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不進去東西可以說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事了,家住鹹陽淳化的9歲男孩軒軒就是如此,從今年2月份以來,孩子吃什麼吐什麼,連喝水都吐了,原來孩子患上了一種罕見疾病——賁門失弛緩症。
在西安市兒童醫院消化科,記者見到了9歲的軒軒(化名)。孩子身形消瘦,個頭和同齡的孩子比也稍矮一些。軒軒的媽媽說,兒子消瘦是因為從今年2月份開始出現嚴重的進食障礙。
軒軒媽媽張女士表示,「吃什麼吐什麼,喝水也吐,娃吃不進東西就非常瘦,上學幹啥都影響了。」
9歲的孩子體重只有21公斤,這可愁壞了家長。張女士帶著孩子在當地治療過,但是一直沒找到根治疾病的辦法。前不久軒軒來到西安市兒童醫院治療,經過診斷,原來軒軒患上的是一種罕見病——賁門失弛緩症。
西安市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方瑩表示,「我們人體食管跟胃接壤的地方叫賁門,失遲緩的意思就是失去了鬆弛的功能,一直緊張著呢。這個病是一個先天發育的一個罕見疾病,發病率特別低,0.1/10萬到0.6/10萬,也就是說100萬個孩子當中可能有一個。」
治療這個疾病的傳統方法需要開胸開腹,雖然後來藉助了胸腔鏡和腹腔鏡,但創傷仍然很大。為了減少軒軒的痛苦,西安市兒童醫院使用了微創手法——「隧道技術」。
方瑩介紹,「就是用我們胃鏡的辦法,鑽到黏膜下面,我們建立一個人工的隧道,直接就把病變的部位,痙攣的肌肉切斷,切斷之後就鬆弛了。」
術後20多天的時間, 軒軒長了8斤,臉上笑容也越來越多。目前,國內能使用「隧道技術」為兒童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醫院為數不多,西安市兒童醫院作為全國兒童消化內鏡醫師培訓的唯一基地,將推廣這項技術,為更多的孩子減輕痛苦。
(素材來源:陝西新聞 實習編輯:崔雨佳)