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消暑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文/邱明瑜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伴著溫風降臨人間。此時起,空氣濁而炎日蒸,但仍非最熱之極。古代曆書載:「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言:「六月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之「暑」,東漢劉熙《釋名》中有形象化解讀:「暑,煮也,熱如煮物也。」暑熱有多難耐,韓愈所言極是——「如坐深甑遭蒸炊」,天地如蒸鍋,萬物在其間像是被火蒸騰。小暑金將伏,隨著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即將到來,暑氣臨近沸騰,消暑就變成人們當下最緊要之事。而小暑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鷙」,實則為消暑的三種境界。

【清】金廷標蓮塘納涼圖

小暑溫風一過,大地上便失卻涼意,撲面而來皆是滾滾熱浪。但溫風雖熱,卻還不及「風既至而如湯」之程度,而是寬縱鼓勵著萬物生長,故而古人謂其「溫厚寬教」之風。彼時氣溫升高,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喜陽農作物正是茁壯成長的利好時候,但雜草亦隨之瘋長,雷雨也常來肆虐。農人需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如農諺所說「小暑連大暑,鋤草防澇莫躊躇」。消暑的境界之一——順應物候乃是農人應對酷夏的消暑之法,高溫高熱實為促進農作物生長的最佳助力,農人對此心懷感恩,民間逐漸形成了「食新」等習俗,在小暑後吃新米,一謝大自然恩賜,二謝最早一輪的穀物喜收穫,三謝祖先及神明。

蟋蟀為陰蟲,此時羽翼初成,尚不能飛行,只得居於陰涼的牆角避暑。而在沒有空調電扇冰箱的時代,古人為安度炎炎夏日多以「避」為消暑妙法,此為消暑的境界之二。人間消暑意,林蔭綠水中。崇山林蔭之間往往是避暑勝地。臨水而建的水榭一陣荷香一陣風,亦是消暑絕佳去處。若在屋中避暑,所居之位也有所講究,以北窗涼氣多。前人除精心選擇避暑之處,亦藉助外物之力。唐代詩人錢起《避暑納涼》寫道「木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倚於繩床輕搖蒲扇,木槿花香襲人,好一派清涼悠閒,扇子藏風散暑氣,歷來居家必備。

取冰入盤納涼降溫更是消夏常見。小暑常常逢著六月節。宋時,六月初六為「天貺節」,宮人往終南採冰或取舊藏河冰以供當朝之用。天貺節當日,皇帝賜大臣「冰麨」和「炒麵」。官府中則以頒冰為習俗,《燕京歲時記·頒冰》記載:「京師自數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異,民間則在街上有冰售出。」明代沈榜所編《宛署雜記》則記載六月初六時,民間各家各戶會取家旁井水收藏,用以製作醬醋、浸泡瓜茄,以五更初時的井水最能令食材久藏不壞。六月節時還有曬書畫、衣物之習俗頗為有趣。久存於箱櫃中的衣服、書畫在晴朗日多晾曬,可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元】 劉貫道 消夏圖

古人畫中不難覓見上述消暑之物。元代劉貫道《消夏圖》畫面右側繪有兩位女子持長扇款款而來,左側床榻旁有四足小几,几上置冰盤,內有夏果數枚,畫中高士的納涼之舉頗為瀟灑閒適。而清代金廷標所繪的《蓮塘納涼圖》,畫中右上角為一片茂密竹林,清爽宜人;林邊湖平水靜,近岸處幾株荷花開得正盛。竹林下擺一小方桌,桌上放有冰盤及藕段,有公子斜靠桌旁,神情悠閒;畫之左側有女子持扇,帶一小童前來。全畫筆墨工細、氣韻流暢,人物動態自然、設色典雅恬淡,其情境儼然是杜甫詩中之景:「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其中言及兩種消暑之法——喝冰水、吃藕。

吃藕是民間素有的小暑習俗。藕有清熱養血除煩之功效,在清鹹豐年間已被欽定為御膳貢品。因與「偶」同音,吃藕還有祝願婚姻幸福美滿之意。除藕之外,多種食物皆是人們熱衷選擇的消暑良品。譬如芒果,小暑正是成熟時節,吃芒果便頗為流行;魯南和蘇北習慣於在小暑時吃暑羊,此時的羊羔肉質肥嫩,味道十分鮮美,徐州民間「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的歌謠人盡皆知;還有「小暑黃鱔賽人參」,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甚為滋補美味。《晉書》載「都人簪奈花」,簪的奈花即是茉莉。古人會在盛夏時候的晚間採下茉莉,取井水半杯,花架於杯上,用厚紙密封。第二天花可簪戴,水可點茶,清香撲鼻。

小暑三候「鷹始鷙」,「鷙」為搏擊時的兇猛之態。天氣漸熱,鷹提早感知到肅殺氣,故以翱翔在高空中降低體溫為消暑之法,為達此法,鷹需學習搏擊長空,此乃消暑的境界之三。現實的暑熱難消散,古人便轉向在詩詞中描繪納涼消暑情景,尋找精神上的清涼空間,是為搏擊和駕馭暑熱的嘗試。金代龐鑄在《喜夏》中說:「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清代喬遠炳言及《夏日》:「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或是不懼或是化懼為喜愛,態度上已然戰勝了暑熱好幾分。不過最雲淡風輕的搏擊還是白居易《消暑詩》所言:「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心靜自然涼,甚妙。

相關焦點

  •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最新2019小暑養生吃什麼好?小暑怎麼吃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因而小暑即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 小暑吃什麼蔬菜水果清涼降火 小暑要吃什麼養生進補
    小暑正是夏天的開始,人們在這時已經感受到了夏季的炎熱了,有些人甚至已經換上短袖了。還有些人受到天氣的影響,出現了食欲不振的現象。你知道小暑時節吃什麼蔬菜水果清涼降火嗎?,在江南地區就有小暑吃蓮藕的習俗。
  • 今日小暑|高溫天氣夾雜「倒黃梅」,排溼毒、熱毒的好時機
    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2020年7月6日 23時14分我們將正式進入小暑節氣小暑,是24節氣中第11個節氣暑,表示天氣已經很熱小暑,表示還不到最熱的時候二、消暑之餘請保護脾胃夏天和西瓜是最般配的網上都說,炎炎夏日有三寶空調、WiFi和西瓜俗話說「夏食西瓜,餓死醫家」三伏天宜吃西瓜解暑從頭伏開始市面上的西瓜也變得又甜又好吃
  • 關於小暑節氣的詩句大全 描寫小暑的詩句古詩詞
    關於小暑的'詩句大家了解過多少呢?下面小編分享的關於小暑的詩句大全,一起來看看描寫小暑的詩句古詩詞。  描寫關於小暑節氣的詩句大全  苦熱  南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 今日小暑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今日23點14分迎來小暑節氣小暑過,每日熱三分炎炎盛夏正向我們走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正值初伏前後天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溼「桑拿模式」即將開啟究竟會有多熱呢?
  • 小暑多喝它,清甜滋潤又降火,比豆漿還香,我家隔天做一次
    小暑多喝這碗漿,清甜滋潤又降火,比豆漿還香,我家隔天做一次。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雖然還沒達到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但是這之後溫度會逐漸攀升,正如民間所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高溫天氣也將會持續。小暑時節,除了高溫,全國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將迎來雨季,潮溼悶熱就成了常態。
  • 小暑來了,注意防暑
    這是唐代元稹的《小暑六月節》中的兩句詩,意思是,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仿佛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每年農曆6月,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即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記憶中的老南昌人消暑神器:冰棒、蒲扇、竹床
    □ 蔡雯捷 首席記者 徐蕾烈日炎炎,聲聲蟬鳴,7月7日南昌迎來小暑,意味著「盛夏酷暑模式」開啟,接下來的日子裡,馬上就是高溫、高熱、高溼的「桑拿天」了。央視氣象主持人宋英傑的微博上說:小暑節氣。天氣開始蒸煮、燒烤、煎熬……鮮嫩多汁的我們。從小暑到大暑節氣是江西最熱時段。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這是南朝梁簡文帝蕭綱《苦熱行》中的一句。
  • 今日小暑,揮灑汗水,迎接希望
    傅建斌 攝「小暑過,每日熱三分」這時正值初伏前後空氣溼度逐漸加大「桑拿天模式」即將開啟炎熱的時節,來了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熱浪排山倒海一般襲來張平良 攝二候蟋蟀居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小暑丨溫風至盛夏始,螢蟲夜裡納微涼
    唐朝詩人元稹在《小暑六月節》中這樣寫道:「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一幅小暑節氣的美好景象就這樣在我們眼前生動地鋪展開來……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六月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小暑節氣詩詞」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原創詩詞【六】小暑狼山收費所 周雲細雨捎來小暑意,雷雨初歇暑氣至。斷續蛙聲四野中,倚觀斜陽霞映空。原創詩詞【十】小暑甘其毛都收費所 婁東光溫風至,蟋蜂居壁,鷹始摯。 何以消煩暑,窗下有清風。 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行時。 散熱由心靜,室空且涼生。
  • 小暑: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就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
  • 廿四節氣 | 小暑:薰風慍解引新涼
    原創 平兒 大家健康小 暑 說 暑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兩個節氣。二暑所在的六月被稱為焦月、溽月。焦月體現的是暴曬的暑熱,溽月體現的是悶熱的暑溼。暑,有兩個屬性——熱與溼。暑,熱也。——《說文解字》暑,煮也。
  • 俗語「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什麼意思?說法準確嗎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宣告著暑期的來臨,氣溫也是上升到一年最高的峰值,在小暑前後一段時間,很多地區都是處於高溫天氣。「小暑不見日頭」,小暑節氣前後的一天下雨或者是陰天,幾乎進入每一個節氣裡面,天氣都會發生變化,要麼下雨,要麼是陰天,但是陰天的可能性當然是最大的。
  •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民間吃「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在新華字典中,「暑」為熱,但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時節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 俗語新解之「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的理解。」兩個節氣的時候,如果當時的天氣沒有下雪,那麼第二年的「小暑,大暑」的時候的天氣就會幹旱少雨,田間土地也會因為缺水乾涸開裂,導致農作物缺水死亡,甚至顆粒無收。
  • 小暑吃藕,才不醜呢!
    小暑吃藕,才不醜呢!文/黃沙因為拼音,蓮藕或遭千年奇冤「吃藕真的會變醜嗎?」「長得吃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樣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靈魂拷問在2020年的網際網路各大搜索平臺層出不窮。面對著這樣的問題,50歲的植物學專家抽掉了半包點八中南海,也沒有發現蓮藕與變醜之間的必然聯繫。
  • 《洛克王國》小暑的貝殼終於有攻略了,平民玩家重拾希望了!
    《洛克王國》任務難做,就連小暑的貝殼也這麼難收集!哈嘍,各位洛克王國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洛克王國中的獲得小暑的任務,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忙著精靈王歸來的活動,也沒有多少玩家關注這個小暑的這個活動,當然了這個活動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夫才能完成的。
  • 農諺「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說法為啥有點準?
    在關於小寒的農諺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是比較知名也有其準頭的。至於說為什麼?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嘮嘮這件事情。我們知道,小寒和大寒都是反應溫度變化的節氣,每當鬥指戊位,太陽黃經285°時,小寒與冬至交節。而鬥指醜,太陽黃經300°時,大寒接替小寒登場亮相。
  • 農村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小寒還有雪嗎
    在農村,關於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大寒小寒節氣也不例外,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你們那裡大雪小雪節氣期間還會有雪嗎?冬季下雪對農業的幫助到底有多大?「靠天吃飯」是對古代農業的真實描述,就算在農業生產技術先進的今天,天氣情況照樣可以左右我們的農業生產,只是在現在我們抵抗惡劣天氣的措施要更加有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