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超多流浪貓狗,不一定是有愛心,可能是動物囤積症患者

2020-12-01 巨小萌

救助流浪動物的人,我都是很佩服的,真的一個出錢出力但又不討好的行為。但這幾年在國外發生了不少關於「過度熱愛救助流浪動物」的事件,在愛心的光輝之下,其實並不能讓流浪動物過得更好,反而讓它們生活得比流浪還差。這種被稱為「動物囤積症」。

動物囤積症

在一定範圍內囤積了超過一般常見數量之動物,卻沒有能力安置照料這些動物,導致動物活得比流浪還差,被視為一種心理疾病。

因為他們救助動物的想法,並不是好好照顧它們,而是把動物囤積起來。 「有愛心」和「動物囤積症」的行為是有區別的!去過救助站做義工,雖然救助站裡的狗狗特別多,但是救助站的阿姨把它們照顧的還算好,定時驅蟲疫苗,每一隻都吃得飽,挺有精神。

但「動物囤積症」患者,雖然收養了很多動物,但並不會想好好照顧,所以這些動物雖然有瓦遮頭,但生活環境差,有些根本吃不飽。

對「囤積症」有過20多年研究的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道爾·斯泰吉蒂一直致力於研究這種心理障礙,他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動物囤積症患者,即使看到家裡的動物都生活在糞便垃圾之中,根本吃不飽,生病奄奄一息時,還總覺得這種是保護動物,不肯讓別人領養。原本竭盡全力救助每一隻動物的人,到頭來卻成了傷害它們的人.

動物囤積症的共同特徵:動物在他們童年時期很重要

很多心理障礙的產生,往往和患者的童年心理創傷有密切關係。

動物囤積研究協會(HARC)做過研究,採訪了那些符合「動物囤積症」特徵的人。結果在發現被調查的9個人中,2個人家裡雖然養了幾隻寵物但都有好好照顧,有7個真的患有「動物囤積症」,但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些「動物囤積症」患者中,她們除了囤積動物外,還囤積其他東西,把家裡弄得跟垃圾場一樣雜亂無章。他們還會覺得自己的有關於動物的特殊能力,而且救助動物是自己的使命。

動物囤積者和動物的緣分,都是從童年開始的。他們小時候和父母的關係很差,動物給他們痛苦的生活帶來不少慰藉。其實,不止是父母關係,他們可能還受到來自同齡朋友、老師等的忽視虐待。而這種兒童時期情感上的確實,長大後會用其他方式來彌補(美國心理學家的保羅·米爾博士「蓄水池」理論)。有些人會沉迷遊戲、沉迷追星,而動物囤積者則沉迷於收集動物,企圖從動物身上得到慰藉。

到這裡,為什麼動物囤積者一邊救助動物,卻又一邊傷害動物的矛盾,似乎有了一些合理的解釋。從小沒有得到愛護的孩子,長大後不知道什麼叫愛。他們更在乎的時候自己的滿足感,而忽略該如何照顧好動物。

對於動物囤積者,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愛心救助流浪貓狗不再各自為戰,建微信群每年救助近千隻
    貓狗作為人類的好朋友,一直是備受寵愛的動物,現在越來越多的流浪狗遊蕩在城市的每條街每個小區周圍,偶爾還有傷人擾民事件,令人頭疼的流浪狗問題隨之而來。豫北有一個小城,愛心救助流浪貓狗人士汲取教訓,不再各自為戰,他們自發組建微信群,繳納每年300元的救助群費,用共同的力量救助流浪的小貓小狗,據統計每年救助流浪貓狗近千隻。
  • 為什麼救助流浪貓狗,回答感人肺腑,愛心不分人和動物!
    每次分享救助人故事的時候,有人稱讚,有人感動,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覺得救助人千辛萬苦,付出很多心血去救流浪貓狗的意義何在?
  • 南安市郊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四位義工收養180多隻流浪貓狗
    南安市郊有個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四位義工瞞著家人收養 180多隻流浪貓狗  義工小黃在照顧基地裡的小狗。在南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一個流浪動物救助基地。他們收入不多,卻瞞著家人拿出積蓄為流浪貓狗安家。  這個基地佔地1000多平方米,條件不算很好,但是動物們身上都很乾淨,兩三隻住一個圍欄裡,每個圍欄都安置了睡覺的小床。  義工小黃是這個基地的發起人之一。她說,這個救助基地是去年十月份建立的。
  • 68歲老人收養1300條流浪狗,女兒賣房幫忙,網友:公益應量力而行
    隨著收養的流浪狗越來越多,文阿姨的經濟壓力也逐漸增加,她的女兒為了支持她,甚至出售了一套房子,換了70多萬給她養狗,但1300條狗的花銷實在太高,根本不是她能承擔起的,文阿姨無奈只得找媒體宣傳,上網求助,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夠幫助她一起來照顧這些流浪狗。
  • 身居一線熱衷救助,他們是懷揣愛心的動物守護神
    養寵物的人都有一種體會:看到路邊的流浪貓狗,都會想方設法的給予一些幫助。 面對這樣一個弱勢群體,儘管社會上有很多人樂於伸出援手救助,但真正能長期堅持下來、持續給予它們關懷的卻並不多,瑞派寵物醫院有一群醫生常年堅持動物救助,甚至不惜耗費體力、財力深入一線做公益。
  • 好心人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
    一群普通市民常年義務救助收養流浪貓狗,使這些「毛孩子」避免再次遭受人為傷害。為了讓逐漸增多的流浪貓狗有棲身之地,2016年10月,愛心人士多方努力,建起流浪貓狗救助基地,至今有7條狗、5隻貓入住,在嚴冬裡為它們營造了一個安全、溫暖、溫馨的家。
  • 夫妻賣深圳兩套房救助百餘流浪狗 屢因投訴為狗搬家
    但也有網友發表不同的觀點,認為夫妻倆行為有些誇張,是否有「動物囤積症」。  5月7日,人民日報官微轉發了扎西、卓瑪夫妻二人的事跡後,截至8日21時,超萬人點讚,評論近3700條。  隨著時間的推移,救助站裡的狗越來越多,加上剛生的小狗,救助站內已經有100多條狗了。「有人知道我在救助流浪狗,就直接把病狗丟在門口,我能不管嗎?那是一條生命啊。」在卓瑪看來,生命都是平等的。  「我的積蓄可能不夠,但我真的從不後悔」  卓瑪說,要養這100多隻狗狗,每年花費巨大。
  • 連雲港愛心人士呼籲建立流浪貓狗救助站
    你看看這麼冷的天,狗不吃飯怎麼行。」王阿姨小心地將蛋白放在了地上。聽到熟悉的聲音,二黃從窩裡溜了出來,幾口就把食物吃了個精光。王阿姨又掏出了一根火腿腸:「二黃一定得吃飽,它還要餵五隻小狗呢!」王阿姨說,自己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擔心這些小狗長大後流浪,會惹禍。「誰能領養這五隻小狗?」她發起了愁。
  • 英國大媽養了100多隻貓狗,卻從不餵食鏟屎……
    (圖源:SWNS:South West News Service)可能律師的話在很多人聽來是在為琳恩開脫,但他說的「動物囤積症」確實真是存在。動物囤積癖是眾多囤積癖的一種。想分清他們和普通動物愛好者、救助者並不容易。
  • 泉州一流浪狗被綁到脖子潰爛 愛心人士捐款救助
    閩南網12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麗梅)脖子嚴重潰爛化膿,皮毛打結,發出陣陣惡臭味……2歲多的金毛串流浪狗在廠房外被楊女士發現時,傷痕累累。  發現當天剛好是12月18日,因此它便有了一個名字,「十八」。  目前,「十八」已被送往豐澤區仁和寵物診所救助,治療情況順利,因溫順乖巧被醫生誇讚為「堅強孩子」。
  • 如何救助流浪貓?不正確的救助會害了她們!
    近些年來,城市裡的流浪貓數量劇增。由於一些主人不負責任的遺棄和貓貓出於本能的繁殖,城裡流浪的小可憐兒越來越多了。社會上很多愛心人士給流浪貓提供了幫助,作為愛貓養貓的人,我內心是非常感激他們對流浪貓的幫助的,但不正確的救助方式可能反而害了它們。
  • 女子賣掉兩套房收養上千隻流浪狗,這不是獻愛心是病得治
    愛狗人士楊曉雲因為養了1千隻狗而備受爭議。2014年,她在玉林狗肉節上花了15萬元買下300多隻狗。為了從狗販子手裡買到狗,楊曉雲甚至向狗販子下跪,從此家喻戶曉。只要狗還活著楊曉雲都會買,不管是否得了重病,更不管自己是否養得起。為了養狗,楊曉雲花光攢了半輩子的積蓄,還賣掉兩套房子。為新建狗舍,她甚至拿兒子的房產作抵押貸款,家人百般勸阻未果,最終導致兒子離婚。
  • 簡愛流浪動物救助協會:盼愛心人士領養
    一群年輕人因為對動物的愛心聚集在一起,他們出錢出力,專門救助被遺棄、走失的動物——     流浪動物期盼愛心人士領養     金黔在線4月9日消息(任勇) 20多名固定志願者、200多名愛心人士,構成了貴陽簡愛流浪動物救助協會的成員主體。
  • 韓紅,救助流浪貓狗 從本質上也是救助人類
    很多人都說 就助流浪貓的人 是假善良 有錢不還不如去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人類不救去一些流浪貓狗,等等惡毒的言語延攻擊救狗人士!我覺得這些人是吃飽了撐著了 不懂得敬畏生命,才這麼認為的。韓紅 平時國家無災難的時候 她一直在救助流浪貓狗,現在國家有難 韓紅第一時間不顧個人安危就趕到前線救援 人都累得病倒了,難道韓紅也是假善良嗎?請問 什麼要是真善良?為什麼有很多愛心人士高速公路攔車救助貓狗 ?
  • 夫妻倆賣深圳兩套房養百餘只流浪狗是「愛心濫用」
    但筆者卻有不同看法。我們知道,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世界,都遵從一個法則,優勝劣汰。且不說這些流浪狗的優劣,僅就被丟棄流浪就完全可以判定,其已經沒有多大的存在價值。對於筆者的這一觀點,可能會招來個別人的謾罵,但筆者不能不指出這一點。在具有13億人口的中國,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至少還有上千萬的人處在生活的貧困線下,需要政府乃至我們個人去救助,去幫助他們脫貧。
  • 洛陽一退休公務員半年救助120多隻流浪動物 希望好心人能給流浪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吉小平文圖  範女士在洛陽從事流浪貓狗救助將近6年,2018年初她和朋友田虹自費建造了一所流浪動物救助小院,短短半年時間,被救助的小動物已經超過120隻。現在每月救助小院光是給救助的流浪貓狗提供食品花費就要幾千元,而且每月還有數量不定的醫療費用。這些救助費來自於眾多的愛心人士和僅有的一個微信群。
  • 流浪貓泛濫曾引發風波 愛心中轉救助「不速之客」
    小區的人口不多,但佔地面積大,綠化環境好,於是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流浪貓在這裡繁衍起來,居民之間也開始產生了「分化」。「分化」來自不同人對於貓的態度,愛貓人士堅持救助餵養,中立居民保持沉默觀望,極端反對派希望「徹底杜絕」。「小區裡的老年人和小年輕都會去餵貓,餵的人多了,貓的數量就不斷增加。」九龍倉居民區書記蔣華說。積蓄已久的矛盾終因一件事引爆。
  • 女罹患動物囤積症,養100隻狗卻不給飯吃……
    到底為什麼養了狗卻不能好好照顧它們?一位62歲的英國女子Lynn Stoker最近接受法院審判,原因是她虐待動物的行為,而受害者是100隻狗。英國RSPCA揭發了這起虐待動物的事件,當他們來到這處位於諾森伯蘭郡的住家,打開門時差點沒驚呆,數以百計的狗狗全被關在鐵籠裡,而且沒有水和食物,狹窄的生活空間造成其中有好幾隻狗骨折,多數都非常虛弱。調查顯示,這些狗從來沒看過獸醫,當中還有幾隻超高齡犬,狗狗們絕望的神情令人難以承受。
  • 天津工大女大學生救助傷殘流浪貓,學生為貓籌款,愛心滿滿!
    天津工大出現了一隻流浪貓,毛髮雜亂,後腹部有嚴重創傷!還大學一名女大學生發現它後,打算救助它,也它治療處理,該校學生還紛紛為它籌款!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熱評!天津工大女大學生救助傷殘流浪貓,學生為貓籌款,愛心滿滿!,不少學生並不完全贊同這種做法!
  • 流浪貓狗在貴陽救助基地裡的故事——生活對它們如此殘酷,還好有人...
    「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是貴州一家有著正規資質的流浪狗救助機構,成立一年多來,所收留的老弱病殘孕流浪貓狗已有幾百隻之多。這些命途多舛的貓狗,有的因病被棄街頭;有的從高樓墜落,經歷九死一生;有的因車禍重傷,四處骨折……幸運的是,在社會愛心人士和基地工作人員的救助下,它們有的被領養,有的被寄養,有的則還在基地等待,希望能遇到有緣人。每一隻流浪貓狗,都曾經滄桑,有一個被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