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瑪拉雅山脈是世界最大的蜜蜂聚集懸崖,在懸崖深處生活著很多毒性很強的懸崖蜂,而這些蜜蜂釀的蜜卻是蜂蜜中的佳品。
這種由黑大蜜蜂釀造的蜜,無法人工養殖採摘。黑大蜜蜂又叫喜馬拉雅排蜂,僅分布於尼泊爾,西藏和雲南,採深山百花,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做窩。
採蜜人必須冒著危險,爬上幾十米高的山壁採集蜂蜜。挑戰懸崖和易怒會蜇人的懸崖蜂,可並非易事。
正常可採的崖蜂巢,一窩有上萬隻蜂,直徑超過2米。只有靠煙燻把蜜蜂暫時燻走,露出黃澄澄的蜂巢,才能進行收割。
採蜜人用繩索和短棍固定好蜂巢,懸崖下的人們只要用力向下拽繩索,就可以把蜂巢拉到地面收集起來。這個過程中,既要冒著從高空跌落的風險,又要冒著被憤怒的蜂群攻擊的風險,既要團隊合作, 又要膽大心細,不是經驗豐富的當地人真是幹不了這個活。
取蜜人的到來,驚擾了崖壁上的蜂群,一時間方圓幾百米的天空都是密密麻麻的巖蜂,稍不留神就會被蟄。如果一隻蜜蜂的蜇針刺向某人,這個蜇針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其他蜜蜂便會根據這個氣味發起進攻,一旦遭到蜂群攻擊,輕則高燒幾日,重則喪命。
採蜜人懸在高空,沒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只用一支竹竿捅掉蜂巢,一不小心就會被數十萬隻蜜蜂圍攻。拿到蜂巢後,他們還需要花數小時取出裡面的原始蜂蜜,付出的代價可見一斑。過去採蜜頭領只穿日常的服裝,再在頭上披掛一件鬥篷就與成百上千蜜蜂近身接觸,一場蜜採下來經常被蜜蜂蜇得皮膚紅腫。
現在他們已穿上了較為嚴實的專業採蜜服,有條件的,還會帶上防護面罩。由於每日的工作都是以繩梯為伍,水泡、破皮或蜜蜂螫傷,在這個傳統的職業中見怪不怪。
每完成一次任務,採蜜人都會用椰子、鮮花祭拜神靈以感謝恩賜。
這樣的艱辛,能讓他們更真切地體會到「勞動的成果似蜜甜」的含義。但即使這項勞動充滿艱辛和危險,獵蜜人還是會遵守一條傳承上百年的「規矩」,給崖蜂留一塊蜂蜜食用:「這是人類和蜜蜂之間的約定,這樣明年它們還會來這裡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