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說好要下雨卻沒下!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

2020-12-04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少玲通訊員 林惠娜

南方進入汛期以來天氣複雜多變,氣象預報的難度也加大了,往往會出現預報不準確的情況,比如23日明明預報廣州會有大雨,結果一整天卻都沒怎麼下雨。

你準備好下雨,可它偏偏不下

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影響天氣預報準確性因素有哪些,哪類天氣的預報準確率高,哪些是難以精確預報的,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廣州氣象臺的氣象專家,為大家講解「天氣預報那些事」。

受訪對象:廣州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懷宇

預測科學不可能完全準確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

李懷宇:天氣預報屬於預測科學,從科學規律講,預測科學不可能完全準確或者永遠準確,天氣預報同樣如此。

現在的科技水平,特別是對整個大氣,甚至對現在整個氣侯系統的了解程度,決定了天氣預報不可能完全準確,肯定會有一定的偶然性。這也是我們的科學技術所決定的,包括氣象科研水平、對整個大氣運動的認知、技術水平、裝備水平,還需要有更大的超級計算機,觀測站還必須要更加精細,同時還需要更多的雷達、更多的衛星來進行探測,當然還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

大氣是無國界的,所以需要全球的氣象工作者共同努力來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

天氣變幻莫測,要準確預報並不容易

預報天氣主要有三大難點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影響天氣預報準確性因素的有哪些?

李懷宇:天氣預報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諸多環節,每個環節的發展水平都會直接影響預報精準度。預報天氣時主要有以下三大難點。

難點一:人類尚未完全掌握大氣運動規律

大氣運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某些不確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預報結果都與實際一致。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現在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大氣是混沌的,很小的波動也可能產生巨大的湍流。正是由於大氣的千變萬化,人類至今尚未完全認識和掌握大氣運動規律。

天氣預報屬於診斷預測科學。對天氣情況進行診斷預測,其準確性隨著科技發展和人類認識的進步呈逐步精確的趨勢,準確率不斷提高,但也不可能完全準確。就像醫生看病一樣,以前只是單純地靠把脈等診斷,現在科技發達了,有了CT、B超等科技儀器,準確性大大提高,但仍會有不準確的情況出現。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但氣象工作者依然要有百分之百的努力。

難點二: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仍存在薄弱環節

氣象監測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預報預測和服務的需求,一些局地性的災害性天氣由於監測站網的密度不夠,往往捕捉不到,以至於漏報。

一些災害性天氣的客觀預報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對一些重要天氣氣候事件形成的機理認識還很有限,特別是短時臨近災害天氣預報預警能力還比較弱。

廣州位於我國的南部沿海,天氣氣候覆雜多變,影響天氣的因素比較獨特,天氣現象和災害種類多,存在著難以全面準確預報的客觀因素;一些突發性氣象災害如颱風、暴雨、雷電、大風、冰雹等,其發生發展規律複雜,廣州市乃至我國在這些方面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還相對薄弱;數值預報產品解釋應用和各類新型氣象資料應用能力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氣要素預報的精細化和準確率。

難點三:預報人員素質決定天氣預報準確率

預報預測準確率的提高,要依靠科技進步,但同時也要重視發揮預報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應採取多種方式提高預報人員的技能與素質。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評估報告曾指出,優秀的預報人員在天氣預報中所起的作用,相當於數值預報模式10-12年改進的效果。培養高素質的預報人員並在預報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對於預報預測準確率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正在不斷提高

冷空氣、高溫、颱風的預報準確率較高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哪類天氣的預報準確率高?

李懷宇:冷空氣、高溫、颱風等由較大尺度天氣系統造成的天氣,預報準確率比較高。

龍捲風、冰雹、局地暴雨的預報能力有待提高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哪類天氣是難以精確預報的?

李懷宇:就目前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而言,一些中小尺度的突發強對流天氣的預報能力還有待提高,比如龍捲風、冰雹、局地暴雨等。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鄧偉東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趙妙芬

相關焦點

  • 今年汛期,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為什麼會這樣?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發現很多朋友在文章後留言,說今年汛期的天氣預報好像不太準,或者沒有以前準了。有人甚至說,報下雨就晴天,報晴天就下雨;有些知識豐富一點的網友說,今年的雨帶總是比預報的偏南,最大雨量總比預報的還大。那麼,今年的天氣預報,是不是真的不準呢?
  • 天氣預報可以「摸」?麻煩讓讓我要試!
    這麼冷肯定要穿多一點出門發現自己穿多了的尷尬相信妹子們都體驗過吧更慘的是大夏天在家裡吹著空調看到天氣預報說今天32度然後化個妝美美噠出門了結果十分鐘後熱到冒汗妝都融了...融了天哪,怎麼都沒想到32度居然這麼熱這是因為單純看到數字我們很難準確想像真實的溫度
  • 手機打開實時天氣預報,能精確到幾點幾分下雨,並持續下多久
    手機打開實時天氣預報,能精確到幾點幾分下雨,並持續下多久 原標題:手機打開實時天氣預報,能精確到幾點幾分下雨,並持續下多久
  • 下雨避免變成落湯雞,擁有天氣預報功能的雨傘,時刻提醒你!
    而我們每次出門前都會看天氣預報,但是天氣預報大家都知道,它總是變化的,總是出門前大晴天,然後出門後變成晴轉大雨。要不就是出門前報著大雨,然後一天不敢出門在家老老實實待一天,最後卻發現根本就沒有下雨。這天氣預報還是由老天爺決定下不下的,科技雖然進步了,但是預報卻依然沒有進步,還是老樣子不準。
  • 只要這隻狗狗發抖,不久後肯定下雨,比天氣預報還準
    它會用發抖來預測天氣,並且準的讓人驚訝。拉布拉多會預測天氣?最近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很有意思的對話,起因是一位養狗的鏟屎官說自己家養的狗狗開始發抖了,可能附近要下雨。誰曾想沒多久後,附近真的下雨了。憑藉狗狗發抖來預測天氣預報,聽起來有些滑稽,隨後我帶著濃濃的好奇和疑問,採訪了這位鏟屎官。據鏟屎官說,這只會預測天氣的拉布拉多叫「多多」,今年已經6歲了,是只母犬,在養這隻狗狗的6年裡,鏟屎官很早就發現它會發抖,起初以為狗狗生病了,多次帶狗狗就醫檢查,但醫生最後給出的結論是狗狗一切健康,只是有些膽小。
  • 只要這隻狗狗發抖,不久後肯定下雨,比天氣預報還準
    它會用發抖來預測天氣,並且準的讓人驚訝。最近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很有意思的對話,起因是一位養狗的鏟屎官說自己家養的狗狗開始發抖了,可能附近要下雨。誰曾想沒多久後,附近真的下雨了。小區群裡的鏟屎官們,都說這隻狗狗預測天氣,比天氣預報還準。
  • 天氣預報丨納尼,重慶未來40天39天都有雨?
    △雨中奔跑的市民雨,到底還要下好久?這個問題,在重慶人的朋友圈刷了屏。有網友曬出「天氣通」40天預報:「預計接下來會遇到36個雨天」;還有網友曬出「中國天氣」重慶40天天氣預報:未來39天都下雨!△「天氣通」天氣預報截圖雨,真的會一直下嗎?
  • 紹興今天會不會下雨,什麼時候下雨?天氣預報這麼說
    看看窗外,天氣貌似還不錯,陽光依然燦爛得讓人發暈,感覺瞬間就要入夏。對,天氣也是毫無徵兆的就熱得一發不可收拾了,昨天今天,最高氣溫都接近30℃。不過雨水也會過來的,或許就在傍晚前後。仔細看了下天氣預報,從中午起,雨水從浙西浙南開始,就會慢慢的一步一步的過來當然天氣預報裡說的是陰有陣雨或雷雨,也就是雨水可能不持續,就一陣一陣的。到了我們這兒,可能就是傍晚或晚上了吧,基本上白天可能對紹興影響不太大,但是還是建議今天下午或晚上有活動要出門去玩兒的各位親,最好帶把傘吧,反正也不重。需要注意的是明天。
  • 《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天氣預報時間詳解
    《動物森友會》中包含多種天氣,許多昆蟲、魚類的出現條件也與天氣有關。大家其實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得知天氣及變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預報時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最準確的天氣「預報」就是:說什麼時候下雨,雨就什麼時候下!
    自從入夏以來,北方的高溫天氣可謂是是持續不斷,特別是前幾天進入伏期以來,真的是熱到叫人懷疑人生,再加上,看著南方的朋友們都處在「狂風暴雨」,就無數次後悔為什麼自己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北方?只能天天盯著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晴、39℃、高溫黃色、橙色預警……到底什麼時候來場雨啊!
  • 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釋:啥叫「數值天氣預報」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微信上的「唬人」天氣預報可謂層出不窮。前有「蘇州未來要下一個月的雨」,「蘇州下周氣溫直逼30℃」,後有「4月1日南京要下雪」,「河北省2天內氣溫從26℃驟降到1℃」。追根溯源,上述微信的天氣預報大多來自中國天氣網等網站上的一周以上的天氣預報。對一周以上的天氣預報如何釋用,需要對氣象知識,特別是氣象預報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就容易產生誤讀和曲解、甚至斷章取義。一般來說,氣象臺發布的逐日天氣預報,一周以上的是由計算機計算的數值天氣預報。什麼是數值天氣預報?數值預報與人工預報有何區別聯繫?咱老百姓該如何看待數值預報?
  • 比天氣預報準!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農村老人教你聞聲識天氣
    最近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小編抱著手機看了半個月的天氣預報,一直提醒大雨來襲,然而連個雨點都沒碰到。現在不僅人們渴望著能來一場暴雨帶來涼爽,地裡的莊稼同樣急需雨水來滿足旺盛的生長需求。夏季天氣的急劇變化,小範圍內天氣很難預測準確。
  • 分鐘級天氣預報產品來了!可預測哪條街道幾時幾分下雨
    (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經常說有雨有雪卻不下?天氣預報總感覺不準?多變的天氣常讓我們猝不及防,而惡劣天氣還會導致氣象災害。每年一到雨季,持續的降雨會使得內澇災害頻發,甚至會導致山洪,讓「看海模式」「滴滴打船」紛紛上線。
  • 何時下雨幾點颳風 南信大智慧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細
    團隊技術人員正在介紹產品中國江蘇網3月22日訊(記者 羅鵬)雷暴、龍捲風等災害性天氣因突發性強,破壞力大,極易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危害。而源於其突發性極強的特點,導致預報及防禦都來不及。其中,「海洋大氣資料實時/延時接收處理系統」、「現代短期氣象預報工作平臺」、「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系統」等專業軟體已經具有國內領先技術,部分已在軍隊和地方的氣象部門運用。發布會現場,研究院團隊帶頭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苗春生向記者演示了智慧氣象技術。記者看到,當圖像被輸入到構建的卷積神經網格模型中後,系統快速地在電子屏中標識出了雷暴大風可能發生的紅色區域。
  • 闢謠:農村有狗吃草預示要下雨的說法,嗯?咋還有了天氣預報功能
    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燕子低飛狗啃草,一場大雨跑不了。」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說這燕子像飛機俯衝那樣低飛,狗突然吃起了野草,這兩種動物行為就預示著要下雨了,類似的還有蜻蜓低飛,魚浮出水面等等。如果你也是根據這些動物行為來判斷天氣的話,獸醫小明勸你先別急著趕回家收衣服關窗戶,也許其他幾個現象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就狗吃草這一點,獸醫小明就要來闢辟謠了,怎麼好好一隻狗咋還愣是有了天氣預報的功能?
  • 為天氣預報不準確幽默道歉,可以有
    (11月21日澎湃新聞網)  天氣預報中的雪雖然來了,但是暴雪卻未如期而至,網友紛紛開啟曬圖模式,並發出疑問「北京初雪沒有失約,但說好的暴雪在哪裡呢?」想必,有很多的公眾期待著能夠看到白茫茫雪景,甚至備足了防寒、防滑,還有拍攝雪景的準備,遺憾的是,預報中的「有」,變成了現實中的「無」。
  • 新晴天氣推出40日天氣預報功能
    近日,新晴天氣APP上線40日天氣查詢功能,40日天氣數據以日曆形式呈現,並在日曆上清晰標註降雨、高溫等天氣狀況。 新晴天氣作為國內知名天氣查詢軟體,目前已擁有超3億用戶,支持國內外2.5w+城市天氣預報信息,能準確定位至小區街道及時推送天氣信息,預測幾點幾分下雨下雪。
  • 對太陽進行「天氣預報」 難道太陽上會下雨嗎
    太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並且有多種活動方式,有規律性的,也有突發性的。天上的衛星、地面的臺站,數不清的儀器在監測著太陽,人們可以藉此預測太陽活動變化對地球空間的影響及程度,這就是針對太陽的「天氣預報」。  太陽天氣 關鍵看黑子  太陽黑子是人們最早觀測到的太陽活動現象。
  • 要!下!雪!了!徐州氣象發布重要天氣預報~
    最近小夥伴們一直有個疑問這個冬天徐州到底什麼時候會下雪?現在小編要告訴大家2020年的第一場雪要來啦根據市氣象臺最新發布的重要天氣預報4日後期到8日我市將有明顯降水、低溫冰凍及大風天氣其中7日我市或將出現雨夾雪或雪
  • 自從養了貓,我再也不用看天氣預報了
    有個養貓的朋友向小喔炫耀,自家貓堪比天氣預報。如果她出門前看到自家喵星人頻繁「洗臉」,那她一定會帶上一把雨傘再出門。因為在她出門後,下雨的可能性幾乎百分之百,而且屢試不爽。難道喵星人真的具備某種超能力,能夠預知天氣嗎?其實答案就在貓身上。要知道在馴化前,貓是從沙漠裡走出來的動物,它們適應乾燥的野外環境,而且對於周圍環境變化的感知要比人類靈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