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研究文言文,說明孩子十分好學,有鑽研精神,老穆要為你的孩子點讚!
你孩子覺得翻譯過來的文言文怪怪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老穆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文言文在語法、句式和語言習慣上與今天的句子有所不同。
例如:推拔於寒素中,唯恐不及(《歐陽行周文集序》)
解析:「於……中」,狀語後置,現代漢語語序為「於寒素中推拔······」。
翻譯:在寒門之中推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2】學生掌握不了正確的翻譯方法和技巧,故而感覺怪怪的。
老穆為大家舉個例子:
例如: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
錯譯:然而,不是朱先生因為太史而成為貴客的話,那麼慧慶寺的玉蘭,終究沒有人知道。
錯誤點:不懂文言文翻譯技巧中的「補」,即「將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憑藉太史的身份,而不是憑藉太史。
再如:蓋忠臣執義,無有二心。
蓋:助詞,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翻譯時,一定要將其刪去。
譯文:忠心的臣子堅持道義 ,沒有二心。
我們要及時刪去沒有意義的詞語
a.句首發語詞
b.句中停頓或結構或結構作用的詞
c.句末調節音節的詞或語氣詞
d.偏義複詞中的襯字
【附】文言文翻譯技巧
【3】學生不懂實詞含義、虛詞意義及用法,故而譯文很奇怪。
例如:凡師之所言,吾悉能識之,是不亦善學乎?
錯譯:凡是老師所說的,我全都能認出來,這難道不是善於學習嗎?
錯誤點:「識之」,錯譯成「認出來」,正確翻譯為「記住、記下來」。
【4】學生不懂古文中的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
A、借代句:肉食者鄙(肉食者: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B、借喻句:誤落塵網中(塵網:借喻,喻指汙濁的官場)
C、互文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翻譯:將軍和將士們經歷了大大小小上百場戰爭,有的戰死了,有的多年後回來了。)
【結束語】親愛的同學們,文言文翻譯,看起來簡單,但要做到「信、達、雅」,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花功夫去學習。你們明白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