感。一個人但凡粘上了嫉妒,就會心裡不平衡,就會有有恨人有笑人無的心,過分一點就要害人了。
於是「羨慕」這兩個字,尤其是用在朋友身上,我會特別小心謹慎。
可是我現在必須很坦誠地說,我羨慕我的好朋友阿超。
說起阿超,其實我認識他之後,便倍感生活之神奇。我們凡夫俗子想不到的看似散落在世間的星星點點,搞不好誰跟誰在什麼時候就會產生什麼聯繫。
我很清楚地記得2015跨2016年的劉若英天津演唱會,劉若英認真地介紹了《我懂了》這首歌。那時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竟完全不知道她出了新專輯,還以為她是在翻唱別人的老歌。她說,她想介紹這首歌給大家什麼什麼的,不是特別朗朗上口什麼的。
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有一天我會和這首歌的作者阿超成為朋友,也不敢想我會在臺灣拍一個紀錄片還以他為拍攝對象。寫到這裡我忍不住想,如果當時我能預想到後面會發生的事,那麼第一次聽劉若英唱《我懂了》的時候,我會不會聽得更認真呢。
知道阿超之前,我在為我的關於劉若英的粉絲的紀錄片找被紀錄者。我很快鎖定了林子鈺,又找到了符靖瑜。最後製片告訴我,還有阿超。
我問她阿超是誰。
她給我講了阿超和《我懂了》的一系列江湖傳言。
我想都沒想,告訴製片,好啊,你幫我跟阿超聯繫。
我不敢和阿超直接聯繫。我在臺灣是個外地人,那時候還不太熟悉臺灣人說話的語言習慣。而且我怕生。甚至我第一次見阿超時都不太敢正眼看他,幾乎製片幫我扛起了和阿超交流的任務,我只是坐在一邊聽和記筆記。
後來相處久了,託那個紀錄片的福,我和阿超也越來越熟悉。
去年四月份認識阿超一直到12月30之前,漫長的八個月裡,我小小的羨慕過他兩次。
第一次,是因為有一次他給我看他的一些拍立得照片。我在一堆合照中看到了一個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的演員,趙逸嵐。能和趙逸嵐一起玩兒可能是許多女生的夢想吧。我一直記得她演的《漂浪青春》裡的茼蒿。
(右一就是趙逸嵐)
(而我和趙逸嵐的強行合照是這樣的,謝謝《聊齋》的大海報。)
第二次,是因為他是林奕華的演員,可以和林奕華合作。
而林奕華是我很喜歡的舞臺劇導演。我記得在前幾年在香港看林奕華的戲《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放映時,林奕華上臺講話,那一瞬間我激動地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感覺見到了活生生的林奕華,不虛此行了。
而那個戲,其中有個角色叫白馬將軍,演員是趙逸嵐。
而那個戲,主演叫劉若英。
那天劉若英忽然出現在舞臺上,我的心快跳出來了,比林奕華出現時的激動有過之而無不及,還得再加上一些緊張不知所措(其實我自己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那也算是我第一次比較近地看到她。
(就是這一次。左一是林奕華,中間劉若英。)
劉若英。
這個名字使我和阿超有了交集。
這個名字也是我後來無法控制自己對阿超的羨慕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呢?
因為我和阿超都是劉若英的粉絲,喜歡她很多很多年。但是阿超現在是劉若英的好朋友是她的合作夥伴,我還是個粉絲。
這就是羨慕的來源。
我好像年紀也比阿超小好多呢。啊呀,這樣一想心情真是格外明朗。
補充一句,如果現在阿超忽然賺了十個億我也會很羨慕他,這個羨慕也發自肺腑。
剛才說到林奕華,香港那次是我第一次見到林奕華的真人。
我第二次見到他是去年九月份在北京保利劇院《機場無真愛》的最後一場。阿超在裡面演了一個角色,我去看阿超。所以我看到林奕華的時候,阿超和他站在一排。
那次看見林奕華我就沒有那麼激動了,但是看見阿超我很激動。
阿超總是有一種很乖巧的氣質。
(右三拿著帽子的是阿超,中間拿著麥克風的是林奕華)
這麼說來,我羨慕他是很正常的。他合作過的都是我很喜歡的。
他的經紀人還是黃婷。我為什麼會在這重點提起黃婷這個事兒先放著,有機會再說。
羨慕歸羨慕,如果說他單純是運氣好,我是絕對要站出來說句公道話的。
阿超在我心中一直是個才華橫溢的人,比如他不僅在音樂這個領域很厲害,舞臺劇演的也很好。這種才華在最初的時候使我無法接近他,我總會感覺到自己跟大傻子似的啥也不會。而且坊間總是說有才華的人都性格古怪,我又擔心他喜怒無常,一度不太敢和他正常交流。
事實上他有才華,也不怪。
一切都是我的自卑心理在作祟罷了。
說回我羨慕他的事。
2017年的12月30號晚上。
我和朋友在臺北聽陳昇的跨年演唱會。
我是陪朋友去,那場有好多我聽不懂的語言比如閩南話,比如潮州話的歌。這場演唱會有一半的時間讓我想到高中上數學課老師講值域的求解或者三角函數的時候,我只是聽見了聲音,但並不知道說的什麼。
那個潮州話的歌手唱歌之前,阿超發信息給我,說他在看林奕華的舞臺劇《聊齋》,遇到劉若英,被劉若英叫住。劉若英認出來他在人群之中。
這深深地震撼了我。
這比他給劉若英寫過歌,跟林奕華合作過兩個舞臺劇,和趙逸嵐一起玩兒更誇張,因為劉若英從人群中認出了他,並喊住他。
能被自己的偶像從茫茫人海中喊住,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不知道。但我想做粉絲到這個份兒上真的挺可以的了。
這是我第一次特別特別發自內心的羨慕阿超。
尤其當時正是跨年的時候,2017年即將過去,我不禁回想我的2017年,好像發生了很多事,我覺得我有很努力,卻沒有看到什麼質的飛躍。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依然遙不可及,我想去的地方也還都是未知。那個潮州歌手的歌深情款款,我一句也沒聽懂,就覺得曲調很憂傷。後來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也沒聽進去。
我發信息給我的朋友,我說,我羨慕阿超。
2018年1月1號我們約在一起吃火鍋,他給我仔細講了那天奶茶喊住他的事。我又聽的特別開心。發自內心的開心。
這是很神奇的一種感覺,我的紀錄片拍了他,他講了他從小到大關於音樂的關於劉若英的故事給我。
這會使我有一種錯覺——我是看著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其實不是。
但這個錯覺是那麼真實。
他說他又給梁靜茹寫了歌,給彭佳慧寫了歌。
我聽他說著,想著半年前他很認真地對著我的鏡頭說起的他的過往,他的堅持和他對未來的期許。我替他高興,如我羨慕他一樣真誠並發自內心。
那天我說,我要寫一篇他的故事。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聽到他的歌。
這不僅僅因為他是我的好朋友,也因為他的故事真的讓我感動過。
比如2017年8月11號劉若英臺北演唱會的第一場,她唱《我懂了》,說到阿超。我和製片反應過來之後激動地不知道該說什麼,我看向阿超坐的位置的方向。我知道他在,我知道劉若英說的那些話對他來說一定有和我們聽到不同的感受。
用一種俗不可耐的說法,我竟感動的熱淚盈眶。
就算這是劉若英和阿超之間的事,本與我沒有什麼關係。
可我的感動,在那個當下也是那麼真實。
吃完火鍋,我們在誠品敦南店裡一個列印照片的機器前,列印我們那天拍的合照。
他登陸他的Instagram,他所有的照片都顯示在一個大屏幕裡。
當我看到他一邊試圖蓋住這些照片一邊發現根本蓋不住,並且大喊:「啊啊啊好害羞啊」的時候,我恍然大悟,他不僅僅是我片子裡的那個才華橫溢的的音樂人,不僅僅是《我懂了》的作者,也是一個特別可愛的單純的大男生。
說起阿超的音樂,我是真的很喜歡,拋開個人感情,客觀公正的說,我真的很喜歡。我個人最喜歡《祝你旅途愉快》,《長河》和《芝麻》也好聽,《好人》和《讓愛自由》也好聽。
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單曲循環他的歌,後來我身邊的朋友也有很多人知道了他,跟著我聽了他的歌,也都表示很喜歡。
後來,我去KTV也總愛點一兩首他的歌來唱。
他的歌和劉若英的歌一樣不好唱。
前幾天他發了新歌《忘年》,首先說一下,我很喜歡這首歌。
FB上他分享了一個榜單,他是第七名,老王樂隊的《我還年輕我還年輕》是第六名。我和老王也有過一段簡單的交流和一面之緣,跟樂隊的大提琴妹妹也成為了朋友。
這也是很奇妙的體驗,我在Facebook上po文說這張圖上有我兩個朋友。
之後阿超回復我,這圖上還有一個奶茶的好朋友剛跟她聊完私訊,就是他自己。
電影《手機》裡,費老爺子常說:「做人要厚道。」
私以為大過年的這麼刺激我不好,除非他是在用另一種方式鼓勵我認真工作。
我相信這個理由他自己也是不會相信的。
他又一次成功的刺激了我。
可是我每次被他這樣刺激又都會覺得特別開心。
我不是受虐狂,我只是高興他做到了。
我在預訪談阿超的時候,問過他在做音樂這條路上有沒有想過放棄。我以為他會滿眼堅定地告訴我,沒有,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然而結局和我設想的相差甚遠。他以一種無奈的悔不當初的語氣痛心疾首地捶著桌子說:「我無時無刻不想放棄。」
我懵了一下,又問,那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的?
我以為他會說夢想。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沒事別瞎以為,八成是錯的。
他說了一句話——除了音樂他無路可退。
他的工作室在他家麵店的上面。麵店生意興隆。所有的無路可退,大概都是給自己想要堅守下去的決心找一個合理的抵抗現實的藉口。
他改了他家麵店上面的房間做他的音樂工作室,並且裝修的很有質感。
他有一隻狗。
他很熱愛生活,沒事也喜歡小酌兩杯。五月份的時候他做了青梅酒,九月他去北京演戲我們碰面時,他說酒可以喝了。
他的朋友常去找他玩兒,在他工作的時候開心地自己玩兒,刺激到阿超總是擺出各種殘念的臉。(個人表示我最喜歡他這個表情。)
(忽然發現阿超的一個朋友在這三張圖中都出現了)
他一直想寫歌給奶茶。於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他就開始投歌給奶茶的公司,有一天奶茶看到了,給他留言鼓勵他。這個鼓勵讓他更加確定自己可以,不只是有機會被劉若英聽到,也有機會被這個行業聽到。
他從沒停止過創作。
然後有了被劉若英收了的《在宇宙流浪》和《我懂了》。
他和劉若英終於成為了合作夥伴。
接下來,他見到了劉若英。
他是這樣跟我講他和劉若英第一次見面的事:
「第一次見到奶茶本人是在我要你好好的的專輯發布會。在臺北。相信音樂他們邀請了有幫她創作的三個人,我,hush,艾怡良。邀請我們這些新一代的創作人去參加這個記者會,主持人是佼哥。
當時我還是蠻緊張的,因為又可以見到奶茶。我這輩子第一次跟她是以夥伴的方式見面。
她也早就知道因為黃婷會一直跟她講我是她的粉絲。所以她早就知道她有一個粉絲寫歌給她。我又必須要壓抑那個粉絲的姿態,就是還是要表現的很像創作人。又要壓抑我的緊張,因為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記者會。我又其實又很興奮。那個時候我又再排一個舞臺劇,我跟劇組請了一個下午的假去參加那個記者會。
那次看到奶茶,我也是很沒有行情。就是看見她就說,哇奶茶你好瘦啊,這種沒水準的話。講這種很不專業的話。但是真的很開心。因為終於有一次可以這樣子跟自己喜歡的偶像是這樣子見面,而且她是好好的看著你,好好的認識你。她覺得你很重要。那對我來說是很開心的一天。」
我決定直接把這段話從我片子的逐字稿上複製粘貼過來,畢竟這個經歷還是他自己說出來比較直觀。很可惜這段講述因為要控制片子的節奏最後被剪掉了,現在放在這也算是彌補一下我心中的小遺憾吧。
他常說,命運給我們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我問他現在回想這些事會有什麼感受的時候,他告訴我「很感謝緣分吧,我也很慶幸,還好我會寫。還好我某一個程度上還是有東西拿得出來我才擁有這些緣分,我才配的上這些緣分的安排。」
是的,他配得上這些緣分的安排。
他去年五月二十八號在西門町的《媽媽便當》演唱會,我一是拍片子一是幫忙他拍演唱會全程,在那呆了一晚上。他唱《離人》讓我想起了好多傷感的事。
回到學校導出視頻的時候我想,也許過幾年,他會站在小巨蛋的舞臺上開個人演唱會,我應該也會成為一個比現在成熟的導演,這樣我再幫他拍演唱會全程,一定會想到這一晚的我們,和我的片子拍攝期時的他。
當時我們紀錄片劇組還有一個玩笑一樣的五年之約。
過五年之後,我們再聚到一起拍個片子,我寫本子並且還做導演,子君還做製片,攝影還來攝影,阿超給電影做配樂或者他其實也可以做演員,符靖瑜做美術設計的部分,林子鈺處理法律問題。我們請劉若英來演。
真希望這樣美好的願望可以實現。
我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能知道阿超這個歌手,能聽到並且喜歡他的歌。
所以趁著除夕這麼喜慶的辭舊迎新的日子,我在此非常認真地向大家推薦一下阿超的新歌《忘年》。
過了今天,從中國人的傳統角度看,2017年徹底和我們說再見了。這首歌喚醒了我對2017年的許多記憶,我走過的那些城市,認識的新朋友們,和一直陪著我走到今天的老朋友們。
這一年流過的眼淚,露出過的笑容。
還有那些決定咬牙堅持的,和決定瀟灑放棄的。
有時不往回仔細數,不會記得身邊已成習慣的那些人和事,和我們一起過了多少年。究竟我們欠誰一句謝謝,欠誰一句抱歉,還有沒有羞於表達的情感,和沒說出口的祝福?
在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很適合聽著這首歌回憶一下這一年的點點滴滴。期盼著未來的每一年,我們依然會彼此陪伴,彼此支持。挽回不了的就記在心裡,帶不走的就留在2017,未來,請更加珍惜。
謝謝所有一直陪伴我走到這一年的人。
謝謝我的2017年。
放上這首《忘年》的歌詞版MV。
PS.阿超的歌大家在蝦米和QQ音樂上都能找到。
請問大家聽到這首歌,心裡會想起2017年的哪些事或者哪些人呢?
阿超的歌大家在蝦米和QQ音樂上都能找到。
阿超懂了,劉若英也懂了的那些,我還沒懂。但我相信我有一天一定會懂。而我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每一天的事,珍惜每一次導戲和創作的機會。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其他的,強求不來,就交給上帝去安排。
寫到這裡的時候,他告訴我,上個星期他差點和劉若英一起喝酒。
我覺得這樣特別不好,很不健康。我告訴他,應該和劉若英一起和枸杞茶蜂蜜水什麼的,那個保溫杯,這樣比較健康。
對,我就是這麼一個有胸懷的人。
謝謝阿超,祝福阿超。
也祝福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