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19集:一種以骨髓為食的鳥-胡兀鷲

2020-10-29 夢見新疆





胡兀鷲(學名:Gypaetus barbatus)也名胡禿鷲,雄鳥體長95~125釐米,雌鳥體長100~130釐米,翼展約235至280釐米,它們的體重約5至7公斤。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鬍鬚而得。頭灰白色,有黑色貫眼紋,向前延伸與頦部的須狀羽相連。後頭、頸、胸和上腹紅褐色,後頭和前胸上有黑色斑點。體型一般是雌鳥比雄鳥稍大。棲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巖地區。喜棲息於開闊地區,象草原、凍原、高地和石楠荒地等處,也喜歡落腳於海邊和內陸的巖石或懸崖之中。

它們的巢大多位於巖洞裡或懸崖的突出處,是用細枝堆成的平臺,中間呈淺窩,裡面襯草和毛髮、毛皮、骨頭等。食腐。常在空中長時間的滑翔和盤旋,取食腐屍上其他食腐動物不能消化的部分,會把骨頭從高空拋向巖石打碎。亞成鳥通體為深色,要5年才能完全成熟。

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除了在西藏及其附近地區較為常見外, 其他省、區均不常見,其中新疆為夏候鳥或繁殖鳥,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偶見的迷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焦點

  • 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19集:一種以骨髓為食的鳥-胡兀鷲
    胡兀鷲(學名:Gypaetus barbatus)也名胡禿鷲,雄鳥體長95~125釐米,雌鳥體長100~130釐米,翼展約235至280釐米,它們的體重約5至7公斤。
  • 以骨頭為食的胡兀鷲,體型巨大的猛禽,經歷過黑暗的童年
    和一般的猛禽喜歡殺戮不同,有的猛禽卻以腐肉和骨頭為食。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種,長著小鬍子的胡兀鷲。很少有鳥類比胡兀鷲更像活恐龍了,這種喜歡吃骨頭的鳥有一雙紅色的眼睛,鏽紅色的羽毛,體型巨大,看起來就像《侏羅紀公園》裡的噩夢。1米多高的體型,會把羽毛染成紅色,看起來很嚇人胡兀鷲有一個令人生畏的特徵,那就是它驚人的巨大體型。
  • 新疆是野生鳥棲息的樂園,21種世界珍稀鳥太美啦
    新疆廣袤沃土和良好的地形、氣候、環境,孕育著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有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新疆21種漂亮可愛珍稀的野生鳥吧!1.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 長鬍子的「鷹」-胡兀鷲
    幼鳥主要為暗褐色,上體具淡色羽軸紋,頭頸多為黑色,頦部有黑色「鬍鬚」。通常到4~5年時才能具有和成鳥一樣的羽毛,而在此之前下體逐年變淡,但直到變為成鳥前,下體一直沒有棕色著染。如果骨頭太大,胡兀鷲會叼著它飛至50至80米高然後讓它落下,摔成可以吞咽的大小。骨髓是它們90%的食物來源。胡兀鷲守著羊或羚羊的屍體。耐心等待,直到屍體軟的部分已清理完畢,此時胡兀鷲會抓起屬於自己的羊骨頭,從50至100米高度跌落懸崖上的斜坡或巖石區,摔破這些骨頭。它的喉嚨寬70毫米,測量可以吞下直徑高達35毫米至25釐米的整塊骨頭。
  • 花木草蟲:鳥中鬣狗胡兀鷲!
    有一隻鷹卻例外,它小心翼翼地與爭食者保持著一段距離,默默地看著。那群鷹吃完了腐肉,心滿意足而去。這隻鷹才過去,不慌不忙地啃吃著那些白骨。這隻鷹為什麼和其他鷹不一樣?原來,它就是比老鷹更大、更兇猛的胡兀鷲。胡兀鷲屬於脊椎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鷹科,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因其嘴角下生有一小簇黑黝黝的剛毛,形如鬍鬚而得名。
  • 瀾滄江源頭現珍稀鳥類胡兀鷲
    日前,青海藏區攝影師在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扎青鄉境內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該組照片以不同角度展示了胡禿鷲的形態。功霸扎西達傑 攝  胡兀鷲也名胡禿鷲,體重3.5-5.6千克;體長1-1.4米。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胡兀鷲:飛越珠峰,我驕傲了嗎?
    今天,布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胡兀鷲。胡兀鷲Gypaetus barbatus脊椎動物,鳥綱,隼形目,鷹科,胡兀鷲屬。棲息在海拔500—4000米的山地裸巖地區。別名大鬍子雕、鬍子雕、髭兀鷲、胡禿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內多地分布。
  • 新疆15種野生珍稀鳥太漂亮啦!這裡是鳥類歡聚的天堂啊!
    新疆的氣候、土壤、環境……特別適宜鳥類的繁衍成長,養育著極其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多達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這15種新疆野生鳥,您見過嗎?1.白鸛。德國的國鳥!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大型涉禽,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
  • 男子組織販雕黑網橫跨中國 稱滅絕青海胡兀鷲
    金雕等國家保護動物或被大規模毒死,或被捕捉後偷運到華南,其中絕大部分葬身人腹  屠殺  這個出租房簡直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屠場!  誘殺動物的毒藥上百斤地存放在編織袋裡,鷹的屍體一打打扔在冰櫃中,死去的胡兀鷲橫七豎  八。而失去生命的金雕標本,只剩下凝固的飛翔。
  • 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17集:一種叫聲很響亮的鳥-玉帶海雕
    玉帶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ryphus)為隼形目鷹科海雕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全身呈棕色。雌鳥羽似雄鳥,但體型稍大。 主要以魚和水禽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種水禽,如大雁、天鵝幼雛和其他鳥類,捕魚主要在淺水處,也吃死魚和其他動物的屍體。 棲息於高海拔的河谷、山嶽、草原的開闊地帶,常到荒漠、草原、高山湖泊及河流附近尋捕獵物,有時亦見在水域附近的漁村和農田上空飛翔,活動高度在海拔3200米至4700米之間。
  • 新疆是動物王國,這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全世界新疆獨有
    新疆擁有森林、荒漠、草原、沙漠、溼地和高原苔地等各種類型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其珍稀罕見的!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這10種野生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它們很稀罕很寶貝啊,全世界只有新疆有!
  • 鳥的天堂在新疆!這15種鳥您見過幾種?賞鳥愛鳥護鳥來新疆哦
    新疆的氣候、土壤、環境……特別適宜鳥類的繁衍成長,養育著極其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多達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這15種新疆野生鳥,您見過嗎?太漂亮啦!
  • 新疆這16種珍稀野生動物?你見過多少種?
    在新疆的大地上,珍稀野生動物正在日益優化的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享受著家園的和諧與安寧。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7種,包括普氏野馬、野駱駝、野犛牛、雪豹、河狸、紫貂、貂熊、黑頸鶴、大鴇、小鴇、波斑鴇、金雕、白肩雕等。此外,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包括獸類18種,鳥類69種,昆蟲類1種。下面,小編給您介紹新疆的16種珍稀野生動物,你仔細瞧瞧見過幾種哦!
  • 新疆這16種珍稀野生動物?你見過多少種?
    在新疆的大地上,珍稀野生動物正在日益優化的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享受著家園的和諧與安寧。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7種,包括普氏野馬、野駱駝、野犛牛、雪豹、河狸、紫貂、貂熊、黑頸鶴、大鴇、小鴇、波斑鴇、金雕、白肩雕等。
  • 埃斯庫羅斯被高空墜物砸死,胡兀鷲嘴裡叼得是啥,秘密揭開是這樣
    至於那隻殺死偉大劇作家的鷹,也被希臘人找到,竟是胡兀鷲,一種貪婪而兇猛的小型鷹類。可是後世生物專家在研究了這一段歷史後,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認為胡兀鷲並不是吃龜肉的猛禽,它向埃斯庫羅斯砸下龜殼也並非是想吃掉龜肉,而是想摔碎「龜殼」,然後吃龜骨的行為。胡兀鷲吃龜殼不吃龜肉,這個不可能吧?我告訴您,其實這是事實。
  •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人工繁育高山兀鷲技術達到成熟
    :郭澤華     圖為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繁育成活的第二隻高山兀鷲。   高山兀鷲屬大型猛禽,作為中國體形最大的一種猛禽,該物種也是為數不多能夠飛躍珠穆朗瑪峰的鳥類之一,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區,以腐食為主,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並於1997年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名單中。圖為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繁育成活的第二隻高山兀鷲。
  •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通常情況下,鷹科的動物以小型的嚙齒類動物、野兔、蛇類等體型較小的動物為食,一些大型的鷹也會捕殺中型的有蹄類動物,比如禿鷲、金雕就經常捕殺巖羊。禿鷲是一種大型的猛禽,成年的禿鷲平均身長在1.1米左右,這在整個鷹科中,也屬於大型的動物了。但是奇怪的是,如此的龐然大物竟然是以腐肉為主食的動物。其實,禿鷲之所以吃腐肉,與它爪子的退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大部分的鷹科動物都是靠尖利的爪子抓取陸地上的獵物,而禿鷲相對短平的爪子並不適合抓取獵物。所以,在漫長的進化中,禿鷲趨於選擇競爭關係相對較少的腐肉為食。
  • 只吃骨頭不吃肉的猛禽,每隻胡兀鷲都有不為人知的童年
    說到食物鏈中的頂端獵食者,我們通常會把焦點放在陸地猛獸和海洋生物身上,往往忽略了其實天空也有同樣兇猛的存在,它們就是猛禽。被人類所熟知的猛禽就有各種獵鷹和兀鷲,與大多數獵鷹主動出擊攻擊獵物不同的是,有一種禿鷲不喜歡主動出擊,而是揀別人吃剩的骨頭,這種禿鷲就是胡兀鷲。
  • 兀鷲:我其實不禿,只是頭髮比較短
    現存的17種舊大陸的鷲類通過現代分子分類學的分析比較,被劃分為禿鷲亞科(Aegypiinae)和胡兀鷲亞科(Gypaetinae)。為了更好區分同屬禿鷲亞科的兩個分支,我們分別使用「禿鷲(Aegypius monachus)」和「兀鷲(G. fulvus)」來稱呼兩個分支的代表物種。高山兀鷲曾作為兀鷲的亞種,和兀鷲外觀上非常相近。
  • 胡兀鷲:它的鬍子長在下巴下面,好像它是個老人一樣(外2章)
    黃昭龍胡兀鷲胡兀鷲有一個很搞笑的特點,那就是它的鬍子,它的鬍子長在下巴下面,也就是它的下嘴下面,只有幾撮毛,黑黑的,好像它是個老人一樣。不管是雌性胡兀鷲還是雄性胡兀鷲都是要長鬍子的。胡兀鷲還有一個地方很奇怪,它睡了一覺,為什麼圓圓的眼睛周圍還是紅紅的,好像沒睡好一樣。它的眼睛是圓圓的,眼睛邊上有一圈紅色圓圈,然後就是眼白,眼白中央有小的黑眼珠,像是一條圓圓的小河,中間有一顆黑珍珠,也像一個泡泡裡面有一顆黑珍珠。所以我對他的眼睛和鬍子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