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走高飛》:聽雲舒講故事 動手做個太陽系

2021-01-11 騰訊網

奧森是一個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孩子。

我們也是。

下雨的周末,

我們一起讀書、做手工。

這一天,奧森有了一個超級棒的想法——他要做一顆行星。沒過多久,一個帶著行星環的小星球就出現在他的房間裡。但奧森突然意識到,製造行星不難,但照顧它,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奧森的行星變得越來越大,於是問題來了……

點擊音頻,

聽雲舒講故事:

隨著這顆小行星一天天長大,

會發生哪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奧森又是怎麼做的呢?

書名:《遠走高飛》

作者:文/圖 [英]湯姆·麥克勞克林

譯:孫慧陽

好的繪本,人人皆宜。

每個人都從《遠走高飛》中讀到了不同的東西。

即使是最心愛的東西,

有時候也需要放手,

給它自由。

這是書中的原句。對於父母,很有啟示。因為作為媽媽,當我讀到這句話,我想到的「最心愛的東西」,是孩子,對孩子,也需要放手,給她自由。孩子也像是奧森製作的那顆小行星,隨著逐漸長大,會自主吸取知識,擁有自己的選擇,就像小行星的「吸附能力」,而且終將一天,她所吸附的,會成就她的世界,不再需要父母的線去牽,那根牽著的線,甚至可能成為牽絆。放手,才是愛。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也是為人父母,傷感的無奈。畢竟很多路,要她一人去走。畢竟自己走出的路,才通向自己的世界。

愛讀書的孩子,

更有想像力、自主力和行動力。

這是我讀這個故事感悟的。

奧森是個愛讀書的孩子。當他想要做一顆行星,他先是找來所有的相關書籍,主動學習相關知識,「他去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挑出每一本與行星有關的書。」「他用了整整一夜,讀完所有的書。」這是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主力。只有自己求知若渴的時候,才是主動汲取的時候,這時對知識的渴望最大、吸收最多,也最專注,最有效。

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督促下,奧森這樣愛讀書的孩子也具有了超強的行動力。跟著書本的指引,他終於如願以償,做出了想要的行星!

故事並沒結束。

末尾還有彩蛋。

這是雲舒看到的。

她說故事的結尾是這樣的:「因為,他是一個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孩子,這不,剛剛又有一個靈感閃現在他的腦海中……」

什麼靈感?奧森又要做什麼呢?

因為喜歡讀書,

所以喜歡思考。

因為喜歡動手,

所以靈感不斷。

奧森不但喜歡讀書,還能夠把知識巧妙轉化,讓知識變得更加立體、有用,我們也在不斷的實踐中,一天天長大。

不妨也來動動手,

製作屬於你自己的星空。

讀完這個故事,我和雲舒突發奇想,製作太陽系。因為初一就要新增地理課程了,宇宙的奧秘充滿魅力,而手工製作,會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鮮活!

材料:廢舊光碟(做閃耀的星空)、超輕黏土(做星體)、雙面膠、紙板

步驟:

1、 將光碟粘在紙板上,固定。

2、 閱讀相關知識,了解八大行星大小、特色及位置關係。

3、 根據各行星特點,用不同顏色的黏土揉搓成型。

4、 用雙面膠分別固定在相應的位置。

通過這個趣味小手工,我們不但記住了八大行星的名稱、位置,更增強了對天文地理的興趣,喜歡讀書喜歡動手的孩子是不是樂趣更多?

讀書就是一根線,將孩子心中的美好和世界、未來相連。閱讀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喚起孩子內在的動力和能力。雲舒讀書會,一起讀好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三體人會允許雲天明講那三個故事?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嗎?
    如果三體人聽不懂雲天明在說什麼,那麼三體人就可能會起疑心。就好比土匪的黑話,我的確聽不懂他們說的什麼意思,可是我知道他們這麼說話就一定有問題。所以雲天明的童話故事,應該是讓三體人也能聽得懂。就是說,雲天明的故事有兩層意思,一層講給三體人,另一層講給地球人。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
  • 53個教育故事講給孩子聽!
    原標題:53個教育故事講給孩子聽! 1、膽小先生 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裡。因為他的膽子很小,大家都叫他膽小先生。 一天,一隻大老鼠闖進了他的房子。膽小先生馬上去捉,結果在地下室捉住了它。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 孩子只會聽故事?講故事的好處多多,家長千萬別忽略了
    01講故事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表達力。前不久,幼兒園組織了個線上家訪活動,小柚子和幾個同學、老師一起,進行線上群聊,主要就是彼此分享下,疫情期間的學習收穫。小柚子可能因為害羞,全程迴避攝像頭,還跑來跑去。聽著其他同學滔滔不絕地向老師報告著在家的學習成果,只有他沉默不語。於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我在幫他匯報,感覺尷尬極了。
  • 孩子從只想「聽故事」到自己「講故事」,我用了兩個小技巧!
    80%的面試裡都有個「講故事」環節,有的是看圖講故事,有的是根據提示講故事,形式不同內核一樣,總之,孩子得具備自己「講故事」的輸出能力。又比如,孩子到了小學,就會面臨寫作文這個大項目,其實「講故事」和「寫作文」是有連貫性的,一般故事講的好的小朋友,作文也差不到哪裡去,一個是口頭輸出,一個是文字輸出。
  • 荔灣區沙面小學開學第一課 聽革命前輩講紅色故事
    荔灣區沙面小學開學第一課 聽革命前輩講紅色故事 2020-09-11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其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的天體,都圍繞太陽公轉。距離太陽近的大多數天體都會圍繞接近同一個平面公轉,遠點的離散天體會偏離這個平面並繞太陽公轉,不過彗星、小行星等除外,它們的軌道特徵都有。圖:太陽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圖中僅大小按比例繪製,距離不依比例。
  • 太陽系邊緣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有多大還不清楚!
    我們平時說的太陽系都是內太陽系,中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區域我們還一無所知!廣義上的太陽系我們知道,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巖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的小巖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此外,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那麼,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又在哪裡呢?
  • 短篇小說:我是貓,聽貓給你講一個大團圓結局的故事
    可是說什麼好呢……啊對了,不如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故事不長,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的,要是你也閒著沒事幹的話,就姑且坐下來聽一聽吧。父親因為已經徹底對男孩失望了,所以男孩一步不出對他來說反倒是順了他的心願,他似乎被自己的謊言催眠了,覺得兒子正在外面做一份很好的工作,家裡的這個,他根本就當成不存在了。
  • 給寶寶講故事,試試這幾個技巧
    作者:寶寶知道 丫丫的O愛0-1歲是寶寶的閱讀預備期和語言萌芽期,媽媽的任務是培養寶寶對「故事」的興趣和喜愛。即使寶寶撕書、咬書、玩書,或者聽故事的時候不專心,媽媽也不要過於幹涉和要求他。寶樹媽為媽媽總結了講故事時的幾個技巧,讓寶寶愛上聽故事。
  • 聽老爺爺講抗戰故事
    老爺爺16歲參軍,經歷了許多戰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的受降儀式,唐炳桂老爺爺講起這段經歷時是那麼的神採飛揚:「受降儀式上,日軍沒有了戰場上的飛揚跋扈,一個個鬧的鬧,哭的哭,不停地向我們中國求饒,求我們不要殺了他們!」當說到這裡時老爺爺露出了驕傲的笑容,那笑容既是驕傲的又是內斂的;眉毛揚起,彎彎的像月牙一樣;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的,顯現出作為中國軍人的驕傲。
  • 聽貝樂虎講睡前故事之貝樂虎繪本故事《狼醫生》
    貝樂虎睡前故事,陪伴寶寶快樂成長~狼醫生láng yī shēng 藍藍的天空上有朵白白的雲,白白的雲下有頭黑黑的驢子。驢子在做什麼呢?它正大口大口地吃青草。驢子:嗯~真好吃~這次我要吃個飽。驢子:嗯?什麼聲音?驢子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的草叢裡躲著一隻狼!狼張著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齒,口水都快滴下來了。驢子心想:現在跑肯定來不及了。怎麼辦?怎麼辦?他肯定會把我吃掉的!
  • 貓娘樂園:聽貓娘講故事是什麼感覺?
    #貓娘樂園#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因為主人忙於工作、參加聚會無法及時回去,最後則直接因為暴雨導致交通癱瘓,無法回家時,家裡的貓娘會做什麼呢這無聊的夜晚,貓娘們決定講故事來找點樂趣,香草、楓和紅豆積極參與,中間也有巧克力的小插曲,而其她的貓娘們則聽故事,只是故事的主角,自然還得是貓娘們了,當然,主人們也是不能被落下的。
  • 聽警察爺爺講從警故事
    聽警察爺爺講從警故事 2021-01-07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鑼鼓巷一拐彎:在敬人紙語聽紙張故事,親自動手做本書
    一本好書不只是文字在講故事,紙張的凹凸起伏,深淺褶皺,冷暖色澤也可以表達思想和感情。從熙熙攘攘的南鑼鼓巷拐進安靜的福祥胡同,走上幾十步,便可看到一家「大店」——敬人紙語。在寸土寸金的南鑼深巷中,它一連三扇雙開玻璃大門以及上下兩層總共500多平米的展示面積,讓路過的遊人很難將它忽略。
  • 傳承紅色基因,聽芙蓉「五老」講紅色故事
    老校長:退休不離三尺講臺 培育紅色接班人燕山小學退休校長張定浙為學生講廉潔文化故事。「張老經常來學校為學生講故事,為家長講解自身作為祖輩開展的隔代教育的故事。他將自己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寫成了《培根鑄魂 做好隔代教育》一文,被選入《全省隔代家庭教育文稿選編》。
  • 睡前愛聽天線寶寶講故事 Newsmy兒童MP3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睡覺前聽爸爸媽媽講故事,這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通常,年幼的孩子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難以全面地傳達故事內容,而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因此,父母的用心講故事就成了孩子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
  • 小豬溜溜講故事
    溜溜是一個愛聽故事的豬寶寶。這天晚上,他又纏著媽媽講《青蛙王子》的故事了。豬媽媽說:「寶貝兒,媽媽已經給你講了好多故事啦。今晚,你給媽媽講故事,好嗎?」溜溜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他轉著眼珠,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在很久很久以前……」可溜溜說完了這句,就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