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言文《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這篇文言文,選自韓非的《韓非子·五蠹》。
這篇文言文的原文是這樣的: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下面,我們來一句句分析:
1.宋人有耕者。
這裡的「宋人」,並不是指「宋朝的人」,要知道,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韓非,韓非是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人。這裡的「宋」應該指的是戰國時期的「宋國」。 「耕」的意思是「耕地,翻田」。宋國有個耕地的人,也就是指從前有個宋國的農民。
2.田中有株。
「株」的意思是「樹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這個農民的田地裡有一截樹樁。
3.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在文言文中,通常「走」的意思並不是指走路,而其表示的含義為「跑」。這裡的「折」,不是指「對摺」,而是表示「折斷」的含義。也就是說,某天兔子跑著跑著撞到了那截樹樁,折斷了脖子然後死了。
4.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這裡的「因」指的是「於是」的含義,「釋」的意思是「放下」,「耒(lěi)」的意思是指一種農具。「冀」的意思是「希望」。「復」的意思是「再,又」。所以這句話想表達的含義就是於是這個農民就放下自己的農具,每天守在樹樁旁邊,希望能夠再得到一隻兔子。
5.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這裡的「身」不是指身體,而是表示「自己」的含義。「為」的意思是「被,表被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兔子不能再得到, 而他自己也被其他宋國人取笑。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有僥倖心理,我們要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
你喜歡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