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虎是公認的第三大貓科動物。與獅子不同,老虎的種內差異是比較大的,最大的東北虎比最小的蘇門答臘虎重一半多。較大的美洲虎體型堪比小亞種老虎。有人說,美洲虎的實力完爆蘇門答臘虎;也有人說,即使最大的美洲虎也不是老虎的對手。這兩種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呢?
美洲虎,又叫美洲豹
比體型
美洲虎體型的種內變異也是非常大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美洲虎,來自委內瑞拉利亞諾斯的河漫灘平原,也來自巴西潘塔納的大沼澤,雄獸通常重70-120千克,平均100千克以上;雌獸60-95千克,平均約70千克。熱帶雨林裡的美洲虎是比較小的,亞馬遜雨林的雄性平均重84千克,雌性53千克;而中美、秘魯等地,雄性美洲虎只有約50千克,雌性30-40千克,僅相當於花豹大小。
因此只有大型的平原美洲虎才有資格挑戰老虎,我們把它與小亞種老虎做一下比較。現存最小的老虎亞種是蘇門答臘虎,而生活在孫德爾本斯紅樹林沼澤的孟加拉虎可能比它還小。雄性蘇虎或孫虎的體重在100-150千克,平均120多千克,雌性約70-80千克,比委內瑞拉或潘塔納的美洲虎還是明顯重一些。
生活在孫德爾本斯紅樹林的老虎
另一個度量體型的指標是顱骨尺寸。雄性大型美洲虎(以潘塔納為例)的顱骨全長有29.6-30.2釐米,顴寬(顱骨最大寬度)為19.5-20.7釐米。而雄蘇虎顱全長平均為31.6釐米,顴寬21.7釐米。可見無論體重還是頭骨,蘇虎都比美洲虎大一號,即使是大型的平原美洲虎。
如果把已滅絕的老虎亞種也算上,峇里虎更適合做美洲虎的對手。峇里虎沒有留下可靠的稱重數據,從博物館中的顱骨標本看,其顱全長平均30.2釐米,顴寬21釐米,與潘塔納的美洲虎非常接近。
峇里虎,1930年滅絕
比牙口
犬齒:老虎有個顯著特點是犬齒特別長,按比例明顯比其他大貓都要長。雌性峇里虎和蘇門答臘虎的上犬齒長(露出部分)約4釐米,雄性可達5釐米左右。東北虎和大型孟加拉虎,雄虎上犬齒長平均可超過6釐米,是現存食肉目裡犬齒最長的。
墨西哥南部的美洲虎上犬齒長約3.4釐米,這裡是最小型的美洲虎之一,大型的平原美洲虎犬齒長估計有4釐米以上,但也只能達到雌性蘇虎或峇里虎的水平,與雄虎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老虎的犬齒是現生食肉目中最發達的
咬力:根據Wore研究團隊2004年的測算,83千克的美洲虎犬齒咬力為1014N,咬力商為137(註:咬力商越大意味著同體型下的咬力越大),187千克的老虎咬力1525N,咬力商127。而同一個團隊2006年再次進行了測算,86千克的美洲虎咬力1109N,咬力商121,159千克的老虎咬力1060N,咬力商108。
由於體型差距較大,美洲虎的絕對咬力值通常比不上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但它是咬力商最強的大貓,在體型相近的情況下咬力勝過蘇虎和峇里虎不成問題。
老虎和美洲虎咬力比較,引自Christiansen
在咬力方面,虎和美洲虎的最大區別不在於咬力值的差異,而在於咬力構成的區別。食肉動物主要有兩塊咀嚼肌:附著於顴弓(頰部的骨性突起)的顳肌,和附著於矢狀嵴(顱骨頂線的脊狀骨頭)的咬肌。顳肌主要在嘴巴合攏的時候發力,咬肌則在嘴巴合攏後持續起作用。
虎和美洲虎都是顳肌比咬肌發達,但程度有差異。丹麥學者Christiansen對虎和美洲虎的顳肌、咬肌力量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美洲虎的顳肌力量是咬肌的3.5倍多,而老虎只有兩倍左右。這說明美洲虎一口咬下去的力量特別大,但後勁不如老虎足。因此,美洲虎喜歡將獵物爆頭,而老虎喜歡採用鎖喉、咬後頸等方式殺死獵物。
美洲虎
小結:老虎張開嘴時上、下頜的角度為62度,美洲虎為67度。美洲虎嘴長得更大,咬中對手的概率就更大。咬殺效果方面,它們各有優勢。老虎犬齒更長,刺入深度更大,而美洲虎咬力尤其是顳肌咬力更大,更容易給對手骨骼造成穿刺性損傷。咬中之後就是老虎佔優勢了。因為老虎咬肌比較發達,咬力後勁更足。
比前肢
肌肉:大貓與搏鬥有關的肌肉主要位於上臂上,分伸肌和屈肌。其中肱三頭肌是唯一一塊伸肌,這塊肌肉決定了前肢的伸展力量,關係到大貓放倒獵物的能力。老虎的肱三頭肌比美洲虎更發達。肱三頭肌附著於尺骨末端的鷹嘴骨(肘部的骨性突出部)上,老虎的鷹嘴長度為5.5-7釐米,佔尺骨總長的26%;而美洲虎鷹嘴長4.5釐米,佔尺骨總長的23%。
老虎發達的肌肉
槓桿:大貓的前肢就是一個槓桿,其中肱骨(上臂)是動力臂,橈骨(前臂)是阻力臂,肱骨相對於橈骨越長,這個槓桿就越省力。美洲虎的肱骨長是橈骨長的1.2倍,老虎只有1.17倍,因此美洲虎前肢的機械優勢更大。
上面是籠統的計算,下面我們具體到個別肌肉說明一下。肱二頭肌是大貓上臂最主要的一塊屈肌,其發達程度決定了前肢的抓握力量。肱二頭肌的動力臂是從肌肉中心到橈骨起點這一段,阻力臂則是橈骨總長。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美洲虎為13.4%,老虎則為12.5%。可見在肌肉力量相同的情況下,美洲虎的抓握力量將比老虎更大。
美洲虎
關節:大貓前肢有兩個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分別負責前臂和前掌的運動。關節越寬大,前臂和前掌抓握的穩定性、活動的靈活性表現均更好。這兩個關節的粗度均是老虎略大於美洲虎。老虎的肘關節面積(取1/2次方)與肱骨長度之比為17.6%,美洲虎為13.1%;而腕關節面積(取1/2次方)與橈骨長度之比,老虎為16.2%,美洲虎為12.2%。
骨骼粗度:大貓揮舞前肢攻擊對手的同時,其肢骨也承受著巨大的反作用力,較粗的肢骨才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同時也比較抗咬。美洲虎肱骨和橈骨的相對粗壯度均優於老虎。美洲虎肱骨中部(即最細部位)內外徑與肱骨長之比為8.8%,老虎為8.5%;而橈骨的這個比例,美洲虎為10.2%,老虎為9.5%。
蘇門答臘虎
小結:老虎和美洲虎在前肢力量方面各有長處,老虎的肌肉更發達,美洲虎機械優勢比較強。靈活性方面是關節較寬大的老虎佔優,而美洲虎的肢骨較粗,在打鬥中不容易發生損傷或折斷。
看實戰
老虎和美洲虎在自然界中並不能碰面,老虎雄踞亞洲東部,美洲虎則在拉丁美洲稱王,我們只能通過兩者的狩獵表現,窺探它們的真實實力。總的來說,老虎更擅長制服哺乳動物,美洲虎則擅長捕殺大爬蟲。老虎的大獵物包括一噸的白肢野牛,7歲的亞洲象,以及成年印度犀。美洲虎難纏的獵物有3.8米的黑凱門鱷,5.2米的綠水蚺。
這些獵物身體構造和狩獵技巧完全不同,很難直接對比。然而,有一類獵物卻是老虎和美洲虎都很喜愛的,那就是野豬。而且野豬身體粗壯,又有尖銳的牙齒,捕食者很難搞定,獵豬具有很強的搏鬥色彩。這裡就以豬類獵物做參照物,對老虎和美洲虎做一下比較。
美洲虎捕食西貒
老虎中東北虎是最喜歡捕豬的,野豬在東北虎飲食中佔比30-60%,冬季較高而夏季較低。東北野豬也是全球最大的野豬亞種,成年公豬有120-150千克。東北虎捕殺的野豬有一半左右是成年個體,而且捕獵成功率相當高,可達54%。
同樣是老虎,其他亞種捕殺野豬就沒那麼多,儘管南方的野豬體型遠比東北野豬小。多數地區的孟加拉虎飲食中野豬佔比在10%以下,孫德爾本斯的孟虎是19%,蘇門答臘虎的獵物中則有15%是野豬,這些老虎都以鹿類為主食的。
美洲虎吃不到真正的野豬,它們接觸的豬類獵物一是野化家豬,二是西貒。西貒是美洲特產的一科豬型動物,領西貒重19-27千克,白唇西貒重34-39千克。美洲虎飲食中西貒佔比可達30-40%,而且它特別偏愛吃西貒,對其性別、年齡都沒有選擇。
老虎追捕野豬
野豬的體型比西貒更大,尤其是東北野豬,公豬體型甚至超過雌虎,而即使是白唇西貒,體型也比不上雌美洲虎。野豬的主要武器是齜出嘴外的下獠牙,很容易挑傷對手。西貒的牙看起來沒有野豬嚇人,但由於上、下牙可以咬合,實際殺傷效果甚至更好。此外,白唇西貒群體特別大,通常有70-260隻,甚至存在2000多隻的超級大群。
老虎死於野豬之手,在烏蘇里、中亞、高加索以及印度都有記錄。在烏蘇里地區,有隻成年雌東北虎被野豬挑死,兩隻幼仔因此餓死。2018年,在印度有隻6歲成年虎與野豬同歸於盡。同樣,西貒也有攻擊甚至殺死美洲虎的記錄。
因此,野豬和西貒都是非常危險、難搞的獵物。老虎主食野豬、美洲虎主食西貒,足以證明它們都是技藝精湛的獵手,而且具有相當厲害的搏擊能力。
美洲虎將西貒爆頭
總結:美洲虎和老虎各有長處,它們同體型下不存在誰完爆誰,因此文章開頭的兩種說法都是有失偏頗的。美洲虎打不過老虎,即使對戰蘇虎、孫虎等小型虎也會吃虧,這主要是因為體型不如。體型相當的美洲虎完全有與老虎一較高下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