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閱讀的孩子是什麼樣的?7步閱讀法,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2021-01-17 睿媽輔食小課堂

小孩子的記憶有時候真的可以完勝成人。

和孩子一起看《下雪是什麼呀》這本書的時候,其中講到了小水滴在形成雪之前首先會凝結成各種形狀的冰晶。書中畫出了很多冰晶的形狀,然後睿寶指著每一個形狀說它們像海星、像刀、像星星、像樹葉、像小丑魚等等,每一個形狀他都說出了不同的實物名稱。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塊冰晶他說像耜(si)。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我懵了一下,心想這是什麼我怎麼沒聽過。問他耜是什麼,他很淡定的回答我:「就是那本書裡的那個耜呀,就和我的鏟子很像。」

一聽到鏟子我恍然大悟,的確,他的那本《兒童歷史百科繪本》裡有一種古代的農具叫耜。但我很意外,這個名字我都忘了,他不但記得,還能夠通過抽象的東西回憶起來,著實讓我驚訝了一番。

在睿寶的閱讀上,我很欣慰,從小的培養很有用,四歲多的他不僅喜歡看書,而且很多類型的書他都喜歡,還總嚷嚷著讓我給他講書,甚至有時候講一個小時都不厭其煩。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非常多,幼兒時期能夠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讓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更強。針對性的書籍還能讓孩子從書中學習到更多東西,比如好習慣的培養、好性格的養成、專注力的培養等等。

到了小學,對於孩子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也是一種沉澱。記得有一次睿寶看著一個一年級哥哥的語文冊子,上面有一道題是看圖寫話,當他看到那幅圖的時候,因為自己感興趣,就直接說出了圖畫裡所表達的意思。

就連那位哥哥的媽媽都很吃驚,說自己兒子每次看圖寫話都愁死人的。其實細想,一幅簡單的畫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真的看不出來其中所表達的意思嗎?我覺得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孩子閱讀量太少,語言組織能力較差。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從小看書少,對於圖片所表達的意思也很難意會出來。

所以經常帶著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或許剛開始我們並不能看出太大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你就會從孩子的身上發現很多驚喜,包括學習上的突出。

「7步」閱讀法,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閱讀很重要,前期的閱讀對於孩子未來的閱讀能力來說更為緊要。但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並不只是給他講完書中的故事就結束了。

真正有用的閱讀需要讓孩子明白、懂得文中所講的故事內容,讀懂了他才會思考、會總結,也能用簡單的語言再複述出來,才能延伸出更多的東西。

會閱讀的孩子才會真正喜歡上閱讀,才能在閱讀中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而不是把它當做任務去完成。

《閱讀的7項核心技能》這本書中提到了閱讀的7個技巧,以這樣的方法去閱讀,孩子不僅會閱讀,也會愛上閱讀。

1、構建感官圖像

有的孩子不喜歡父母給自己讀書,完全是因為父母在讀書的時候沒有感情,就像背流水帳、念經文一樣,孩子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當然聽的漫不經心。

父母在給孩子讀書時,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感官圖像,讀得繪聲繪色,必要的時候也要給孩子講解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帶上一些肢體語言。

講得有感情、通俗易懂了,父母的聲音才會讓孩子似乎覺得像看動畫片一樣,讓一幅幅影響映射到了孩子的腦海裡。孩子能夠感受到書中人的歡樂,聞到誘人的美味......聽著這樣的故事,孩子當然樂此不彼,又怎會拒絕。

如果你和孩子的親子閱讀不能讓孩子建立起感官圖像,那麼那些文字就會讓孩子聽得生厭,覺得無聊。

因此在閱讀中感官圖像的構建很重要,有了豐富的感官圖像,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才能發現其中的趣味,才能對閱讀更感興趣。

2、運用背景知識

很多好習慣、好性格的培養書籍,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聯繫到自身的一些有關的事情。這樣不僅能夠運用身邊發生過的事情或者孩子已知的知識,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書中所表達的意思,並且學會運用。

比如睿寶在看冰晶的時候,他把每種冰晶的形狀比做不同的東西。就是因為他在思考,在和他已知的實物做聯繫,同時他的腦海裡也構建出了相似的實物圖像,因此他才能看著抽象的圖畫說出不同的東西,這樣也能加深他的印象。

3、提出問題

提問是培養優秀的閱讀者不可或缺的條件。每一個孩子對於這個未知的世界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喜歡問問題:太陽怎麼那麼小?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會下雪?花、草是怎麼長出來……

他們就像一個沒有答案的十萬個為什麼?提出自己的各種疑問,想要從大人那裡得到答案。可是父母不是知識儲備庫,並不一定對所有的問題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給孩子解釋,讓他理解。

當孩子有問題時,父母和孩子一起帶著他的問題去書裡找答案,他會更加用心的去閱讀,去思考他的問題。

因此在閱讀前或者閱讀時,父母都可以引導孩子提出問題,這不僅能夠提高他的閱讀體驗,讓他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的故事當中,更能激發他對閱讀的興趣。

4、 推斷

很多大人或者孩子在看自己喜歡的小說或者電視劇的時候,很喜歡邊看邊和別人聊劇情,在沒有看到結局的時候,更喜歡去揣測、推斷後續的發展。

閱讀也一樣,如果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用心思考,善於推斷,也能夠更加專注的投身於閱讀當中。

比如孩子在語文或者英語考試中,總會遇到閱讀理解,想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就需要結合背景知識去推斷問題的答案。善於推斷的孩子也可以利用已知的信息,推斷理解文中陌生單詞的詞義,讓閱讀得到進一步的理解。

在日常的閱讀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故事細節,引導孩子推斷,但要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因為擁有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在閱讀的體會中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他們的推斷或許也會有所差異。

5、篩選重要信息

閱讀時篩選出文中的重要信息,很容易讓孩子找到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大意。

因此想要正確的篩選出文中信息,首先需要孩子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帶著問題去閱讀,才能有意識的去搜尋重要信息。

當孩子對一個問題充滿了求知慾、好奇心,他的閱讀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在閱讀過程中會更加專注的捕獲他所需要的蛛絲馬跡。

6、整合信息

整合信息和篩選重要信息是緊密相連的。在閱讀中篩選出重要信息後,我們需要分析、整理、優化信息,然後總結出一個更加全面的觀點。

而在信息整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在思考、分析的同時,可以使我們對文中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

7、查漏補缺

當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覺得無聊乏味,讀完之後毫無收穫,或者不能闡述出已讀的大概內容,那麼孩子就需要重新查漏補缺,而前邊的6種閱讀技能就是孩子進行查漏補缺的重要方法。

運用這些方法進一步的閱讀,孩子才會有興趣再去復讀,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分析,才會有所收穫。

睿媽寄語:閱讀不僅僅是把一本書讀完,想要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父母需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才能讓這一習慣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4個好方法,原來在這裡
    書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閱讀,是孩子開啟書海之門的密鑰。如果孩子從小能愛上閱讀,堅持閱讀,快樂閱讀,他的人生一定是豐盈的。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從小不愛看書, 就喜歡玩耍,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諮詢了相關專家,並向各位家長介紹4種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好方法: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能讓孩子愛上閱讀。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中,閱讀應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孩子在看書時,隨時隨地感受到幸福和美妙的閱讀世界,自然而然就引發出他們對閱讀的熱愛了。讓孩子自己選擇在親子閱讀中,孩子是絕對主角。
  • 上海靜安有個「父子閱讀聯盟」,讓孩子愛上閱讀
    在上海,有一個已經成立了8年的父子閱讀聯盟正在攜手學校、家長,致力於將書香滲透進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成長過程中。5月4日,以「修身慧心,閱讀為成長引航」為主題的2018靜安父子閱讀聯盟盛典在上海市一附小開場,滬上21所小學代表及秦文君、沈石溪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悉數到場,共同探討如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 《神探狗狗》|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答案在這裡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美國作家戴夫皮爾奇的漫畫《神探狗狗》就是一本幽默風趣、極具想像力的漫畫書。讀到這裡我告訴孩子,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學會認字,以後自己想看什麼樣的書都可以看得懂,孩子就會說:「我以後要學寫字,要自己看書。」不用說教,孩子自己就明白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我曾經給孩子讀過一本繪本,裡面有啄木鳥醫生拿著聽診器和藥箱再給大樹看病。
  • 英語閱讀枯燥、起步難?《飢餓的毛毛蟲》花式讀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之後發現很多陌生詞彙,只會幹巴巴地讀,讓孩子覺得很枯燥,滿腦袋的疑惑。作為對英語啟蒙有經驗的老師,我也遇到過很多像芊芊媽媽那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很早就有意識培養孩子外語方面的能力,但苦於沒找對方法。繪本是非常符合嬰幼兒學習階段特點的啟蒙素材,我用《飢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給爸爸媽媽們梳理一些閱讀的方法。
  • 孩子愛上閱讀對未來的好處是什麼?
    寶媽提問: 孩子愛上閱讀對未來的好處是什麼? 孩子眼睛都近視了,不希望讀太多書? 孩子愛上閱讀對未來的好處是什麼? 好處太多,相信您自己也知道,這裡不想說太多。因為看到您的擔憂是孩子眼睛都近視了,不希望孩子讀太多書怕孩子眼睛越來越近視,又覺得讀書有好處。
  • 神探狗狗讀書記:讓孩子瞬間愛上閱讀
    看來,是閱讀使小柒妹比別的同齡孩子更顯智慧和沉著。每逢大家聊及小柒妹的趣事,另一同事就感慨自己的兒子笨,不會說話,不會溝通,也不喜歡讀書,成績還差,擔憂兒子將來長大了怎麼辦哦。她也想了許多辦法讓兒子愛上閱讀,但效果卻不理想。其實,很多家庭中的孩子確實存在不喜歡閱讀的現象,讓父母們憂心不已。
  • 喵爸親子閱讀:開展親子閱讀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好?
    這十幾天,在各位寶爸特別是寶媽的支持下,訓練營目前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早期閱讀重要性的認識更清晰,對如何陪孩子讀、讀什麼樣的書,也逐漸找到了感覺。但是不得不說,總體效果比起我的期望來,還是不夠的。有些家長可能是太忙了,只聽課、不實踐,打卡也是草草應付了事。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孩子的親子閱讀之路走的是否順利,根源在家長。
  • 會自主閱讀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閱讀了
    為了養成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很多家長都是費盡心思。不管是抽空陪孩子閱讀,還是在家裡設立閱讀角,總是沒辦法讓孩子主動拿起繪本、讀本來看。 而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對閱讀不感興趣。
  • 喵爸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孩子的最佳起跑方式
    大家好,這裡是喵爸親子閱讀。每天一篇文章,分享親子閱讀經驗與知識,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 家長們常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該如何「起跑」呢?
  •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朗讀者》女神董卿告訴你的秘密
    是的,閱讀是一個好的習慣,但是如今陷於忙碌中的人們,如果他不是從小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的話,讓他現在去閱讀,可能帶給他的就不是快樂和收穫,而是痛苦。因為,他可能很忙,工作生活已經忙成一團,讓他再擠時間去閱讀,這無異於增加了諸多負擔。還有,可能閱讀他壓根都不能放鬆,帶給他的是焦慮和緊張。那他也享受不到閱讀的樂趣。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幾個方法拯救孩子閱讀能力!
    語文考試中,很多家長說孩子的試卷光閱讀理解就扣掉了很多分,歸其原因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可是作為家長,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呢?
  • 孩子幾歲能獨立閱讀?先別錯過「黃金閱讀期」
    因為有的孩子1歲多就開始接觸親子閱讀了。那麼他到了6歲,就有了5年的閱齡。而有的孩子到了5歲才開始接觸親子閱讀。那他到了6歲,其實才1年的齡。這樣,同樣年齡的孩子,閱讀能力會很大不同,甚至天壤之別。比如有的孩子能捧著書本安靜地閱讀半個小時以上。而有的孩子呢,一分鐘也待不住,無法安靜下來。
  • 大手牽小手 相伴共閱讀|親子閱讀怎麼讀?這7點一定要抓住!
    不要急於求成即便是已經學會了一些基礎的拼音與漢字,也不能要求孩子馬上獨立閱讀。因為此時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完備的語言系統,他們認識中的漢字是相對獨立的,還無法進行獨立思考。而親子閱讀是培養獨立閱讀的最有效方法,因為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培養了語感和理解故事的邏輯思考能力,待時機成熟,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他們自然會拿起書自己閱讀。貴在堅持親子閱讀是一件很難堅持的事情,可能父母們因為生活和工作的瑣事,很少有富餘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 孩子學會閱讀賞析,能讓失敗的作文滿血復活
    一個好的珠寶匠必須先是一位好的鑑賞師,他如果不懂得什麼樣的珠寶才是好珠寶,又怎麼能保證製作出好的飾品呢?作文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不懂得欣賞評價一篇文章,怎麼知道自己寫的作文好不好?所以,要培養孩子的作文能力,必須先提升孩子對作品的賞析能力。
  • 英語啟蒙: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下面,苗爸在分享3個培養孩子英語閱讀興趣的方法,幫助孩子遠離遊戲,親近書本。01找到孩子感興趣的書為了吸引孩子從小喜歡閱讀,猶太人在兒童書的封面抹上蜂蜜,給孩子留下這樣一種印象,讀書是一件非常甜美的事情。因此,孩子因為喜歡聞蜂蜜的芳香,而逐漸愛上了閱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值得家有寶貝的父母們借鑑。
  • 鯨魚外教培優:疫情期不放羊,原版閱讀課讓孩子愛上英語和閱讀
    立足國際權威教材Reach,以閱讀邏輯設計課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孩子不用痛苦背單詞,愛上學英語,說得好,考得棒?」這曾經是很多家長共同的困惑。現在,鯨魚外教培優已經用「原版閱讀小班課」打破了這個難題。
  • 【ISQS·閱讀】 7-10歲孩子寒假閱讀書單:30本國內外孩子最常讀的好書
    這一期書單,針對的是7-10歲左右的孩子。每本書都有來自我們書友的真實點評。
  • 小學1-6年級分級閱讀書單,為孩子收藏!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趨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荷小魚啟蒙課丨堅持閱讀,讓書籍成為孩子形影不離的夥伴
    考慮到寶貝專注力有限,媽媽會提前閱讀把握整個故事,然後只給孩子講書中的精華,並將故事中要傳遞的小道理或小知識告訴寶貝。 媽媽在閱讀啟蒙上的用心,也讓慧慧從小就對閱讀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為了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閱讀習慣,慧慧媽媽一直堅持著和寶貝之間的閱讀儀式。
  • 如何從親子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
    最常見的情況是:明明已經能堅持二十分鐘的默讀時間了,可是孩子說今天只看十分鐘行不行?成長是一條曲線而不是直線,如果累了,或者有其他安排,當天少看一點也沒關係。 孩子個體差異不同,觀察他們的反應就很重要。有了獨立閱讀的興趣,積累起足夠的閱讀體驗,才能為下一階段挑戰「閱讀舒適區」打好基礎,而不是急於求成,用有難度的書讓孩子畏懼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