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戶外避免長時間坐臥草地 警惕這種小蟲子

2020-11-23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出行時多會選擇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的戶外活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近日,一名3歲女童只因在草叢中玩耍,右側耳朵就「鑽」進一隻蜱蟲,所幸醫治及時,並未造成嚴重後果。

  事件

  三歲女娃草叢玩耍遭蜱蟲「入耳」

  「醫生,快幫忙看看,孩子總說耳朵不舒服。」端午小長假首日(25日),東區一醫院耳鼻喉科迎來了一對母女,母親沈女士(化名)神情焦急,用手不停地指著3歲女兒的右側耳朵,懷疑有異物「鑽」了進去。經查,這名女童耳道內並非一般異物,而是一隻活生生的蜱蟲。

  據沈女士回憶,22日,一家人在一處竹林遊玩,女兒在草叢中來回跑動,當晚到家,孩子便感覺右側耳朵出現不適,由於年齡小,難以用語言完整描述,不過總是手指耳朵,表現出難受的表情。 「我們也用電筒照著看了看,確實有一個黑色物體,起初還以為是耳屎,就沒太在意。」誰料,隨著時間推移,耳朵不適的症狀始終沒有減輕,沈女士便帶女兒趕緊到醫院檢查。

  「通過耳鏡查看,確認是蜱蟲無疑。」確診後,醫生第一時間使用專業器具將蜱蟲取出,對女童的右側耳道進行了衝洗、消毒,並叮囑沈女士回家觀察孩子一周時間,確認沒有出現發熱症狀,才可放心。   

  提醒

  蜱蟲「襲人」增多,避免草地長時間坐臥  

  「以前一兩年遇不上一例,這兩天卻先後接診了兩名蜱蟲鑽進耳朵的患者。」這名醫生告訴記者,蜱蟲進耳,如不及時取出,會出現兩類風險:首先是傳播病毒,患者出現發熱、驚厥、毒血症等病症;其次是蜱蟲「斷根」留在體內,會引發各類併發症。醫生說,慶幸的是,由於外耳道皮膚薄,蜱蟲難以「叮牢」,並未給取蟲帶來太大難度。因此,兩名患者也沒有出現嚴重後果。

  如何避免被蜱蟲叮咬?這名醫生提醒,首先,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 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蟲爬上;針織衣物表面儘量光滑,這樣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遊活動結束後,旅遊者還要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蟲叮入或爬上,發現蜱蟲後立即清除。

  支招

  蜱蟲叮咬切勿「生拉硬拽」

  被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醫生建議,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燙蜱時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蜱蟲小資料

  蜱(pí)也叫壁蝨,鱉吃,俗稱狗鱉、草別子、牛蝨、草蜱蟲、狗豆子。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感染。

  (來源:揚州發布 編輯/錢薇)

相關焦點

  • 警惕!這種小蟲子重出江湖,廣東有人已因它住進ICU
    進入夏季,又到了恙蟲頻繁出沒的季節。小蟲子大兇險,或出現持續高燒多臟器損傷在廣東其實一年四季都有恙蟲,但是夏季氣溫高且潮溼,恙蟲出沒更加頻繁,加之夏季人們著裝單薄,「中招」機會更大,因此每年到這個季節恙蟲病患者會明顯增多。田間勞作的農民、野外作業人員(伐木工人、築路工人、地質勘探人員等)、野外旅遊者、釣魚愛好者更易中招。
  • 警惕!上半年,37人被這種蟲子咬了
    在戶外生活、生產人員及旅遊者需要提高警惕。「處於活躍期的新型布尼亞病毒也可能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金柯副主任醫師表示,蜱蟲叮咬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只要不與感染者親密接觸,做好防護,也不用過於擔心會被傳染,所以大家不必恐慌。如何有效預防新型布尼亞病毒?金柯提醒,儘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地長時間坐臥。
  • 警惕這種病毒!省人醫已接診37例
    兩個多月前,王女士採茶後就突感身體不適,本以為只是小感冒,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沒有緩解,於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發現,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65歲茶農採茶後持續高熱今年65歲的王女士家裡有幾畝茶園,一次採完茶後,就感到身體不太舒服,接著就開始發燒,最高溫度一度達到40℃,並伴隨畏寒乏力的情況。
  • 專家提醒:夏季謹防蜱蟲叮咬 一旦被咬這些千萬不能做
    夏季,蜱蟲密度達到峰值,人們戶外勞作時間、野外活動時間與蜱蟲的活動習性基本一致,加上衣著單薄,容易受到蜱蟲叮咬,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一旦被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生拉硬拽、強行拔除,要用科學的方法及時處理,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昆蟲、疾控、皮膚科專家教你夏季遠離蟲蟲困擾
    雨過天晴的夏季夜晚,家裡的窗臺上來了許多黑色小蟲,有硬殼,還有翅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跟沈先生一樣發現這種黑蟲的市民黃阿姨說,她用手捏了蟲子後,手上有股臭味,洗了手還是有味道,大半天都消散不掉。
  • 為夏季遠離蟲蟲困擾支招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新民晚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1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
  • 恙蟲叮咬後症狀傷口圖片 提醒:夏季勿坐臥草叢
    夏季坐臥草叢 小心恙蟲出沒 有焦痂、發熱症狀需及時就醫恙蟲喜歡叮咬腋下、股溝、大腿內側等易出汗的隱秘部位(網圖) 夏季在郊外遊玩,坐在樹蔭下的草地休息,仰望藍天白雲,很是愜意。這時,草地上鑽出只小蟲子冷不丁在你身上咬一口,卻可能讓你染上恙蟲病。近日洛江馬甲農民黃某就被恙蟲咬了一口,高燒三天不退。醫生提醒,現在是恙蟲病流行季節,不坐臥草叢是防控要點,市民發現有蟲咬的傷口,或是已結了黑痂,又有發燒頭疼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 但夏季另一種蟲子危害比它大得多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新民晚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1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
  • 疾控專家:家中飛進「不速之客」 需警惕「吸血」的蟲子
    雨過天晴的夏季夜晚,家裡的窗臺上爬了許多不常見的黑色小蟲,有硬殼,還有翅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昆蟲專家: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市民沈先生晚上在單位值班,發現幾個黑色的小蟲子不斷往窗戶裡鑽。
  • 夏季天熱乘涼時間過長,小心中了陰暑的「毒招」
    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溼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預防陽暑要注意夏日出門要備好防曬用具,如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等,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及清涼飲料以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避免在戶外將身體曬得很熱,然後突然進入冷氣大開的室內;或是在大汗的狀態下,進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飲品。
  • 浙江大伯被小蟲子咬了口,高燒一周不退險些喪命!醫生:這種病毒有人...
    這個季節去戶外玩,露胳膊露腿時除了做好防曬,還要謹防飛蟲叮咬。如果碰到了不明飛蟲的叮咬,可千萬別圖一時爽快用手拍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隻小蟲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悲慘體驗。安吉63歲的洪師傅(化名)前段時間就遭了殃,持續發燒的他被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力救治才有驚無險地撿回一條命。讓他遭罪的竟是小小一隻蜱蟲。種菜回來高燒嘔吐腹瀉農家老漢這是怎麼了?洪師傅是村裡出了名的「勞碌命」,前段時間,高溫炙烤大地,他還堅持要去家附近的山腳種菜,在勞作過程中,意外被蜱蟲叮咬了一口。
  • 夏季戶外活動謹防蜱蟲
    受驚的媽媽長舒了一口氣。醫生告訴她,孩子還需要口服幾天抗生素,避免繼發感染。1.什麼是蜱蟲蜱蟲俗稱草爬子,屬於寄蟎目、蜱總科。又分為硬蜱科、軟蜱科和納蜱科。我國已記錄硬蜱科104種,軟蜱科13種。蜱蟲常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野外蜱蟲則多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樹木或山地泥土中。
  • 杭州人夏天見到這種蟲子碰不得 拍下去脖子全爛了
    直到看了醫生,吳先生才知道,自己打死的那隻「螞蟻」並不簡單,而是一種類似飛螞蟻的隱翅蟲,這種蟲子乍一看像螞蟻,體內卻含有強酸性的毒液,一旦拍死,毒液就會噴湧而出,引發皮炎、潰爛、高燒和淋巴結腫大。恙蟲【特點】①生存在潮溼的草地、樹林裡,春季、夏季比較活躍。②恙蟲喜歡叮咬人的潮溼部位,如腋下、乳房下、會陰部、後背等隱秘部位。
  • 夏季戶外放飛自我的十種正確姿勢
    夏天的到來給我們和寵物提供了更多的戶外時光,卻也增加了危險的可能。要讓寵物更安全的度過夏天,這十個戶外姿勢(知識)你有必要一一解鎖。蜱蟲是一種很小的寄生蟲,它們通過從其他動物身上吸取血液為食,長有扁圓形的身體,當吸滿血液時,會膨脹並變黑。
  • 夏季,警惕這種咬人的「紅螞蟻」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從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進入夏季,偶有被紅螞蟻叮咬的患者入院治療,患者主訴被叮咬患處瘙癢、皮疹,少部分患者出現較重的過敏現象,經過脫敏治療後康復。  據介紹,夏季是紅火蟻活動的高峰期,夏季人們衣服著較少,更容易被蚊蟲叮咬,紅火蟻攻擊性強,具有較大毒性,提醒大家注意防範。  紅火蟻為何這麼「毒」?  紅火蟻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如不小心觸碰蟻巢,紅火蟻會立即湧出,快速進行攻擊,用腹部的毒針進行叮蜇,將毒囊中大量的酸性毒液注入皮膚。
  •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拍
    &nbsp&nbsp&nbsp&nbsp小蟲子大威力&nbsp&nbsp&nbsp&nbsp隱翅蟲又稱「影子蟲」、「青腰蟲」,是甲蟲的一種,一般具有細長的身體,黑色蚊形。主要的鑑別特徵是: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動。
  • 小夫妻草地上拍婚紗照被恙蟲叮咬 雙雙高燒不退進醫院
    每次報導這種事情的時候,我們也很無奈。但一次次地報導,是因為我們希望,讓更多市民知道恙蟲這種玩意兒,避免再被其傷害。  結婚拍婚紗照,誰都希望留下最美的自己在美麗風景裡。  但廈門的一對小夫妻最近卻很糟心,他們在草地上拍了一組婚紗照後,下體卻被恙蟲叮咬,原本以為是蚊蟲「攪局」,並不以為意,誰知卻因此耽誤了治療,雙雙高燒不退被送進了醫院。
  • 這種小蟲子廣東很常見
    最近天氣稍微涼快了一些大家都開始恢復戶外活動比如說去爬爬山或者去綠色植被比較多的公園走走但是目前天氣還是沒有徹底涼下來「毒蟲」還處於活躍期去植被多的地方有可能遭遇潛伏生物侵害嚴重者可休克致死近日廣東廣州白雲區一名男子在自己家門口清理雜草後出現頭暈、胸悶之後嚴重休克、不省人事送去醫院才知道罪魁禍首竟是極不起眼的小蟲子沒錯這個小蟲子就是紅火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