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入缸後驚慌恐懼,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如何去快速調理?

2020-09-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很多新魚友最近不斷提到觀賞魚入缸後出現驚慌、恐懼的問題,試問,哪一個初期養魚的沒有遇到過呢?

回頭再看看我的這些觀賞魚,大部分的,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不再怕人了,看到我走到魚缸前,基本都能迅速圍繞過來,其實這是多少個日日夜夜不斷培養的結果,不可能是一日之功的。

雖然說有些小型觀賞魚,適應環境變化會很快,但是對於錦鯉,尤其是最近很多魚友都在飼養蝴蝶鯉,還有一些其他的中大型熱帶觀賞魚來說,它們都有一定的神經敏感度和恐懼心裡,這一點我們在購買之前就應該做好心理準備的。

水質不好、水溫不高,觀賞魚也不容易出來狀態

很多魚友會把觀賞魚的膽小怕事,理解為它們的天性如此,事實上這個問題會與選魚和我們的水質、水溫都有一定的關係。

飼養密度過大,新入缸的觀賞魚可能由於互相撞擊,導致成群驚缸,繼而出現大面積的恐懼行為,這個現象可能出現在錦鯉、鸚鵡魚、藍鯊魚等身上。

如果反過來,魚缸的可用空間太大,飼養的觀賞魚密度極低,很多觀賞魚也會同樣害怕,比如說,龍魚、羅漢魚、鸚鵡魚、小型錦鯉等。

再一個就是良好的水質一定是飼養好所有觀賞魚的前提,剩下來的還有水溫問題,因為過高的水溫可以有效刺激觀賞魚的新陳代謝,促進它們的食慾和加速它們的活力。

如果是觀賞魚在運輸途中不慎感冒了,病了,大多數也會發生極度恐懼,甚至於趴缸不起。

其他環境因素的突然改變,人生地不熟的,誰不害怕呢?

再者就是牽扯到魚缸內其他各種環境因素的大幅度改變,觀賞魚也是會極度恐懼的,比如燈光過於明亮、背景過於花哨等,這些都是不利於觀賞魚心情穩定的因素。

本來觀賞魚在運輸途中的劇烈顛簸,它們已經很害怕了,到家之後,我們再去在更為明亮的燈光下,過溫、過水,人生地不熟的,誰能不害怕呢?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理解,關鍵是如何能夠有效地、快速的去加以改善?

其實,改善觀賞魚恐懼心理的方法只有三招

我們想要快一點改變觀賞魚的這種極度害怕心理,一定要從上述的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招:一定就是保證良好的水質和水溫,最起碼觀賞魚沒有病,有病治病就是了

這一點無需再去多言,除了觀賞魚比較嚴重的疾病以外,輕微的不適應和小病小災,我們無需過於理會,還是以讓它們安心靜養為主。

第二招:避免一切內在的和外來的刺激

這一點就是針對環境因素而言的,包括了燈光背景、缸內過度陳設等問題,以及飼養密度過小,魚缸空間過大,我們需要做以處理。

主要就是以穩定觀賞魚的情緒為主,不要去過度刺激到它們那根敏感的神經即可。

包括了外來的刺激,沒事頻繁開關燈,動不動就突然間來到魚缸前賞魚,突然出現的我們,會把觀賞魚給直接嚇個半死。

直到現在我的這些觀賞魚,我仍然是先開室內燈、停個幾分鐘再開魚缸燈,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永遠也不會忘記,關燈時,先關魚缸燈,讓室內燈亮一會,然後在關閉,給與觀賞魚一個很好的適應期。

第三招一定是善用飢餓療法,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是最為管用的招數

我們把上述的所有問題擺平了以後,最好用的唯一一招,就是飢餓法,再無其他。

為什麼不讓新魚友在觀賞魚入缸前三天就去餵魚,也有這其中的優點和考慮。

觀賞魚怎麼能夠和主人親近?

這個道理和養貓養狗、訓練海豚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給予它們最愛吃的食物,然後永遠不讓它吃飽,頻繁投餵、增加我們的出鏡率,這就是最好的消除觀賞魚恐懼的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這個耐心,觀賞魚的恐懼心裡就會無限期延長,一直延長到我們逐步養成了良好的投餵習慣,比如說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餵食量以後,它們才會逐步適應。

根據觀賞魚的脾氣和性格不同,有些觀賞魚可能在一周內就可訓練完畢,有些觀賞魚,半年也未必能夠消除恐懼。

這就要看我們作為主人去如何操作了。

很多魚友因為白天沒有時間,觀賞魚幾乎是整天看不到主人的身影,這個現象肯定會導致它們對於主人越來越陌生,因此我們就要在夜晚回家後,多去陪伴和多次投喂,增加次數不加量,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長了,養成規律了,也是一樣可以做到和觀賞魚很好的互動的。

還有一些觀賞魚,小時候會特別恐懼,比如說我所飼養的黑食水虎,就是這個德行,那是它們的天性所致,其實也與我的投餵方式有關,我是把一網小麥穗直接扔到魚缸裡,任其自由採食,這個方法未必正確。

如果讓它保持適度飢餓,可能這種情況就會改變,但是我沒有那個時間。

遇到這種情況,同樣的,我們要認清這個事實。

不要再去整天埋怨自己的觀賞魚沒有互動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自己慢慢長大,感覺到自己的翅膀硬了,威武無比了,它也會不再懼怕主人的,因此,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了。

大致上,關於觀賞魚入缸恐懼的問題就是上述的這些主要因素,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通過飢餓療法,讓觀賞魚慢慢認主,再去加以其他的各種心情穩定的輔助工作,大部分的觀賞魚很快就可以和主人形成一定的互動。

還有的魚友飼養錦鯉,密度太大,它們已經出現了嚴重趴缸、整個體表發白、發蒙,甚至於蒙眼的情況,那是觀賞魚已經病了或者水黴前兆,我們還在那裡等它們和我們互動,這個是不可能的,趕快治病去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入缸觀賞魚,快速達到最佳狀態?與我們的準備工作有關
    包括了觀賞魚投沒投喂,它們的怕人程度和巡遊體姿、體型的肥瘦度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選魚的標準。越是敢於親人、勇於打鬥的觀賞魚,它們入缸後的恢復速度越快,反之,就會很慢很慢。正常情況下,至少也要循環一周或者十天左右。如果我們自我感覺,這個魚缸水質可能已經運行大約半個月以上了,那麼,是可以在新魚入缸的前三天,換上三分之一新水的。
  • 為什麼觀賞魚吃完魚食,就會立刻趴缸,而且沒有任何不正常表現?
    據這位魚友描述,他的龍魚之前是投餵的小麥穗,最近換成了飼料魚,也就是草金魚,因為草金魚的個體比較大,因此這位龍魚攝食一條小魚後,就會直接趴缸不起,在下一次餵食的時候,依然很活躍,吃完後再去繼續趴缸。這些情況都是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經常容易見到的現象,應該說是純屬正常狀態,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些小技巧去緩慢化解。
  • 新魚入缸,會做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姿勢,難道這些都是病魚?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一看到觀賞魚入缸出現各種不正常遊姿,它就一定是病,就需要立刻下藥治療或者加倍折騰,往往很多的觀賞魚之所以在入缸後不久,就開始患病或者死亡,就在於其入缸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下藥或者不斷折騰。本來沒有什麼疾病的觀賞魚,愣是被我們給折騰出了疾病。
  • 新魚入缸,會做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姿勢,難道這些都是病魚?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一看到觀賞魚入缸出現各種不正常遊姿,它就一定是病,就需要立刻下藥治療或者加倍折騰,往往很多的觀賞魚之所以在入缸後不久,就開始患病或者死亡,就在於其入缸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下藥或者不斷折騰。本來沒有什麼疾病的觀賞魚,愣是被我們給折騰出了疾病。
  • 如何判斷新入缸的觀賞魚,算是養定了?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判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目前,養魚老道新購買的幾缸觀賞魚,除了剛入缸幾天的黑食水虎以外,其他的全部已經恢復到了表正常的狀態,算是把它們養定了吧,最長時間的,入缸已經半個月了,比如紅肚鳳凰和那些美人魚。短時間的,也有十來天,比如這兩條羅漢,我的這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來了。
  • 三缸觀賞魚不同程度患病,原因都在哪裡,如何迅速發現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對於大多數觀賞魚初期患病的問題,我們是可以暫時不去醫治的,但是,一定要能夠及時的發現疾病,並且能夠予以密切的觀察和分析,這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
  • 養魚購買沉木入缸後,可能遭遇下列麻煩事,我們如何去解決?
    養魚老道只是一個普通的觀賞魚愛好者,也不是什麼沉木或者根雕研究專家,我們只講關於沉木入缸後,魚友們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問題。一般來講,沉木入缸後,我們有可能遭遇到:根本不沉水、長白毛、劃傷觀賞魚、膽小的觀賞魚無法有效和主人互動,以及黃水等問題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一位魚友就問到了,我的主魚入缸之後,第一次給觀賞魚換水的話,大約是在什麼時候為好,換水量掌握在多少為宜?我的魚缸入魚後一個月沒有換過水,是不是代表所有的觀賞魚都是如此?由於飼養密的的不同,我們的換水時間可以提前因為養魚老道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本身並不大,而且投餵量也是根據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來決定,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的觀賞魚生活的水溫很低,在它們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後,所有的魚缸我全部予以刻意的降溫。
  • 養水十天,觀賞魚入缸半個月再不換水,魚缸水不臭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老道的文章中經常提到,我們飼養普通的觀賞魚,最好是能夠提前養水十天左右,在這樣的水質下,大部分觀賞魚入缸後,只要是魚選的好,沒有交叉感染,幾乎是百病不犯,很快出來狀態。
  • 觀賞魚的入缸水溫到底應該在多少度合適?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友們諮詢了這樣一個問題,新入缸的觀賞魚,我們應該把魚缸的水溫定在多少度比較的合適。養魚老道認為我們應該掌握以下幾個原則:一、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就高不就低除了盛夏季節,魚缸的水溫超過了30度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魚兒直接入缸即可,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過溫了,甚至於如果水溫過高,比如34度以上,我們還要去做降溫處理。
  • 任何觀賞魚入缸後首先都會內鬥,所以魚缸裡的魚,才會莫名消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觀賞魚入缸後,總會有狀態極好的和狀態極差的?為什麼才入缸沒有幾天的觀賞魚,總會出現一定的死亡率?還有的魚友經常會問:真是奇怪了,明明我買了多少多少條魚,為什麼有些魚再也找不到了呢,活要見魚、死要見屍吧,怎麼可能莫名其妙消失了呢?
  • 任何觀賞魚入缸後首先都會內鬥,所以魚缸裡的魚,才會莫名消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觀賞魚入缸後,總會有狀態極好的和狀態極差的?為什麼才入缸沒有幾天的觀賞魚,總會出現一定的死亡率?還有的魚友經常會問:真是奇怪了,明明我買了多少多少條魚,為什麼有些魚再也找不到了呢,活要見魚、死要見屍吧,怎麼可能莫名其妙消失了呢?
  • 最近發現了三種,觀賞魚蹭缸的無病態行為,需要仔細觀察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關於觀賞魚蹭缸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去反覆強調,那是因為據我觀察,幾乎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觀賞魚蹭缸行為,其實都不是病,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魚友,都會把它們當成疾病去治,這是第一個發現。
  • 最近發現了三種,觀賞魚蹭缸的無病態行為,需要仔細觀察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觀賞魚蹭缸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去反覆強調,那是因為據我觀察,幾乎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觀賞魚蹭缸行為,其實都不是病,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魚友,都會把它們當成疾病去治,這是第一個發現。第二個發現就是,即使是有病,有的觀賞魚蹭缸一輩子它也不會死的。
  • 任何觀賞魚出現了縮鰭行為,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任何一條身體和心裡都健康的觀賞魚,是絕對不會出現縮鰭現象的,它們在魚缸中可以有無緣無故的蹭缸,這個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已經說過了,對於某些觀賞魚的蹭缸現象我們可以置之不理,對於某些蹭缸現象我們堅決要消除在萌芽之中。
  • 觀賞魚到家之後都要拒食三天嗎,有些魚入缸就開吃,餵還是不餵?
    但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是,大部分的普通小型魚,它們幾乎是沒有什麼入缸的心理壓抑期的,在正常的情況下,它們都會表現出明顯的食慾,那麼我們到底是餵還是不喂?雖然說我們可以不去投喂,主要原因一是為了讓它們更加充分的適應一下環境、水溫和水質,另一個就是需要一個兩三天的觀察期。
  • 我們無意中給觀賞魚造成的應激反應可能會害了它們的命!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驚悚片段,有些人在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後就會一病不起,最後直至慢慢死亡,其實現實中這種現象完全有可能的存在,我們只有設身處地的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夠深刻的理解到觀賞魚在遇到它們所認為的危險情況時所做出的應激反應是多麼的正常。
  • 整缸觀賞魚遭遇死亡現象,是不是需要翻缸,如何消毒清理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由於季節性原因,以及我們選魚不當等問題,導致很多心新魚友的觀賞魚,遭遇到了全軍覆滅的境地,而且為數還不算少。因此,很多新魚友都前來諮詢,我魚缸裡的觀賞魚已經全部陣亡了,到底應該怎麼辦,需要翻缸嗎,需要清理砂石和底沙嗎,需要清洗濾材嗎,應該如何消毒?等等問題。
  • 養了八缸觀賞魚水質很好,觀賞魚死亡率不高,有什麼操作手法嗎?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也講過了,我的觀賞魚最早的已經入缸一周了,最晚的入缸也有將近三天了,從最開始養水到最後的觀賞魚入缸,現在養魚老道這裡已經有了八缸觀賞魚了,說快倒也很快,要不就是九缸了,實在是孔雀魚太多了,處理了一缸在老鄒大叔家裡養著。
  • 觀賞魚入缸後怕人、拒食就是餓的輕,但是也需要以下招數來應對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很多魚友反應自己的錦鯉或者鸚鵡魚、銀龍魚入缸害怕主人、不適應環境等問題,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很多情況下並不一定都是觀賞魚的問題,也與主人的操作有很大的關係。會不會是觀賞魚身體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