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釋:啥叫「數值天氣預報」

2021-01-12 荔枝網新聞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微信上的「唬人」天氣預報可謂層出不窮。前有「蘇州未來要下一個月的雨」,「蘇州下周氣溫直逼30℃」,後有「4月1日南京要下雪」,「河北省2天內氣溫從26℃驟降到1℃」。追根溯源,上述微信的天氣預報大多來自中國天氣網等網站上的一周以上的天氣預報。對一周以上的天氣預報如何釋用,需要對氣象知識,特別是氣象預報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就容易產生誤讀和曲解、甚至斷章取義。一般來說,氣象臺發布的逐日天氣預報,一周以上的是由計算機計算的數值天氣預報。

什麼是數值天氣預報?數值預報與人工預報有何區別聯繫?咱老百姓該如何看待數值預報?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專訪了蘇州市氣象臺相關專家。

□商報記者鄒強

七天以上逐日的天氣預報

其實是用計算機算出來的

「我國各類氣象官網上向公眾提供的7天以上逐日天氣預報,大多是數值預報。」蘇州市氣象臺副臺長沈建一語中的,「就以中國天氣網為例,它上面提供的蘇州7-15日天氣預報,應該是數值預報。」

蘇州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程維忠也告訴記者:「一般天氣網站向公眾提供的長時間、特別是一周以上的逐日天氣預報,往往未經過預報員人工修訂,是由計算機計算出來的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

什麼是數值天氣預報?是指根據大氣實際情況,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數學及物理學的原理,編製程序通過大型計算機進行計算,進而得出未來一定時段的大氣運動狀態和天氣現象的方法。

說到底,數值預報其實就是用計算機算出來的預報。

程維忠說:氣象網站向公眾提供發布數值預報的目的,是為了業務交流,也是成果展示。當然,數值預報也可以作為公眾衣食住行的參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多提供了一種服務。

數值預報還不是很準確

預報時間越長偏差越大

目前我國許多氣象網站乃至手機APP裡,有向公眾提供7天以上天氣預報服務的。還有些提供預報的時間更長。儘管這種數值預報未必完全準確,但卻給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每天閱讀氣象預報信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當然,氣象專家也提醒大家,對待數值預報結論需要謹慎、需要注意它的誤差。

因為,數值天氣預報還不是很準確。沈建向記者坦言:「首先,氣象網上提供的中長期數值預報不一定很準確。其次,數值預報預測的時間越長,偏差就會越大。」

為何數值預報時間越長偏差會越大?程維忠解釋說,數值天氣預報模型還不能完全模擬大氣演變。天氣的變化是地球周圍大氣運動變化的結果,而大氣運動變化物理上要符合流體力學和熱力學的一些定律,這些定律可以用數學的語言寫成數學方程。人們利用高性能計算機,把天氣預報問題變成數學方程求解的問題,這就是數值天氣預報。目前任何一種預測模型都不能完全真實地模擬大氣演變,只能是近似,因此必然存在誤差。而且誤差會產生累加,預報時間越長,誤差就會越大。

天氣預報發布有嚴格的規範

應用數值預報須考慮到誤差

事實上,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只有氣象臺,才能對公眾發布。

記者了解到,天氣預報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一條天氣預報,從製作到發布,至少要經歷三個步驟:氣象資料的收集;分析、計算;得出預報結論並對外發布。

氣象站觀測的數據是天氣預報的基礎。蘇州城鄉的大大小小氣象站,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同時進行觀測,並將觀測數據迅速匯集到氣象臺。氣象臺的計算機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衛星雲圖、雷達回波圖等,為氣象預報員提供預報依據。氣象臺預報員們根據得到的最新數值預報產品、圖表、資料等大量數據信息,進行天氣預報會商,最後將預報結果對社會發布。

市氣象臺提醒市民:看一條天氣預報是否為「官方發布」,一定要關注該預報中有沒有「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蘇州市氣象臺對公眾發布的天氣預報,不管是電話語音、電子顯示屏,還是手機簡訊,都會標明該天氣預報的「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發布單位就是蘇州市氣象臺,發布時間是某時。哪怕是一百多字的簡訊天氣預報,「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都必須標註的。

天氣預報

不能天氣「亂報」

氣象預報

發布管理有新規

據了解,旨在規範我國天氣預報發布和傳播行為的法律法規並不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我國氣象預報發布,採用屬地原則。中央氣象臺負責發布全國天氣預報,省氣象臺負責發布本省天氣預報,市氣象臺負責發布本市天氣預報。蘇州地區的天氣預報,應當以蘇州市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報為準。《氣象法》第22條明確規定:「國家對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針對氣象預報的發布和傳播,《氣象法》第38條規定:「非法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的」、「媒體向社會傳播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使用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今年3月12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籤署中國氣象局第26號令,公布《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該《辦法》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的要點就八個字:「統一發布,鼓勵傳播。」

該《辦法》在鼓勵依法傳播氣象預報的同時,也明確了亂發亂報氣象預報的責任。《辦法》第14條中規定:「傳播虛假氣象預報的」、「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不註明發布單位名稱和發布時間的」、「擅自更改氣象預報內容和結論,引起社會不良反應或造成一定影響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辦法》第9條規定:「非法發布氣象預報的」、「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不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提供的最新氣象預報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相關焦點

  • 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提供給您及時準確的天氣信息! 功能簡單易用,一目了然!* 長達10日的天氣預報和限行情況,提供超過100小時的實測溫度、體感溫度和風力風向情報 * 遍布全國4000個市縣,上千個景區以及近8000個國外城市的詳細天氣數據,無論旅行在世界何處我們都陪伴著你 * 專業的空氣品質AQI與紫外線指數,運動/穿衣/洗車/旅遊等八大實用生活指數,貼心又省心 * 星座大師坐鎮,每天為您指導迷津,12星座每日運勢連連看不停 * 節假日/萬年曆/日出日落/時差查詢,一鍵天氣預報所有信息全知道
  • 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
    你準備好下雨,可它偏偏不下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影響天氣預報準確性因素有哪些,哪類天氣的預報準確率高,哪些是難以精確預報的,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廣州氣象臺的氣象專家,為大家講解「天氣預報那些事」。
  • 3名氣象專家解讀湖南最近天氣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1日訊(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曾彥彥)2018年12月以來,湖南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資料顯示,全省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過程持續時長為1951年有連續氣象記錄以來冬季的極值,日照時數創歷史同期新低,降水日數為歷史同期第二多。
  • 氣象專家解讀罕見天氣
    謝益軍:今冬以來(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19日),湖南出現了歷史罕見的連續陰雨寡照天氣。日照時數創歷史同期(指1951年有連續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值,降水日數為歷史同期第二多,全省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過程持續時間之長創歷年冬季極值。記者:具體怎麼體現呢?有詳細對比嗎?
  • 【長安天氣】長安今天天氣預報,今天,今天天氣,7天,15天天氣預報...
    16-40天預報屬於客觀預報產品,反映的是未來天氣變化趨勢、請隨時關注最新預報..... 16-40天預報數據來源於國家氣候中心,是根據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客觀預報系統加工而成,未經預報員主觀訂正,反應未來一段時間內天氣變化趨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供公眾參考,欲知更加準確的天氣預報需隨時關注短期天氣預報和最新預報信息更新。
  • 教你看懂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看了這麼多年,黃淮地區、江淮地區、江南地區這些氣象地理區劃你能正確識別嗎?晴轉多雲、晴到多雲又有啥不同?  天氣與氣候 到底有啥區別?  要想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看看這兩組對話就知道了:  「今天的天氣很好啊,不冷不熱,還有點微風,很適合出去遊玩。」  這裡說的就是天氣,指的是短時天氣現象。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大氣觀測網不僅是國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所必需的資料。大氣探測也是我國大氣科學的重要分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大氣探測正處於向大氣綜合觀測發展。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氣象專家」土撥鼠預測春天提早到來 美極寒天氣將過去?
    延伸閱讀:此前報導:老天氣預報員講述預報故事:當年預報颱風龜鱉也上陣「喲,颱風都這麼靠近廣東了,明天會不會停課呢?」現在一到颱風天氣,不少市民只要掏出手機,就能輕鬆地看到衛星替我們監控的颱風圖片。如今天氣預報員坐在電腦前,看著衛星雲圖、雷達圖像、各地氣象站的觀測數據,就能做出關於颱風的預報。
  • 天氣預報可以「摸」?麻煩讓讓我要試!
    不僅顯示溫度還告訴我們穿衣指南但喵妹還是受不了每次打開APP都只看到晴天多雲下雨的圖標和一連串枯燥的數據溼度60% 意味著什麼喵妹也真的是不知道啊而且溫度數值和人的感受貌似總不在一個頻道上……特別是春夏交際或者秋冬交際就像看到天氣預報顯示今天20度
  • 天氣預報丨納尼,重慶未來40天39天都有雨?
    有網友曬出「天氣通」40天預報:「預計接下來會遇到36個雨天」;還有網友曬出「中國天氣」重慶40天天氣預報:未來39天都下雨!△「天氣通」天氣預報截圖雨,真的會一直下嗎?重慶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五天多陰雨天氣。重慶40天天氣預報:39天都是下雨天!
  • 天氣預報三條波浪線是什麼意思?
    天氣多變 街坊稱有預報圖標看不懂   廣州日報訊(記者葉卡斯攝影報導)寒潮兇猛!昨天冷空氣只是小試牛刀,就已把廣州全天的氣溫牢牢摁在6℃以下。今天溼冷依舊,後天早晨還要提防本次降溫中的最低溫出現。   最近天氣變化劇烈,正是各大天氣預報軟體大行其道之時。可是昨天一個奇怪的天氣圖標卻讓不少網友納悶。「這個10時和11時的天氣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廣州市民林曦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手機截圖,記者看到,她所說的奇怪符號,看上去像個波浪,三條線條,最上面一條向上捲起,下面兩條卷向下方。原來這是一款手機自帶天氣軟體提供的預報符號。
  • 天氣預報中的溼度代表什麼意思?
    而天氣預報和溼度表中常見的溼度顯示指的是「相對溼度」。既然有相對溼度了,那就必然有「絕對溼度」。這兩者是怎麼一回事?又有什麼關係?「絕對溼度」是啥?「相對溼度」又是啥?我們假設空氣在一個房間內,而房子空氣中的水分都集中在一個瓶子裡(是假設,不要太較真)。瓶子的大小決定了整個房間內最大溼度的大小,而這個瓶子的大小是有極限的,也就是前文筆者提到的「4%」左右。
  • 中央氣象臺發布2019年國慶天氣預報
    具體預報如下:東海及華東沿海前期有較大風雨天氣。預計10月1日白天,颱風「米娜」將擦過或登陸浙江中北部沿海。受其影響,9月30日至10月3日上午,東海、黃海中南部及臺灣沿海、華東沿海有7~9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有10~12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3~15級,陣風16~17級;臺灣島、浙江東部和上海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 20201122天氣預報
    [福州市天氣綜述]今天傍晚,全市多雲到陰,部分鄉鎮有小雨。今天夜裡,全市陰,部分鄉鎮有小雨。23日白天到夜裡,全市陰天間多雲,局部鄉鎮有小雨。24日白天到夜裡,全市陰天間多雲,局部鄉鎮有小雨。[福州市沿岸海域大風警報和天氣預報]今天傍晚到夜裡,東北風4~5級,陣風6~7級,夜裡增大到6~7級,陣風8~9級。天氣多雲到陰,部分海區有小雨。23日白天到夜裡,南部沿海東北風6~7級,陣風8~9級,北部沿海東北風5~6級,陣風7~8級。天氣陰天間多雲,局部海區有小雨。
  • 1月8日中山天氣/中山天氣預報
    1月8日中山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月8日,星期五,農曆冬月廿五,數九為三九第1天。中山天氣:多雲,溫度 6 ~ 12℃,北風3-4級轉東北風3-4級,日出時間 07:08,日落時間 17:58,降雨量 0.0mm,溼度 52%RH。
  • 送你們一條瑟瑟發抖的天氣預報
    不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專家、研究員艾婉秀近日在科學闢謠中表示,每個冬季的平均氣溫偏高或偏低,是由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而其中哪一個因素佔主導地位,只有通過事後的詳細分析才能得出確定的結論。 Q 這兩天,朋友圈裡議論最多的可能是「雪來了」,「好像還比往年早了不少,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嗎?」
  • 天氣預報員這樣煉成:見識各種天氣 經歷風霜雨雪
    洪水來勢洶洶,他們在氣象站為防汛救災提供一手訊息;颱風警報拉響,他們徹夜不眠,為沿海居民預報颱風信息——他們就是中央氣象臺預報員團隊。  從「0到1」的突破——  反覆調試運算,建成自己的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我16歲參軍,被分配做氣象觀測員。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改變過投身氣象的初衷。」
  • 平潭:首份觀星天氣預報發布 助力流星雨觀賞
    中國氣象報記者湯珺琳報導 8月12日,一份《平潭觀星條件預報》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新浪微博官方帳號上發布,這是全省首次為廣大星空愛好者提供的天氣預報服務。
  • 天氣預報準確率近乎百分之百,京津冀專家為國慶天氣起「爭論」
    從8月起,在天安門西北約10公裡的海澱車道溝,張迎新和夥伴們在這裡緊盯著眼前的一塊塊電腦屏幕,上面是一幅幅最新的衛星雲團、氣壓監測圖、風力風向圖……討論會商、形成意見、快速籤發,一份份氣象專報以小時為間隔從這裡發出去,提供北京相關地區的最新天氣預報,準確率近乎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