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自主閱讀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閱讀了

2021-01-09 騰訊網

為了養成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很多家長都是費盡心思。不管是抽空陪孩子閱讀,還是在家裡設立閱讀角,總是沒辦法讓孩子主動拿起繪本、讀本來看。

而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對閱讀不感興趣。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們就非常著急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想著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這樣孩子不管是做題還是理解知識都會更容易些。家長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孩子一直處於被迫閱讀的狀態,自然學不會自主閱讀。

我之前也一直為培養女兒自主閱讀的習慣而煩惱。為了經常能養成女兒這個習慣,甚至把他的爺爺奶奶也動員起來,一起陪孩子看書,可是孩子總是看不進去,甚至開始有了厭煩的跡象。

直到某一天小朋友來家裡玩兒,看到女兒居然有這麼多繪本,而且還非常容易地將繪本上的故事講出來,小朋友們都非常崇拜的看著她,覺得她很厲害。

從那之後女兒明顯對閱讀感興趣了,主動讓我給他買繪本、看故事。

而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是什麼?

鳥籠效應來源於心理學家詹姆斯和好友的一次打賭。

詹姆斯於哈佛大學退休時,與他同樣退休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打賭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

卡爾斯並沒有在意,反駁道:「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過了幾天後,詹姆斯在卡爾森的生日上送了一隻鳥籠。之後每一個去卡爾森家裡的客人都會問他:「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不管卡爾森怎麼解釋,大家都不相信。看似沒辦法,只能買了一隻鳥回來養。

也是因為這個事件讓詹姆斯發現:當人們獲得一件與自己並不相關或不需要的物品時,會繼續添加更多不需要的東西,這種心理被詹姆斯稱為「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在教育上也同樣適用,當孩子受到別人給予的心理暗示時,會讓孩子自己產生興趣,並逐漸對這個興趣產生自信,學會自主學習。

家長如何利用「鳥籠效應」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第一,建立孩子的興趣點

利用鳥籠效應的關鍵點是要先為孩子準備一個「精緻的鳥籠」,拋出這個鳥籠,建立孩子和閱讀之間的聯繫。

很多孩子不願意看書,是因為家長並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是繪本上的圖片並不是很精美,沒辦法提起孩子的興趣。因此在讓孩子閱讀之前,儘量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繪本,建立孩子與閱讀之間的第1個聯繫。

第二,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

處於3-6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旺盛、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希望完成自己價值的階段。

在孩子閱讀不是很認真的時候,家長不要盲目的批評孩子「你怎麼又不看書?」,這樣只會讓孩子對閱讀失去興趣,感受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適當的鼓勵會讓孩子產生「其實我很棒」的心理暗示,強化了孩子的內在動力,更容易讓孩子將閱讀堅持下去。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不斷的堅持,並及時給孩子選擇一些新穎、精美的繪本和故事,逐漸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才能真正讓孩子實現自主閱讀。

相關焦點

  • 堅持閱讀的孩子是什麼樣的?7步閱讀法,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但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並不只是給他講完書中的故事就結束了。真正有用的閱讀需要讓孩子明白、懂得文中所講的故事內容,讀懂了他才會思考、會總結,也能用簡單的語言再複述出來,才能延伸出更多的東西。會閱讀的孩子才會真正喜歡上閱讀,才能在閱讀中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而不是把它當做任務去完成。
  • 鳥籠效應對孩子的作用很大,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不妨試試
    鳥籠效應對孩子的作用很大,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不妨試試家長比孩子擁有更多的閱歷,爸爸媽媽都知道學歷很重要,所以才會如此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對學習並不感興趣,更別說讓他們自己主動的學習了。
  • 從無到有,我是如何教會五歲的孩子英語自主閱讀的?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孩子Caroline的英語學習經歷。五歲半的Caroline經過方方面面的努力,終於實現了自主閱讀,如今的她已經可以自己選擇適合她年齡段的書自己閱讀了。她的水平現在大概是什麼樣子呢?下面這段視頻可能更能清楚看到她的狀態。這是我在她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拍的,拍攝時間是兩個月前。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閱讀和寫作習慣?培養好了,孩子會終生受益
    【家長與孩子書信交流的系列原汁原味的交流日記,歡迎關注,歡迎轉發】◎ 文/編 烏江【教育人王福明說】什麼都可以少,唯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少!孩子的教育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孩子上中學後,尤其是初中階段的第三四學期是孩子的叛逆期。這三年裡,我與孩子交流最頻繁,一共給孩子寫了21封書信。但願這些樸實的文字,給諸位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提供點參考和借鑑!
  • 孩子幾歲能獨立閱讀?先別錯過「黃金閱讀期」
    當你給孩子買玩具,也給孩子添置書本。安排好陪孩子玩的時間,也有親子閱讀的安排。那到了兩歲的時候,孩子基本就會愛上閱讀。到了6歲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繪本。而到了8-10歲的時候,基本可以獨立閱讀比較深邃的書本,並且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了。但是你什麼都不做的話,讓孩子的閱讀世界一片空白。
  •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老師讓課外閱讀怎麼辦?
    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自主閱讀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我的孩子也剛剛經歷過一年級,現在在讀二年級,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所佔比重正越來越大,老師給孩子布置這樣的作業是為了學生著想的。1、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開始閱讀親子閱讀如果之前孩子都沒有養成親子閱讀的習慣。那從一年級開始也不錯。
  • 別錯過孩子黃金閱讀期 | 附權威推薦書單
    說起閱讀,朱永新很形象地用美食打了個比方,他說,閱讀會帶給人喜悅感、新鮮感,這些最後都會匯聚成精神上的飢餓感,也正是有這種飢餓感作為動力,他每天清晨都比一般人早起兩個小時,專心讀書。 但正如孩子學習語言、音樂、繪畫都有不同的最佳時間窗口,朱永新認為,這種「精神飢餓感」在中小學階段更容易形成,因為科學上一般認為人閱讀的關鍵期在14歲之前。
  • 培養兒童英語自主閱讀習慣,呱呱閱讀有方法
    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已經無需多說,而工作生活壓力巨大的家長們在親子陪伴和工作壓力面前往往分身乏術,更多的希望孩子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完成自主閱讀。呱呱閱讀認為,孩子自主進行英語閱讀一方面可以解放家長,一方面可以激發孩子的內驅力,真正讓閱讀改變人生。但是,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自制力尚未形成,也處於習慣養成階段,英語自主閱讀難上加難。
  •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4個好方法,原來在這裡
    書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閱讀,是孩子開啟書海之門的密鑰。如果孩子從小能愛上閱讀,堅持閱讀,快樂閱讀,他的人生一定是豐盈的。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從小不愛看書, 就喜歡玩耍,怎麼辦?一些家長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孩子買書,結果適得其反,孩子往往會提不起閱讀興趣。父母不是孩子,孩子有自己對圖畫書的理解,也有自己的選擇。父母可以先圈定一些好書,再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當孩子拿到自己最想讀的書時,怎麼會不熱愛呢。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圖書評選榜單中的圖畫書,再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看。
  • 父母英文水平不好,如何引導孩子閱讀英文繪本?
    原標題:父母英文水平不好,如何引導孩子閱讀英文繪本?我經常用英文讀一個句子,再中文翻譯一次,或者乾脆全文英文誦讀,再全文翻譯。小毛毛耐心、安靜。 我用戴著magic gloves的手一頁頁翻讀著Pete the cat的故事,在毛毛的聆聽中,感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緊緊地連繫在孩子的閱讀欲望和小小的英文繪本之間。
  • 培養0-6歲孩子的閱讀能力,一輩子都受用
    何時開始培養閱讀能力6歲前的孩子,是培養各種能力的大好時光,如同黃金一般的時間,閱讀能力也不例外。3歲到5歲半的孩子對於閱讀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想像力豐富、喜歡聽故事、可能會喜歡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喜歡書裡的圖片並且對書的內容有很多問題和求知慾,一定要趁這段期間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與習慣,讓他們愛上閱讀。
  • 「親子閱讀」就是「陪著讀」?專家提醒:不恰當的方式會誤導孩子
    2018年5月31日訊,都說開卷有益,隨著育兒理念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也會抽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但是「親子閱讀」是不是就是「陪著讀」? 你的閱讀方法是否科學?專家說了,親子閱讀也是一門學問呢。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僅沒什麼好處,反而可能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變得不愛看書。
  •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融媒體訊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但這種習慣的養成不是強迫孩子去閱讀,而是通過挖掘適合不同階段學生閱讀的書籍與創新不同方式閱讀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習慣。
  • 英語閱讀枯燥、起步難?《飢餓的毛毛蟲》花式讀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之後發現很多陌生詞彙,只會幹巴巴地讀,讓孩子覺得很枯燥,滿腦袋的疑惑。作為對英語啟蒙有經驗的老師,我也遇到過很多像芊芊媽媽那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很早就有意識培養孩子外語方面的能力,但苦於沒找對方法。繪本是非常符合嬰幼兒學習階段特點的啟蒙素材,我用《飢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給爸爸媽媽們梳理一些閱讀的方法。
  • 上海靜安有個「父子閱讀聯盟」,讓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不知道怎麼選擇書?買了書不會讀?這可能是不少父母在引領孩子閱讀時產生的困惑。「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如今的孩子不缺書,父母給孩子買的也多,但孩子們會不會讀?有沒有讀進去?家長們也對此很困惑,」秦文君說道,「而在各種電子產品的幹擾下,孩子們也很難靜下心來。業餘時間也被各種培訓教育塞滿了,這是一個怪圈,我很高興上海的靜安區用閱讀將孩子們從這個怪圈中拉出來一些。」2011年起,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陸續與區內14所學校聯手,成立了靜安父子閱讀聯盟。
  • 孩子被打後,父母別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讓孩子更「懦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孩子被人打了,父母肯定是非常生氣的,同時也會責怪自己的孩子沒本事。想必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覺得孩子太不爭氣,怎麼就不知道還手再打回來呢?但在這個時候責怪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脆弱,因此父母一定要清楚,在孩子被打後,以下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出口。
  •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是讓孩子不斷提升自我的關鍵,你別不知道
    要知道,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很快,不少的家長都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來和孩子進行交流互動等,所以,讓孩子擁有一項自我提升的習慣,就顯得十分重要。而閱讀,恰恰能夠實現這樣的目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好處擁有閱讀的習慣,將會讓孩子的智力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 英語啟蒙: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自從有了王者榮耀和抖音,現在還在的閱讀興趣在逐漸減少,若不是父母逼迫,很多孩子是不會主動拿起一本書來閱讀的。中文書尚且如此,難以讀懂的英文圖書就更不受歡迎了。這與孩子的英文閱讀水平有關,更與從小的閱讀環境密不可分。所以,小時候,儘量不要用手機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如果非用不可,可以選擇使用手機投屏,在電視上觀看。
  • 什麼年齡孩子最適合指讀法閱讀?你不能錯過的2大好處
    當孩子經歷繪本閱讀階段,指讀法能幫助孩子在嬰兒時期中的語言發音與漢字形狀搭建起一座橋梁,幫助孩子在口語語言的基礎上學會了書面語言。用示意圖直觀地顯示是這樣的:孩子們認字,存在「馬太效應」小時候認字多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認字量也會多,閱讀量也比同齡孩子多。
  • 睡前閱讀變成「催眠曲」?被中國父母誤解的教育,對娃傷害有多大
    2、閱讀內容千年不變如今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有很多,不管孩子處在什麼年齡段,如果父母用心去對待孩子閱讀的事情,總是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書。但由於各種原因,有時因為父母太忙沒時間,有時因為經濟方面的因素,父母給孩子看的書永遠都是那麼幾本,內容情節老套,甚至孩子自己都能夠說出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