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田螺姑娘

2021-01-17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田螺姑娘

2011-08-26 14:52

來源:pcbaby

作者:

    田螺姑娘的故事:從前,有個小夥子在田地裡撿到了一隻大田螺。他高興地帶回家,養在了家裡的水缸裡。 三年後的一天,小夥子從田地裡幹完活回家,發現桌子上滿滿一桌飯菜。他左瞧右瞧又不見有人,可是他肚子太餓了,很快就把飯菜吃完了。後來他發現原來是之前救過的螺精,姑娘被他發現後,說:「我是個螺精,你前世曾經救過我的性命。」「今生你又養了我三年,我一定要報你這個恩啊!」姑娘說道。小夥子聽了很感動,很快就喜歡上了勤快的田螺姑娘。 他們結婚了,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故事寓意: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人要樂於助人和懂得感恩。

    推薦理由:故事中田螺姑娘為了報答小夥子對她的救命之恩,而去默默地幫他做飯打掃,最後兩個人結婚病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生動的畫面,栩栩如生的配音,好聽動人的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相信一定會給寶寶深刻的啟示和內心感動!

    實際運用:如果只是給寶寶講大道理,會讓寶寶覺得枯燥無聊,也不易讓寶寶明白理解,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引導寶寶自行發現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另外,爸爸媽媽也可以邊講故事邊聯繫生活給寶寶提問一些簡單而又蘊含道理的問題,相信可以更好地讓寶寶學會感恩,對別人的給予心懷感激。

(責任編輯:李靜)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九色鹿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九色鹿 2011-08-26 15:01 來源:pcbaby
  • 田螺姑娘的報恩
    稍微值得注意的是講述開拓團遺孤的《小姨多鶴》,這個情節劇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思維模式,即把日本女性理想化為本土的「田螺姑娘」:因為要「報恩」,她必須無條件地感恩,她必須是女僕、勞工、生育機器……可是,日本傳統的報恩故事的最終結局大都是無情的復仇,《夕鶴》《雪女》皆是如此。(為什麼昆丁翻拍自藤田敏八《修羅雪姬》的《殺死比爾》能夠如此成功?原因就在於復仇夠痛快。)
  • 你吃的真是田螺嗎?2分鐘讓你明白「田螺」與「田螺」之間的關係
    01田螺姑娘「田螺姑娘」的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一直流傳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等地,一開始是從福建那邊流傳開來的。小夥子忍不住走了進去,逼問這個美麗的姑娘為什麼要給自己做飯,美麗的姑娘說:自己就是那個被他撿回來的大田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所以給小夥子做飯。02田螺姑娘不是田螺準確地說田螺姑娘不是田螺,而應該是海螺,因為田螺沒有那麼大。
  • 民間故事|花貓姑娘
    齊衡被掃地出門,轉眼間,富家公子變成窮孩子,無依無靠,成為了孤兒。幸虧他的父母死前做了很多善事,不但免了很多佃戶的陳年欠帳,還把很多土地送給了窮人。所以那些得了田地的百姓對他的父母感恩戴德,輪流照顧他,把他養大。齊衡見識了民間的疾苦,知道百姓生活不容易,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所有幫助他的人十分感激。做人忠厚老實,性格溫良。
  • 搞笑漫畫:田螺姑娘現身,男子滿心歡喜卻撲了一場空!
    這位美女身後還背著一個田螺?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田螺姑娘嗎?!田螺姑娘的開場都是這麼炫酷的嗎?但是這位田螺姑娘是專門挑家裡沒人的時候來的,不知道來這裡有何意圖呢?!田螺姑娘走到冰箱這邊,看了看冰箱裡面的食材,裡面有很多買了的菜,田螺姑娘很滿意,因為自己接下來要做一件大事情!田螺姑娘從冰箱裡拿出了自己覺得滿意的食材就開始忙活了!
  • 動畫版田螺姑娘,賢惠仙狐嬌妻,毛茸茸還幫你掏耳朵
    各位小夥伴小時候都聽過《田螺姑娘》這個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吧。這個故事簡單說就是:你一回到家,打開家門,就會看到一名美麗賢惠的田螺姑娘在家裡幫你做飯,還會服侍你。但是對於眾多「996」工作制的單身狗來說,田螺姑娘這種事情現實中根本不會發生,下班回家後還是洗洗睡吧(不過在床上躺著的時候幻想一下還是可以的)。今年4月番中,也有一部與《田螺姑娘》設定類似的動畫,這部動畫的名字叫做《賢惠嬌妻仙狐小姐》,動畫中的男主角是一名比「996」工作制上班族還要慘的公司員工,他工作日加班完之後,連最後一班電車都趕不上了。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通過這故事,提醒我們,做人,常抱感恩的心。2.有一種險詐,叫藉口貓捉到一隻公雞,想找個藉口吃掉它。它指責公雞半夜啼鳴,攪擾大家睡眠。公雞辯解道,它是為在清晨喚醒大家去幹活。貓又說:「你違背倫理道德,到處交配。」公雞又辯解道,它只是竭盡全力,為讓主人得到更多雞蛋。
  • 小夥子娶田螺老婆
    一個小夥子在幹活的路上撿到一個田螺回家,以為是一個普通的田螺,誰知道,結果讓小夥子大吃一驚。古時候,有一個小夥子很勤勞,父母早去世,剩下小夥子一個人,靠家裡幾塊田地收入,只夠一個人生活,因為窮,小夥子過了結婚年齡卻一直娶不到老婆。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這些寓言故事雖只寥寥數語,卻勾畫出一幅幅情節生動的畫面,古人的智慧也便在這一幅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令我們不斷收穫啟發與思考。三(5)班 吳思齊我們建議兒童讀《伊索寓言》,除了寓言本身的思想性,其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大膽的想像力也非常精彩。將孩子易於接受的動物形象融於故事中,直白卻妙不可言。
  • 二年級語文第五單元,寓言故事專項訓練卷,第二題會做的孩子不多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五單元共三課,《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這三則寓言故事都具代表性能,給學生予以啟示,非常適合放在語文教材上。《坐井觀天》由寓言故事《莊子秋水》改編,故事主要講述了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產生分歧,青蛙因為常年生活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而小鳥卻在藍天到處飛翔,因此它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認為誰說得對呢?
  • 田螺姑娘,你怎麼能吃這麼多
    田螺姑娘,你怎麼能吃這麼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合時宜往前走往前站,叔叔給你們唱一段精選搞笑圖文: 小區保安小劉,昨晚在門口發現了一名可疑女子,該名女子看到他時便神色慌張,目光遊移。小明相親,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約吃飯,菜上來,小明卻不吃只坐著看姑娘吃。姑娘問小明為什麼不吃?小明本想討好姑娘,誇她秀色可餐,誰知大腦忽然短路, 接話道:看見你我就飽了……姑娘離開!年28時,未婚嫁娶,親人催的可緊了,那個熱情勁兒我有點擋不住。有個最小的堂叔叔,年紀比我大個三五歲樣子,兒時最熟悉,說話也比較百無禁忌,有次去他家裡做客,聊到親人催婚勁頭的事。
  • 《忠犬八公的故事》:跨域種族的「感恩情感」,是孩子寶貴的一課
    這個故事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所以,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也更有真實感和代入感。影片並沒有激烈變換濃重的音樂,僅僅以舒緩的配樂來儘可能放大這樸素的愛,但這恰如其分的情感卻是最動人最純粹的。而在這部電影中,教授與八公的等待和相守,正是"雨"和"傘"的相守。這部電影值得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欣賞觀看,跨種族的"感恩情感",完全可以成為孩子寶貴的一課。
  • 中國兒藝《伊索寓言》帶孩子跳「動物模擬操」
    「烏鴉喝水」、「龜兔賽跑」、「狼來了」……這些與動物有關的寓言故事,融合成了中國兒藝的最新作品——《伊索寓言》。昨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在四樓假日經典小劇場召開「《伊索寓言》暨2012世界經典童話年」媒體見面會。這部由「世界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改編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心靈成長的故事。
  • 哈佛家訓語錄:教孩子學會讚美,學會感恩,送給所有的父母
    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在這美好的生命過程中,教孩子學會讚美,學會感恩。哈佛家訓一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父母學習的地方,並且可以讀給孩子聽,我們要告訴孩子,希望當他們站在人生不同節點的時候,想起來這些話,更有前行的勇氣,無懼未來。讚美篇,悅人愉己的奧秘全世界的人都在否定你的孩子,而他依然在快樂的生活。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關鍵是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和感恩。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以平等的眼光對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工作,更尊重自己。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一生的委屈才會少一些。
  • 想要教育出健康快樂、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
    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動手、實踐時,在合情合理和相對安全的情況下,父母應該積極支持孩子,而不是在公共場合裡無所顧忌地批評教育孩子。這樣只會產生一個結果,那就是孩子在想問題、做事情時越來越沒有主見。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家長要求孩子,「只要專心讀書,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棄」。
  •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寓言#今天咱們的名著金句撈,聊一聊《伊索寓言》。幾乎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其中的故事。很多家庭床邊還常備此書,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我就給孩子講過一些,我講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示。說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短篇的道德故事集,作者伊索,一位智者,在薩摩斯島上度過了他的大半生。
  • 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是什麼寓言故事 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告訴我們...
    從寓言故事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上來說,能夠鍛鍊到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其實這些寓言故事,何嘗不是古人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故事雖短小精煉,但無一不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成年人也同樣適用,只是你了解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是什麼寓言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孩子經常跟父母「抬槓」,歸根結底是孩子沒有對父母產生感恩的心
    實際上,孩子的一切問題,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現,反映出父母對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探討「如何培養孩子擁有感恩的心」。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認為,感恩是一種欣賞生活中美好事物,並表達感激之情的能力,每個孩子都應該學著擁有這項能力,父母們,別再傻傻對孩子一味寵溺,教孩子學會感恩才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