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縣秦腔名家王新成

2021-01-08 秦聲戲語

王新成(1920~1998),長安縣五星鄉袁家村人。他家道貧寒,幼年喪母,又染小兒麻痺症(故後來藝名『跛子紅』)可謂苦不堪言。

1931年王新成11歲的時候隨秦腔名鬚生麻子紅王景民往漢中新新社學習秦腔藝術,其實也就是為了活命混碗飯吃。王新成初工小生,啟蒙老師是西安易俗社名小生路習易先生。因為出演《櫃中緣》失敗,王新成又跟西安易俗社的孟志傑習二花臉。孟志傑發現了王新成的小生天分,就給他排演了名劇《周仁回府》。但是跟孟志傑習學這個戲的就有後來聲名大震的李新紀,黃金花等人,相形之下,王新成並沒有引起重視。

秦腔《周仁回府》劇照

在此期間,新新社被孫蔚如駐漢中部隊接收更名新漢社。1932年王新成隨新漢社往西安演戲,期間他問教於同鄉有『貧生大王』之譽的正俗社名小生靖正恭先生,習學了名劇《吃魚》,《坐窯》,《激友》等戲。同時還觀摩了當時西安的名小生莊正中,蘇哲民等人的演出,由此眼界大開。

1950年靖正恭和楊金鳳合演《坐窯》

由於新漢社在西安演出未能成功,王新成隨社後定居寶雞。期間王新成苦練基本功,技藝大進,在名小生李新紀之後他同王新華成為新漢社一文一武兩大臺柱小生。1930年代,王新成隨新漢社一起把西安亂彈藝術呈現在了西路秦腔的核心地帶寶雞,從此西安亂彈一舉取得了在陝西西府的霸主地位。王新成作為其中的重要成員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到1938年的時候,王新成已經是聲名遠播的名演員了。是年他和王新華等人應陳景民之邀往蘭州新興社演戲。在此期間,他又認真習學了靖正恭的小生藝術,同時還學習了鬚生老生戲,由此戲路大開,奠定了他藝術家的地位。

孟遏雲 劉毓中《三滴血》劇照

1940年代中期,孟遏雲孟小雲回西安時途徑蘭州,因為孟志傑的關係(孟志傑為孟遏雲叔父),得到了王新成的幫助,孟小雲還拜王新成為師學習小生,並由此走上了戲曲藝術之路。中日戰爭結束,王新成回到了陝西,現先在寶雞王家班搭班,後入西安三意社演戲。旋受李桂芳之邀進入西安光藝社,後又入三原明正社。1950年王新成進入西安文光劇團演戲,後隨劇團併入渭南市人民劇團。1960年左右,王新成脫離渭南人民劇團,後加入長安縣人民劇團。王新成的起家戲是小生,影響較大的如《坐窯》,《激友》,《吃魚》,《周仁回府》,《打柴勸弟》等。他的小生戲以表演真切靈巧見長。周仁《悔路》一折,人物眼眶一滴淚珠欲滴不滴,周仁的無助絕望之情讓人油然憐憫;《激友》中張儀下場時的技巧靈便,把一個大英雄遇難不屈,憤然決絕的神態表現得活靈活現。王新成眼功好,能以眼神拿人,這一點是他的絕活。80年代初,長安劇團演員大多有意耍眼,雖有過火之處,但可見王新成的影響之大。

蘇育民《激友》劇照

鬚生戲是王新成的又一亮點,提起他的《放飯》,跟他同臺過的李夕嵐,杜彩霞等名流讚不絕口。不論髯口邊式皆有尺度,尤其是見老娘時的甩法起跳跪拜,緊促連貫一氣呵成,同輩中獨拔頭籌。他的《殺驛》更是久演不衰,剛柔並濟,分寸火候得拿捏得當,把一折戲演得跌宕有致,實在難得。他跟申水琴合演的《殺廟》更是風動西安,連演連火。另外他的《滿江紅》也很有影響。

秦腔《放飯》劇照

晚年的王新成常以衰派老生戲示人。他經常演的衰派戲有《烙碗計》,《教子》,《八件衣》等。王新成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啟動同臺演員集體發揮,對此跟他同臺多年的名旦李夕嵐,餘巧雲,張彩香,杜彩霞等人都深有感受。再就是表演大氣,能用活程式。看王新成的戲就是覺得自然,隨意,然而一腳一錘卻無不合章法,全無生硬做作之感。

秦腔《三娘教子》劇照

王新成勤於教學,早年弟子不算,光是長安劇團的生角沒有不受過他教誨的。屈世昌的《祭靈》受過他的指點,劉淑屏的《悔路》是他親手所調炙。王老一生居於基層劇團,身後竟無一寸音像存世!

相關焦點

  • 傳承秦腔數十載 戲迷敬重若聖賢——記秦腔名家王正秦
    前不久,我參加陝西廣播電視臺<<夜話秦腔>>徵文活動,在數百位徵文者中榮獲三等獎,獎給我商芳會、十大民間唱將等數盒秦腔名家碟片和書法作品等,並同省電臺著名主持人劉軍、楊瑤交流、合影留念。
  • 你知道哪些周至的秦腔名人?
    周至縣是秦腔的大碼頭,在秦腔的發展繁榮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所代表的秦腔周至腔在秦腔界地位顯著。其演員名家輩出,為秦腔的發展壯大輸出了大量的人才,現依然活躍在舞臺被人們孰知的秦腔演員不勝枚舉,說周至籍的演員佔據秦腔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1.劉隨社:現供職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秦腔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代表劇目《金沙灘》、《放飯》等。
  • 「國韻春潮」秦腔經典劇目展演將在牛年新春亮相西安
    央廣網西安12月16日消息 由西演LIVE、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共同推出的「國韻春潮」秦腔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將於2021年2月14日至2月27日(大年初三至大年十六)舉行。《三滴血》劇照據介紹,本次展演將在西演LIVE·易俗大劇院舉行,包含《三滴血》《貂蟬》《慈母淚》《白蛇傳》《黑叮本》《金沙灘》《狸貓換太子》《生死牌》《火焰駒》《牆頭記》等22部經典秦腔劇目。易俗社率先呈現的《三滴血》由範紫東先生創作,自從易俗社1918年首演以來,歷經百年而不衰。
  • 西安秦腔劇院將攜兩大百年劇社晉京展演
    周年,8月19日起,西安秦腔劇院將攜兩大秦腔百年劇社易俗社與三意社,開啟「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西安秦腔晉京展演」活動。  據了解,此次展演活動是西安秦腔劇院有史以來第一次整建制,攜兩個百年劇社共同赴京演出。8月19日至8月25日,7天時間裡,西安秦腔劇院將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把一系列「有經典,有創新」的秦腔藝術佳作,展現給京城觀眾。  此次,西安秦腔劇院共集結安排了五場全本秦腔大戲,以及一場名家演唱會。
  • 百年易俗社經典《三滴血》等將亮相西演LIVE·秦腔雲劇場
    自今年6月,西安演藝集團的西演LIVE·秦腔雲劇場開播以來,收到了省內外廣大戲迷的熱情反饋。在精心策劃、精細籌備後,西演集團旗下的西演LIVE將與百年易俗社深度合作,開啟秦腔雲劇場的新篇章。7月31日晚19:30,易俗社將呈現百年經典大戲《三滴血》;而在8月1日至2日晚19:30,將分別呈現包括《鎮臺念書》、《櫃中緣》、《二進宮》、《金沙灘·點子》在內的經典折子戲專場,以及秦腔傳統劇目《雙官誥》。惠敏莉 飾 賈蓮香 陳超武 飾 李遇春 本次一連三天的秦腔雲劇場演出,可謂集合了名家、名戲,看點頗多。
  • 渭南社會各界人士沉痛送別「秦腔皇后」餘巧雲(高清組圖)
    6月23日上午,秦腔表演藝術家餘巧雲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渭南市殯儀館舉行。記者 楊青山 攝陝西網(記者 楊青山 陳冰娟)藝德雙秀名伶正氣響三秦,痴戲一生梨苑餘音傳百世。6月23日上午,渭南市有關領導,社會各界及親屬在渭南市殯儀館參加告別儀式,沉痛送別秦腔表演藝術家餘巧雲先生。
  • 首部3D秦腔電影《三滴血》斬獲大獎
    本報訊 (記者 李向紅)12月21日,記者從西安演藝集團易俗社獲悉: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文聯、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西安演藝集團等共同推動打造,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攝製完成的首部3D秦腔電影《三滴血》,斬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
  • 秦腔折子戲《走雪》劇照
    2018年4月15日,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2018秦腔非遺傳承人優秀傳統劇目演出季之《走雪》在渭南市兒童劇院上演,主演:王宏義、朱海娥。《走雪山》劇情介紹:《走雪山》又名《南天門》、《反大同》、《光華山》,秦腔傳統劇。明熹宗時,魏忠賢專權謀位,藉母壽誕,約會文武百官過府畫押。
  • 秦腔3D電影《三滴血》獲大獎!
    秦腔3D電影《三滴血》獲大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3D電影版《三滴血》是繼上世紀60年代首部秦腔黑白電影《三滴血》問世之後,這部秦腔經典結合新時代電影高端科技,展現於當代觀眾眼前的又一「新顏」,對戲劇「活化石」秦腔的傳承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秦腔全本】《轅門斬子》劉隨社
    秦腔傳統丨全本《轅門斬子》 劉隨社(上) (視頻來源於網絡Copyright版權歸原創所有) 秦腔傳統丨全本《轅門斬子》 劉隨社(下)
  • 江南小生走西部之一:秦腔粗獷豪放,如獅吼似虎嘯,聲震雷霆
    秦腔——那準是秦腔!!於是,我急吼吼地朝那個地方飛快騎去......1000多年前,800裡秦川大地上興起一種「大音震似雷霆」的古老劇種,是為「秦腔」。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秦腔發源於宋代,成熟於元朝,盛行於明清,至近代漸衰。
  • 大秦之聲醉京華 秦腔經典《三滴血》驚豔亮相國家大劇院
    唱念歲月,做打人生,閱世紀時光流轉,承秦腔一脈正聲。由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易俗社劇作家範紫東先生,編劇創排的《三滴血》,是所有秦腔乃至戲曲愛好者心目中「經典中的經典」,從1918年首演至今已整整演出了100年。
  • 百年經典《三滴血》再現 萬名觀眾留守秦腔雲劇場
    同時,作為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秦腔藝術團體,以「移風易俗,啟迪民智,輔助社會教育」為辦社宗旨,易俗社的藝術工作者們堅持出人出戲出精品,先後創排上演了包括《三滴血》《雙錦衣》《奪錦樓》《柳河灣的新娘》、《秦腔》《易俗社》《李白長安行》《黨的女兒》等優秀藝術作品;並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大獎、國家舞臺藝術工程資助獎、上海國際藝術節等中、省、市百餘部獎項。
  • 00後陝西女娃傳承秦腔:3歲痴迷唱戲,練完功得吃雙份飯
    正如坊間所言:「鐘樓的鐘聲響著,易俗社的秦腔吼著,西安的心臟就在跳著。」秦腔,早已聲入脊髓。00後陝西女娃3歲登臺唱戲不慌張14歲成西安易俗社最小秦腔學員每天清晨,案板街26號都會傳出咿咿呀呀吊嗓子的聲音,伴隨著報話大樓的報時聲以及城市甦醒的嘈雜聲,交織出別樣的西安聲音。
  • 新編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成功首演
    由灞橋區委、區政府主辦,區文明辦、扶貧辦、文旅體育局承辦,陝西藝術職業學院協辦;西安市灞橋區三友演藝團出品的大型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首演儀式7月14日晚在慶華工人文化宮成功舉行
  • 戲曲 秦腔唱腔音樂
    秦腔越劇版《紅樓夢》主創訪談再度重拾呂派唱腔秦腔唱腔音樂系板式變化體曲式結構,其唱腔均在板式中進行。以其調性特徵區分有「歡音」和「苦音」兩類腔調。無論在旋律的進行以及表現情緒方面這兩種腔調均有十分明顯的色彩差異。特別是苦音,旋律深沉、渾厚、高亢、激昂、長於表現悲哀、痛傷、懷念、悽涼等感情。
  • 《國風秦韻》6月18日播出秦腔折子戲《放飯》
    本期節目為大家帶來的是秦腔折子戲《放飯》。黃龍造反,朱春登替叔父從軍,嬸娘內侄宋成圖謀家產,垂涎朱妻趙錦棠。哄騙朱母、朱妻說春登戰死,嬸娘威逼朱妻改嫁宋成。趙錦棠不從,與朱母被趕至深山牧羊。朱春登平叛立功,封侯歸省,聞母親與妻已亡,至墳園哭祭放飯。恰逢婆媳二人輾轉行乞至此,幾經周折,夫妻相認,母子團圓。
  • 脫貧攻堅|大型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首演儀式在灞橋啟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脫貧攻堅貢獻「扶志」力量,7月14日晚,由灞橋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文明辦、區扶貧辦、區文旅體育局承辦的大型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首演儀式在慶華工人文化宮成功舉行。
  • 《裝臺》中每個人的結局是什麼 秦腔人面桃花令人驚喜
    秦腔人面桃花令人驚喜在最終的大結局裡,順子遵從刁大軍的意願,把啞巴娃從山裡接了出來,跟著他一起幹「裝臺」,因為啞巴娃的樂感極好,備受靳導和瞿團賞識,接了大雀兒舞臺推車的活。當尾聲,舞臺上響起了秦腔「人面桃花」的音樂,啞巴娃在舞臺上跟著節奏推著車,那個畫面,別提多美,原本為戲劇準備的音樂,配合著啞巴娃賣力推車的畫面,一種天然的和諧讓人如痴如醉。
  • 秦腔折子戲《放飯》劇照
    2018年4月16日,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2018秦腔非遺傳承人優秀傳統劇目演出季之《放飯》在渭南市兒童劇院上演,主演:王宏義、朱海娥、魯曉俠、史玉國、藺新武 。放飯是大型傳統秦腔劇《牧羊圈》中一折。唐時,西地黃龍造反,元帥郭子儀徵集兵馬,抗擊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