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2021-01-09 龜仙島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例如: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南轅北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農夫和蛇、畫蛇添足、掩耳盜鈴、東施效顰、被同伴驅逐的蝙蝠、疑病亂投醫。

我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是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當時一些思想家把寓言當成辯論的手段。為了在政治主張上戰勝對方,為了闡明自已的觀點,互相責難、辯論,往往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諺語。通過藝術加工,用鮮明生動的抽象的代替議論進行激烈的爭辨鬥爭。寓言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亡鈇》、《攘雞》、《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列子》、《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漢魏以後, 在一些作家的創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實。

所以,我們的課文《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是一篇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故事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歷史故事。如,草船借箭,程門立雪,濫竽充數、百聞不如一見、不為五鬥米折腰等。

②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買櫝還珠。

③神話或其他傳說。如開天闢地、點石成金、南柯一夢 、海市蜃樓、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之魚、女媧補天等

④古典文學作品。如,不由分說,【出處】三國演義第十三回:「李傕隨後掩殺,郭汜兵退,車駕冒險出城,不由分說,竟擁到李傕營中。

「守株待兔」屬於來自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故事,所以「守株待兔」也是成語故事。

寓言與成語

在收編成語故事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進去,並且歷史本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

說白了,成語固有合適寓言故事的分類,主要是在講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目的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內容,使成語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矛盾,只是分類不同。很多成語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像我們所學的這篇課文《守株待兔》,既是成語故事又是一篇寓言故事。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誰,恐怕你真的讀錯名字了

說說《守株待兔》中「折頸而死」的「折」字讀音

相關焦點

  • 繪畫|成語故事:第八課《守株待兔》
    思維探索: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 守教條的思想方法。守株待兔能用 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 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 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 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守株待兔的寓意: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 韓非子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之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兩點啟示
    他的故事被傳開了,成了國人的笑柄。這個就是我們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韓非子用來說理,當政者不能因循古法,不知變通來治理當下的臣民。現在「守株待兔」,是成語了,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守株待兔對於我們有什麼其他啟示嗎。我們先來分析下守株待兔這個策略。
  • 三年級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做事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種田人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直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他就放棄農活每天守著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同學們要認真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 中國成語寓言故事雙語版:拔苗助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成語寓言故事雙語版:拔苗助長 2015-11-11 14:51 來源:網絡 作者:
  • 中國成語寓言故事雙語版:即鹿無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成語寓言故事雙語版:即鹿無虞 2015-11-11 14:24 來源:網絡 作者:   In
  • 學習《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池子與河流》《鹿角和鹿腿》
    部編版三年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學習重點,資深教師詳細整理出來,學習《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池子與河流》《 鹿角和鹿腿》和本單元習作。 這些資料方便學生學習和複習,用來高效學習語文和查缺補漏,還是很不錯的,建議三年級的學生和家長收藏備用。
  • 博士買驢的寓言故事
    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這是螞蟻莊園9月22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9月22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成語「博士買驢」諷刺的是?
  • 成語故事品鑑《為虎作倀》
    這個寓言故事出自《正字通·聽雨記》,這是一本字書,明代張自烈著,共12卷,收字三萬多,常有穿鑿附會之說。倀鬼自己被老虎吃了,反而去當爪牙,幫助老虎吃人,真是愚蠢至極。成語「為虎作倀」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故事比喻替壞人幹壞事,或給壞人當幫兇。
  • 「黔驢技窮」原來是柳宗元寫的寓言故事,黔不是指的貴州
    「黔驢技窮」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現在主要用來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用完」之意。但關於這個成語,有兩點可能很多人未必知道:1.「黔」並不是指的現在的貴州;2.這個成語源自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一)唐代的「黔地」指的是哪裡?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三篇短短百餘字的故事,寫出人性中貪得、險詐、逐利的醜陋面,宛如一聲聲警鐘,敲響在耳邊。1.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夏日午間,酷熱難耐,一行筋疲力盡的旅行者,發現了一棵梧桐樹。他們走進樹蔭,躺下休息。
  • 北京小升初語文寫作常用成語分類匯總(一)
    北京奧數網:小學生寫作常用成語分類匯總,基本涵蓋小學作文寫作常用的成語,成語分類細緻詳盡,對孩子的寫作很有幫助。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採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五、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六、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 看成語故事學英語:「拔苗助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看成語故事學英語:「拔苗助長」 2012-08-16 10:15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文言文學習:守株待兔,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言文《守株待兔》。《守株待兔》這篇文言文,選自韓非的《韓非子·五蠹》。這篇文言文的原文是這樣的: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 寓言故事:「老鼠家族的命運」,故事雖短,寓意卻深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是老鼠部落最近會議頻繁,鼠王愈發為人類的歧視和「迫害」而苦惱。 「過街老鼠」、「鼠目寸光」、「膽小如鼠」等成語的流行讓他焦慮不已、苦惱不已,在王座面前,它踱來踱去、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想要徹底改變老鼠家族的命運,可卻始終沒有什麼好主意。 這一天,鼠王在地下宮殿鄭重向群鼠發表演講:「可憐的鼠民們!我們的生存處境之悽慘,大家都是感同身受,可是這對我們實在太不公平了,還有比我們更願的嗎?
  •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示例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上期成語故事-望梅止渴輕輕鬆鬆學成語讓孩子愛上學習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蘊涵著豐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動畫故事 | 成語故事之畫蛇添足
    歡迎來到小太陽人故事樂園。多聽有古籍記載的成語故事,將幫助寶貝了解歷史,增強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今天晚上,小太陽人就要為寶貝們帶來「畫蛇添足」這則成語故事。故事發生在我國古代的楚國,有一家人剛拜祭過祖宗,他們想把祭祀用的一壺酒拿給幫忙辦事的人喝,想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嗎?那就快快點擊下方視頻,來看今晚的動畫故事吧!
  • 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寓言故事有一位有名的畫家,對一頭豬說:「我用你的皮作一幅畫會很值錢。你願意嗎?」。豬想了想,很多錢多好呀!豬便同意了,豬的皮被剝下來,畫家用豬皮作了一幅畫,賣了很多錢!畫家很高興!這一天,畫家又對一頭豬說,我用「我用你的皮作一幅畫會很值錢。你願意嗎?」。
  • 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2017-11-15 15: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哈佛商業管理寓言故事十三則
    副標題#e#  哈佛商業管理寓言故事5.珍惜權力  獅子愛上了農夫的女兒,請求農夫將女兒嫁給它。農夫既不忍心把女兒許配給猛獸,又不敢拒絕,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當獅子來催促的時候,農夫對它說:我很願意將女兒嫁給你,但她很怕你的尖牙利爪,如果你剪掉它們,我女兒立刻與你結婚。獅子立刻答應了,回去剪掉它的尖牙和利爪。
  • 中華成語故事《破鏡重圓》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語言形式,一般以四字成語居多,當然也有五字成語、七字成語、以及七字以上的成語,每個成語都濃縮了一段光輝的歷史,每段歷史都珍藏著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