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種群變化都能預報?科學家:只要數據足,比天氣預報還準

2021-01-09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厄爾尼諾來臨,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會成為氣候變化的推動引擎,科學家們就能預料到美國南部會降下季節性大雨,亞馬遜會出現乾旱。這些截然相反的極端天氣,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由於最近幾十年收集的天氣數據越來越充足,天氣預報會變得越來越準確,人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應對極端天氣。

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態學家本·扎克伯格(Ben Zuckerberg)認為,我們將能夠在鳥類遷徙和野生動物種群方面取得同樣的預測結果——即生態預測。這是因為,正如那些反覆出現的氣候變化對人類有可預見的後果一樣,它們對動植物也有可預見的影響。

生態預測可以幫助我們為農作物的疾病或瀕危物種的種群崩潰做好準備。準確的預測可以告訴我們,在未來的一年或十年裡,哪些物種最需要保護措施。

扎克伯格與一組科學家於3月5日在《生態學與進化趨勢》(Ecology and Evolution)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在厄爾尼諾現象等模式的誘導下,物種和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各大洲相反的極端氣候。這個團隊為這些大規模的、對立的生態結果創造了一個名字,比如一個大陸上的饑荒和另一個大陸上的盛宴,稱之為「生態偶極子」。簡單來說就是,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某個大陸上的物種種群會下降,另一個大陸上的物種種群卻會激增,這些都是可以預測的。

「植物和動物種群在大陸尺度上對氣候做出反應,」扎克伯格說,他領導著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小組,旨在發掘全球氣候-生態聯繫的證據。他和他的團隊相信,最近在生態數據方面的一場革命使這成為可能。隨著全民科學的興起,數十萬名全球志願者正在收集他們周圍世界的高質量數據。各個國家的科學基金會已經開始大範圍建立生態站,這些生態站就像世界各地的氣象站一樣,也在源源不斷地收集各種數據。

扎克伯格說:「我們現在正在生態領域開始這場革命,我們能夠以氣候學家能夠使用的尺度收集數據。」擁有在大陸範圍內實時收集的、跨越數十年的數據,確實是分析氣候和生態偶極子的規律性和變化所需要的。

氣候影響大面積生態系統的觀點並不完全是新的。幾十年來,植物和動物的行為可以在一個區域內同步。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橡子生產。在某些年份裡,一個地區的所有橡樹都會產生大量的橡子,這反過來導致松鼠和其他動物的種群激增。很可能,氣候有助於阻止這種集體反應。更好的數據將更容易在全球範圍內發現這些類型的模式。

扎克伯格說,隨著地球迅速變暖及其氣候變化,理解這種氣候生態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目前尚不清楚氣候變化將如何像厄爾尼諾現象一樣影響植物和動物對這些模式的反應。掌握可預測的生態系統數據,將有助於研究人員在變化出現時作出反應。

現在,扎克伯格的研究小組在闡述他們的理論之後,開始了第一個正式測試生態偶極子概念的項目。他們將利用全民科學數據追蹤鳥類正常遷徙的偏差,以及種子生產的盛衰周期,試圖找出與整個大陸氣候的聯繫。

像厄爾尼諾這樣經常光顧地球的現象,儘管它會引起極端天氣,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但我們人類完全沒辦法阻止,我們只能預測,並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對野生動物的種群變化做出準確的預測,在保護它們的時候,我們就能設計出更多的手段或策略。

相關焦點

  • 《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天氣預報時間詳解
    《動物森友會》中包含多種天氣,許多昆蟲、魚類的出現條件也與天氣有關。大家其實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得知天氣及變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預報時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只要這隻狗狗發抖,不久後肯定下雨,比天氣預報還準
    但是今天這件事,還真得用這句話來形容。它會用發抖來預測天氣,並且準的讓人驚訝。小區群裡的鏟屎官們,都說這隻狗狗預測天氣,比天氣預報還準。憑藉狗狗發抖來預測天氣預報,聽起來有些滑稽,隨後我帶著濃濃的好奇和疑問,採訪了這位鏟屎官。
  • 只要這隻狗狗發抖,不久後肯定下雨,比天氣預報還準
    但是今天這件事,還真得用這句話來形容。養了狗以後,狗狗能給主人帶來很多快樂和樂趣,甚至還能治癒主人,但當我看的狗狗事件多了以後,忽然發現養狗的樂趣真的不是給主人帶來快樂這麼簡單,有些狗狗帶給主人的樂趣,堪稱千奇百怪。例如今天這隻拉布拉多。它會用發抖來預測天氣,並且準的讓人驚訝。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大氣觀測網不僅是國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所必需的資料。大氣探測也是我國大氣科學的重要分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大氣探測正處於向大氣綜合觀測發展。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今年汛期,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為什麼會這樣?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發現很多朋友在文章後留言,說今年汛期的天氣預報好像不太準,或者沒有以前準了。有人甚至說,報下雨就晴天,報晴天就下雨;有些知識豐富一點的網友說,今年的雨帶總是比預報的偏南,最大雨量總比預報的還大。那麼,今年的天氣預報,是不是真的不準呢?
  • 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提供給您及時準確的天氣信息! 功能簡單易用,一目了然!* 長達10日的天氣預報和限行情況,提供超過100小時的實測溫度、體感溫度和風力風向情報 * 遍布全國4000個市縣,上千個景區以及近8000個國外城市的詳細天氣數據,無論旅行在世界何處我們都陪伴著你 * 專業的空氣品質AQI與紫外線指數,運動/穿衣/洗車/旅遊等八大實用生活指數,貼心又省心 * 星座大師坐鎮,每天為您指導迷津,12星座每日運勢連連看不停 * 節假日/萬年曆/日出日落/時差查詢,一鍵天氣預報所有信息全知道
  • 比天氣預報準!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農村老人教你聞聲識天氣
    最近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小編抱著手機看了半個月的天氣預報,一直提醒大雨來襲,然而連個雨點都沒碰到。現在不僅人們渴望著能來一場暴雨帶來涼爽,地裡的莊稼同樣急需雨水來滿足旺盛的生長需求。夏季天氣的急劇變化,小範圍內天氣很難預測準確。
  • 【長安天氣】長安今天天氣預報,今天,今天天氣,7天,15天天氣預報...
    16-40天預報屬於客觀預報產品,反映的是未來天氣變化趨勢、請隨時關注最新預報..... 16-40天預報數據來源於國家氣候中心,是根據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客觀預報系統加工而成,未經預報員主觀訂正,反應未來一段時間內天氣變化趨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供公眾參考,欲知更加準確的天氣預報需隨時關注短期天氣預報和最新預報信息更新。
  • 最牛動物天氣預報員:土撥鼠預報準確率39%
    在一些情況下,動物對變化的天氣情況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它們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如下七種有趣的動物天氣預報員讓我們能深入地了解美好的一天。菲爾說,「只要土撥鼠還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麼這個冬天就不會結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我必須去阻止它。」冬去春又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在,與任何有代表性的鼠類的預言無關。這個傳統最早起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這裡不得不強調一點,國家的氣候數據中心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土撥鼠預測天氣的準確率只有39%。因而它們的預測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 天氣預報可以「摸」?麻煩讓讓我要試!
    不僅顯示溫度還告訴我們穿衣指南但喵妹還是受不了每次打開APP都只看到晴天多雲下雨的圖標和一連串枯燥的數據溼度60% 意味著什麼喵妹也真的是不知道啊而且溫度數值和人的感受貌似總不在一個頻道上……特別是春夏交際或者秋冬交際就像看到天氣預報顯示今天20度
  • 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釋:啥叫「數值天氣預報」
    還有些提供預報的時間更長。儘管這種數值預報未必完全準確,但卻給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每天閱讀氣象預報信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當然,氣象專家也提醒大家,對待數值預報結論需要謹慎、需要注意它的誤差。因為,數值天氣預報還不是很準確。沈建向記者坦言:「首先,氣象網上提供的中長期數值預報不一定很準確。其次,數值預報預測的時間越長,偏差就會越大。」
  • 天氣預報裡說的「白天、夜間、上午、下午」到底是幾點啊?
    實際上,天氣預報的時間概念有著比較嚴格的對位。以我們最常見的下午發布的24小時天氣預報為例,預報的有效時間是從當天的20點到轉天的20點。,更準確地把握天氣可能發生變化的具體時間段。
  • 青島明日(12月11日)潮汐預報+天氣預報
    2020-12-10 21:47:55 來源: 青島都知道 舉報
  • 父親藏在「天氣預報」裡的愛,有幾人能讀懂?
    父親無法陪伴在我們身邊,因此,每天中央臺7點半之後的天氣預報,成了幾乎每天必看的節目,我和姐姐所在的那座城市的天氣情況,隨時都在父親的監控中。後來,我畢業後去了浙江的寧波,姐姐去了廣州的東莞,我們去了哪裡,父親的「視線」也跟到哪裡。他的心情也常常隨著我們那裡的天氣,而跌宕起伏。
  • 福建:首次發布觀星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湯珺琳報導 8月12日,一份《平潭觀星條件預報》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官方微博上發布。這是全省首次為廣大星空愛好者提供天氣預報服務。  根據預報,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來極大值,每小時約出現110顆流星。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創新工作,結合天氣實況,分析模式預報資料,對雲量和能見度進行預報,並結合英仙座流星天象事件、月相變化及平潭夜晚光源分布情況,首創《平潭觀星條件預報》,為遊客推薦適宜的觀星點。
  • 他在建立南極中山站前遇冰崩,因何被稱登山天氣預報「諸葛亮」?
    為什麼選中的是他,因為年輕力壯、專業對口,亦或政治覺悟高、能嚴格保守秘密?高登義無從得知。暫時和家裡人切斷了聯繫的他於1966年春到達珠峰大本營,參加登山天氣預報組。高登義做的是海拔7000米、8000米、9000米處的風向風速預報。他告訴筆者,高海拔地區風速很大的時候,大風會把人體熱量帶到空氣中,使身體感覺到的氣溫比空氣實際溫度更低,這種感覺中的溫度也被稱為「體感溫度」。
  • 為天氣預報不準確幽默道歉,可以有
    (11月21日澎湃新聞網)  天氣預報中的雪雖然來了,但是暴雪卻未如期而至,網友紛紛開啟曬圖模式,並發出疑問「北京初雪沒有失約,但說好的暴雪在哪裡呢?」想必,有很多的公眾期待著能夠看到白茫茫雪景,甚至備足了防寒、防滑,還有拍攝雪景的準備,遺憾的是,預報中的「有」,變成了現實中的「無」。
  • 教你看懂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看了這麼多年,黃淮地區、江淮地區、江南地區這些氣象地理區劃你能正確識別嗎?晴轉多雲、晴到多雲又有啥不同?  天氣與氣候 到底有啥區別?  要想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看看這兩組對話就知道了:  「今天的天氣很好啊,不冷不熱,還有點微風,很適合出去遊玩。」  這裡說的就是天氣,指的是短時天氣現象。
  • 天氣預報三條波浪線是什麼意思?
    天氣多變 街坊稱有預報圖標看不懂   廣州日報訊(記者葉卡斯攝影報導)寒潮兇猛!昨天冷空氣只是小試牛刀,就已把廣州全天的氣溫牢牢摁在6℃以下。今天溼冷依舊,後天早晨還要提防本次降溫中的最低溫出現。   最近天氣變化劇烈,正是各大天氣預報軟體大行其道之時。可是昨天一個奇怪的天氣圖標卻讓不少網友納悶。「這個10時和11時的天氣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廣州市民林曦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手機截圖,記者看到,她所說的奇怪符號,看上去像個波浪,三條線條,最上面一條向上捲起,下面兩條卷向下方。原來這是一款手機自帶天氣軟體提供的預報符號。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當前位置: 天氣網 > 天氣預報 > 中央天氣預報視頻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介紹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