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入缸,會做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姿勢,難道這些都是病魚?

2020-09-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因為是新缸,所以心中充滿了各種憧憬,因為是新魚,所以飼養起來就會格外的小心,新魚友們的這個心情,作為老魚友,不是不可以理解,我們完全理解,都是從那個時候一步步走過來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一看到觀賞魚入缸出現各種不正常遊姿,它就一定是病,就需要立刻下藥治療或者加倍折騰,往往很多的觀賞魚之所以在入缸後不久,就開始患病或者死亡,就在於其入缸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下藥或者不斷折騰。

本來沒有什麼疾病的觀賞魚,愣是被我們給折騰出了疾病。

不過,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例外,那是由於我們選魚不慎或者過度遠途運輸,那也怨不得別人,而且這種選魚不慎或者旅途導致的觀賞魚嚴重患病,幾乎救無可救,我們就別費那個勁了,和瞎折騰幾乎是一個概念。

假設選魚良好的話,新到家的觀賞魚,它能有什麼病?

今天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關於雷龍魚入缸後發生蒙眼的問題,我的黑食水虎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當初入缸沒有幾天,這傢伙就開始蒙眼,雖然看起來並不嚴重,但是其心理壓抑很重,究其原因就在於此魚自己過度恐懼,再加上沒有徹底適應水質。

我也就是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最多扔了幾條麥穗魚,既給它當食物又當陪伴魚,事後栽種了一棵水草罷了,剩下來的全靠它自己去適應,在不知不覺中,它的蒙眼已經自愈了,等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我的所有觀賞魚,都是重在購買之前的選魚工作,只要是魚選好了,或者是比較信賴的商家,因為我一般買魚都在魚店購買,那麼,這個觀賞魚拿回家,我幾乎從不檢疫,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先讓它們妥善休息一段時間再說。

萬一這期間出現死魚問題,那也是馬上就要見閻王的,我們隨便下點消炎藥或者做個什麼內外寄,它就好了,這有點痴心妄想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那還要火葬場做什麼呢?人人到醫院都能治好病,全部都可以長生不老了。

什麼栽頭的、倒立的、漂浮的,三五天之內,先別動行嗎?有問題以後解決

關於觀賞魚入缸的密度和水質、水溫問題,我們必須落到實處,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的,如果不把這些東西落到實處,觀賞魚出現問題,那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儘量不要去動,因為除了減密這一條以外,其他的肯定是越動越糟糕。

當然了,有些已經不喘氣的,我們直接撈出來扔掉就是了。

為什麼觀賞魚會出現栽頭、倒立、漂浮現象?大部分是由於旅途折騰過重,或者是魚缸的水位突然間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觀賞魚由於極度體虛,在一時半會內,根本適應不過來。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落入突然落入水中,而且還淹不死,我們費盡體力掙扎和根本沒有耗費任何體力,直接漂浮在水面,那個結果和反應,它能一樣嗎?

最近不是還有一個關於某女士落水、直接漂浮水面,最後獲得營救的報導嗎?如果她費力掙扎,結果可想而知了。

觀賞魚也是一個道理,別說觀賞魚不會暈車,也別說由於水體的過度顛簸,觀賞魚不會出現體力透支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它們連魚鰭都懶得再動一下,如何能夠有效保證身體的平衡呢?

當然就會做出來各種不同的,令我們看起來意想不到的姿勢。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假如說我們的手腳不能動彈,我們在水中正常遊泳試試?

有條件的,可以適度減少一下魚缸的水流衝擊,或者適度降低水位,提高一下魚缸的水溫,對於部分嚴重的,隔離靜養。

最起碼比我們購買時的水溫要高一兩度,這樣會促進觀賞魚的新陳代謝,有助於它們的狀態恢復,也可以適度預防旅途感冒,不是不可以打氧,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兼顧水質的變化。

然後,就是關燈靜養,什麼也不必要再去做,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側躺、扎堆之類的,大多數源於恐懼,這都是觀賞魚很正常的反應

還有一些魚友反應自己的觀賞魚入缸後就開始側躺或者扎堆、趴缸,或者隱藏在某處根本看不到它們的身影。

這就對了,這也是它們比較正常的反應啊,這個害怕側躺和病入膏肓側躺,它的反應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不會觀察,可以自行腦補一下,很多動物、人類裝死、極度恐懼或者病入膏肓的場面,然後和觀賞魚做一對照即可,在道理和反應上都一樣。

我們害怕的時候,不要是急於找地方躲藏?這個道理連籠子裡的雞、小貓小狗都知道,為什麼我們不知道?這就是關心則亂。

至於說,有些魚友飼養的錦鯉,扎堆過度,全部趴缸,最後引起了整缸的水黴病,那是它們本來就有病或者是水質根本沒有養好,那個怨不得別人,還是選魚和養水的問題。

如果是我們選擇的觀賞魚體質強健,水質良好,在三五天的靜養以後,它們一定會恢復狀態。再就是飼養密度過大、多家買魚交叉感染了,或者是魚兒太小,水體太大,導致的心理恐懼,就是來來回回這些最基本的原因,才會導致觀賞魚側躺或者扎堆。

水質問題,我早就反反覆覆強調了多次,困水不一定是必須的,但是新魚入缸不困水,毛病一定多。

測水不一定是必須的,但是想要拿肉眼看水質,絕對不是水質一清如洗就算好了。

而是在水質清澈通透的基礎之上,必定會有那麼一絲油性,這個油性二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我們可以看上圖蝴蝶鯉的水質和水面,如果沒有這絲油性,加入新水必渾濁、加入新魚必渾濁、投餵魚食必渾濁,而且可能無法處理,這就是水質根本沒有穩定。

但是這個東西想讓我用語言表達,對不起,表達不了,也不是去摸什麼缸壁滑不滑,根本不該那個事。

上圖的羅漢魚缸,這個水質就差點,就是說水質通透明亮,在燈光的照耀下,還有那麼一絲粘稠最好,濾棉的吸附力也很強,水面幾乎無泡沫,大致上是這樣,困水也是如此,沒有一絲油性的困水,加入魚缸後,原有水質必有反應,加的量少,可以迅速恢復,加的量大,這缸水質就可能完蛋。

為什麼很多魚友那個觀賞魚飼養了半年,還是一換水就白濁就死魚,兩個字:油性。其實就是水質從來也沒有真正的穩定過,這就需要自己觀察了。

因此來說,像我這種懶蛋,養魚必困水,為的就是,哪怕直接換水一半以後,在一天或者一夜之內,魚缸的水質還會恢復一絲油性,然後徹底的通透、明亮。

所以說,很多魚友總是嚷嚷著,我的自來水沒有氯氣,我養魚從來不困水,也能養的很好……

愛睏不困。

總而言之,如果讓我來看待觀賞魚入缸後的各種不良反應,我的原則就是在選魚沒問題、養水沒問題的前提下,根本沒有必要再去在意,出現部分死魚很正常,那是它該死,撈出來扔掉就是了,一切等到它們的體力和狀態有所恢復再說。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新魚入缸,會做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姿勢,難道這些都是病魚?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一看到觀賞魚入缸出現各種不正常遊姿,它就一定是病,就需要立刻下藥治療或者加倍折騰,往往很多的觀賞魚之所以在入缸後不久,就開始患病或者死亡,就在於其入缸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下藥或者不斷折騰。本來沒有什麼疾病的觀賞魚,愣是被我們給折騰出了疾病。
  • 觀賞魚蹭缸真的都是魚病嗎,很多時候我們不必下藥!
    就是一個水質過新的問題,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氣,導致了觀賞魚的體表不適應,受不了這個刺激,所以它們就會發生蹭缸現象,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結合觀賞魚的其他症狀去綜合判斷,如果體表無其他異常情況,我們可以視而不見,畢竟有的觀賞魚對於新水會有一個適應期。
  • 不是飼養什麼魚都用闖缸魚的,大部分皮實品種,直接入缸沒問題
    中大型觀賞魚、肉食性大型觀賞魚,對於闖缸魚的小病根本不在乎在生化濾材比較豐富的大型魚缸裡,我們飼養有比較貴重的或者中大型的觀賞魚,還有一點就是,有可能這部分觀賞魚對於水質的各種毒素輕微超標都比較敏感,可能它們一入缸就出問題
  • 不是飼養什麼魚都用闖缸魚的,大部分皮實品種,直接入缸沒問題
    中大型觀賞魚、肉食性大型觀賞魚,對於闖缸魚的小病根本不在乎在生化濾材比較豐富的大型魚缸裡,我們飼養有比較貴重的或者中大型的觀賞魚,還有一點就是,有可能這部分觀賞魚對於水質的各種毒素輕微超標都比較敏感,可能它們一入缸就出問題
  • 魚友買新魚,入缸出事,暴斃是怎麼回事,
    買到喜歡的魚會讓人產生成就感。它會一點點長大,慢慢發色,長成你喜歡的樣子。當然也可能在入缸後生病甚至暴斃。他從魚店裡選了幾條招財魚,入缸後毫無徵兆的先後暴斃。而之前養過的幾條魚依然在缸裡健康遊動。這麼大的反差讓他有點難以理解,是買到不好的魚了嗎?很多人認為「新魚入缸」是比較初級的常識,其實是不對的。新魚入缸後能不能活下來,受很多因素影響。
  • 很多觀賞魚的入缸首選食物,必須謹慎選擇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養魚老道飼養觀賞魚,對於它們入缸後的首選食物還是相當、相當重視的,因為這牽扯到了,我們的觀賞魚,能否快速恢復到最佳狀態的一個時間問題。
  • 觀賞魚一入缸就在那裡蹭啊蹭,真的令人很討厭,一定就是有病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觀賞魚入缸之後,立刻就開始頻繁蹭缸的問題,相信很多新魚友都會遭遇到。如果是根本不懂某些觀賞魚專業術語的新魚友,會感覺到這個東西很好玩,它們是在蹭痒痒嗎?觀賞魚也能這麼皮?看起來很有意思,那就讓它們繼續蹭吧。
  • 觀賞魚到家之後都要拒食三天嗎,有些魚入缸就開吃,餵還是不餵?
    這些觀賞魚大部分並不喜歡群遊,也沒有所謂的心裡壓抑,即使有也是非常輕微的反應,事實上對於這些觀賞魚,養魚老道向來的做法都是最晚入缸第二天傍晚就開始投餵了,有的就是入缸當天投餵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由於金魚的特殊性,說白了一個是進入到新環境容易大量排便,再一個就是它們的毛病較多,所以我們對於大部分金魚入缸之後,還是要三天以後再去投餵的。
  • 如何讓入缸觀賞魚,快速達到最佳狀態?與我們的準備工作有關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對於在一個魚缸裡胡亂混養的很多觀賞魚來說,新入缸的觀賞魚,無論是金魚、錦鯉還是其他熱帶魚,只要在個體上差異不大,新魚都會受到其他魚的欺負,這一點基本上是絕對性的事實。
  • 觀賞魚入缸後驚慌恐懼,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如何去快速調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新魚友最近不斷提到觀賞魚入缸後出現驚慌、恐懼的問題,試問,哪一個初期養魚的沒有遇到過呢?飼養密度過大,新入缸的觀賞魚可能由於互相撞擊,導致成群驚缸,繼而出現大面積的恐懼行為,這個現象可能出現在錦鯉、鸚鵡魚、藍鯊魚等身上。
  • 很多觀賞魚病,都不是一個原因引起的,我們如何去查證和治療?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常會有魚友來詢問,我的觀賞魚白點了,這是為什麼?我的觀賞魚水黴、炸鱗、魚鰭都爛掉了,這又是為什麼?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每天有很多很多,其實讓我們這些老手很難回答,幾乎是無法進行有效的答覆。因為觀賞魚的很多疾病,根本不可能是一個原因導致。
  • 應該購買魚店裡養定的魚,還是新到的、尚未入缸的觀賞魚呢?
    應該說是各有優缺點吧,主體還是應該買養定的魚這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很多矛盾的,我們比如說:如果是在魚店裡已經養定的觀賞魚,那當然是比較好了,我們飼養起來就會很省心,尤其是在我們當地的魚店,水溫和水質基本都一樣,可能就省去了過溫、過水的麻煩。
  • 應該購買魚店裡養定的魚,還是新到的、尚未入缸的觀賞魚呢?
    這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很多矛盾的,我們比如說:如果是在魚店裡已經養定的觀賞魚,那當然是比較好了,我們飼養起來就會很省心,尤其是在我們當地的魚店,水溫和水質基本都一樣,可能就省去了過溫、過水的麻煩。再一個問題就是,魚店裡或者魚市場那麼多的觀賞魚,誰也不可能每個魚缸都去消毒的,基本也不會哪個魚缸固定放置哪一種觀賞魚,即使固定放置同一品種,有些觀賞魚進入魚缸以後,也會有交叉感染的可能,如果我們再去購買的話,那豈不是一缸病魚?
  • 為什麼觀賞魚會整缸出現問題?是因為加入了,敏感體質的配魚
    那麼,近期,有很多魚友經常前來詢問,為什麼自己的魚缸就是加入了幾條新魚,然後整缸魚就開始潰爛啊、暴斃啊、現狀慘不忍睹,原因在哪裡?選魚的時候我也很注意啊,看起來體質都很好。,而且是極度壓抑,特別是其他觀賞魚已經飼養很長時間,狀態很好的時候,新魚入缸更會導致很多問題。
  • 缸養水需要幾天?為何新魚入缸後陸續死亡?
    很多魚友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開缸養水幾天合適?可能得到的答案也是參差不齊。就開缸養水這個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松仔自己的看法,可能說的不全對,但都是自己實踐過的。不經養水就入魚都不能說是危險了,真的是在拿自己的錢在打水漂!
  • 任何觀賞魚入缸後首先都會內鬥,所以魚缸裡的魚,才會莫名消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觀賞魚入缸後,總會有狀態極好的和狀態極差的?為什麼才入缸沒有幾天的觀賞魚,總會出現一定的死亡率?還有的魚友經常會問:真是奇怪了,明明我買了多少多少條魚,為什麼有些魚再也找不到了呢,活要見魚、死要見屍吧,怎麼可能莫名其妙消失了呢?
  • 任何觀賞魚入缸後首先都會內鬥,所以魚缸裡的魚,才會莫名消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觀賞魚入缸後,總會有狀態極好的和狀態極差的?為什麼才入缸沒有幾天的觀賞魚,總會出現一定的死亡率?還有的魚友經常會問:真是奇怪了,明明我買了多少多少條魚,為什麼有些魚再也找不到了呢,活要見魚、死要見屍吧,怎麼可能莫名其妙消失了呢?
  • 觀賞魚蹭缸一定是蟲子在搗鬼嗎?魚病判斷錯,寵物魚兩行淚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所有文章都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先說說寄生蟲引起的蹭缸吧!要想分辨出是不是寄生蟲引起的蹭缸,我們首先要搞明白寄生蟲引起的蹭缸長什麼樣。
  • 新魚入缸陸續死亡?是沒有養好水導致的嗎?
    新缸、新水、新濾材,正常開缸很多新手都在這裡栽了跟頭,死魚概率最好,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是大家太過急躁,恨不能魚缸放滿水就要放魚。不經養水就入魚都不能說是危險了,真的是在拿自己的錢在打水漂!第二階段微生物繁殖,這些微生物其實種類龐雜,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都是什麼,知道兩種即可,一個是以有機物為食物的「異養菌」,這個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分解魚便、食物殘渣等等,另一種是「自養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硝化細菌。幫我們消除由「異養菌」分解作用產生的氨氮。
  • 魚友們在觀賞魚入缸之後最容易把這件事給忘了!
    再往後大多數魚友都會想到魚兒入缸之後,我們在觀察魚兒狀態與水質狀態的同時,應該開始給魚兒準備各式各樣的美餐啦。想法都是如此的美好,因此很少有魚友會想到我的魚兒要是病了怎麼辦,我的魚缸水要是混了怎麼辦?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很多新魚友不會想到的,本來清澈如新的的水質怎麼可能一放進魚兒就立馬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