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社會的隱秘氣味

2021-01-16 虎嗅APP



最近國內翻譯出版了李滄東導演的小說《燒紙》,這算是滿足了李滄東導演粉絲的一個心願。李滄東是由作家轉型做導演的模範,他的電影具有獨特的氣質,那麼他的小說是什麼面貌呢?他的小說又和電影具有怎樣的關係呢?


這本書收錄了李滄東的11個短篇小說,雖然都是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與他作為導演拍攝電影的90年代後半期隔了差不多十年時間,但還是從中可以看到導演李滄東一以貫之的藝術氣息和關懷所在。


他的作品總體上呈現了一種史詩性。我所說的史詩性,是指他的作品中莊嚴的現實主義訴求、作品與幾十年來韓國社會發展史嚴肅的對應關係。雖然他寫的都是小人物,不是一般史詩中所呈現的英雄,但他試圖將小人物的命運放置在一個大時代去勾勒,所以能夠映照出大歷史和大社會的面孔。


我閱讀了《燒紙》中的七篇小說。我讀的第一篇是他1987年創作的《為了大家的安全》,其中講述記者京哲在去光州的長途巴士上遇到了一位農村老太太,他們結伴前行。這位老人看起來十分「村野」,不肯守汽車上的規矩,不按照要求系安全帶,而且在車上喝酒,與滿車的人招呼,搞得大家不勝其煩。中途老太太要求下車小便,但是車在高速路上,不能停車,除非很多乘客一起要求停車,大家都很漠然,最後老人家在車廂內的走廊裡寬衣方便,整個車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這篇小說所描述的衝突,看起來是明顯的鄉村和城市、前現代和現代的衝突,李滄東的小說裡面記載了韓國社會轉型,也就是現代化過程中的各類矛盾。但是它的衝突不僅停留於此。汽車繼續前行,老人竟然指責起大家來,因為她想起了死去的兒子。她說:就是你們,你們這些自私冷漠的人害死了我的兒子!


根據譯者的說法,這篇創作於1987年的小說的背景,跟1987年上半年韓國的民主化社會運動有關係。那一年首爾大學和延世大學都有一名學生犧牲,因此,老人的控訴其實是有著獨特的意指。但是汽車上的人強行將不守規矩的老人固定在安全帶上,導致了老人發生了類似於休克的狀態。


在車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京哲良心不安,他開始阻止乘客下車,他告訴大家要把老人送到醫院——如果老人家身體有什麼意外,這是所有人的責任!


可見這部小說強烈的象徵意味,它的社會批判意識和責任感,以及它的關乎國家、社會的寓言性。我總覺得李滄東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他說他受魯迅的影響,他是一個老派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熟悉前現代社會併入住了現代社會的人,這可以從他的年齡和創作經驗中得知。



李滄東生於1954年,他的處女作是1983年發表於《新東亞》的《戰利品》。從他的年齡來看,他和中國文學界的王安憶、張煒、韓少功、賈平凹這一代作家比較接近,而和中國電影界第五代導演的年齡相仿。


雖然韓國社會進程與中國有差別,但也有一些近似的語境,比如1980年代中國和韓國所共同面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命題。


而1980年代也是韓國政治轉型的拐點,當時韓國經常處於軍事專制和民主運動的反覆博弈當中,1980年發生了著名的「光州事件」,這個事件也被韓國電影一再演繹和呈現。一直到1987年,盧泰愚才宣布總統直選制,他通過電視發布的「6·29宣言」成為韓國社會的重要拐點。


而從經濟社會的角度來說,威權制度下由韓國中央政府主導的單一的、向下的農政體系導致了城鄉的隔離。雖然從1970年到1987年韓國經濟騰飛,經濟增幅位居世界第二,但工農業仍然失調,城鄉差距拉大。一直到政治體製得到解決後,自上而下的經濟發展轉變為基層自發,從而解決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李滄東的小說創作開始於1980年代,這一切社會變化都呈現在他的文字當中。80年代的李滄東在這些命題的描述中,對於現代化進程是批判的,而對鄉村價值更為認可,這一點與中國同期文人較相似。《為了大家的安全》這篇小說裡面還有一個更為細膩的設定,就是老人身上的氣味。京哲和老人坐在一起,老人身上透露的酸腐氣味讓他很不愉快,但是在整個行程當中,他似乎慢慢感覺到那個氣味他以前並不陌生,他一直在努力回憶,等到最後他終於回憶起來時,但那個老人家卻不見了。


那氣味究竟是什麼,小說最終沒有說出來,但卻給予了聯想空間,那也許是底層或者勞動者常有的氣味?或者是過去年代大家都熟悉的氣味?它似乎是一種生活和階層經驗的象徵,也是某種歷史的象徵。這個氣味的隱喻使我馬上想到的是奉俊昊去年的電影《寄生蟲》——韓國電影歷史上獲得了最高國際聲譽的電影,也用了這種酸腐的難聞的氣味,來作為故事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在《寄生蟲》裡面,宋康昊所扮演的住地下室的男人,他的氣味顯然是來自於自己的居住環境和階層。這個氣味被富裕的僱主所嫌棄,最後激怒了他,使得他殺掉了僱主。比較有趣的是,這部影片的劇情設計,還有其它一些和李滄東小說相似的地方。《寄生蟲》裡是底層僕人鵲佔鳩巢,偷偷寄居在主人的豪宅裡,而李滄東1983年寫過一篇小說叫《空房子》,裡面也是底層人住在主人豪宅裡面,他們在裡面戰戰兢兢,很多房間都被鎖住了,這對底層夫婦很擔心那些房間裡面住著其他人。而在《寄生蟲》裡,僕人一家後來發現,的確這個豪宅下面還住著另外一家人。


如果我說李滄東的小說為奉俊昊的電影創作提供了靈感,不知是否妥當。當然也有可能李滄東作為韓國著名小說家,他的小說為很多韓國文化人提供了一些共同的文化記憶,所以受到他的啟發是自然而然的。


而李滄東在另外一部小說《為了超級明星》中,講述了一個老人家在一所豪宅裡面為美國人看狗,因為老人家不會英語,所以無法與狗交流,狗對他十分兇惡。他感覺在這個豪宅裡面,真正的主人是那條美國主人的狗。這種對於美國和韓國社會關係的表述,在《寄生蟲》中也有類似的表達。


我在這裡「臆測」了李滄東小說和奉俊昊影片的關係,那麼李滄東的電影和他的小說創作的關係是怎樣的呢?由此,我又重溫了李滄東導演最早的電影《綠魚》和最新的電影《燃燒》。可以感覺到李滄東的小說中一些重要的寫作傾向,在電影中實現了延續,也發現了他創作中一以貫之的關懷。



李滄東小說的寫作方法是現實主義的,他在為韓國社會發展的痛苦過程作傳,並作出他的批判和質詢。他的寫作語言是十分樸素的,但也很敏銳,由於他的目光十分貼近社會問題和當下問題,所以他營造的文字世界紮實、厚重。他的電影延續了他的一貫視線和敘事方式。


有人說,李滄東的電影是十分文學化的。到底什麼是電影的文學化,其實一直是一個界定不夠清晰的命題。我認為,電影的意義傳達往往是十分直接的,是通過視覺充分調動觀眾心理來營造快感的,尤其是商業性強的電影。那麼商業性不強的藝術片是不是就必然是文學化的呢?這麼說當然過於簡單了。還是就李滄東的影片為例,李滄東自己也說過,大家對於他的影片評價是「寓意很強」。這個寓意就是一種曲折呈現的東西,它往往過於依賴於隱喻。這也許可以被看作是相對文學化的手法。


李滄東電影意義的獲得和追尋,需要更多的聯想。《綠魚》裡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綠魚的形象,只有通過對話我們知道,這個綠魚是男主角小時候和哥哥一起去釣的一種小魚,因此綠魚代表了逝去歲月中的某種重要東西。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學化的手法,它需要更曲折的心理活動,不能純粹依靠視覺形象來達到共鳴。


在《燃燒》裡面,男主角鍾秀遇到了小時候在鄉下的鄰居惠美,惠美說她小時候掉在了一口井裡,被鍾秀救了出來,但是鍾秀並不記得這口井。他到處詢問,大家都說不存在這口井。只有鍾秀的母親說,那口井是存在的,而且那是一口枯井。


這個井的故事似乎指示了我們對於歷史記憶的不可靠,也許還代表了我們對於曾經的苦難或者身邊危險的忽視和不自覺。惠美顯然是一個悲劇性的存在,她和一個富二代搞在了一起,但卻是一個十分弱勢的存在,最終性命都可能不保。這口井的故事和她這個人物放置在一起,就產生了一種文學上的隱喻效果。


另外,李滄東的電影往往有一個經得住推敲的劇本,這肯定也跟他的文學經歷有關。我們知道文學能力很強的導演,電影敘事上往往也做得不錯。這一點若加上視覺構建上的恰當和精彩,必將帶來一部能量充足的影片。


李滄東電影中的文學化氣質,也許可以看作是他的電影和小說的關係之一。而且從內容方面,他的電影和小說的關注點也具有統一性。李滄東的《燒紙》關注韓國社會轉型,描寫韓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所帶出來的人間困惑,雖然他的電影創作是在這部小說完成後十餘年才開始的,但是他思考問題的意識和框架,仍然在電影中展現了出來。他的文學裡面的衝突,很多是來自於城鄉二元對立、階層分化,《綠魚》和《燃燒》裡也是如此。這是他一貫的思考,電影製作不過是換了一個媒介而已。


《綠魚》裡面,服完兵役的莫東回到家鄉,從電影拍攝的空間特徵來看,他的家住在郊區,那裡正進入到一個劇烈的城市化過程當中。有一個鏡頭,前景是他家裡的老屋子,遠景則是嶄新的高大整齊樓群。這個機位拍攝的畫面在影片最後又出現了,那時候莫東已經去世,他曾經的戀人美延在一家飯店裡吃飯,臨走時忽然想起這個飯店可能是莫東家改造的,因為她曾經跟莫東要過一張他家的照片。這個時候韓國社會顯然在飛速向前發展,以前的老屋子已經為適應城市化而改建為特色飯館。這個段落顯然在講述的是,在當下的景象裡,其實掩埋著一些被犧牲掉的人的痕跡。


李滄東文字出色,但他電影的視覺性上一直被認為表現平平。不知道這是不是他的電影很少獲得國際大獎的原因。但是我認為李滄東電影的視覺營造能力還是很紮實的,雖然他並沒有從事形式感特別強的視覺實驗,我估計這不是他的專長,也顯然不是他的興趣所在。比如《綠魚》中返鄉的莫東在自己屋子前半裸著身體練啞鈴,後景是他患有腦癱的哥哥和母親。莫東的身體動作預示著他即將施展的青春或者無處釋放的能量,後景則是最為凌亂和無奈的現實。這個場面調度的效果很不錯。


《燃燒》的表達要更加晦澀,形式上也講究多了,顯得「電影化」十足。但他在電影中呈現社會結構仍然是城鄉二元、階層對立的,我相信這種結構當然不僅僅來自於導演的主觀,而是來自於社會現實和歷史的客觀存在,但是,作品裡面的矛盾設置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和內容,有很多的對立項可以選擇,所以這一個結構仍然是被李滄東所願意強調的。


這部影片裡面出現了一個非常獨特的人物,就是那個富二代Ben。影片對於他的表現十分晦澀,但也很深刻。他說他以燒農民廢棄的塑料棚為樂——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燒倉房》,村上擅長表達某種超脫的人生況味,很少涉及制度之惡和底層之苦——至少以前的大部分作品是這樣,最近幾年他似乎力圖改變這樣的狀況。經過李滄東的改造,村上輕飄的描述和簡約的敘事,被改造為沉重的社會悲劇故事。


這部影片突出了韓國的社會問題。Ben無所事事,卻居住著豪宅,所以男主角——平民子弟鍾秀說,韓國的「蓋茨比」真多。村上小說中曖昧的描述也在李滄東的改編中修改為Ben為了變態的愛好將惠美殺掉,殺人者內心卻毫無愧疚,可能他覺得惠美是沒有用的人,就像他的變態樂趣——燒塑料棚一樣。


這部影片塑造了一個來自於上層社會的Ben的形象,他是一個優雅的有氣質的男性,在自己的慵懶生活中尋找一種證明自己存在的心跳的感覺,對於人間和基層的苦痛毫無所感。這個人物的行動邏輯以及冷酷性格,在藝術作品中十分少見而獨特,其實這種人物性格卻在社會上層人士當中具有某種普遍性。他們「優雅地」殺人,卻保持著輕鬆的心情。當然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村上春樹的某種敘述口吻,因此顯得更具有個性化風格。也有人認為,這部影片的結構過於鬆散,給予的信息太弱,有點過於朦朧。但在這個朦朧的敘事下面,我們還是看到了他一以貫之的沉重的社會批判意識。


電影中的李滄東是沉鬱的,一種呈現社會真實並批判社會的意志,一直貫穿在他的電影創作中,而這種意志,在1980年代他的小說寫作中就堅定地存在著。這部小說集《燒紙》,也讓我看到了李滄東創作的某種一致性和統一性,以及他的電影和小說無法切割的血緣聯繫。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隱秘而偉大是翻拍韓國電影的嗎 兩部作品有何聯繫
    據悉,李易峰主演的《隱秘而偉大》並不是翻拍韓國的電影,兩部作品只是重名而已。韓國的那部《隱秘而偉大》也是講述的諜戰故事,電影講述在南北分裂的現實中經歷身份混亂的北朝鮮間諜元流煥被派到首爾貧民區後,在和善良熱心的鄰居們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對自己的信念產生質疑,並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 韓國電影《寄生蟲》,高級黑色幽默,反映社會階級矛盾
    而耐人尋味的是,宋康昊家人團聚的結局只是兒子腦海中的想像,這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結局,延續了韓國電影一貫的風格。導演將一件殘酷而冷血的事件,用輕鬆和幽默的視角拍出來,觀眾觀看後雖然會捧腹大笑,但也會從中思考這部電影想展現的內容和傳達的思想,通過如此方式,讓觀眾看了不得不讚揚之高級。其實這部電影最明顯反映的就是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隔閡。這場悲劇的根源到底是因為什麼?
  • 金旻圭:韓國轉變對遊戲的社會認識
    下面有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組長金旻圭先生發言。金旻圭:大家好,我是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內容產業組的金旻圭組長。今天在這裡我給大家作發言的內容是「韓國文化振興政策及中韓合作方案」。韓國在2002年開始對韓國網路遊戲認識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不但認識到遊戲的社會地位,而且包括遊戲的負面影響,這也是韓國開始遊戲文化振興政策的開始。
  • 韓國評選年度成語:共命之鳥,象徵分裂的韓國社會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的教授們評選出能夠代表2019年韓國社會的年度成語——「共命之鳥」,象徵分裂的韓國社會。韓國《教授新聞》15日報導稱,11月25日至12月9日期間,通過電子郵件和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向1046位教授進行「年度成語」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共有347位教授(33%)選擇了「共命之鳥」這一成語,比例最高。
  • 韓國「巴克斯大媽」現象,真實反映了韓國老齡化社會的殘酷現實
    2019年,韓國當地65歲以上老年人口,預計將會超過總人口的14%,正式宣告進入高齡化社會,且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17年11月的報導,韓國的生育率若是繼續低迷——2016年總出生新兒為406,000多人,比起1981年的867,000人,還少了一半之多——恐怕不到半個世紀,2060年時,韓國當地人口每十位國民中,將會有四位為65歲高齡人士。
  • 不見光的日子長了,就成了隱秘的角落
    如果不知道《隱秘的角落》,你怕是要去充個愛奇藝會員,不然社交場合與平臺上的眾聲喧譁,你只能一頭霧水,插不上嘴。劇情、表演、選角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社會思考乃至哲學思辨已持續翻炒超過一周,個人所思所想所感卻只在一個角色——那與人結伴出逃福利院的小女孩普普。
  • 動物版《隱秘的角落》:洗滌靈魂的大師級繪本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憑藉緊湊的劇情、一眾大小演員的炸裂演技,成為了這個夏天當之無愧的「頂流」。
  • 最走心的8部韓國電影 揭開虛偽的社會與真實的人性!(8)_遊俠網 Ali...
    劇情:熔爐  導演: 黃東赫  編劇: 孔枝泳 / 黃東赫  主演: 孔侑 / 鄭有美 / 金志英 / 金賢秀  這是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取材於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  影片給人的第一觀影感受是悲涼和絕望,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觸目驚心。多的不敢說,就說說這部電影的花絮吧。
  • 李易峰主演新劇28日開機,被指抄襲金秀賢的電影《隱秘而偉大》
    之前半月之前小編提前報導過的,李易峰將主演《隱秘而偉大》,並且將由《白夜追兇》的導演擔任。但是很多網友和小夥伴表示:不可能。非官宣不信。今日26日壹峰信發分正式宣布李易峰將接拍諜戰劇《隱秘而偉大》,飾演男主角顧耀東,該劇將於3月28日在上海舉行開機儀式。據悉,該劇導演為《白夜追兇》導演,計劃拍攝46集,除李易峰外,金晨、王瀧正也是主演。繼《麻雀》之後,李易峰又要演諜戰劇。
  • 《隱秘的角落》入選美媒最佳國際劇,評語是……
    好萊塢權威雜誌 《綜藝》22日評選出2020年度「最佳國際劇集榜單」,亞洲今年有5部入選,土耳其的《阿列夫》、中國的《隱秘的角落》和韓國的《愛的迫降》包攬前三名,此外還有印度的《地下的世界》、新加坡的《隱匿人生》。《綜藝》的這份最佳劇集榜單共有15部上榜,來自歐亞非拉多國。
  • 年度成語「共命之鳥」,直戳韓國社會撕裂痛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每到年末,韓國《教授新聞》周刊通過全國各大學教授的舉薦和投票選出年度成語,給過去一年的韓國社會「定調」。今年,韓國教授們選出的年度成語是「共命之鳥」,以此痛陳處於嚴重撕裂的韓國社會。
  • 《隱秘的角落》帶火原著 懸疑作者不只有紫金陳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作者紫金陳1905電影網訊 「追完了隱秘的角落,很好,我很滿意。」由於紫金陳的作品不僅有縝密的推理,更關注案件背後的人性和社會問題,有粉絲將其比作「中國的東野圭吾」。網劇《無證之罪》更被譽為「中國社會派推理網劇的開山之作」。
  • 隱秘英雄的煙火氣
    《隱秘而偉大》海報 諜戰題材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講述了抗戰勝利後,菜鳥警察顧耀東(李易峰飾)初入職場,面對同僚排擠和時代動蕩,始終堅持理想、
  • 《隱秘的角落》帶火《壞小孩》,懸疑作者不只有紫金陳
    「追完了隱秘的角落,很好,我很滿意。」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對作品的影視化改編給予了很高評價。
  • 「具荷拉事件」留給韓國社會的幾大難題
    韓國女團成員出身的具荷拉離開了我們。那麼在看似光鮮的生活背後,為什麼具荷拉最終還是以這種悲慘的方式做出極端的選擇呢?在她離開我們一個月之後,根據具荷拉周邊人的口述,或許我們能找到一些答案。2019年11月24日,韓國歌手兼演員具荷拉在自己的家中自殺身亡。當天下午她的管家發現了具荷拉的屍體後立即向警方報了案。根據警方的調查,現場並沒有任何打鬥過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留在附近小桌板上的一封書信。警方根據這封信的內容來大致分析了具荷拉的自殺動機。
  • 韓國有名導演李滄東
    大家都知道哪些韓國導演?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韓國導演李滄東,李滄東於1954年4月1日出生在韓國第三大城市大邱, 1980 年畢業於慶北大學師範學院韓文系,1981 年至1987年當中學老師,後來成為小說作家,其小說曾被選入韓國的大學教材,1992年還獲得得過《韓國日報》的創作文學獎。
  • 一部電影讓整個韓國社會撕裂,揭露了全職媽媽的生活真相
    被抵制的金智英韓國電影人總是有一項過人之處,就是能利用電影改變社會,直面社會問題。比如電影《熔爐》,在2011年上映之時立刻引起轟動,震撼了整個韓國社會。影片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組成專案組,重啟調查仁和學校性暴力犯罪案。上映37天之後,韓國國會迅速投票通過了對相關法律條文的修訂,即《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又名「熔爐法」。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都從哪來的?
    《隱秘的角落》整個故事,一方面講述著發生在暑假中的一起謀殺案引起的蝴蝶效應,另一方面也在整個過程中展現著或說是在嘗試挖掘這些「壞小孩」都是從何而來的?也正因此,使得《隱秘的角落》沒有僅僅成為一個探案推理故事,而是圍繞著兇案展現了牽涉其中的各個家庭中成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痛苦和無奈以及各種幸與不幸,以及在這些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們所受到的影響。
  • 疫情下出現「N號房」事件,文在寅下令徹查,韓國社會如此畸形?
    導讀:如今全世界都正在努力與新冠疫情做鬥爭,然而在韓國卻出現了讓人憤怒的「N號房」事件,民眾情洶湧,韓國總統文在寅徹查事件並保護受害者,韓國社會已經如此畸形了?這兩天韓國網絡突然沸騰了起來,這裡面除了新完疫情之後就是在韓國發生的「N號房」事件,所謂的「N號房」事件就是在韓國有人社交平臺Telegram建立多個私密聊天房間(N號房),威脅女性(包括未成年)並強迫她們成為「性奴隸」,逼迫女性拍攝各種「性剝削」視頻上傳至私密房間。據韓國警察披露:這些犯罪者在聊天室發布性剝削畫面供會員觀看並收取會費,會員多達26萬。
  • 《隱秘而偉大》:諜戰的隱秘之下,還有審美的隱秘
    「隱秘而偉大」,什麼隱秘?諜戰的隱秘之下,還有別的隱秘,那就是審美的隱秘。諜戰題材的隱秘是外在的,一眼便知,要破獲的是設置好的劇情,觀眾享有局外人的優越感,而審美的隱秘卻是真正的內在製作密碼,要破獲的是目下製作者和觀劇者正共同享有的審美心理,這就是此山中、局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